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十善》心得分享之三十五 永离妄语 口是心非

发布时间:2023-09-20 01:41:37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十善》心得分享之三十五 永离妄语 口是心非

《十善》心得分享之三十五/永离妄语/口是心非/朋友无信

佛弟子

《德育启蒙》不说谎。“言为行表,是本心术,心既不真,行何能正”。这是印光大师的一篇启蒙文,说是启蒙文,细看之后,才知道比我们的三个根要深,八德、五戒都在其中。我们还要从孝道这个原始点开始,否则我们也做不到八德。不把根之根做到,十善都做不到,更何况是五戒了。

但是我们也深知,在大师那个时代,众生的传统文化根基比我们好得多,直接就可以学这个启蒙文。我们这个时代把传统文化都丢了,几乎都不知道了,更别提做到了。今天遇到好缘分,在学佛的时候,接触了传统文化,这个补习太有必要了。

学好三个根,可以做一个本分人,可以把人际关系搞明白,再也不至于为人际关系迷茫而生烦恼了

。建立了德行的修养,积功累德这才算是上了路。学完了三个根,学佛的基础才建立起来,很多习气都在这当中克服掉了。后面的学佛道路才一帆风顺。

十善中的不妄语,前面已经提到,这是最容易犯的过错,没有前面两个根之根的学习,口过很多,非常难以做到这个不妄语。《弟子规》中,关于口业的问题很多,要是没有仔细下过功夫,我们轻易之间就会打妄语,说是非。口业的四项很难不犯。

我在初步学习的时候,专门在口业下过一番工夫,尤其是在人之间,不说他人过失,不说他人的隐私,不在人之间挑拨是非。你只要有烦恼,就很难克服自己的口过。当自己的功夫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心里的恶念少了,善念多了,基本上可以说断恶修善有了成绩。这时候守口无过,就比较容易了。

你看念佛功夫对口业的修养有帮助。这也就是我们不是从小学过三个根,没有这些基础,还要靠念佛功夫来辅助。这只是个特例。真要很年轻就学好三个根,三业的过失就很少了。又有《感应篇》的因果报应,使我们的口业很少有过失。

这样到学习十善的时候,口业就很好守住了。言是心行的表现,心行问题多,言语就会表现出来,善恶都在这里结归。我们知道,心术不正,他的言语、行为很老道,那是油子。一般人的心术不善,言语上都会不知不觉的表现出来。反过来说,言语表现的善恶,都是心行的外露。心不真诚,言语很难掩盖,行为也会表现出来。

真诚心是菩提心的本,本性本善是我们学佛人要恢复的佛性。没有从小的圣贤教育,真诚心丧失了,对任何人都会虚情假意,人前一套,人后又是一套,人我是非,烦恼重重,尤其是两舌恶口根本就守不住。口上的毛病就会出来,口臭,口里生出种种病变,很难治疗。

我有几次生了口腔溃疡,是不是与口业有关,不记得了。也没有想到,还是警惕性差,没有时时检查自己心行和口业的毛病。

“望尔后生,切勿妄语,口是心非,终无结局”。大师希望我们后辈,万不可犯口业,不可妄语,口是心非才有这样的问题。口上是一套,心里是另一套。这个人心行不善,朋友之间一定失去信任。信字一失,前面的仁义礼智,全是假的,做不到。口是心非,一点真诚也没有,菩提心没有了,菩提道走到哪里去了?

《华严经》曰:“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是为魔业”,你早就不在学佛路上了。护法不会护你,冤债上身,你可就有的是好受的了。

十善进行到这里,文字也赶到这里,并非有针对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