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发布时间:2023-03-27 09:31:45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前言

  近几年来,汉地有不少人在学习汉传佛法的净土法门,但是因为不懂其圆妙高深的道理,故而把净土法门看成老太婆、没文化的人修行的法门。因此,他们不愿继续修行净土法门,而去向往藏传密教,去修藏传佛教的“大圆满”。事实上,历史上汉人修藏传密教有成就的实不多见,反而是修行净土法门,自东晋至今约一千五百多年以来,在汉地有所成就的人非常之多。

  佛经上记载,不仅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还是大势至菩萨,他们都提倡修净土法门,就连印度的龙树菩萨、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也是大力提倡修净土法门;自佛法传入中国以来,历代高僧大德先修禅后入净,得大成就者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在佛教史上,特别是在居士的佛教史上,在传记中可以看到,修净土法门得大成就者举不胜举;不但过去如此,就是现在,我们汉地因修净土法门而成就金刚不坏体的人也不少。如此圆满微妙的大乘法门,现在却被一些诸如“我们汉传佛教没有传承”、“光念念佛没有用”,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歪曲了。

  藏传佛教中红教的大圆满法是密法九乘次第当中最高、最圆满的一部法。这部法所阐述的道理,事实上跟我们汉传佛教的禅宗、华严、天台、唯识、中观是同一个道理。由于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汉传佛教就是显教,藏传佛教就是密教,所以简单地把汉传佛教的三乘正法——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都判断为他们的九乘次第中最底下的三乘,故而认为修密教加持快、成就快。实际上,无论是精通藏传佛教的索达吉堪布,还是精通汉传佛教的诸位大德,都知道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生成就”跟藏传佛教的大圆满是无二无别的。按教理说,它们都是最高、最精髓的法门。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的根本宗旨和最终的目的,无一例外都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有些人会说:“净土法门并没有告诉我们开悟成佛啊。”这就是今天我想围绕“大圆满”这个主题来展开讨论的原因,目的是希望大家知道,实际上,净土法门就是大圆满的法门。

  大圆满的修行次第

  我们为什么说净土法门是真正大圆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圆满。大圆满是藏传红教宁玛巴的一个重要法门。宁玛巴红教的修行分开九乘次第: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

\

  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正法被称为外三乘,外三乘主要是学习教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显教的法门。其中的解脱道、菩萨道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修行,让我们先认识到人生宇宙的真理,然后按照这些道理去观察,去开发智慧,接着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按照这些有相的、显现在外的方法去修,他们认为这就是显教的法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藏传佛教中,外三乘的显教,实际上指的是天台宗判教里藏教的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这讲起来教理就比较多了,因为不仅天台宗有藏教的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法,通教、别教、圆教都有此三乘法,而其中圆教的修行法门才是真正圆满的法门。

  内三乘是:事业部、行部、瑜伽部。他们认为这些只有密教才有,就是修护法神、供护法神,然后修静坐、修加行,这其中包括成就事业的一些福德资粮、智慧资粮。

  修完内三乘后还要修密三乘。密三乘的法门就是:大瑜伽、无上瑜伽、无比瑜伽。这个最高的无比瑜伽就是大圆满。大圆满又分为修“彻却”、“脱嘎”两部法。经过生起次第的过渡后,到了圆满次第才是密教真正的精髓。

  因此,修行藏传佛教的“大圆满”要有一定的基础,包括外三乘、内三乘都属于修行的基础。基础阶段的修行方法主要就是听闻教理。我们不懂教理,就不知道怎么了生死,就不明白生死确实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有时候我们只是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小问题,而对生命的根本很迷惑,无从了之,也没有精力顾及。那么,真正想通过学习佛法了脱生死,就必须先把教理学懂,先把人做好。同时,还要持咒,修五加行、四加行,需要的时间很长,有些大拜要拜十万个。有些人十几年修下来了,加行还没修圆满。加行就是修行的基础,基础打好了以后,有条件了,师父才传授他大圆满的法。大圆满法最高的、最了不起的叫大圆满见。

  大圆满见的二个条件

  我们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会看偏,眼睛看不准确,不好的当好的看,不正确的当正确的看,偏的当正的看,善的当恶的看。这是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是颠倒的,心颠倒了,眼睛看世界就会颠倒。因此大圆满见,简言之就是先要具足不颠倒的正见。有这种正见要具足两个条件,第一个就是空性见。空性见是什么呢?就是要晓得世界的所有一切相都是无我的,没有自体,缘起性空。我们有我执在这里,不能看到这种真相,而实际上世界一切万物,它的本身都是空性。这种空性见如果没有,修大圆满见非常难修。第二个就是需要慈悲。慈悲是对一切众生负责任。众生有烦恼,我们对众生要慈悲;众生在六道当中轮回,我们对众生也要慈悲;九法界的众生未成佛不够圆满的,我们对九法界的众生都要慈悲。这种慈悲的心若发出来之后,由于慈悲心是建立在空性见上面,所以空性见和慈悲两个要统一。

  有些人知道空性见是无我无执的,就认为,既然我无我执,你也无我执,大家都没有我,度众生也不用度;一切众生本来没有我,怎么度啊?这是他没慈悲。有些人有慈悲没空性,只晓得这人苦,想着众生苦想度他,把众生当作真正有苦,实在有苦的实质执着住,不知道众生也是空性。所以空性要认识到现实的人生如梦一样,睡梦中一切痛苦烦恼、一切荣华富贵,最终一醒过来一切都没有。我们现在所执着的是非好坏等一切现象、一切相,实际上真正觉悟之后,这些都不存在,其本质皆是空性,不是真正有个相在。凡夫执着于相,所以没有空性见。空性见和慈悲,这两样若统一了,这样的人就可以修大圆满。

  三密相应

  要认识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具足两个方面:一个是空性,一个是慈悲。有空性和有慈悲以后,我们修行当中的三业,即身业、口业、意业,这三业就会达到密宗里面的“三密相应”。为什么叫三密相应呢,即身密相应、口密相应、意密相应。我们现在身也没密,口也没密,意也没密。密是秘密,秘密在里面,里面的道理我们不了解。

  譬如我们嘴会讲话,说出来的声音,大家能听懂是什么意思,但是真正口密相应的人,他晓得有说没说都是空性,不论说什么跟没讲一样,这就是空性。他若想讲是有慈悲心才好讲,没慈悲他一句也不会讲,有慈悲了这话才要讲,但是不管怎么说,说出来都是空性,跟没讲一样。

