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解深密经白话文:6 与真理相应的净化道路

发布时间:2022-08-16 15:44:21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6与真理相应的净化道路

译文

当时,弥勒大菩萨禀告佛陀说:世尊!菩萨在成佛教法中著力改变日常思维结构 ,培养「心念相绩的思维方法」和「观照思维方法」,他究竟应依据什么教理呢?他的修行生活归宿於何处?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菩萨应当把「一切存在现象都是假借语言概念成立的,其自身并无实体性」这一教理作为理论依据,把成就最高最圆满觉悟的誓愿作为修行生活的归宿所在。菩萨立志成佛,决心把自己和其他生命都引导到自由安乐的圆满境界裏来,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必须根据成佛教法的要求,努力培养「心念相绩的思维方法」和「观照思维方法」,以期改变日常之精神结构,使精神活动更能与真理相契合。

\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曾说过四种认识境界:一是用思维比较、推度的认识境界,这一认识境界是心识变现的认识对象:二是消除比较推度後精神活动之认识境界,这一认识境界也是精神变现的产物;三是以遍在於一切现象中的存在本性作为认识对象:四是以一切事物圆满实现其本性的真实存在状态作为认识的对象。现在,我想知道,在上述四种认识对象、认识境界中,哪些是心念相续的思维活动之认识对象,哪些是观照思维的精神活动之认识对象,哪些是观照思维和心念相绩的思维这双重精神活动的认识对象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消除比较、推度後的认识对象是心念相续的精神活动之境界,分析、推求的认识境界是观照思维的活动对象,遍在於一切现象中的存在本性和一切事物圆满实现其本性的存在实态是修行精神双重活动的认识对象。

弥勒菩萨又请问佛陀说:世尊!那么菩萨究竟怎样依据上述四种精神活动的认识对象来改变自己的精神结构,以求得心念相续和观照的思维能力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我想举个例子回答你的问题。我为菩萨们陈说的一切教法都应该看成是假借语言概念成立的,我的教法典籍共分十二个类别,这就是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以及论议,这十二种题裁类型也都是假借语言概念成立的,不能把这些假借语言概念成立的教法类别当作一个一个实体去虚妄地加以执著。菩萨们对於如此成立的教法能够认真听讲、虚心接受,能通晓其语言,能运用理性能力思考其中的道理,能领会和把握其中隐含的意蕴 。在此之後,菩萨独自找一个幽静的地方,把先前接受并研究过的教法拿出来,下决心要把它们领会透彻。

在这种诚心诚意的思考活动中,菩萨开始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精神活动自身的功能状态之上,渐渐地使能思维的精神活动联系成一片,其间不再有片刻的停顿和中断。我们知道,一般人日常的思维状况是这样的,他们或者老是觉得精神疲倦困顿,无法再认真研究认识对象,或者总有其他的事情吸引了精神,使其不能专注於认识对象,前一种情况叫「昏沈」,後一种情况叫「散乱」。通过有意地改变思维结构,在修行人的身心上就会产生出一种感觉,身心轻快、安宁,远离了「昏沈」和「散乱」的世俗精神状态,这种身心轻快、安宁、精神专注於认识对象的生命活动状态就叫做「心念相续的思维」,菩萨就这样通过持久践修来求得心念相续的思维能力。

在达到心念相绩的思维状态後,修行人又把思维的对象提出来,进行更深刻、更细致的观察和思索,以便引发与真理相契合的确定性见解。此时修行人已经初步突破了能思维的心识与所思维的对象之间的对立,对峙关系,这就能对心念相续的思维活动之对象予以进一步的认识,能正确地思择、观察、分析至最精细的地步,也能把对象综合在愈来愈广大的思维范畴中;修行人能运用新的思维能力认识存在现象的各方面,也能突破现象本质:他能在安乐愉悦的精神状态裏进行思考:能对存在的真实本性获得确凿的见地;能引生对善和恶两种生命现象作瞬间决择的智慧:能对四种真理获得亲切明晰的体会:这就叫做「观照思维」,菩萨就这样通过持久践修来培养自己的观照思维能力。简略一句话,修行人通过改变日常的、世俗的思维结构,就能开发出与真理相契合的超越的精神功能。

原典

分别瑜伽①品第六

己尔时,慈氏菩萨②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③、毗钵舍那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⑤: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⑥;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⑦;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⑧;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⑨。於此四中几是奢摩他所缘境事?几是毗鉢舍那所缘境事?几是俱所缘境事?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里鉢舍那所缘境事,谓有分别影像;二是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

慈氏菩萨复白佛说:世尊!云何菩萨依是四种奢摩他、毗鉢舍那所缘境事,能求奢摩他、能善毗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诵、记别、飒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於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於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⑩,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⑾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⑿,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鉢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毗鉢舍那。

注释

①瑜伽:相应、契合之义。这个词在佛教典籍裏既指认识与真理的同一,也指修行生活中特殊的思维方法或修行精神结构。真理与认识的同一,即智慧融入存在的真实本性,这是修行精神结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必然结果,是最高程度的「瑜伽」 。 本节中的「瑜伽」则指修行过程中的「瑜伽」,我们将它译为「修行精神结构」 。

②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

③奢摩他:一般译为「止」,修行精神结构中的一个方面,可译为「心念相续的思维」  。

④毗钵舍那:一般译为「观」,修行精神结构的一个方面,可译为「观照思苎」。

⑤境事:境界、对象、事物之义。

⑥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被思维推求分析的认知对象,这一对象是认知心识变现的产物,所以称为「影像」。

