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师讲述《楞严经》第4课
今天开始说这个假设,阿难你的见是见,物是物。现在开始假设你的见就是物体,物体就是见,这两种情况的话就会有问题的。因为他害怕阿难以为这个见就是物体上的见,这个物就是我见到的物,他是把它混淆在一起。
所以这个时候,下面进一步给他显发:如果你这样错误的理解,假如阿难以为,若见是物,如果你以为见就是物,反过来物就是见的话,你就会犯这个错误。阿难还没有问,佛就开始给答了。
这段话大概意思是什么呢?如果见性是一个东西的话,那么这个东西一定会有相状,会有一个具体的模样,如果这个东西有具体的模样,你可以看到我的,咱们俩都有见。你的见性,我的见性,既然你说有模样的话,就可以用你的见,看到我的见性的模样。
在这种情况下,才叫做见我的见,你能看见我的见。我还有不见的时候,如果我把视线收回来,我的见不在这个东西上,你为何看不到我不见之处的我的见,在哪里呢?不见的见在哪里呢?这是第一层。就是如果是物,你就应该看见我的见性,因为见性是一个物体,那么我收回视线不见物的时候,你为什么见不到我,不见物的时候的我的见性所在之处?
如果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就是说什么呢?如果你妄以为,你见不到我的见性的时候,妄以为佛有一个不见之处,这你错了,但是你不见之处,自然非彼如来。
只是你心里觉得有一个佛不见之处,不是在你如来份中,有一个不见之处之相。你岂可以用你妄心中所想的不见之相,来谓如来有一个不见之相呢?
自然非彼不见之相,如果你见不到我不见物的见性所在,这个见性自然不是一个有相状的具体之物,怎么就不是你的真心性呢?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如果你不能见到我一个不见之地,说明这个见性就不是一个物,不是一个东西, 所以自然非物,既然不是一个东西,为什么非要说这个见性不是你的本性呢?这是其一。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假如能见这个见性是个东西,这个见等于是物。如果你能见的这个见性把它想象成是一个东西,那么你的见性,见了这么多东西,东西是东西,你这个见也是东西。
所以说明你的见和物,这两种都等于物,那就说明,你的见也是你的物。既然都是物,见等于物,物等于物,那么你的见,这个物能够见物,物上面也有见,能够见你见了,你就应该说物也能够见你了,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连物都见,汝既见物,物亦见汝,那么物也成了有见,能见你的话,这个时候,体性纷杂。为什么说体性纷杂呢?则汝与我,并诸世间。阿难和我咱们叫做有情世间,物叫做器世间?就是物质世间,这些世间都不能安立,为什么?有情和器世间乱掉了。
咱们的见是灵动的,物是死的,你现在物也有见还能见见,这不是都乱掉吗?所以这里叫做遍诸世间,不成安立,这句话明白了吗?明白了。 都成没办法说通的事。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就是如果你见物,及见我的时候,就是你阿难用你的见性,见物见我,所有的这些外相的时候你应当都知道,这就是你的见性,而非我的见性。这是你的见性,你一定要承担,现在佛不是拼命的想让阿难就去直下承担这个性,对不对?
所以他就一再的给他说,这是你而不是我的见性,这个见性是周遍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物的。那么如果这不是你的本性,真实本性,会是谁呢?你自己朗朗地照到这么多东西,可是你的见性不是你的本性还会是谁呢?
这就叫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知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为何你还自我怀疑你的真性,这个性本在你之处,而你还不以为真,还反而要取我的言说给你证实!
这就叫显见无还和显见不杂。一个是显见无还,就主要是说我们的见性,没有一个是生起来。因为一旦生灭法它生起来,能寻根溯源,弄到它的落脚处, 可是见性它没有生起来的时候,你搞不清楚往哪落脚
。其实,见性无还就是我们《中论》里讲的不来亦不去,见性如如不动,见性不杂就是,森罗万象显现的诸多的物体,可是朗然一照物体的功能还是不杂的,就是一个东西。我们用心回去复习。如果你实在搞不清楚就读吧,就读楞严经,自然而然就读熟了。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