  身体的所作所为,不管做什么事,拜佛也好念经也好,干活也好扫地也好,做的时候有慈悲心才会去做,内心的慈悲心没有生起来不会去做。慈悲心生起的时候,不管做不做,做也是空性,不做也是空性,做与不做内心没分别,这是身密相应。

  意密是思想,头脑想什么东西,除非是对众生有利益我才想,对众生、对自身没利益的不想,这叫意密。所有的想法都是为利益众生,虽然为利益众生去想,整个想的过程又与没想一样,因为想也是空性。这样身口意三密,三样就跟佛菩萨的身口意三业相应,这就叫做空性见和慈悲心,落实到身口意三密上,完全相应的叫做密宗的大圆满见。

  若修密宗大圆满见,概括起来有三句话,即:“一切色相都是佛身,一切声音皆为佛语,一切思想皆是佛心。”因为你看到空性,对一切众生都可以起慈悲心。对你好,恭敬礼拜,要起慈悲心;对你不好,诽谤你、打你骂你害你,也要起慈悲心。因为九法界众生未成佛都要圆满,十方法界一切所有的相都是空性,不生不灭,所以对一切众生从内心生起来完全是平等的心,以平等心再来看我们的世界就不一样了。我们因为没有空性见,没有慈悲心,所以看世界都是是非人我,都是争执,有烦恼有痛苦,与贪嗔痴三毒相应。但是你有了大圆满见以后,看这个世界眼光就会不一样。

  第一种叫一切色相皆为佛身。所有眼睛看得见的东西,统统都是佛的身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见到的一切都是佛的身体?因为佛的身体是清净法身,就是空性、无所得、无相,一切世间万物都是空性,都是无我,所以看见空性就与看到佛身一样。佛为什么有千百亿化身?佛千百亿化身的目的,就在于内心有慈悲心,希望一切众生都圆满成就,这样就需要千百亿化身。所以有空性见、有慈悲心,你看到一切人内心自然平和,不会起贪嗔痴,身体所做的事不会起贪嗔痴,眼睛看见一切色相一切行为都与佛一样。因此说一切色相都是佛身。

  第二种叫一切声音皆为佛语。我们听见讲经说法也是佛所说的话,听见机器、车开的声音也是佛的话,风吹草动也是佛的话,不管别人的手机打响的声音,或不好的声音,别人骂我、说我,赞叹我,实际都是佛的声音。为什么是佛的声音呢?因为佛有两种功德:一个是福德圆满,一个是智慧圆满。智慧圆满是看到空性。因为一切万物缘起皆是性空,看到空性以后,就达到智慧圆满,就是说智慧圆满是从空性建立起来的。佛的福德圆满是因为慈悲建立起来。看见一切声音,不管是人的声音、畜生的声音,或者地狱苦的声音,我们对他都可以生起不同于同情的平等的慈悲心。地狱众生非常苦,我们对苦的众生起慈悲心。而做人虽然有些人快活,别人赞叹欢喜,但是人生几十年,迷了以后,转世又是轮回,我们对他也生起慈悲心;就是声闻缘觉、十八罗汉,或者是菩萨修行成就了,成菩萨了,但他还没圆满,我也要生起这种慈悲心。听着所有声音皆可生慈悲心,慈悲心当中都没生没灭,契入空性,这叫一切声音都是佛语。

  第三种叫一切思想皆为佛心。内心的一切的思想、所有的想法都是佛的思想。我们每个人就自己的思想,自身对照一下:我们用功修行念佛,最愁最怕的就是妄想太多,但是大圆满见教我们,一切思想无论是好是坏都是佛的思想。这怎么理解呢?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想法都是空性。你试试看,现在我们想一样的东西,或者想飞云江大桥,或者想国道,或者想家里的汽车。无论想什么,想的时候,所想到的相如同影子一样就从头脑里出来了。没有想的时候,影子就没了。我们知道想的是什么,想的影子的本身皆是缘起法,不生不灭。

  因此有想或是没想,我们的头脑、我们的心,实际是平等、没差别。好比房间一样,你们进来房间是如此,你们走出去房间也是如此,我们人走来走去,客人来了又会走。我们所有的妄想都是如此,打妄想的时候,妄想就来了,实际你别理它,它又会走掉,妄想自己来了又会走,动也不要动,想也不要想,一切妄想也皆是空性。但是我们妄想怎么打呢?有时打妄想会烦恼,有时妄想打起来会欢喜、会高兴,有时打妄想会自私自利,有时打妄想会为别人好,妄想的本身还有烦恼。所以,我们对妄想要生起同等的慈悲心,对我们的身口意三业,皆同样生起空性见和慈悲心,这叫做三密相应。

  感受大圆满

  大圆满见实际是一种感觉。我们现在坐这里可以观想:眼睛看到的这一切都与佛一样,皆是佛的身体;我所说的一切语言,或者听见一切的声音都是佛的声音,如机器的声音、杂音,听见的也是佛的声音,因为声音也是空性,也是缘起的空性;我们心里所有的想法也是佛的想法,因为佛要晓得我们凡夫想什么,凡夫有痛苦佛就有感应。我们心里想到痛苦的事情就会知道,“哦,凡夫有这样的痛苦”,对这种痛苦的想法要生起慈悲的心,佛的想法跟我们想法本身相同,本质没有差别,皆是空性。

  但是,我们不知道想法中有慈悲、有空性,佛菩萨知道所有想法皆是空性、皆是慈悲,想法都是一样。我们说茶杯可以喝茶,佛也晓得茶杯可以喝茶;我们拜佛求佛有功德,佛也这样说;我们吃饭会饱,佛在那吃饭也一样会饱。对所有的想法都相同,但这种空性慈悲的见解我们没有,所以我们不够圆满。学习大圆满法的人,必须要具有这种圆满见。有了这种圆满见以后,修行上就非常简单,无论你吃饭也好、走路也好,睡觉也好、拜佛也好,行住坐卧所作的一切事情,都要感觉到我们内心世界、身体整个是一个圆满的感觉,一点缺陷也没有,内心感觉到身体与佛平等,语言与佛平等,声音与佛平等,想法与佛平等。坐这里要有这种感觉,感觉到以后不要高兴起来,去外面到处说自己跟佛一样了,这里说、那里说,毕竟还是凡夫。凡夫空性是与佛平等,佛性是与佛平等,想到佛性、空性我们内心就安起来,安住到圆满的感觉当中,无所求、无所得、无所失,每走一步,每念一句佛都是圆满。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净土法门的“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与《观无量寿经》告诉我们的“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以及大圆满的“一切色相皆为佛身”完全一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界身是什么?十方法界,我们大家都是在法界当中,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人道的法界,还有三恶道的法界和四圣的法界。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佛的法身、佛的身体是遍一切处、遍一切相、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的。佛在我们一切众生心想里面,我们的妄想、一切思想皆为佛意。“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在想佛的时候,你的心已经是佛了,这是《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告诉我们的道理。

