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
发凡
这个录的体例,都是依先前的录为准
。如出家二众写一名,在家人写二名。只有二林居士,除本传外,凡有引证,一概用字称呼,出于尊重啊。因为先前的录是居士制定的。先前的录首先标出教主,其次是阐教圣众,表明探本穷源的意思。那么现在既然称续编,这前二层可以不赘述了。而有说明以前各书的,只大略引用先前的录。所以现在的分门别类,是把比丘排在前面。纪月编年,是从清朝建国初开始,就按叙事的前后顺序,不论品位的高低。只是采集有限,漏掉的一定很多,愿各位君子,恩惠我遗漏的珍贵案例,再编三录。
染香集等书,凡是临终正念的,就有登记。那往生瑞应,虽然或隐或显,不是一定,但必定根据他过去一贯的行持。如果愿力不深,功夫不熟,直到才临终念佛,难保决定回心。录中如王贞生、施静岩等人,虽然也十念的诚心,其实有百倍的勇力,一定是这样,往生西方可以预料。否则名不符实,恐怕有鱼目混珠的问题。因此略加删减,归为一致。
近来记载往生的,每次经过引用,就逐渐有增加。二林居士深痛那样的习气,所以前录中,每一传后,都备注原书,作为证明。现在仍按先前体例,但稍有修改那粗俗的句子。其中近期的故事,必定出自不妄语人的口中,又向故老咨询再三,才敢写进书中。或有净行可以流传,但临终没有正念的,一概不滥登。
云栖往生集,传后偶然有赞词,解释一下那隐含的函义。而前录只有总论,赞词一概从简。现在却是有含义不明的,也用评语提示,不敢妄生知见啊,就算是引导初机学人吧。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