⑦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没有分析判断的思维活动之对象,这一对象也是认知心识变现的产物,所以称为「影像」。

⑧事边际所缘境事:慧景解释说:「事边际所缘境事者,即是十地中止观所缘真如,真如遍满一切事法,故名事边际境,亦可法、物、事、有诸法,通名真如体,遍名事边际。」这是说在菩萨修行地位上,其精神活动把遍布於一切存在现象中的存在本性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这个遍布於一切存在现象中的存在本性就叫做「事边际所缘境事」。

⑨所作成办所缘境事:慧景解释说:「谓在佛地,佛地所作一切成办,是故佛地上观所缘名成办境。」这是说,「所作成办所缘境事」既不是一般人的认识对象,又不是修行圣人的认识对象,它是觉者的特殊认识对象。然「所作一切成办」实即指修行人的精神结构正能完全契合於真理,换句话说,通过修行人精神结构的改变,已使存在的本性在现象中完全表现出来、实现出来,或在认识中完全澄明出来,因此它事实上就是指「一切事物圆满实现其本性的状态」,也就是指圆满成就的存在实态。

⑩轻安:安宁、安乐的身心状态,没有昏沈和散乱的感觉。

⑾三摩地:又译为「等持」、「正心行处」等,指精神安住一境而不动摇。今取其大意,译为「静中思维」。

⑿舍离心相:心相,指日常认识活动状态,日常认识活动的基本特徵是,当认识发生时,有认知对象与认知活动间的对立,日常认识活动状态因此可被称为「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大乘止观修行就是要著力改变这一思维模式,突破主客对立,把精神从二元对峙状态解放出来。据此,我们可将「舍离心相」译成「舍弃了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

译文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假如一个修行人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认识活动作为自己精神关注的重心,有意识地使自己的精神活动联成一片,可是他还没有达到身心轻快安宁的状态,他仍然有困顿疲倦的感觉,也仍然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发生,那么,修行人有意识的自我调控的这一修行阶段应当叫做什么名字呢?

佛陀回答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菩萨有意进行的这一自我调控还没有与心念相续的思维状态完全契合,它是在正确修行观念引导下进行的精神训练,通过这一精神训练就能逐渐引发出心念相续的思维功能来,所以我说,它是为心念相绩的思维结构之开发作准备的自我调控阶段。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如果一个修行人还没有达到身心轻快安宁的状态,他把所学的教法当作心念相绩的思维活动之对象,对之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和研究,菩萨有意识地进行著的这种观察和研究又应当叫做什么名字呢?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菩萨这种观察和研究还没有与观照思维状态完全相契合,同样是修行人在正确修行观念引导下所进行的精神训练,通过这种精神训练,就能逐渐引发出观照思维的功能状态,所以我说,修行人有意进行的这一精神训练是为观照思维的精神结构之开发作准备的自我调控阶段。

弥勒菩萨又请问佛陀说:世尊!我现在想了解这样一个问题,那「心念相续的思维」和「观照思维」这两种精神结构之间究竟有差别还是没有差别?如果说它们之间没有差别,那么它们为什么没有差别呢?如果说它们之间有差别,那么差别又在何处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们既没有差别,又并非没有差别。为什么说两种思维活动间没有差别呢?这是因为,「观照思维」的精神活动所认识的对象实际上是精神活动自身,而「心念相续的思维」也正是把精神活动自身作为所关注的对象:两种思维的认识对象事实上完全一致,所以说它们之间没有差别。那么,为什么又说两种思维活动之间又并非没有差别呢?这是因为,两种思维的具体认识方式又是不同的:在「心念相续的思维」结构中,精神活动对对象持宁静的静观态度,不对对象进行分析或综合,而在「观照思维」结构中,精神活动则对对象有分析、有比较、有综合。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观照思维」指修行申的思维状态,在此种思维状态中思维活动所认识的对象,它与能认识的思维之间应当说有差别还是没有差别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应当说这二者之间没有差别。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观照思维的认识对象事实上就是能认识的思维本身。善男子!我说思维活动的认知对象,正是思维活动自身的显现和结果。

弥勒又问:世尊!假若说思维活动所认识的对象与思维活动自身没有差别,那么,这岂不是说思维能认识思维吗?您的意图是要修行人通过改变日常意识结构来激发起新的思维方法。可是,在观照思维裏,既然我们用能认知的思维去认识所认知的思维,那岂不是在认识活动裏仍然保留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吗?

佛陀说:善男子!问题的关键是在此种思维状态,不是说有能思维的主体面对被思维的客体,而是说,当思维活动产生时,思维活动自身所变现的东西就作为「对象」呈现出来。让我们举个生活中的事例使这个意思明晰起来:比方说,有一块磨擦得很乾净的镜子,以人的脸作为外部条件,人能看见镜子裏的脸像,这个脸像就是他的面像。显然,一个人映在镜子裏的脸像和他的肉体面像间有著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他有什么样的面像,镜子裏就相应显示出什么样的脸像,脸像根本不可能独立於面像而存在。可是,当一个人照镜子的时候,他却往往不能这样看问题,他把镜子裏的脸像看成肉体面像的影子,但他却把这个「影子」当成了某种外在的独立的东西。思维活动发生的时候,情况也正如此:观照思维的对象是观照思维活动本身的显现,所以对象与思维是在一个整体中的内在的统一:另一方面,思维对象毕竟又作为「对象」存在著,因此它与能认知的主观活动好像又有一些差别。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您刚才所举照镜子这个例子,把观照思维中思维活动和其对象之间那种不二而二、二而不二的亲密关系巧妙地显示出来了。可是,如果这裏谈的不是修行人特殊的思维结构,而是一般生命的日常认识活动,那么,当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物质事物或者其他事物时,那被认识的对象也与主观的心识没有差别吗?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这个结论是普遍成立的,一般人的认识和认识的对象之间也没有差别,其认识对象同样是认识活动之显现和结果,可是一般人正因为无法看清认识活动的实际情况,他们不能如实理解自己认知结构中的这种微妙关系,因而错误地把认识对象与认知活动割裂开来,把前者从认识活动的统一整体中分离出去,而看成是不依赖人的意识活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弥勒菩萨!你应该弄清楚这一点,这就是日常思维中普遍发生的错觉,因为这一根本的错觉,人们无论在认识中还是生活中就会颠倒行事;对我所讲的道理,他们也用日常思维结构去作颠倒的理解。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当名何等?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於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