  当我们清楚地理解教理之后,就需要凭自己对佛菩萨、对圆满教法的信心,用心去感受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佛菩萨的示现,你所听到的一切都是圆满的佛的音声,你内心所想的一切都是佛的想法。那种感觉是什么?就是你的身口意这三业,你的外在的种种庄严依报,跟佛是无二无别的。所以《梵网经》里讲:“汝是未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也就是说,佛是已成之佛,我们是未成之佛,我们也是佛,佛也是佛,佛佛平等,无有高下。当你生起这种信心和感觉以后,你才能真正得到菩萨戒的戒体。

  修大圆满见先要修加行,加到你人品道德起码要非常好,也就是说做人道德圆满了,非常善良,不可能伤害别人,贪嗔痴的心没有,心里不贪世间的五欲六尘。以这种心态来用功修行,他感觉到与佛一样平等,可是他的所作还是非常谦虚、非常平常。平常心是道,跟平常人一样,没感觉比别人差或者比别人好,因为他看到一切色相都是佛身,自己与其他众生也跟佛平等。所以《华严经》中说:“於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就是无尽法界所有的灰尘,每个尘都与佛圆满平等,这就是大圆满见。依照大圆满见来看,我们汉传佛法的净土法门,具足“真、正、大、圆、满”五个字,因此,这就归结到今天对大家说的中心思想,即净土法门是真正大圆满。

  汉传佛教中的大圆满思想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华严经》是佛陀成道后最初说的一部经典,代表了如来修证的最高境界。释迦佛把开悟的第一句话,就在经中和盘托出。我们大家看经书经常可以看得到的,所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自得现前。”意思是我们大家现在的相貌,这个德相就是佛的德相,现在的智慧就是佛的智慧,但由于我们的妄想和执着把这个智慧德相给盖住了,故而就看不出你有什么智慧了。事实上,每个人都拥有无比巨大的智慧,你想要的东西一定会得到,你想得再多一点那它就能提前实现。

  比如说你念佛念了十句,你打妄想只打了九个,你念佛先成就,妄想后成就;如果你打妄想打了十个,念佛只念了九个,那你就妄想先成就,念佛后成就。这个心的力量都是因即是果、果即是因。你种下多少因,它就得到多少果。一个非常希望善良的人,每天都想着善意的事情,白天想、晚上想,他一定会成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一个想自己家庭美满的人,他每天想的是家庭美满的感觉,他一定会很美满,除非他想到美满后又立马去抱怨别人,说:都是他害的,都是这个人不听话,都是这个儿子怎么样怎么样。如果你每天想到的都是不听话,都是不圆满,都是那些让你生气的事情,那你的家庭就很难圆满了。所以,一个有嫉妒心的人,一个有嗔恨心的人,一个贪欲不满的人,他的世界就不可能圆满。

  心是没有自我的

  所以,我们大家要明白:你自己的想法有决定性的作用!佛一开始在《华严经》中就把他所成就的最高境界告诉了我们:一切众生都有跟佛完全平等的德性。我们大家的身心内在、我们的本质跟佛是没有差别的,只是我们有过多的想法——过多偏激的想法!你的一切想法、一切思想都是跟佛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奇怪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我们执着了我们不好的感觉。

  我们执着地感觉这是“我”,那是“他”,“这个东西我要,他不能要”,这种人我是非的心一旦生起来,就会牢牢地抓住,在那里斗争不已。你的烦恼就都是以“我”为中心,围绕人我是非,与父母兄弟姊妹、甚至与自己的丈夫(妻子)之间都有矛盾,总想着把自我保护好。你若不能把这颗心给化解掉,那你跟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隔离的,你永远都会是孤独的一个!

  佛告诉我们:“我们大家这颗心是没有自我的。”若你没有自我了,那你的生命就会看见一切众生都在这里。大家都是没有自我的,我们在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一个是右手,一个是左手,一个是眼睛,一个是眉毛,大家都和谐在一起。既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整体,那又何必要争来争去呢?就像有一条蛇,它的尾巴因为总是要跟着蛇头走,因此跟在后面就越来越生气。于是就说:“我跟你是一样的材料,可你却总在前面,而我永远跟在你后面跑,凭什么由你来带头而不能我来带头呢?”蛇尾巴闹个不停,吵得蛇头实在受不了了,就说:“行!行!那就让你来带路,我跟在后面。”这下蛇尾巴高兴了,终于轮到它来带头了。可因为它不长眼睛啊,一带头就带到悬崖下面摔死了。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却老要别人听自己的话,听他的话就完蛋了,因为我们自己都有我执,都有贪嗔痴烦恼。你带着贪嗔痴烦恼的这种心态去完成人生的使命,你的人生就越来越完蛋!

  但是,佛菩萨说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是圆满的,就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我”的固执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你不应该这么固执,应该明白什么是无我。就像那条蛇的尾巴一样,它应该想到没有自己,蛇头该怎么走就怎么走,蛇头到哪里其实蛇尾巴也就到哪里,蛇头吃进去的营养蛇尾巴也同样得到了。这个世界如果有人有成就了,那我们大家同样也会得到幸福、快乐、安心和加持。

  《华严经》的两大思想

  在《华严经》里,佛给我们开示了一切众生都跟佛平等的这种最究竟的法门,整个《华严经》里有两大思想是至关重要的。

  1.心佛众生三无别

  第一个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我们这颗心与外在的众生,与圆满成就的佛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教理,按理说是没有差别的。可事实上,佛讲的话都是诸法实相。佛没有诳语,没有虚妄的语言,他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心、佛、众生一定是没有差别的。众生跟佛本质上确实没有差别,从相上看也没有差别。只因我们执着,没有开发出佛的智慧,我们的感觉就会有千差万别。

