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精进弥陀佛七开示

发布时间:2023-03-11 17:26:27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精进弥陀佛七开示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学习了佛法但却没有信心,

  那么就无法把佛法落实在我们的身口意上,落实在我们的生活里面。

  虽然「念佛」这个法门,是三根普被,不管是上根器的众生、中根器的众生、还是下根器的众生,都能够修学,都能够获益。

  但是如果没有信心,这一切的利益就无法成就。

  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知道这世间一切的现象,皆是因缘所生,

  没有一件事情、没有一个东西、没有一个人,能够恒常地存在;

  但是众生并不了解这样的实相,因此他的心有所依靠,

  一直想要依靠这个世间,想要执取这个世间的所有,

  认为它能够恒常不变,认为它可以作为我们的依靠,

  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无常幻化,如梦、如幻,一瞬间就消失了。

  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对这世间的实相,有深入的观察有深入的了解,

  我们对于佛所说的教法,就能够生起深刻的信心。

  因为一般人没有去做这样的观察,也没有这样的了解,

  所以他对于佛法不能够接受,也不能够理解,因此无法生起信心。

  我们发心要修学凈土法门,希求往生,不只是自求去到一个快乐的境界,

  而是希望能够让自己更增长、更进步,

  让我们的烦恼能够破除,让我们的智慧、福德能够圆满,

  这样才有办法去分享自己的生命,去利益一切的众生。

  所以极乐凈土不是天堂,不是让我们去享乐的地方,

  虽然这个地方叫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但是众生不是往生到这里来享乐的,

  而是来这里修学大乘菩萨的精神。

  所以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因缘往生彼国,

  我们念佛发心修学这个法,希求往生就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

  所谓的善根,就是发菩提心。这是一切善的根本,能成就最殊胜的果,也就是无上菩提。

  所以说不可少善根,也不可少福德因缘。

  所谓的福德因缘,就是助道法,如布施、持戒、修忍辱、精进、禅定等等。

  若是我们平常不修学,不欢喜跟众生结善缘布施,

  自己也不持戒,端正自己的身口意,甚至修忍辱、修精进、禅定,

  这样我们就无法降伏坚固的烦恼,

  唯有我们的福德因缘增长,我们的心地才会柔软,烦恼才得以降伏。

  像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念佛,盘腿坐着,坐着的时候可能身体就会有些障碍;

  当这些障碍生起的时候,内心里面就有嗔,忧愁抗拒的心理就会生起,

  与这个苦对立,但越是对立,心就越苦。

  我们如何超越苦,超越烦恼呢?

\

  唯有一颗柔软的心,才有办法突破,才有办法超越。

  当我们在受苦的时候,想一想众生的苦,那些苦可能比我们现在的苦,还要多得多,

  想一想我们无始劫来所造的业,如果这些果报现前,可能不止眼前的这些苦,

  所以现在是重业轻报,应当要生欢喜心,要承担。

  我们要还债,债还完了自然就自在了。

  所以坐着的时候要修忍辱,不要去抵抗它,看着那个觉受,念你的佛,与佛相应。

  以佛的加持力,来超越你当下的这些烦恼,这些苦。

  这就是我们要做的练习,是我们的功课。

  如果我们平常都可以这样子做功课,点点滴滴的累积,我们的善根因缘必然增长,

  当我们生命中遇到这些困难、烦恼境界、苦的境界,慢慢地才有办法转,才有办法突破、超越。

  人的生命最大的功课就是生死,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所以在临命终时,我们的心是否安稳,就看我们当下现前的用功。

  所以我们要建立对佛法的信心。

  信心是由于理解而建立的,因为我们深入地了解佛所教诫的法,深入的观察生命的道理,这个信心才能够巩固!

  再加上我们了解往生西方极乐凈土,须要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要发菩提心,

  一颗慈悲柔软的心,一颗清凈的心,与佛相应的心;

  因此平常要多修福来柔软自己的心,平常要多念佛来庄严自己的心,

  到了临命终的时候,这一切的功德才能回向凈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