善男子!非毗鉢舍那作意,是随顺毗鉢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奢摩他道与毗鉢舍那道,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非有异非无异。何故非有异?以毗鉢舍那所缘境,心为所缘故。何故非无异?有分别影像非所缘故①。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毗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②故。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

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善男子!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於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如是此心生时相似有异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

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③,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

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於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

注释

①有分别影像非所缘故:这一段讨论止观一异,神泰解释说:[以观即为止所缘故,约彼缘心同,故非有异;观分别影像相分境,而非止境,境既不同,故非无异。」这意思足说,对於心念相续的思维与观照思维是同是异这个问题可从两个方面给予回答:首先,心念相续的思维以之作为认识对象的东西就是观照思维的心识活动,观照思维和心念相续的思维都同样以心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所以它们是相同的;其次心念相续的思维对思维对象不作分析判断,而观照思维则要对对象作观察分析和判断,它们在具体认知的方式上是有差别的,从这个角度看,两种思维之间又存在著不同。

②识所缘唯识所现:意识活动的一切认知对象都是意识活动自身变现的产物。唯,不离之义;现,显现之义。

③自性而住:指在日常思维状态襄进行认知活动的生命。

译文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根据什么标准说菩萨一直修行观照思维呢?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那些修行人如果能从不间断地、有意识地去思维心识所变现的对象,那么,这就可以说菩萨一直在修行观照思维了。

弥勒又问:世尊!根据什么标准说菩萨一直在修行心念相续的思维呢?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那些修行人如果能从不间断地、有意识地使思维活动持续著,那么,这就可以说菩萨一直在修行心念相续的思维了。

弥勒菩萨又请问佛陀说:世尊!您说在改变精神结构的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就能使心念相续的思维和观照思维这两种精神结构融合起来,我现在想知道,究竟根据什么标准,我们可以说两种思维结构已经融合了呢?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如果修行人在进行观照思维时,他思维的对象已经与他的思维活动达成完全的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两种思维结构已经圆满地融合起来了。

弥勒接著问:世尊!什么叫做修行精神活动的对象?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在修行状态中,作为修行人观照思维之对象的,就是修行精神活动的对象。

弥勒接著问:世尊!什么叫做不问断的思维活动呢?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当心识在思维修行精神活动变现的对象,而这一心识自身又成为心念相续的思维活动之对象时,这个心识就成为一个连续的活动过程,其间没 有中断和停顿。

弥勒又问:世尊!什么叫做思维活动与思维对象的同一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如果修行人把「精神活动之境界完全是其主观心识的显现」这一道理透切地体会了,通过长期持续的修行生活,他就能摆脱认识过程中的任何二元对立,他就做到认识活动与对象的完全同一,这就叫做思维活动与思维对象的同一:或者,在把握对象与思维活动的同一後,进一步体会对象的真实本性,使精神活动能与存在的真实本性相契合,与真理相契合,这也叫做思维活动与思维对象的同一。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从修行层次上看,观照思维又有哪些形态上的差别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从修行层次上看,观照思维大致可以分成三个类型:其一是二般的观照思维」,其二是「企图把所有问题都弄清楚的观照思维],其三是「最深层次的观照思维」。

弥勒接著问:什么叫做「一般的观照思维」呢?

佛陀回答说:这就是说,当此种观照思维进行认识时,它的观察和分析都是比较表面化和一般化的,它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它是一个人在改变自己精神结构的初期所拥有的思维状态。

弥勒接著问:什么叫做「企图把所有问题都弄清楚的观照思维」呢?

佛陀回答说:修行人在分析、研究精神活动境界时,由这样一个想法引导著,即:要把一切未能很好理解的东西理解透彻了,这个想法於是引导修行人透过事物的表层,深入对象的内部,运用智慧对存在的各方面做细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这就叫做「企图把一切问题都弄清楚的观照思维」。

弥勒又问:什么叫做「最深层次的观照思维」呢?