  若我们现在能确信自己的这颗心跟一切众生、跟圆满成就的佛已经完全平等,没有差别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非常殊胜圆满的。你完全相信并且你去感觉,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这里。你要感觉到这种圆满,感觉到这种跟佛的无差别。但是你不应该把它当一个借口,比如你和别人吵架了,别人说你烦恼习气这么重,需要改。你却说心、佛、众生无差别,我跟佛是一样的——那你就是在找借口!真正的心、佛、众生无差别不是借口,它是一种感觉。如果你生起了这种感觉,那你跟佛已经平等了,所有众生也跟佛平等了。你怎么会对佛生烦恼、对佛生气呢?包括你家里的人、你的仇人、你的敌人、你身边的一切人,包括异教徒,包括畜生、地狱、饿鬼,所有众生都跟佛平等!你生起了这种感觉,你的心态就圆满了。如果这种圆满的心态生起来了,那在你以后的生命之中,与佛相应的一切法都会向你靠近、跟你相应,用不圆满的心态去应缘接物的习惯也会慢慢地从你生命里消失。

  大圆满修行快是因为它具足了一个最强烈的信号,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有这个共同的信号。你已经得到这个信号了!我们的身体只是一个信号的发送台,就像手机的信号台一样,你这个信号台里有什么,旁边的人只要有接收信号的机器,他马上就收到。这是《华严经》里面的第一大思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个极为重要的法门!

  2.导归极乐十大愿

  第二大思想是《华严经》在实修上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华严三圣是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是两大代表,文殊菩萨是代表圆满智慧、教理论的大菩萨,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当中代表实践门、实修法门的大菩萨。一个是大智文殊菩萨,教理具足;一个是大行普贤菩萨,实践行愿具足。华严世界是一真法界,以一统之——智慧和修证是统一的。一真法界是通过十大愿王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统一达到的。当我们认识到、感觉到我的心、我的佛、我的众生,是完全平等无有高下的,在这种心态上我还要一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够呈现出华严世界的一真法界。

  我们为什么要讲“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在华严会上的四十二位法身大士中,普贤菩萨可以算是最极致的大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么多的菩萨,普贤菩萨最了不起,所以由他来导归极乐,寓意着净土法门是最高妙的法门。让博士生去研究一个最圆满的课题是可以的,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没有办法了解这个高深的课题。在普贤菩萨以下,我们只能相信,有信的份、愿的份和念佛的份,但是让我们作为修净土法门的代表,我们远远不够,所以《华严经》中才会让普贤菩萨来作为这个法门的代表。

  古大德把《华严经》叫做大本华严,把《无量寿经》叫做小本华严。为什么会把《无量寿经》叫做小本华严?因为华严世界讲的是十方众生重重无尽的华严境界——华藏世界。我们一个念头、一个心出来了,这个心是照亮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的,每个众生的念头出来都是照亮法界的。就像两面镜子在两边,我站在中间,左边的镜子里面有我,右面的镜子里面也有我。左边镜子里面还有右边镜子里面那个我,右边镜子里面也有左边镜子里面的我……这个镜子里面的影子是重重无尽的。如果是六面镜子也是一样,前后左右上下镜中的影子也是重重无尽的。空间在这样一个因陀罗网当中完全圆融了,没有空间的感觉,这是《华严经》的一个境界。

  所以一真法界叫一真一切真,也就是“尘尘刹刹尽圆融,万别千差一贯通”!我们人我、尘尘刹刹差别很多,在这万别千差中,你要想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你感觉到你跟佛是平等的,一切众生也跟佛是平等的。你要去感觉这种平等!你就坐在这感觉自己就是一尊佛,旁边的一切众生也都是佛,蚂蚁虫子来了它们也是佛。你要生起这种大家都是佛,大家都完全平等的心态。甚至有人跑过来指着你骂你,你也要能感觉到他也是佛。这样一来你的心里会非常开心,佛跟佛是没有是非的。当这个感觉生起来了,你在受用上就会如过去一位大德讲得那样,“若真修道者,尘劳为资粮。冤亲一起到,庄严此道场。”

  你若是一个真正修道的人,这个六根六尘的世界就是我们修行最好的资粮。修行得好不好,就看面对诽谤你、障碍你、反对你的人的时候,你是什么表现。那个时候你还会不会有一丝的慈悲心,你的心还会不会很柔软、很包容?如果你对着自己喜欢的人、对着信徒,非常慈悲、非常开心,可是对诽谤你、骂你的人,你马上变一副脸孔像阿修罗一样,那你的修行也不过如此。真正懂得一真法界,就一定要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心态,通过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大圆满见,普贤菩萨就是以这么高的华严境界导归极乐的。在理论上,《华严经》告诉我们这样深的道理,实践的起点又这么高,这跟大圆满的道理是相贯通的。

  净土法门是真正大圆满

  第一节 修行的五个要点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写过一篇《劝发菩提心文》,大家可能都读过。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教我们要发菩提心,并列举了八种发心,要我们加以拣择,即“真假、正邪、大小、圆偏”。我们大家可以经常用来对照一下自己,勘验一下自己发的心到底是哪一种,是否全部具足了前面的“真、正、大、圆”这四种,舍弃了“假、邪、小、偏”的后四种。在整个佛法修行的道路上,我们看到有些人修行非常辛苦,每天在像修苦行一样,非常精进,非常用功,但是烦恼没什么减少,习气也一样。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在于他不知道佛法修行的真正要点在哪里,却在不重要的地方拼命用功,重要的要点不知道用,非常辛苦,但收获比较少。剖析其原因,就是有五个方面没有完全做到,这五点是我们修证佛法非常重要的要点。具体而言:

  1.对三宝的信心

  第一个要点,对佛菩萨的信心、对三宝的信心。对三宝的信心,就是我们知道佛是真正觉悟的圣人,只要念佛,佛都会加持我、保佑我;法是世间一切万法中,最正确、最伟大、最圆满的法,是最了不起觉悟的法;僧就是出家人,是真正的老师。对三宝的信心不论什么时候别松动,稍微对三宝有松动,你内心中对佛信心若不具足,随你怎么辛苦修行用功,到最后纵然不落入外道也没成就。所以第一点必须要记住,不论我们修行哪个法门,对三宝的信心始终不能动摇,把对三宝信心放在第一位,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我们生命最圆满的境界就是成佛,未圆满的境界就是菩萨,而菩萨比我们也觉悟,他是自觉觉他,我们凡夫完全迷失没有自觉,罗汉小乘他也可自觉。因此说知道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生命最圆满的归宿、最圆满的皈依,这种信心不管是何时何地都不要松动。如果稍微有些松动,你修行上、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和烦恼的事情在心里就会生起来,从而障碍修行。

