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童蒙教育经典《弟子规》上,有一句话说「揖深圆,拜恭敬」。大家看了这句话,可能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现代人活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我们受西方教育影响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都是应该平等相待,为什么我要给别人鞠躬?当时我学习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后来我学习了蔡老师的《弟子规》,蔡老师说,中国传统文化,你只有去力行,你才能够明白其中的深义。我想老师既然这样说,肯定有其中的道理。有一次,我也是应邀到人民大会堂去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在这个发布会上,也为我准备了一个短短的演说。我走上台去,先冲著台上的领导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又冲著台下的观众席也深深的鞠了一躬,结果怎么样?出乎我意料的是,我还没有开始讲话,在台上、台下就响起了一片掌声。所以从那以后,我每次上课之前,特别喜欢给人鞠躬。当然这个鞠躬并不是为了博得别人的掌声,而是从这个鞠躬的力行过程中,让我们确实深刻的感受到,这个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我们这个躬鞠下去,从内心表达出对听众的尊敬,听众再听我们讲课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后来随著学习传统文化的深入,我们才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句经文都不是随意设计的,它都有著一定的内涵。为什么说让我们去给别人鞠躬?我们知道,人生来都有一种傲慢之心,这种傲慢之心从哪表现出来?我们看即使是贫贱如乞丐的人,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即使贫贱到乞丐这样的人,他也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傲慢之心。譬如说他站在大街上,看到很富贵的车子驶过,他会怎么表现?他会不屑的说「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钱。」我们想一想,即使是贫贱如乞丐的人,都有一种傲慢之心,我们自己呢?我们自己一路走来,伴随著鲜花和掌声,我们自己的傲慢之心可能不知不觉的在增长,我们自己还意识不到。所以说正是通过这个鞠躬礼,把自己的头低下去,来折伏一个人的傲慢之心。
我们中国的礼节,它确实是无时无刻不给人一种教育、一种警醒。我们看中国古代还有一个礼节,就是一个人考中了举人,他第一件事要做的是什么?第一件事就是要回乡去拜见他的老师。也就是说通过这个礼的设定提醒他,你今天的成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后面成为你成功的铺路石;不知道多少人在为你今天的成功,默默的做出多少无私的奉献。我们今天这个大会之所以能够成就,也让我们非常的感恩在下面默默服务的这些人员。
在春节的时候我就到青岛来,当时就见到了刘总,她当时就已经在为今天的大会做筹划。我也有幸和刘总相处了一天,从这一天的相处中,我才发现、我才明白为什么大家说起刘总都非常的赞叹。一开始大家说起刘总都是非常的、由衷的那种赞美,我就不明白,我说刘总是不是有三头六臂,为什么大家提起她来都是这样的赞叹?经过这一天的相处我明白了,因为她每天都在忙於不是自己的事情,都是在忙於别人的事情,都是为著这个会议在做筹划、做准备。我们从这里能够体会到,今天我们能够坐在这里一起来学习传统文化,其实不知道有多少人度过了多少个难眠之夜。很多的这些服务人员都是我们的企业家朋友,我还看到了我们烟台党校的同事,他们也都是教授级的,都在这无私无求的给我们做义工,我看到了之后确实非常的感恩。所以今天我这个躬也是鞠给在座所有为大会默默付出的人。
......
在《礼记》上也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对这句话确实体会的愈来愈深刻。因为你只是自己闭门读书,不去和这些善友相交往,你看不到别人的殊胜,你也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而且有这些朋友,他重要的是能够指正你的缺点
。所以什么样的朋友是真正可交的朋友?就是能够给你指出缺点的朋友,并不是像能够赞叹的朋友是你的朋友。他能够真实的指出你的缺点,这样的朋友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在《论语》上「子路闻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子路听到别人给他指出过失,他非常的高兴、非常的欢喜;大禹听到别人给他进谏,给他指正过失的时候,他要给别人鞠躬礼拜。我今天能够有这个小小的体会,也是来自我两个朋友。一个是我高中的朋友。有次我们去参加一个分享会,就是反省自己的过失,我很踊跃的就上去反省自己的过失,结果下来之后,我这个朋友说:「你哪里是在反省你的过失,分明就是在给别人讲课!」就是说你自己的傲慢心起来了,你自己都意识不到,你还觉得自己很谦卑在反省自己的过失,但是在别人看来,你这个傲慢心已经起来了。如果不是他给我指出来,我确实看不到。还有一个是我大学的朋友。有次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他说你们都听说过那个「八风吹不动」的故事吧?我们说听过。他说八风是什么?我们都没人吱声。他说:「刘余莉,八风是什么?」我说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反正我当时是对答如流。他说你看看刘余莉,她什么都知道,她就是不作声,她把表现的机会都让给我了。我听了这句赞美,心里就有点高兴,结果他就笑了。笑什么,大家说他笑什么?他是笑苏东坡他能写出八风吹不动,结果一屁就打过江了;你刘余莉能说出八风是什么,我说你几句赞美的话,你就洋洋得意了。所以这些境界确实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才能够愈学愈好,并不是说你讲到了就能做到。
我也是感恩今天很多的老师,很多的领导,很多的长辈,能够帮助我成长,给我这样一个分享的机会。讲得不到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09年山东青岛企业家交流会(第二届)—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刘余莉女士主讲 (共一集) 2009/5/1 中国山东青岛 档名:52-374-0001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