佛陀回答说:当修行人对存在的各方面作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观察之後,他就会产生这样一个观念,即:我要亲身实现那终极的生命自由,我要让存在的真实本性明明白白地向我敞开,在此观念引导下,修行人就运用智慧对先前透彻领会过的一切进行最滦层次的把握,以便使精神结构完全透入存在的底蕴,与存在的真实本性相契合,这就叫做「最深层次的观照思维」。

弥勒菩萨又请问佛陀说:世尊!从修行层次上来说,心念相续的思维又有哪些类型上的差别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根据修行精神活动「不间断状态」的功能持续程度,可以把这种思维分成三种,也可以分成八种。所谓三种,这是与上面所说观照思维的修行层次相适应的,即是说,心念相续的思维在层次上有一般的、比较深入的以及最深层次的这三个类别:至於分成八种,那是特别考虑了具体修行生活中的程序性,这就是说,从最初有分析思维有喜悦感受的修行阶段到最後既没有思想活动又并非没有思想活动的阶段,每一步修行程序上都有一种心念相绩的思维状态与之相适应。

此外,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思维方法分成四个形态,即在菩萨予众生乐、拔众生苦、忧其得救、无爱无憎这四种广大深厚的情怀裏,各自都有心念相续的思维功能存在著,这最後一个分类,是特别著眼菩萨利济一切生命的独特修行生活而划分的。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齐何当言菩萨一向修毗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相续作意唯思惟心相。

世尊!齐何当言菩萨一向修奢摩他?

善男子!若相续作意唯思惟无间心。

世尊!齐何当言菩萨奢摩他、毗鉢舍那和合俱转①?

善男子!若正思惟,心一境性②。

世尊!云何心相?

善男子!谓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像,毗鉢舍那所缘。

世尊!云何无问心?

善男子!谓缘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缘。

世尊!云何心一境性?

善男子!谓通达三摩地所云影像唯是其识,或通达此已复思惟如性③。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毗鉢舍那凡有几种?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有相毗鉢舍那,二者寻求毗鉢舍那,三者伺察毗鉢舍那。

云何有相毗鉢舍那?

谓纯思维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像毗鉢舍那。

云何寻求毗鉢舍那?

谓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为善了故,作意思惟毗鉢舍那。

云何伺察毗鉢舍那?

谓由慧故,遍於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为善证得极解脱故,作意思惟毗鉢舍那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几种?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即由随彼无闲心故,当知此中亦有三种,复有八种④,谓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各有一种奢摩他故。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⑤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

注释

①和合俱转:即指两种思维方式融合在一起。转,产生之义。

②心一境性:心,指能认知的主观精神活动;境,指被认知的境界、对象。心一境性 ,即突破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思维对象与思维活动已融合一致。

③如性:本来的样子,本质的特性,也就是指「存在的真实本性」 。

④八种:指心念相续的思维在修行培养上经历的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㈠有思维活动、有喜乐感受的第一阶段;㈡没有思维活动、有喜乐感受的第二阶段;㈢舍掉欢喜感受、只剩下愉悦感受的第三阶段;㈣舍掉愉悦感受、平等中容的第四阶段;㈤舍掉物质存在的种种质碍,精神与虚空契合的第五阶段;㈥舍掉虚空相状、体会心识普覆一切的第六阶段;㈦既不以虚空为对象也不以心识为对象、精神活动没有任何确定所指的第七阶段;㈧既没有思想活动、又并非没有思想活动的第八阶段。

⑤四无量:无量,既无边无际、无尽无数之义,指四种广大高达的精神境界。这四种精神境界是:第一、慈无量心,慈是爱念之义,即与乐之心,这是说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作各种乐事满足众生的心理要求;第二、悲无量心,悲,愍伤之义,即拔苦之心,这是说菩萨愍念一切众生,知道他们遭受著各种身心苦痛,常以怜愍情怀,以各种方法救济他们,把他们从苦海中引渡出来;第三、喜无量心,这是说,菩萨看到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第四,舍无量心,指菩萨面对一切众生,既不怀恨恶之情,也不生贪欲之念,无爱无憎,平等中容,舍弃一切分别和偏执。

译文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你曾经说过,有些心念相续的思维能力和观照思维能力是根据教法而来的,有些则不根据教法而来,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现在,我想知道,什么叫做「依据教法而来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什么叫做「不依教法而来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这一分类的原因是这样的:不同的人,他们接受佛教教法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人们接受教法後,开始修行的情况就更不相同。如果修行人根据自己先前所接受所研究的教法,推究其意义,这样反复思索之後,即能获得心念相绩的思维和观照思维这两种精神功能,这就叫做「依据教法而来的心念相绩和观照思维」。另外一些修行人不是通过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研究教法,而是通过师父的传授,从师父所传授的一些观念、一些方法中引发出心念相续的思维和观照思维这两种修行精神功能。举例说来,有些修行人在其老师的指导下,持久地观察肿胀糜烂的尸体,或者观察存在现象变动不居的特性,或者观察生命活动遭受邪恶情绪之逼迫、身心俱不自由的状况,或者观察一切存在现象裏都没有主宰实体「自我」的存在,或者观察没有扰乱没有变动的安宁安乐境界等等,诸如此类。这样,在精神活动持久地努力和关注之後,也会开发出两种修行精神结构来,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功能能结构就叫做「不依教法而来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我们还可以这样来概括获得修行精神结构的两种途径间的差别:那些依靠自己研究教法从而获得修行精神结构的修行人,他们事实上依靠自己的理性,我认为这类修行人理性极发达、智慧极高明:那些通过耳提面命、师弟相承从而获得修行精神结构的修行人,他们事实上依靠自己的信仰、信念,他们虽然也藉信念而学有所得,但他们的智慧和德性都比较一般。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曾经说过,有以个别教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有以众多教法的集合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那么,什么叫做「研究个别教法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呢?什么叫做「研究集合教法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这一分类的依据是这样的:虽然很多修行人都通过自己对教法的勤勉研究而学有所得,可是有些人好「精」,有些人好「博」,这样在引发修行精神结构的方式上也就有所不同。如果一个人拿一部经典中「契经」部分的某一教法,或者其他部分中的某一个教法,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之而改造自己的思维结构,这就叫做「研究个别教法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如果一个人拿一部经典中「契经」部分的教法乃至整个一部经典中的教法作为研究对象,对之进行种种分类研究,思索它们哪些是敍述修行生活的准备过程的,哪些是渐趋事物本性过程的,哪些是进入真理前一刹那的:哪些是敍述觉悟的准备过程的,哪些是敍述圆满自由状态的准备过程的,哪些是同由凡俗的流转的生命向净化的、自由的生命进行转变的修行过程不相违背的,哪些是趋向觉悟趋向完满自由的,哪些是进入最高觉悟及圆满自由的前一刹那的,等等,认为所思考的教法集合体是对无穷无尽的良善法则之表现,这就叫做「研究集合教法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说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那,复说不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名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邪?云何复名不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先所受所思法相,而於其义得奢摩他毗鉢舍那,名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那。若诸菩萨不待所受所思法相,但依於他教诫教授,而於其义得奢摩他毗鉢舍那,谓观青瘀及脓烂等,或一切行皆是无常,或诸行苦,或一切法皆无有我,或复涅槃毕竟寂静,如是等类奢摩他毗鉢舍那,名不依法奢摩他毗鉢舍那。由依止法得奢摩他毗鉢舍那故,我施设随法行菩萨,是利根性;由不依法得奢摩他毗鉢舍那故,我施设随信行菩萨是钝根性。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说缘别法奢摩他毗鉢舍那,复说缘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名为缘别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复名缘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缘於各别契经等法,於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绿别法奢摩他毗鉢舍那;若诸菩萨即缘一切契经等法,集为一团一积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随顺真如、趣向真如、临入真如、随顺菩提、随顺涅槃、随顺转依,及趣向彼、若临入彼、此一切法宣说无量无数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缘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