  2.发出离心和菩提心

  第二个要点,就是自己要知道怎么发心。我们看有些修行人,有些人说这人真发心,怎么真发心呢?就是平时看见他坐在那念佛,或者在寺庙里布施,或者拜佛,比较辛苦,就说这个人真发心,但是是不是真发心不能看表面。我们每个人都要反观自己,扪心自问是不是真发心。如果是没有真正发心修行,就会今天听着佛法、用功好就用一天两天,第三天就没劲,第四天就不用功,第五天别人说说又去用功用一下,没听经没听说用功就不用了;听到经,刚听了以后有一天两天好,有些人有一个星期好,一个星期没听经以后,又和平时一样了,不知道用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没有动力,如同汽车动力坏啦,动力很不好,经常需要修理。我们讲经说法听经就是修动力,大家都有感觉,听经之后用功就会精进,不听又会懒惰了。为什么呢,发心还没有真正成就。发心要发两种心:第一种是出离心,第二种是菩提心,也就是说要了生死,要圆满成佛。

  了生死就是出离心。我们真正有想了生死没有?若没想了生死,皈依三宝也好,修行也好,实际你还是做基础工作,正在打好初步的基础,做修行的准备工作,不是真正修行,离真正的修行还很远。因为真正修行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你要生起想了生死的心。了生死是什么意思呢?了生死不是说我现在就死了,了生死就是了解生死,进而了断生死当中带给我们的一切烦恼。了生死有两个内容:了解生死和了脱生死。了解生死,就是我们要晓得为什么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我们前世在哪,后世在哪,有没有办法把握。真正了生死的人有办法把握,没了生死的人没办法把握。没了生死的人明天做什么事,等一下贪心会生起来否,会发脾气否,这些根本不知道,都是随业受报,业到来,环境到来,他随业受报,自己没办法把握。因此,发心的第一种就是发出离心。

  怎么发出离心呢?要认识到人生的生老病死,寿命无常,死亡一定会到来,死期却不知道,也就是说死肯定会死,但什么时候死我们不晓得,每个人都一样。大家现在坐在这里,有些人感觉自己很快就会死,一般人感觉自己还不会死,还早着,都当做不会死。实际来说每个人都会死,对死有把握没有呢,估计大部分人都没把握,根本不知道我们下一世会做什么、下一世会怎样。对于我们所拥有的生命、对我们的身体、对我们的想法,你没办法把握,这个问题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问题,这是了解我们生死的问题。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烦恼想不通的事,看不习惯的事,对生活中的烦恼痛苦不如意,也要把它了脱掉。平时所作的,挣钱或者盖房子、买车、出去旅游,这些是暂时缓解生活中的烦恼,这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旅游回来了你还是你,烦恼时出去玩一下,转回来那个烦恼还是你的。世间的方法没办法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生死烦恼,比如这株烦恼的树在这里,树枝树叶砍掉一些,树根你没办法断。

  发出离心去了生死,就是要把我们人生烦恼的根断掉。这种出离心若生起来,要晓得人生几十年以前怎么样、以后怎么样,或者我现在的烦恼妄想从哪里生起来,要仔细观察。仔细观察,光靠自己想也想不通,必须要听经闻法,通过经典的指导逐步明了。佛经教我们,生命有生老病死,有六道轮回,这世有因缘果报,过去所做的一切这世来受报,那么现在我们所做的善业,以后有善的果,恶的业有恶的果报。这样因果缘起观察仔细,看清楚以后,那么想到这世我们内心当中,若有贪嗔痴三毒,三毒的结果是地狱饿鬼畜生。看到我们每个人内心当中都有贪心嗔心,会发脾气,会暴躁,都有愚痴心,这样看来我们的人身想保持住也很困难。虽然今世做人,但临终以后贪嗔痴三毒若先发现,那么三恶道的果报马上现出来,就会沉沦苦趣,感受众苦逼迫。从而确定人生苦、生老病死苦、三恶道苦,业报不虚。

  业报就是所做的一切业,善业也好,恶业也好,身口意三业所有的行为的果报,一定会转到自己身上。唯识宗里面说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的第八识(神识)有这个功能,它里面所存的皆是我们日常行为中身口意三业的一切种子。大家所有的想法说法做法,都会在大脑中阿赖耶识保存好。因此,我们干不好的事情,尽管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但是留在心中也会伤害自己,也会痛苦;做善的事情别人谁也不知道,但自己心里好过,心里面舒服。不管别人知道不知道,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会成为自己心中的种子,这些种子一旦因缘成熟就会出现,从而驱动我们投胎转世,哪种种子力量最强、力量最大,这种种子先成熟。我们平时如果贪嗔痴三种心先成熟,就下三恶道;我们有正义感,好比做人讲道德,道德的心先成熟,我们转世就做人,是有福报的人。

  所以,认识到轮回规律,认识到三恶道的苦,认识到人生苦短、去日苦多,我们都要发出离心。不但自己个人人生短暂,还看到我们身边很多人,有些人生病年龄很小就死了,就二三岁也一世,七八十岁也一世,但是一世有多长根本没办法定。我们没有这样的智慧,没有这样的眼光,没有这样的定力,看到我们生命有多长久,但我们内心中第八识所有一切业都会记住。如有我执在那里,一切痛苦皆从我执生起来,所以必须要生起了生死的心。现在都感觉有一个“我”,参禅或者打坐、念佛,以后慢慢会了解到我们所谓的“我”是没有的。其实,你现在不承认无我,你现在内心若承认无我,你感觉到无我,想到无我,所有一切烦恼痛苦都会慢慢地解决。

  真正的真相是无我的,我们大家感觉有个“我”,所以出离心一定要生起来。出离心如果不生起来,没想了生死,仅仅是求佛菩萨保佑家庭顺利、子孙满堂、生意兴隆,就当你今生都顺利也不过是人天福报,或者是虽然有福,仍然烦恼重重,有福难享。大家看有很多人,因为他福报大,因此生活中没有痛苦,但他根本没办法修行,也没想到修行,等他福报享完以后,内心的烦恼又会生出来。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少福报,在这世间无论怎么享福、享受荣华富贵,他内心中的贪嗔痴一定存在,除非他是解脱生死的圣人。这是真相,大家看自己的内心,如理如法地思维就会知道和确定下来。生起了生死的出离心以后,按照我们对生死出离的心,知道生死六道轮回的痛苦,看到别人也同样痛苦,还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希望一切众生都圆满,都离开痛苦、得到快乐。这个发心若发起来了,第二个条件发心就具足了。

