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净界法师: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个先观察自己!

发布时间:2024-06-27 01:44:41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净界法师: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个先观察自己!

好,我们再看下面的。那么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这从两方面和三方面来说。先看两方面的二义,那么二义当中先看觉察,然后再看觉悟,这两个一起念一遍:

一、觉察。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

二、觉悟。对所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

那么这个佛者,觉也。其实应该知道我们的内心世界是有两个不同的观照,有对内跟对外两种观照。所以佛法的光明有内观跟外观。从对内来说呢,叫做觉察。它能够觉察烦恼的障碍,就是这个贪嗔痴的烦恼,经常在我们内心当中活动,就像贼,就是因为这个我们好不容易做了很多功课,我们好不容易布施持戒,有很多的珍宝,但是你这个脾气一发了以后,你的这个善根功德就受到破坏了,就像盗贼把你的珍宝偷走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方法,要把这个烦恼的障碍把它消灭掉,否则你永远都是在积集资粮,然后又把资粮给破坏掉,又积集资粮又破坏掉。所以我们就不能把功德加以累计起来,这个叫做觉察。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我们跟别人没关系啦。就是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件事情,这个很重要,先观察自己,这个次第不能错。诸位,我们之所以很多痛苦,就是我们对人生的操作有问题,操作错误,这个很严重啊!我们最严重的错误就是遇到事情我们先看别人对不对,这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永远常在燃烧中,这个操作方式你不改变,你一辈子都没有希望,你的正念永远培养不起来,因为你永远是向外攀缘,你顶多是个好人,你不可能变成一个道人。

佛陀告诉我们,人生的操作,第一件事情,发生第一件事情先内观,观察自己的烦恼是不是在活动,这是空观的智慧。把自己的自我意识空掉,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内调,你要内观才有资格外慈,对众生的帮助跟度化。所以这个觉察是第一件事情,你先把你自己的烦恼贼调伏了,这是第一件事情,这是空观的智慧。

那么当然身为菩萨我们不能只是把自己安稳下来而已,我们开始外观,这个观呢就观所知障,所知的一切的现象,所知本非障,因障障所知。就是说,人事的差别这个不是障碍,但是我们没有假观的智慧,我们自己产生障碍。所以这个觉悟是一种假观的智慧,我们没有好好的学习一切法的差别的事相,就好像一个人在睡梦当中,糊里糊涂的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只有透过假观的学习,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

我们在菩萨道的过程当中要学习两种智慧:一种是内观的智慧,第一道光明先照自己,第二道光明照别人,怎么样去帮助对方,但是第二道比较复杂,第一道比较深妙。空观的智慧比较深但是它比较单纯,你懂就懂,不懂就不懂;假观就不一样了,法门无量誓愿学,那甚深广大,你要学心理学,学科学,学人际关系,那菩萨道的所知障太广了,尘沙惑啊。如果你是走小乘的路线,你只要做一件事,内观就好。所以小乘佛法它不重视假观,因为小乘以出离心为根本,所以它生命的诉求以赶快自己离开三界为根本,所以小乘法是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事情越少越好;大乘佛法除了空观的内调以外,还要假观,调他,安住在多事多业多希望住。菩萨戒就是这样讲,你要广学无量法门,你不是让你自己离苦得乐,你还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当然,净土宗它偏重在内调,它的确偏重在内调,因为净土宗的诉求,净土宗啊,我发觉,它前半段走得有点像小乘,前半段,在娑婆世界这一块,你看印光大师说生死没有把握之前,少管闲事,是吧。所以净土宗在没有求生净土之前,他的行为跟小乘有点类似

。但是他不完全一样,因为他心中有希望,他把利他的希望规划在到了净土以后,然后再怎么样回入娑婆度有情,他把利他这块往后,把那个往后延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