译文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曾经说过,有以较少量的总体教法作为研究对象的修行精神活动,有以较大量的总体教法作为研究对象的修行精神活动,您还说过有以无穷无尽的总体教法作为研究对象的修行精神活动。世尊!现在我想知道,什么叫做「少量总体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动」?什么叫做「大量总体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动」?什么叫做「无穷无尽的总体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动」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如果一个修行人把一部经典中的「契经」部分或者其他部分单独提出来作为一个教法总体,来有意识地思考这个总体,从而引发出修行精神结构来,这就叫做「少量总体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动」:如果修行人把所接受所研究的一部经典中所有各个部分的教法聚为一个整体,对之进行思考、研究,而不是仅仅研究其中的一个部分,这样来引发修行精神结构,这就叫做「大量总体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动」:如果修行人能把佛陀那无穷无尽的教法、无穷无尽的教法语言以及包涵在这些教法语言中关於存在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作为一个综合而成的整体,来有意识地研究这个整体,以便引发出修行精神结构来,这就叫做「无穷无尽的总体教法的修行精神活动」。

当时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菩萨在改变自己精神结构的修行过程中,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才可说菩萨以总体教法作为对象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是成功了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如果具备了五个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菩萨改变日常思维、培养修行精神结构的努力成功了。第一个条件是,菩萨在修行精神活动的每一刹那,都能把深层心识中染污性的心理潜势力消除掉或者予以净化:第二个条件是,菩萨不再有各种虚妄错误的心理欲念,他的一切观念裏都不再有实体执著:第三个条件是,由於把握了事物的本性,菩萨就在生命中开发出认识一切事物的智慧:第四个条件是,对於为成就最高觉悟及为济度众生而作的一切事业,都没有了分别、计较和执著:第五个条件是,为了成就与真理相应的真正生命,菩萨已能把促成生命转化、净化的一切良善和智慧的心理潜能积累起来不致失落。如果上述五个条件都能满足,那么,就可以说,菩萨培养修行精神结构的努力成功了。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这个以总体教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到底到了什么样的修行阶位,才可以说菩萨真正把握了它们;到底到了什么样的修行阶位,才可以说菩萨圆满实现了它们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菩萨从漫长而艰难的准备性修行阶段跃入菩萨修行的第一阶位,在此阶位,菩萨把握到存在本性,内心中生起欢庆无限的喜悦感,他第一次毫无隔碍地亲身体会到真理,所以我说,在这菩萨修行的第一阶位,菩萨才真正把握了修行精神结构:从菩萨修行的第三阶位开始,由於涌现出体认存在各方面属性的真实智慧,更由於这些智慧完全通过改变精神结构、从生命中直接开发出来,所以我说,从菩萨修行的第三阶位开始,菩萨即已圆满地实现了日常精神结构的转化,圆满地开拓出了生命中相应於真理的崭新的思维功能。善男子!那些刚刚迈入修行历程的菩萨 ,也应有意地去这样做,他的成就虽然还不值得称叹,但也不应懈怠废弃。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说:世尊!如说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复说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又说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名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名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云何复名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缘各别契经乃至各别论义,为一团等作意思惟,当知是名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若缘乃至所受所思契经等法,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各别,当知是名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若缘无量如来法教,无量法句文字,无量後後慧①所照了,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乃至所受所思,当知是名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齐何名得缘总法奢摩他毗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五缘故,当知名得。一者於思惟时刹那刹那,融销一切麁重所依②,二者离种种想得乐法乐;三者解了十方无差别相无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满相应净分③无分别相恒现在前;五者为令法身④得成满故,摄受後後转胜妙因。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从何名为通达?从何名得?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从初极喜地⑤名为通达,从第三发光地⑥乃名为得。善男子!初业菩萨亦於是中随学作意,虽未可叹,不应懈废。