  3.受持戒律与贤善的人格

  第三个要点,我们还要持戒。刚说了贪嗔痴的心生起来以后,我们的身体所做的表现会伤害人。拿嗔心来讲,脾气发起来,会骂人或者会打人,脸色会变难看,让别人看了会烦恼、会痛苦。一切的恶业都由内心的贪嗔痴所生。我们通过学习戒律,知道做人的规矩;学习佛法,佛法教我们修行的规矩。做人要听有道德的人,想到这种行为以后,在以后修行生活当中就没障碍,不会修行到半路出问题。有些人道德观念不够,自己想用功修行,在那念佛念经念得很响,也不管打扰别人;有些人在家里念经念得很响,其他人在休息,或者不想听,叫他别念,他还觉得这人业障重,念经念起来都不想听,什么都说别人不好而不说自己,自己打扰别人、影响别人也不管。这样修行,实际不了解真正修行当中道德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对你身边的人没有慈悲心,你的修行好比煮沙成饭一样,米可以煮出饭,沙是煮不出饭的。

  对身边众生没有慈悲心,对自己也没有慈悲心,哪怕你拼命用功,拼命修行,别人越看越奇怪。有些人修行越修越奇怪,修到最后修来修去只有一个人,别人都不敢跟你一起走,越修越怪。为什么呢?道德心不够,道德心若够都会想到身边的人,其他人会不会难过。所以,念佛不要念的太响,也别不念。念的太响,别人会听到你念佛声音跟大家不一样。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管做什么,最好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有点奇怪的,像看见光啊、佛啊,不要出去说,说了别人看你也奇怪。有些人念佛打坐好一点,有点气功,帮别人治病了,大谈你这里有气没有,这里气怎么样。真正修行人一看他,就知道皆是妖魔鬼怪,心里没真正慈悲心,没有正知见,越看越奇怪。道德的心是怎么样呢?道德,过去叫从善如流,真正的道德如水一样,水倒地上会被吸收到地里,谦虚没影响,润物细无声。真利益众生不是摆个架子,让别人看起来害怕。这是第三个条件,要持戒,养成良好的道德。

  4.空性见和对机法门

  第四个要点是刚开始讲大圆满见时,强调的空性见。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世界的一切皆是空的。第五个要点是掌握一个修行的方法。我们大家已皈依三宝,也有发心,道德基础也有了,对空性的认识不知道够不够。空性若知道,我的身体、我的行为、我的思想等所有的一切相,实际皆是无所得。无所得不要去表现,有本事、有神通也不要去给别人看,也别感觉你打坐好、你的修行境界高。因为一切都是空性,一切都是不生不灭,执着在相上就错了,一切相都不执,这样安心用功。到了掌握了一个修行方法,这已经是实修了。

  第二节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

  了解了上述对三宝的信心、正确的发心、养成良好的人品道德(持戒)、空性见和选择一个对机的法门五样修行的资粮。那么我们再回过来看净土法门,我们净土持名念佛法门,念这句阿弥陀佛,信愿恳切念阿弥陀佛,以上五个要点,实际真正念佛的人,在这句阿弥陀佛中就完全具足了。信愿行三资粮好比宝鼎的三只脚一样,缺一不可。

  1.信具足

  信,相信极乐世界。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人,先要相信阿弥陀佛会接引我,相信我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集中在一个阿弥陀佛那里,信阿弥陀佛就是信佛法僧三宝,第一信具足。

  2.切愿求生西方

  第二个愿,我们发愿求生西方。娑婆世界是有生死轮回痛苦的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看到、了解到轮回的业,业的背后是无我,无我是空性,空性是一切无所得,我们想要这样一步一步地想到、看到、证到还比较难。特别是我们的知识还不够,听闻佛法还不够,你若想自己看到证到罗汉的境界,确实有点困难。

  净土法门教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出离生死轮回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内容是一个。你们大家有求生西方的心没有啊,真有没有啊?心里面想一下看,手放这里,不要说谎哦,心里有想求生西方没有?想一下看,真正有,这种感觉是什么感觉?不是嘴说,是心里想,你心里想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感觉就是我们该怎样地放下娑婆世界。这时你们说有,可是脚在这个娑婆世界踩着还不想放下,脚踏两只船,一只脚在娑婆世界,一只脚想踩在阿弥陀佛那里去,说有是说得很响,其实骂你一句你就烦恼难受了。为什么会难过烦恼呢?你把娑婆世界太当真了,把娑婆世界生死轮回都当成很真实的,所以娑婆世界你放不下。放不下念佛怎么相应呢,念两句别人说一句就烦恼了,因此真正要感觉到自己想求生西方,真的想求生西方的心要生起来,真的信若有,就是我们内心中对娑婆世界要放下。好像两艘船,这艘船脚踩着,另一艘船还未过去,我们要想走到那艘船,就要把这只脚离开这艘船,这只脚若不离开,怎么去到那艘船啊?

  你们现在再想一下,看娑婆世界都放下了没有?不敢说了,都不敢说了。想想过去,想想过去,这只脚又不敢踩出去。我们现在想一下看,虽然不敢踩出去,你心里这样想一下,真踩出去你愿意不愿意啊?就是说娑婆世界真放下,要求生西方去了,现在就叫你去,你去不去?现在就生西你们去吗?都不去了。所以大家念佛都不得力,不得力就是你现在不想去,嘴说说没用的,要心里真想到,现在若去就去。因为你没认识到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实际说生极乐世界去,是把娑婆世界的烦恼痛苦放下来,不是说你现在去就死。死是还没死的,也不用愁死,心里真想去也还没死,生净土不一定死了以后才生,生前就可以生。生前怎么可以生呢?你的心里面已到极乐世界了,身体还在,没关系,身体在这里是跟世界的缘还没了;不但在这世界缘还没了,就是你生到极乐世界以后,还要回转娑婆世界度众生,始终还要来。就是你自己的心执着住,把娑婆世界的一切环境、身体、子孙、享受都执着住,你怎么生西?

