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徒僧侣西行求法的文化之路,起始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之后。在众多西天取经的僧侣中,唐朝和尚玄奘民间知晓率最高,主要原因一是《西游记》传播广泛,二是存世证据多,佛学研究成果大。但他却不是西天取经第一人,于他之前还有法显和朱士行。朱士行的取经之行要比玄奘早300多年。
玄奘(602—664年),原名陈炜,13岁出家,取法号玄奘。贞观3年,29岁的玄奘请求出国,未得准许,后决定私逃。当年8月离开长安,经秦州、兰州、凉州、瓜州,过玉门关,渡大沙漠,历经西域诸国,游历了今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历时17年。其中,在印度游历学习时间最长,达14年之久。
在印度期间,玄奘在著名的那兰陀寺就学于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公元642年,玄奘应邀出席在戒日王都曲女城举办的经术辩论大会。在来自18个国家参加辩论大会的6000多名佛教僧侣和其他宗教徒中,玄奘受请为大会主持人。据说在18天的经术辩论大会上,玄奘所提出的论点、观点,没有任何僧徒提出异议,使他成为全印度事实上最知名的学者。
公元644年,玄奘离开印度,回到中国,次年正月抵达长安,带回佛经657部。回国后,玄奘于长安、洛阳集结众多高僧、学者,组织和主持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历经19年,翻译佛经74部1335卷1300多万字。不仅如此,玄奘还主持建造了大雁塔,专门用于收藏佛经,还把《老子》和印度失传多年的佛经《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到印度。随后,奉太宗皇帝旨意,将他游历求学时期在110个国家、地区、城邦的经历见闻,撰写成《大唐西域记》,为盛唐时期中外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法显(334—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名僧,本姓龚。3岁度为沙弥,10岁父母相继去世,20岁受大戒(佛教界一种仪式)。隆安3年(399年),已经65岁高龄的法显,毅然决定远赴天竺国(古代印度)寻求戒律,改变中国佛经翻译滞后,戒律经典缺乏的状况。
法显一行从长安出发,经张掖,出敦煌,渡流沙,越葱岭,足迹遍布天竺各地,到过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后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于东晋义熙8年(412年)回国。法显取经之行历时14年,游历30余国。在他回国后到临终前的7年多时间里,潜心从事经典翻译,共译出经典6部63卷,还将自己所见所闻写成传记文学作品《历游天竺记传》(又名《佛国记》)。《佛国记》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信风和航船的详细描述和系统记载,成为中国最早的航海记录。
朱士行(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魏国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少时出家,依法受戒后,矢志诚笃,潜心研佛。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佛教译本是《大般若波罗宝多经》,朱士行在讲经时,发现译本脉络不清,删减过多,读起来不是很通顺,缺乏原著作的精妙,便发愿寻找原本来弥补这一不足。
三国魏高贵乡公甘露5年(260年),朱士行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辗转到达大乘经典的集中地于阗(今新疆和田)。几番周折后, 他果然找到了《放光般若》的梵本,共90章60多万字,并决心誊抄带回。所说,朱士行抄好经文准备东归时,遇到了麻烦。当地的小乘派僧人认为,《放光般若》不是正宗的佛教经典,由汉僧传到内地,将会惑乱佛法,引发信徒信奉傍门左道。于阗国王偏听偏信,下令将经文扣留。
朱士行十分焦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提出烧经为证,放手一搏。如果火不焚经,就证明是真经,就允许带到中国本土。国王应允后,朱士行当众点火焚经。不出所料,果然火不燃经,国王及大臣们十分惊异,只好答应将经送出。晋武帝太康3年(282年),他的弟子弗如檀将经送回洛阳。10年后,才由无叉罗和竺叔兰等人翻译出来,后经多次考订,才校为定本。而朱士行本人则终生留在了西域,80岁病逝。
相传,朱士行病逝后,人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柴薪燃尽而尸体完好无损。正当众人惊异之际,一位高僧双手合十,念咒道:“你若真得道,身体亦当会灭,不必作此惊世之举。”咒语刚一念完,朱士行的尸体便应声而碎。这就是广泛流传于中原地区的“金刚不坏之身”的典故。(参阅相关资料整理,配图源自网络)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