注释

①无量後後慧:又名「後得智」,指菩萨与真理契合而又以救度众生为著眼点的一切胜妙智慧,菩萨根据这些智慧,就能对一切存在现象的各方面获得透彻的认识,就能充分体认一切众生的心性要求,就能因地制宜、善巧方便地陈说教法。今取其大意译为「认识事物特殊性的智慧」。

②麁重所依:据遁伦记,此处即指阿赖耶识、深层心识,由於深层心识贮藏生命活动的一切潜势力,所以它是现实生命活动的基础和依据。麁重,即指现实生命活动,由於流转变异的现实生命活动充满著痛苦和烦恼,具有不轻灵、不调顺的特质,自由进化的生命本性被沈重地系缚住了,所以流转变异的现实生命被形象化地称作「鹿重」。

③所作成满相应净分:大意是,为成就最高功德所作的一切事业。

④法身:真正的生命。

⑤极喜地:菩萨修行阶位的第一层次,在此阶位,经过前期漫长而艰难的修学实践,终於突破主客对立的日常思维结构,第一次直接地认识到真理,所以内心中欢喜无限,故称「极喜地」。

⑥发光地:菩萨修行阶位的第三层次,在此阶位,菩萨开发出了认识事物特殊性的智慧,故称「发光地」。

译文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以心念相续的思维和观照思维作为表现形式的修行精神活动,在什么状态下既有粗浅思维、又有细致思维?在什么状态下没有粗浅思维、只有细致思维?在什么状态下既无粗浅思维、又无细致思维?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在修行精神活动状态下,如果以教法作为研究对象,在观察它们时伴随著明显的心理感受,这种状态下的修行精神活动就叫做「既有粗浅思维又有细致思维的修行精神活动」:如果对於研究对象虽然没有明显的心理感受,但却有一种极为细微的、与智慧相融合的感受,这种修行精神活动就叫做「没有粗浅思维但有细致思维的修行精神活动」:另一方面如果以教法作为研究对象,而在进行思考时,下再杂有任何与主观意志相伴随的心理感受,这种修行精神活动就叫做既无粗浅思维又无细致思维的修行精神活动」。

再者,善男子!你要知道,修行精神的活动状态,除了从有无感受活动去判别其层次高低外,还可以从思维的粗细程度去判别之,这就是说,如果在修行精神活动中,有粗浅的推理活动,这就叫做「既有粗浅思维又有细致思维的修行精神活动」:如果只有细致的推理活动存在著,这就叫做「没有粗浅思维只有细致思维的修行精神活动」:如果把存在的真实本性如实地作为研究对象,因而突破了一切推理活动,这就叫做「既无粗浅思维又无细致思维的修行精神活动」。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什么叫做「心念停顿」?什么叫做「心念跃起」?什么叫做「心念中容平等」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这三种情况的确是修行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在我们努力培养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时,如果心思高扬,始终无法专注於思维对象,或者修行人担心会发生「心思高扬无法专注於思维对象」的情况,这时,将精神活动有意地集中到那些令人厌恶的事物之上,并且使这一心理趋向保持稳定、连续,这就叫做[心念停顿」:如果精神产生疲倦感,无力沈浸於思维对象,或者修行人担心会发生这种情况时,将精神活动有意地集中到那些令人喜爱的事物之上,并且使这一心理趋向保持稳定连续,这就叫做[心念跃起」:如果修行人的修行精神活动被各种邪恶的心理情绪干扰著,这时修行人就应把精神趋向有意地超越到具体功用之上,使心理活动有意地随环境迁变而变化,而不去强行地控制情绪,这就叫做[平等中容]。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唯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於如所取寻伺①法相,若有麁显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若於彼相虽无麁显领受观察,而有徽细彼光明念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无作意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复次,善男子!若有寻求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若有伺察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若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止相?云何举相?云何舍相?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心掉举②,或恐掉举时,诸可厌法作意,及彼无问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沈没,或恐沈没时,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举相;若於一向止道,或抄一向观道,或於双运转道,二随烦恼所染污时,诸无功用③ 作意,及心任运转④中所有作意,是名舍相。

注释

①寻伺:粗显思维叫做「寻」,细致思维叫做「伺」;「寻」停留於现象的表层,「伺」则深入对象的底蕴。

②掉举:精神活动游离於思维对象之外,不能专注於对象,译为「心思高扬,始终无法专注於思维对象」。

③无功用:即超越功利、实用之上。

④心任运转:任运,即自然而然之义;转,产生、显现之义。指精神活动自然地随著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反应,不掺杂任何主观意志的控制或暗示。

译文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那些努力培养修行精神结构的菩萨们能认识存在的现象,也能认识存在的本质。那么,修行人究竟怎样才能认识存在之现象,怎样才能认识存在之本质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修行人是从五个方面来认识存在的现象的:一、他们认识现象的名称;二、他们认识陈述现象的命题:三、他们认识名称和命题以之为基础的语言文字:四、他们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五、他们认识事物的共性。什么叫做名称?这就是在或染污或净化的一切存在现象裏,通过感觉知觉赋予事物一定的形状和特质,然後假借语言称谓这个形状、特质。什么叫做命题?就是把各种名称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聚拢到一起,造成一个句子,因而有所判断有所陈述,染污、净化等各种意义即通过命题而发生。什么叫做语言文字?它指的是名称和判断依据的语言符号。什么叫做对特殊性的认识?这是指以名称、概念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对名称概念所陈述的事物特质有所认识。什么叫做对事物共性的认识?这是指以一个命题、判断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认识一事物与它事物共有的特性与共性。以上五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构成关於存在现象的知识。