  真正净土法门的信愿,就要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求生西方的心生起后,就是刚才说的出离心要有,一定要从我们娑婆世界出离,离开这个娑婆世界。你若在家里放不下,如在这里念佛或者绕佛,这时你心里要去感觉、要这样想,想到娑婆世界我已经放下了,所有一切都放下了,不管别人是打我也好,骂我也好,说我好也好,说我不好也好,世间的一切心里都放下。放下以后,这时心想到阿弥陀佛,这叫做愿。为什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枉然”?嘴念阿弥陀佛,心里都是想娑婆世界,明天去哪里吃得好,明天去哪里好玩,哪里旅游风景好些,哪里热闹,哪里有佛事去参加,长生牌位安一个。嘴在那里念佛,心里东想西想,想的事都是娑婆世界的事,都是轮回的事,怎么相应呢?非常难相应。

  真正了解净土法门,出离的心生不起来,是我们没看见生死轮回的苦。因为我们生活过得还蛮好,不知离死亡越来越近,也不知我们下一世会去哪里受业报,根本不知道这些。不知道的话,人就会傻傻的,过一天算一天,打一天渡船,混一天光阴。这样修行,念多久的佛,用功用很久也感觉不上路,走不上正路,心里把娑婆世界挂得太牢了。净土法门发的心,发愿求生西方的心就是我们的出离心。若修禅宗或是修其他法门,要观想到无我、无相,一切无执,要观想到这些,还要看到、感觉到,要去体会、要去证明。但是净土法门简单,真心想求生极乐世界,这种感觉已经生起来了。

  一般的人在生活当中,如果真正碰着痛苦的事情、紧急的事情,或者家里人不信佛,或者感情不好、事业不好,这时生出离心还容易生。想想娑婆世界很苦,真不想呆了,逃出去算了。从牢里逃出来,门开着逃得很快的。在酒筵上好吃的东西当前,或是身在宝库里,叫你逃你也不会逃。在那里生活感觉好了,叫你逃你也不逃。所以,有些人碰着痛苦他想了生死,没碰到痛苦根本不知了生死。我们如从轮回的角度去看,几十年光阴确实非常快。出离的心、求生极乐的心,在你心里有感觉到想求生西方,你们现在想一下,想一下你的心到极乐世界去。真正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心生起来,也不用说娑婆世界我不要了,要丢掉了,都不用说。心里想极乐世界这个感觉生起来,娑婆世界的感觉会慢慢停下来。比如打坐腿痛起来了,心想到我要求生极乐世界去,想到极乐世界去腿痛也放下,慢慢不痛掉,不当一回事了。

  3.一心念佛

  第三个我们持名念佛,心里专心念这句阿弥陀佛,没有其他妄想散乱心生起,你的道德一定是最好。有些人念佛,念念喜欢讲讲话。实际真正念佛的人,不管走路干事情,或者念佛堂拜佛,他的内心始终是平静,非常平静,心中只有阿弥陀佛,没有其他想法,别人说好说不好都不听,听见跟没听见一样。虽然没证到空性,但是跟证到空性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净土法门的了不起就在这里。为什么呢?它三根普被。若没文化,你再说缘起性空什么的,第八识、第九识佛性怎么样啊,他根本听也听不懂,想也想不到。叫他一心念阿弥陀佛,其他妄想都别想,我们可以听懂。听懂以后你真念,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其他想法都没有。这时候烦恼到了你这里,你心里因为有佛在,烦恼也没办法在你心里生起来,除非你忘记了念佛,把烦恼的事情想起来。

  要“真信切愿,一心念佛”,就这八个字。“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想求生极乐世界,真有愿求生极乐世界,不是假的嘴说求生极乐世界。生活当中娑婆世界的东西放不下,名放不下,利放不下,家庭子女也放不下,七八十岁都老了,孙子玄孙不用你管了,你还整天只想管。古人说,一天管一天,茄子拔了种芥菜。儿子养大了,孙的事不用你管,儿子养大了儿子会管,不用你管,但是我们习惯了都想管,想东想西。我们要晓得这个发心当中,娑婆世界所有的东西你都要放下,就是我们要了生死这个愿不要放下。下一世就是靠你这世的最后努力,最后你的烦恼重你就到烦恼世界去,最后念佛功夫深就到净土去。

  第三节 八种发心之取舍

  1.取真去假

  这句佛号若提起来,知道念这句阿弥陀佛,看自己到底是真心念佛还是假心念佛。真心念佛的人,刚才说了,他晓得现在娑婆世界是假的,心里根本没有执着。你们自己看看,是真还是假?真正念佛,你们都知道,大家念佛都念很久了,觉得念阿弥陀佛唯一的目标就是求生极乐世界,其他所有皆放下,最起码你念阿弥陀佛时要放下。看看自己的心,若放不下,放放看,就在听经时放下,放也会习惯的,因为你放下感觉挺舒服的。所有烦恼痛苦想不开的事,或者累的事情都放下,心里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想到自己求生极乐世界不想娑婆世界,这叫真心。假心呢,就是嘴说的、心没想的,这是假的心。省庵祖师教我们,修净土法门真正得利益必须要发真心。发假的心,今天说念佛求生西方,明天想想念佛要先保佑孙子考大学再说;今天想想念佛求生西方,明天想想我业障如此重,去不了的,可能下一世做人就很好了,这是假的心。你心若真想极乐世界去,其他都不怀疑,就想到自己一定会生西方,娑婆世界一定是可以放下,这叫做真心。

  有时还看不起自己,说别人念佛有善根会生西,我没善根念佛怎么念得去,这样想也是假心,不是真心。真正发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没有什么人去不了的。阿弥陀佛的光明已经照到我们这里了,阿弥陀佛的光啊,无量寿、无量光,每个人、每个众生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中了。你在他的光明中,你自己的开关不打开,电灯的电都装好了,你自己的开关就是不开不按,光也亮不起来。阿弥陀佛的光明已经照到我们了,跟阿弥陀佛的愿已经相应,但是你不想去就没办法,若真正想求生西方,真心第一重要。

  净土法门把发菩提心都已经融摄在信愿念佛上面了。也就是说你不懂得发菩提心,但是你懂得要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你真的在那里一心念佛了,其它的杂念真的不起来了,也知道这些杂念只能增加生死轮回的烦恼,也不再想继续轮回了,所以把所有的一切都放下,就是念佛最重要。你念的时候,整个身心就把佛的智慧、佛的福德呈现出来了。所以见到念佛的人,或者见到念佛人的鬼神,它看到念佛的人跟佛菩萨是一样的圆满,所有的众生只要跟你接触,他都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有时候在家居士说:“哎呀,我想念佛,可家里人反对,他们业障重!”你错了!你没有真正念佛。你真正发起大圆满心念佛的时候,随时随地心都跟佛相应。你无有选择,就跟家里人在一起,家里有活就干,你就不会一天到晚想着到庙里去,想去见某一个人,想要做什么事情,你不会跟任何人任何事反对,因为你心里已经有佛。见到这样的人,谁会反对呢?做任何事情,他的心都是圆满的。

