在上段经文中,阿难向佛陀请示学习奢摩他,并发愿要度一切众生,即便是一阐提也要令其隳弥戾车。也就是说要让有缘得见楞严经者,都能生起对佛的正信、正解。而不迷误于声闻、缘觉等二乘之法,即自满足。
在经文的开头,阿难说发心从佛剃落缘于观见如来三十二相心生爱乐。当时佛陀有个表示:舒金色臂摩阿难顶。金:无有变坏的寓意。摩顶:授之以智慧。
对于这次阿难的生心发愿,佛陀又会做何表示呢?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从我们凡夫层面的理解,能够带动他人生起正信、正解,而不迷误于声闻、缘觉等二乘之法的最有效方法是先让自己生起正信、正解。先让自己修好了、修对了,才能引导别人。正读着的你是不是会说,经文中可没有我刚才所说的这个意思哦。我认为有这个意思,只是没有正面提及。为什么不正面提及呢?因为佛陀还要考虑到更深一层的含义——于其自住三摩地中,本来无有世界众生。
为了更为圆满无碍地表达这个含义,于是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这可不是佛陀在展示炫耀他的神通变化。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这是销除一切使世界变得不平等的业障(事障、理障)。业障销除之后(六种震动)当会合成一界,使之寂然平等。对于佛陀的境界来说,可令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那么也就可令十方微尘国土一时隐退了。进一步来说,对于佛的境界,众生皆可度,皆得度,又实无有一众生可度、得度。妄心功用,世界原本幻起,是为无始。其中众生是为幻起也依幻法。这个幻法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恶叉聚。为什么要说是如恶叉聚呢?因为都是成三成三地出现的。也就是说身、心、境,以及与身、心、境对应的颠倒、业种、自然,甚至于对治身之颠倒、心之业种、境之自然的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这些都会是成三成三地出现的。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销除这些成三成三出现的缘聚。以是故,有三昧,说名为觉。
无上菩提:成就般若的无相之法。其实成就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的也是非常高深的修行法门,只是这些修行法门并非无上佛法,是有局限的法是有外之法。最可怕的是这些修行法门也是最能迷惑人的,最错的东西是错的不明显而让人以为是正确的错法。
用这种错误的修行法来修行,就好比要把沙石煮成美食,即便你花了多长的时间修炼,再怎么辛苦地修炼,也是不可能得到解脱的。
真正的修行,应当是一种修证,而非修炼。
要是把修行当成一种做加法的修炼,那就是还在无始生死根本的轮转中,用攀缘心为自性,加的越多,误的也越多。(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岂不冤哉。
得把修行当成一种做减法的修证。修减去诸缘的缠缚,证知其实从未遗失的本明,而这个本明就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摘尽攀缘,其实我们也可以象佛陀一样从面门放种种光。因为识精元明其光本来遍满法界。
愿佛佑吉祥
弟子周襄写于离生别苑 2018 08 15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