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资料图)
什么叫“出离”呢?“谓思惟轮回生死过患”。在生死里边,很多人认为是快乐的,追求幸福的生活等等。但是真正懂佛教的人都知道,生死是苦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生死的因就是烦恼,它造的业,一个因一个缘,那么你感的果怎么会好呢?从烦恼造业而出发的事情,这个果决定不会好的,就是苦的。生死就是苦。但是一般人认为不苦,还要追求什么快乐,一辈子忙于这些追求,匆匆忙忙地过掉了,真正的好事没有做,反而造了很多业,下辈子就受更大的苦。“思惟生死过患”,是说我们是不知道了,那么我们真正要生出离心呢,就要对轮回生死的过患要知道,生起远离的心:这个既然是过患,不好的,我当然要远离它了。
这个生死过患,“必须数数思惟,而后出离之心得成猛利。”那么你这个生死过患,漂漂皮皮地想一下,这个出离心是淡淡的、不牢固的;一定要经常地思惟,数数地思惟、不断地思惟它,那么这个出离心才会猛利起来。
他打个比喻,“如囚在狱,历历思惟狱中黑暗无光、居处不净、饮食粗恶等过患,自不能堪,而后出离此狱之心,至为猛利!”他举了一个比喻:一个囚犯,他关在牢狱里边,当然这个牢狱不是好地方,都是黑暗无光的,住的是潮湿的、不干净的;吃的东西当然不会有好东西给你吃了。而且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自由,你想到哪里去,人不能动的,最厉害的,手铐脚铐铐起来;不铐的话,也只能在牢监里边——这个屋子里兜圈子,不能出去的。这样的过患当然不能堪忍了,那么你想出去的心就很猛利,就想要逃出这个牢狱去!
假使你不是这样想,“若或此囚不思狱中多种过患”,他不是经常想着牢狱里边各式各样不好的地方,单是稍稍地想一下,仅思量少许的过患,某些地方不太好,某些地方也马马虎虎,那么这个出离心呢,就是不坚强的,也不猛利的。
或者,有些囚犯懒惰成性,哪里住,他就哪里就算了,没有上进心的,觉得住在牢狱里边认为也无所谓,做了各式各样的自利害人的事情,认为牢狱好像天堂一样,很好,乐而忘返,就是呆在里边不想走了。那么这样的人呢,出离心就起不了。
众生出离轮回的苦,同样的,我们要想轮回里边各式各样的苦很多,经常地思惟、处处地思惟,那么出离心才能猛利地生起来。这样子稍稍地想一下,这个心不猛利。一般的人,不但不知道轮回的苦痛,认为轮回里边还很舒服,追求现世的名利、享受等等,以苦为乐,这样的人,出离心是生不起来的,那么要出去,当然不可能了。
“出离心为一切功德之根本”,我们说,在佛教里边说,一切功德的根本就是出离心,“为大悲心之前导”,大悲心要生起来,是从出离心生起来的。所以说一切功德的根本了。大悲心生起菩提心的,这个最大的功德是菩提心了,是靠大悲的;大悲又是从出离心出来的,那么出离心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没有它,一切功德就生不起来。我们现在对这世界上的生死轮回,如果看不出它的过患、没有出离心的话,那功德就无从生起,就不断地造业,在轮回里边乐而忘返,经常地追求自己个人的利益,这样子越陷越深,苦就越受越大,永远不能出离。要有出离的心,才能够生起大悲。因为自己想出离,看到众生也苦,也要出离,悲心起来了,“一切众生都要度”,就是大悲心了。
“出离心要靠思惟业果而生。”所以这一套,是整个的全部加行、正行,因、果,都是一个挨一个来的。要生起出离心,要思惟生死过患及业果——生死里边的苦,它的不好的地方,还有是业果。这个生死从何而来的?是从烦恼造业而来的
!从这地方你一看,才知道我们所呆的地方并不是好地方,赶快要出去了。所以说要生出离心,还得要思惟生死的过患和业果;这个生起,好好思惟思惟,出离心自然会生起来的。“出离心亦名解脱心”,出离心就是解脱心了。解脱什么?解脱业、烦恼。我们现在等于说一个犯人,手、足都被捆起来的。被什么捆呢?“烦恼、业”这些“绳子”把我捆住。我们要把它解放,那么就要断烦恼。解脱心,就是超出这个烦恼、业的困惑,可以出离三界——三界是烦恼的业果嘛。
“不思惟生死过患与业果,何能成就是心解脱?”假使你生死过患都不知道,这个业果的道理也不知道,就是说,生死从哪里来的呢?是从烦恼造业而来的——这些都不知道的话,那么你这个解脱心是不会有的。
“更前,应思暇满无常”。那么我们要知道生死过患之前,还要考虑什么?死无常。你看到死无常,就知道生死是可怕的,不是好事情。还有这个暇满难得。我们说,死无常跟暇满难得,这两个扣起的。消极的死无常,人死,一切都愁忧,那没有意思,思这个无常。但是我们暇满的身体已经得到了,要好好地、积极地来利用它做好的事情,修行了。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