善男子!修行人是通过对事物十个方面的研究,来体认存在的本质或本性的。第一个方面,是把生命现象进行详细的分类,分类的目的是要把生命现象各方面的特性呈现出来:第二个方面,是如实理解事物的本性,这是指完全按照事物本来所是的样子去认识事物:第三个方面是指对感觉、知觉及认识活动主观方面进行研究;第四个方面是指对感觉知觉及认识活动中的对象方面进行研究:第五个方面是指对自然界的研究:第六个方面是指对各种资生方式的研究:第七个方面是指对各种错误认识的研究,这裏所谓的错误认识,不仅指那些系统化理论化了的认识,而且指各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心理倾向;第八个方面是指对正确思维方法的研究,正确的思维方法就是与真理相应的思维方法:第九个方面是指对染污生命的研究:第十个方面是指对净化生命的研究。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鉢舍那诸菩萨众,知法知义。云何知法?云何知义?

佛千兹氏菩萨曰:善男子!彼诸菩萨,由五种相了知於法:一者知名,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别,五者知总。云何为名?谓於一切染净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设。云何为句?谓即於彼名聚集中,能随宣说,诸染净义依持建立。云何为文?谓即彼二所依止字。云何於彼各别了知?谓由各别所缘作意。云何於彼总合了知?谓由总合所缘作意。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为知法,如是名为菩萨知法。

善男子!彼诸菩萨由十种相,了知於义。一者知尽所有性①,二者知如所有性②,三者知能取③义,四者知所取④义,五者知建立义,六者知受用义,七者知颠倒义,八者知无倒义,九者知杂染义,十者知清净义。

注释

①尽所有性:下文释为「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即指把生命现象或生命活动进行详细的分类,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著眼,其目的在於把事物各方面的特性暴露出来。

②如所有性:如同事物本来所具有的特性,也就是指「存在的本性」,下文从七个方面来显示存在的本性。

③能取:感觉知觉认识等认知活动中的主观方面,在感知认识及日常生活中,生命现象中的感觉知觉认识功能能把对象、环境、境界等理解为工具、手段,取之为己所用,因此生命现象中的主观方面被称为「能取」。

④所取:感觉知觉及意识活动之对象,它们被生命现象中的主观方面所统摄,为之所用,因此被称作「所取」。

译文

善男子!现在我们要对以上十个方面作一个更详细的讨论。什么叫做通过分类显示事物各方面的特性呢?例如,构成有情生命的五种成分聚集体、六种引发感知觉的物质载体及精神载体以及六种感知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等等,都属於这裏所谓的[分类」。

什么叫做「事物本来所是的本性」呢?它就是指「事物本来的样子」,指或染污或净化的一切存在现象的本质,这个「本质」是事物本来具有的,人的认识活动既没有在它上面增加什么,也没有在它上面减少什么,所以称它为[事物本来所是的样子」。关於存在的真实本性,我们又可以作出下面七种说明,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陈说存在的七种本性。第一,流转变动中的真实本性,这是说,所有物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事物,其变化发展都既可以上推至无穷的过去、下推至无尽的未来,运动、变化和发展等既无开端又无终结:第二,感知对象及意识对象的真实本性,这是说在感觉知觉及认识中被构造或被当作为「对象」的东西没有实体存在,生命现象中的主体主宰及存在现象中的客体实体都只是意识的虚构:第三,认知活动本身的真实本性,这是说所有认知活动中的认知对象都是主观认识功能的变现、显现,认知活动本身是能知与所知、主观与客观方面之统一:第四,关於生命现象日常状态的真实本性,这就是我所说的「苦」这一真理。苦,有逼迫、痛苦义,它是对流转生命身心拘束不得自由的真实情状之描述:第五,邪恶行为的真实本性,这就是我所说的「集」这一真理,集即招集、招致之义,它说明由於心理上的各种邪恶情绪及身心错误行为,从而导致生命痛苦的现实状态,它是对「苦」的原因之探究:第六,净化状态的真实本性,这就是我所说的「灭」这一真理,灭即寂灭之义,它表示痛苦烦恼悉已消除,生命达到自由安乐的境界;第七,由染污而净化的修行过程的真实本性,这就是我所说的「道」这一真理,道是道路、方法之义,它指通向真理的道路、也指认识真理的方法。

你们应当知道,根据流转变动的真实本性、生命日常状态的真实本性以及邪恶行为的真实本性,一切生命是完全平等的,这就是说,宇宙世界中的所有世俗生命普遍处於无始无终的流转变动、烦恼痛苦中,而导致这两者的根本原因又同样由於生命自身的邪恶行为。根据认知对象的真实本性以及认知活动过程的真实本性,一切存在现象是完全平等的,这就是说,它们都是没有主宰实体的存在,都是认知活动构造的结果。根据净化状态的真实本性,一切要求解除生命活动的修行人、参悟生命流转过程的修行人以及追求最高觉悟的修行人,他们的最终觉悟都是平等的。根据由染污而净化的修行过程的真实本性,修行人通过改变自己的世俗思维结构,通过培养心念相续的思维方式和观照思维方式,由此引发的智慧是完全平等的,它们一无例外地包含了三个方面,即:听闻所得的智慧,研究所得的智慧,修行所得的智慧。

