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这段经文文字意义很简单,地藏菩萨对佛说“我承蒙如来神力加持,能够在百千亿世界中分化身形、度脱众生”,为什么偏偏到阿逸多成佛以来?阿逸多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也叫慈氏菩萨,这里有个过程,地藏菩萨是清净觉性,要面对真理、而不要面对虚妄之相。清净觉性没有分别、没有执着,面对虚妄境界的时候像大地一样堪忍一切、好坏都承受,清清楚楚知道好和坏、心有承受力;但是如果面对真理的时候,用真理力量来觉醒自己虚妄的心、患得患失的心,就会发现真理永恒的境界,这时候心性跟良知、清净的觉性相应了。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佛是觉性的真理,因为觉性而显发、让能觉的心觉悟了,觉悟清净觉性那种性德,所谓佛是觉者,觉清净的觉性,而不是用念力觉悟六尘的变化、患得患失的感觉,所以称为白佛言。“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清净的觉性怎么显发不可思议圆满的力量作用?必须依止真理的规范才能显示力量,随缘现行能够分身遍满百千万亿世界。
“如来威神力故”是绝对真理的状态、绝对清净法身状态!法身是觉性本性德,能觉心的功德也是不分别不执著、觉性也是不分别不执著,这两个本来是统一的,我执虚妄观念那种幻有相而产生的所谓偏执、导致你的念力不能感知觉性;觉性功德具有一切种性力量,一切种性在它那里统统俱足,念力能觉悟一切、觉性是所觉一切,这两个能所本来是相融的、本来是一体的,他两个碰面就圆满成就!
“遍百千万亿世界 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能觉的心和所觉的清净觉性这两个完全协调统一起来的时候,当然你就知道你的生活空间里一切现象根源始末!你的念头能觉,能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所见环境的变化;你有一个觉性,这个觉性在任何时间、生活空间里都是不迷惑的,不管你意识有没有感觉、你的觉性容受和承载一切,只是你能觉的心感受不到它的力量,其实你的一念心本来是遍知一切的,过去的一切统统在你的一念里头有痕迹!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因为我们被限制,没办法让觉性跟能觉心融合、因为有我执,我们执着所谓虚幻我执相,这个相把能觉和所觉隔开,它俩不能完全相合,所以不能达到所谓的圆觉(圆满大觉);一旦我执消融的时候,所有智慧和能力全部圆满!用一念心念及法性本体,俱足一切的功用和性德全部出来。这怎么理解?我们见到这个屋子里的现象,我们没有进这个屋子的时候,这个屋子在我们心里吗?在,决定在心里,我们进来这一念就知道这个屋子里的一切,在没进来的时候这一切依然存在于心体之中!
为什么你心念不觉?因为心念觉的方向错了,执着我所境界,虚妄我执所对的境界,六根对六尘,只是你对那个去了,你的世界、你的心灵远远超出六根六尘!能觉的一念只是觉悟我所觉境去了、虚妄我执所对境,如幻的六根对六尘,你的世界怎么能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么点?比它还要大,重重无尽、无尽法界。比如眼见色,虚幻的眼根所见的色绝对是有限度的,很多光我们看不到、但并不是不存在!为什么《华严经》等大乘经典里描写佛祖放很微妙的光,这不就理解了吗
?现在爱因斯坦才发现光线超过光速以后会拐弯,《无量寿经》佛一放光,绕一圈儿宇宙世界然后又回来灌入诸佛顶,人家早就会拐弯。所觉性建立在淳觉性里的时候遍知一切,建立在我所境界的时候只能知道我所的一切。能理解这个角度,也就能知道“遍百千万亿世界 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百千万亿世界是心灵生存空间,在所有空间里是主动积极的,所以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如果不是法性那种圆满觉性力量完美的体现这种功德,“即不能作如是变化”就不能做如是变化!
“如是变化”是法性本体当中所具有的一切所谓境界,因为它是本体的微妙作用,称为变化!“变”是随着缘显现,微妙在这儿!随着能觉心所制造的缘有现象出来,好像是变出来的感觉,心体之中就有这个缘法。不要用能觉心觉我所觉境,觉悟法性本体,一切感应全部现成!这是人的本体能量,你们成天说能量,不知道能量是什么,“能”是能觉心、“量”是所觉性量无限!“如是变化”从哪来?“变化”是对生活空间的作用力,能觉心跟所觉性完全统一的时候就可以变化,它两个相应的时候你就能做如是变化!人家说“仗持真理核性的力量你就能够做如是变化”,不可想象,本性德,“能量”就是这样的。
“我今又蒙佛付嘱”,我今天又蒙佛一再嘱咐,这个力量一旦显发的时候自然觉性时时在起作用,念念觉、念念佛,就会生出大慈之心、拔苦与乐之心!“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大慈心生起来一切烦恼全部消除,就能真正解脱生命现象所有烦恼,与乐能拔苦。“六道众生遣令度脱”,人家这里词用得很绝,“遣令度脱”、必须度脱,不是要不要度脱的问题,不度脱不可能!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