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十几年的学校教育给我一个成长和成熟的平台与条件,那么,学佛就是我找到真正快乐与幸福的源泉。聆听佛的教诲,研习佛的妙法,我感觉,智慧之光始终如影随形,让我身处其中,快乐自如。“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是真实不虚的智慧,而这智慧的获得,即是学佛的福报。现在,我与同修一起分享自己学佛前后的变化,一起感受佛法的殊胜之处。
学佛前,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经过深思熟虑,是经得起考验的。学佛后,我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可能尽善尽美,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做事要更加谨慎细致一些。
学佛前,我总希望别人能理解我,能读懂我的心,乃至明白我的苦衷。学佛后,我学会了理解别人,发觉人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难处,应该把自己的关心与理解送给更多人,而非只在乎自己的心情。
学佛前,我喜欢用青白眼看人,觉得自己喜欢的人,就对他热情似火;觉得自己讨厌的人,就对他冷若冰霜。学佛后,我眼中没有喜欢与不喜欢的人,都一样尊重他、礼让他。不管是谁需要帮忙,我都会尽量去努力帮助他。
学佛前,我觉得活着就是一种痛苦,不开心的事情总比开心的事情多。学佛后,我知道了人生有“八苦”,唯有经历过苦痛的熏陶,才能让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活着的意义,不是在于自己能得到多少快乐,而是给予他人多少快乐。
学佛前,我害怕吃苦、受累,非常担心那些在父母身上发生的艰难困苦,再次降临到自己身上。学佛后,我觉得吃苦受累更是一种动力,能够激发我内在的潜能,让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更加得心应手。
学佛前,我习惯把好吃的、好用的东西留给自己,而把自己看不上眼的东西留给别人。学佛后,我明白了自利利他的菩萨情怀,也深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现在,我想问题、办事情时,总会首先考虑到别人的利益:这件事该不该这样做?是否对别人有益?每次这样想,我的心里总是充满快乐。
学佛前,我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和服饰,每次上课或上班之前,都要精心地打扮一会儿,唯恐哪个地方出现纰漏或有失庄重。学佛后,我明白了不着相、不执著的道理,时时观照自己,去思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内蕴。不去计较穿着与装扮,只要干净、得体就行,没必要去苛求,去追求完美
。学佛前,我与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经常与他们产生矛盾,惹他们生气。学佛后,特别是读到《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时,经文中写到父母对我们有十种恩情,即便是我们穷尽一生,也难以回报父母的恩情,“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我的心受到极大地震动,惭愧心也油然而生。渐渐地,我理解了父母的不易,并与他们建立起了朋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非常和谐、融洽。
学佛前,我是得理不饶人,从不做出让步、退却的事情。学佛后,我懂得了“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的哲理,不再与人好勇斗狠,时时处处以谦卑示人,用宽容与理解去面对那些所谓的“小人”。
学佛前,我特别喜欢吃鸡鸭鱼肉,甚至是餐餐都离不开肉食。同时,我对蚊子、苍蝇、蟑螂之类的害虫尤为讨厌,常常追着它们打杀。学佛后,我开始尊重和珍爱每一份生命,以素食为主,并劝导周围的亲友们一起戒杀放生,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人类家园……
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