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一词是怎么来的
方丈”即一丈见方的斗室,亦称“丈室”。其说源于三国吴·支谦所译的《维摩诘经》中的《诸法言品》和《不思议品》。关于“方丈”的来历,唐·道世在《法苑珠林》卷三八中还记载:“大唐显庆年中,敕使卫长史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即维摩诘)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然而,在南朝梁·王中《头陀寺碑》中,已经出现“方丈”一词:“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像。”这比王玄策“以笏量基”要早两百年左右。
后世用“方丈”称寺院中的正寝,即住持所居之室。如唐·元稹《观心处》诗云:“满座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净无尘。”《景德传灯录》卷六引《禅门规式》解释:“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也因地指人,称呼住持(又名寺主、堂头和尚)。
佛与菩萨谁高谁低
佛教寺庙中的塑像被统称为“佛像”。其实,在佛教中,这些像是有区别的,有的是佛,有的是菩萨,有的又是罗汉。
佛在狭义上说,是指释迦牟尼的意思,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无论智慧与悟性都已达到最高境界的觉悟者。他不仅自己觉悟,而且帮助他人觉悟,使自己和他人的觉行共同得到圆满。
而菩萨仅次于佛,是因为菩萨虽能自觉,并发大心愿为众生求最高的觉悟方法与觉悟的道理,但却没能使自己与众生的觉悟、行为一起圆满。所以,他们所达到的不过是大乘佛教中的上乘境界。
“阿弥陀佛”翻译过来即“无量寿佛”或“无量光明佛”。当和尚或佛教徒进行祈祷或感谢神灵或请求佛主宽恕的时候,就口头诵念着“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合起来就是一种佛教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皈依”,诵读此语即谓“念佛”。
历史上真有济公吗
济公是在中国民间影响较大的佛教神仙,与弥勒一样,济公也是真有其人。有书记载,济公是宋朝人济颠,家住浙江天台山,出家在杭州灵隐寺当和尚,后来居住在净慈寺。
在佛教中,济公本是一个排不上名次的和尚,甚至连500罗汉都没有把他列进去,但因为传说中他热心为百姓做好事,在民间倒比一些菩萨更出名。济公信佛,但不吃素、不念经,喜欢管闲事。济公是弱者的救星,常常用一些巧妙的办法捉弄、惩罚坏人,帮助穷苦百姓。
人们为纪念这位活佛,在杭州西湖的“虎跑”泉还建有“济颠塔院”,并塑有半立体的济公石雕。雕像左右还有四幅浮雕《济公斗蟋蟀》、《古井运木》、《飞来峰传说》、《装疯扫秦》。苏州的西园寺也有济颠塑像。
为什么僧侣的服装颜色是不同的
僧衣是和尚身份的标志,但不同僧侣的服装颜色却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
佛教对僧衣服色主要有两条规定:一是不许用上色或纯色;二是所有新衣必须有一处点上另一种颜色,以破坏衣色的整齐而避免贪图穿着,这被称为“坏色”或“点净”。
尽管僧衣的颜色避开了上色和纯色,但它对颜色的选择余地还是很大的。在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多选用赤色作为衣色,那时的僧侣是“披赤衣”的。到了三国时期,僧侣的衣色受到道士服色的影响而逐步趋向于缁色(即黑色之中微有赤意),因而那时开始称僧徒为“缁衣”或“缁流”。
唐朝时,武后依唐代三品以上服紫的规定,赐给沙门法朗等九人紫袈裟,所以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色袈裟为荣。另一方面,也因执着于赤色而以朱红袈装为最尊重。唐宋以后,僧衣的色彩自由度较大。到明朝洪武初年,制定了完善的僧侣服色制。当时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类,规定禅僧穿茶褐常服、青绦和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常服、绿绦和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常服、黑绦和浅红色袈裟。现在的僧衣大多是褐、黄、黑、灰等颜色,也有湘色(即黄绿色)的,没有一定的规制。
袈裟是什么颜色的
“袈裟”是梵文的音泽,原意是指“不正色”(杂色)。根据佛门规矩,剃发、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染衣和剃发一样,是为了表示从此舍弃美好装饰,过简朴的生活。所以,僧服摒弃青、黄、赤“三正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
。而染成“袈裟”色,即铜青、泥褐、木蓝色,才算“三如法色”。这样“袈裟”也就成了僧服的专用名词了。僧人所着袈裟,原规定只有三衣。其中一件是“五衣”,即由5条布缝缀成的衬衣;一件是“七衣”,即由7条布缝缀成的上衣;一件是由9条以至25条布缝缀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遇有礼仪或外出时穿着的。
母现在世界各地的僧人都有所改变。根据佛教典籍载,袈有12种名称,5种功德。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