  所以,省庵祖师告诉我们,发菩提心是真的要成佛度众生。你真的想度众生吗?如果你真的想度众生,你还会跟众生生气吗?还会让他难过吗?还会觉得自己付出太多了吗?不会啊!真正发菩提心的人,为一个众生舍弃头目脑髓都会心甘情愿。特别我们修净土的人,我们要勘查一下自己有没有真正深信极乐世界?有没有真正发愿往生?有没有真正在念佛?真信极乐逍遥,彼佛洪名当紧诵!你真正相信极乐世界逍遥自在,那个佛的名号你要紧紧地抓住。我问一下大家,你们有没有真正地想往生啊?有的话,那我要考你了。你要真有的话就把手放在胸口,要握着自己的良心说有没有。我看很多人都不敢啊!发心要真不能假,真修行真的受用,假的修行假的受用。你真信极乐世界真发愿去,你真在念佛的时候,当下这个身心身口意这三业——我们看不见,刚才说的鬼神能看见,你真的是阿弥陀佛!它不会看你是凡夫,不会看你是业障重的人,他看你就是阿弥陀佛啊!

  2.取正去邪

  我们要发真心不要发假心,“正”和“邪”相对。邪是什么呢?邪教,邪魔外道;正是正确,佛法叫正法。正的标准在哪?正的标准就是:没烦恼痛苦,不会伤害自己,不会给自己麻烦,也不会给别人麻烦,也不会给别人烦恼。净土法门,确实有这样的效果。你真正想求生极乐世界,心里知道念佛,这个心生起以后,这是正的心。你有一分钟念阿弥陀佛,你这一分钟心就正。这一分钟想求生西方,这一分钟你信心就具足。也不会说自己不好,也不会说怎样,也不会说自己业障重,只知道求生西方有希望,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这种是正的心。有些人在寺庙里念佛,还发生争执、吵架。我们瑞安居士还比较好,我们那里的居士打佛七都要做记号,把自己的包放在蒲团上,怕等一下没得拜,发心不知发哪里去了。正的心不管在哪里,在无量的空间当中,这件事如此做对我有好处并且没伤害别人,不管走到哪里也是这样,也没伤害别人。小偷偷东西对自己有好处,但伤害别人。他目前有好处,将来要受果报。

  正法的“正”的标准,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在空间上,现在做这件事对我有好处,没伤害自己对别人也有好处,走到其他地方,不管走到天下哪里,对所有众生也没伤害,这叫做“正”。在时间上,我现在做的本身没伤害自己,到将来不管无量劫,这个果报也没伤害他人,对自己也有好处,这叫“正”。那么净土法门信愿行三样若具足,特别是这句阿弥陀佛念起来,你现在不管做事也好不做事也好,不管做什么,在这里也好在外地也好,或者你年龄小,三岁也好,八十岁也好,百岁也好,不管什么时候,这句佛号念了只有好没有不好,干活也可以念,万无一失,这是正的法门。邪呢,就是邪教,表面是对你有好处,但是背后给你生烦恼,生贪嗔痴。念阿弥陀佛好就好在哪呢?我们凡夫有贪心,凡夫都想贪好东西。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有种种鸟、种种树,有七宝池八功德水、九品莲花,金银为地、七宝铺池,所有一切皆是殊胜庄严。既然这样庄严的世界,我们对极乐世界就非常向往,这种向往极乐世界,实际是一种贪心。

  本来贪娑婆世界的东西的这种贪心,属于贪嗔痴中的贪心,是跟三恶道相应,但是贪极乐世界会念佛,这种欢喜心生起来,对所有的人都没伤害。贪心转过来变为成佛的心,一般人没这样的办法。我们娑婆世界的贪心,贪心越重压力越大,烦恼越多,但是你贪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你心里会越安越宽。贪心的本身没那么坏,因为贪心,我们得不到会执着住,舍不得会生种种烦恼、种种压力。贪心也是一种动力,贪非法所得,造恶的业,会落三恶道;贪善业、贪布施、求福报,会得人天福报。贪心境界转过来,贪成佛,娑婆世界生死轮回一切恶的业,自然在贪心中会解决、会消除掉。佛法好就好在哪里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贪嗔痴的心,但是通过修行佛法之后,贪嗔痴本身的质量会改变掉。

  嗔心也一样,嗔心就是看这个东西不习惯。譬如说你跟这个人有仇恨,看不习惯,想早点离开,看到他就烦恼,这就是仇恨心,有冤仇。我们也用这种嗔心讨厌娑婆世界,厌离娑婆,厌离也是一种仇恨心,我们在娑婆世界生死轮回,无量劫以来受了这么多苦,到现在还如此苦,我不要了,想离开这个娑婆世界,但你想离开娑婆世界念佛的心生起来,心里就欢喜,就安下来了。若在娑婆世界,一般仇恨的心要报仇,难过烦恼,心里不安,越来越痛苦。所以说佛法是把我们贪嗔痴三毒,转变成戒定慧这三种,把他的本质转变过来。因地上转过来以后,我们的果报也转过来。净土的发心,它发正的心,真正修净土的人他一点斜角的心、斜角的行为也没有。斜角就是说破戒或者散乱,或者没有智慧、愚痴。真正修净土的人,这些皆生不起来。因为你真信切愿,这句阿弥陀佛念起来,世界其他的一切,就算别人打你、伤害你、欺负你,你心里把这句阿弥陀佛持牢,别人欺负你的,他自己受果报,对你来说不会伤害,因为你心里有佛不会受伤害。

  娑婆世界生老病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本来都会伤害,都不愿意。特别是亲人熟人当中生癌、生病,岁数很小就生病,我们心里想起来会痛苦。但你心里知道念阿弥陀佛,念得牢牢的,对生病的人或其他的人都有佛菩萨加持他,我们也不会因娑婆世界的苦,产生烦恼的心。这句佛号真正抓牢,所有一切邪恶的现象、烦恼痛苦的现象,在你心里都生不出来,这是正心不是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