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俗称“唐僧”。他去佛国取经的历险故事,虚构而成的。然而,在书中为塑造孙悟空的明察和勇敢,却把唐僧的真实面目歪曲了。其实,历史上的唐僧同小说中的孙悟空一样勇敢、坚定,富有献身精神。他是何时生不详,一说是600年,一说是602年(下文谈及玄奘的年龄均取602年说)。
玄奘十三岁时,出家。三年后,又出三峡,讲经于荆州,再北上赵州,求法相州,复去长安。二十几岁的玄奘,因为求学勤苦,敬惜寸阴,已成为名噪江河南北的法师了。
贞观三年(629),二十八岁的玄奘约集了几位同伴,奏请朝廷,请准其西游取经。当其时,西域未定,政局动荡,唐太宗未准。同伴们望难生畏,都打了退堂鼓,玄奘却毅然西出长安,只身上路了。
玄奘沿河西走廊西北行,经兰州,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凉州)都督陈大亮拒不放行,迫令其重返长安。玄奘誓死不回,黑夜逃离了凉州,昼伏夜行,西奔瓜州。出玉门关,进入了八百里荒漠。进入沙漠一百多里,就迷失了方向。他孤身独影,饥渴劳顿,想喝点水,又失手打翻了盛水的皮袋。在那荒漠里,水就是生命,没有了水,生命也就危促了。
前进呢,还是后退呢
?玄奘无可奈何地往回走了,刚走出十多里,一想到自己立下的誓言,宁可西行而死,决不东归而生,继续西进了玄奘又连续走了几天,水喝完了,口干舌燥,几度将绝。他强令自己挣扎前进,然终不成,遂倒卧沙中,自度难支,昏然睡去。夜半凉风吹来,顿觉眼睛又发亮了,老马也站立起来,遂又前行。刚走出十几里,马不服驭,独自择径而走,又行十数里,遂找到青草数亩,清水一池,人马都得救了。玄奘忘身求法,所历困苦,何止八百里荒漠的遭遇,然而,他坚定不移,又翻凌山,过热海,穿越中亚南部大雪山,历时五年,九死一生,终于抵达了佛国天竺。古印度当年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天竺,尚处于小国林立的局面。玄奘来到天竺,到处观礼佛教圣迹,参观寺塔建筑和艺术。他还参谒了佛祖的诞生处和圆寂地。
三十二岁时(633年),玄奘来到中天竺的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当时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常住僧有四千余人,加上客住的僧、俗,超过万人那烂陀寺的正法藏(院长)为戒贤法师,时已年过百岁,多年不讲经了。但当听说玄奘从东土不远万里,历尽磨难来求法时,颇为感动,亲自为玄奘开讲,连讲十五个月,每次旁听的多达数千人。玄奘虚心求教,潜心钻研,学问大有长进。玄奘学习五年后,又以三年左右时间遍游五天竺,参观胜地,求师会友,学业益精。
玄奘四十一岁时学业已成。此前在几次不同学派、教派的辩论中,以其雄辩博识,屈敌致胜,为那烂陀学府赢得了荣誉,因而倍受尊敬。
戒日王是古印度的一代雄主,对玄奘的学识十分悦服。648年,他在京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坎若吉城)召开全天竺佛教学术大会,到会的有十八国国王,以及僧、俗、官、民六千余人,都是学有专长的知名之士。大会以玄奘为论主,宣讲了他的两篇论著,然后又将其论著抄出,张贴在会场门外,并按照当时在印度论辩的惯例,声明说:“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破难者,请割舌以谢之。”
大会开了十八天,驳难者一一被挫服,最后再无人敢提出异议。据说,会后戒日王又请玄奘在五十万人的无邀大会上讲经。从此,玄奘名震五天竺。
玄奘以精湛的学业,在佛教的圣地攀上了佛学的顶峰,获得了“三藏法师”的称号。三藏是对佛教经、律、论三种经藏的总称。三藏法师,意为精通佛学全部经典的大师。当时,在那烂陀寺,这一称号的地位仅次于戒贤法师。故而人又称玄奘为“唐三藏”。唐三藏在佛国取得的杰出成就,标志着中国佛学进入世界佛学领先地位的条件,已经成熟了。玄奘在那次大会以后,即辞别了那烂陀寺师友及戒日王。
返国,路上用去两年时间,于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七日,以二十匹马驮着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及佛像回到了长安。唐太宗正欲出征辽东,已行至洛阳,得知玄类归来,立即命宰相在长安城朱雀桥举行隆重大会,欢迎玄奘三藏法师。长安倾城出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玄奘为保藏那些花费了他毕生精力的经卷,亲自倡导在慈恩寺内建造了耸入云霄的大雁塔。雁塔的名字来源于天竺的一个佛教故事。据说有位菩萨曾化身为雁,舍身布施,后人葬之以建塔,故而得名雁塔。长安的大雁塔,就是仿天竺雁塔建造的。现存大雁塔高六十四米,登临其上,可以俯瞰西安全市,远眺秦岭与渭水。
玄奘归来即在洛阳拜见唐太宗,三年后,唐太宗又在坊州玉华宫(在今陕西铜川市北四十公里,现已发现该宫遗址)召见他。恰在这时,玄奘已将其从戒贤法师授业的主要经卷译出,遂请太宗为其译作写序。
玄奘是佛学大师,也是大旅行家。他西游经历曲折,见闻广博,曾引起唐太宗的浓厚兴趣。玄奘应唐太宗之请,把他所见所闻口述出来,由僧辩机整理成书,名《大唐西域记》。
玄奘,他为中印文化的交往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也正是以他为肇端,在其生前,中印两国即建立了邦交。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