什么叫做感觉知觉以及认识活动中的主观方面呢?它包括三个方面,即五种细微物质构成的感觉器官、引发意识功能的深层心识以及心理上的情绪活动等。

什么叫做感觉、知觉以及认识中的客观方面呢?它是指感觉、知觉以及意识活动的对象,此外,当感觉、知觉以及认识活动中的主观方面被思考和认识时,它们也就成了认知活动的对象。

什么叫做自然界呢?自然界就是指可以容纳生命的地方,这就是说,生命现象均以之为生存和活动的家园:此外,这个被人们称作自然界的东西,其范围是极其广大的:比方说一个村落,成百个、成千个乃至於十万个这样的村落,就构成四面环海的一片大陆:成百、成千个乃至於十万个这样的大陆就叫做一个赡部洲,成百、成千个乃至於十万个这样的赡部洲就组成一个四大洲:成百、成千个乃至於十万个这样的四大洲就叫做一个「小千世界」:成百、成千个乃至於十万个这样的小千世界就叫做一个「中千世界],成百、成千个乃至於十万个中千世界就叫做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成百成千乃至於十万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叫做「拘胝」:成百成千乃至於十万个拘胝就叫做「无数」;成百个、成千个、十万个无数,乃至於三千大千世界个无数的尘埃之数目或可与十方上下能容纳生命的无穷无尽的自然界之数目相当,你们据此或可了解那宇宙的浩瀚无边、那生命的浩瀚无边!

什么叫做有关资生方式的研究呢?这是说,生命为了存在和发展,就摄取自然、改变自然、取自然为己之用,於是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以及依据自然界为基础改变而成的一些事物就成了有情生命的资生工具,同时,在生命和自然之间,以食物为纽带,就形成一个临界点、一片中间地带。

什么叫做错误认识呢?这就是指以实体执著为根本原因从而引发的对存在的一切错误的心理倾向、观念、见解、知识和学说等。

什么叫做正确的认识呢?正确认识即真理性的认识,它是指透破一切实体执著後的存在之认知。

什么叫做染污生命呢?这是指染污生命真实本性的三种事物,包括邪恶情绪、生命行为及生存苦痛等。

什么叫做净化生命呢?这是指所有那些能净化精神结构、帮助生命从染污性的困境裏摆脱出来的方法。

善男子!你应当明白,以上所说对事物十个方面的认识已经把存在的一切本性呈现出来了。

善男子!尽所有性者,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是名此中尽所有陆 。如五数蕴、六数内处、六数外处,如是一切。

如所有性者,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复七种:一者 流转真如,谓一切行无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 ;三者了别真如,谓一切行唯是识性;四者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五者邪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集圣谛;六者清净真如,谓我所说诸灭圣谛;七者正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道圣谛。

当知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由清净真如故,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奢摩他毗鉢舍那,所摄受慧平等平等。

能取义者,谓内五色处、若心意识及诸心法。

所取义者,谓外六处,又能取义亦所取义。

建立义者,谓器世界於中可得建立一切诸有情界,谓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干村田、若百千村田,或一大地至海边际;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赡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此拘胝①;此百拘胝、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或此无数;此百无数、此千无数、此百千无数、或三千大千世界无数百千微尘量等,於十方面无量无数诸器世界。

受用义者,谓我所说诸有情类,为受用故,摄受资具。

颠倒义者,谓即於彼能取等义,无常计常,想倒、心倒、见倒,苦计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想倒、心倒、见倒。

无倒义者,与上相违,能对治彼,应知其相。

杂染义者,谓三界中三种杂染:一者烦恼杂染,二者业杂染,三者生杂染。

清净义者,谓即如是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

善男子!如是十种,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注释

①拘胝:数量单位,指极大量之义。

译文

佛陀又说:善男子,那些菩萨因为对存在的五个方面情况有著透彻的把握,我就说他们全面领会了真理教法中的道理。这是指存在哪五个方面的情况呢?

其一是他能全面把握存在现象的质体,这就是说,对於生命构造中的五类成分聚集体,认知活动中的主观方面及客观方面等等,菩萨对这一切认识对象的自身特质都已获得全面的详尽的知识。

其二是他能全面把握存在现象的各种属性,我们知道,每一个认识对象有著各种属性的差别,例如:事物促成流转变动的属性,事物与真理相应的属性,有助於生命进化的属性,有害於生命进化的属性,事物由诸种条件推动的属性,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际时间间隔的属性,每一事物产生、持续及变化的阶段性,生命病变的永远可能性,逼迫苦恼的世俗生命品性,生命堕落的自身必然性,存在的本性,存在本性的

终极性,一切现象与存在本性的不离性等等,以上是有关存在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至於我的真理性教法,在具体施设及安排上也有各种特性的不同,例如,广说与略说的差别,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普遍适用的教法,只对某些时间地点适用、另外一些时间地点则不适用的教法,只提出问题而不正面回答问题的教法,一概置而不答的教法,真实意蕴深藏不露的教法,一切意蕴显露无遗的教法等等。以上关於事物各个方面属性、特性的认识,也就是关於差别性的认识,它们能使有关质体的知识,进一步准确、丰富和深化起来。

其三是他能全面把握认识质体和属性的认识方法,这实际上指的是旨在改变精神结构的各种修行方法,包括培养注意力的方法、培养去恶行善的意志力的方法等等。

由於这些修行方法是生命转化、进化的基本原因,所以,我们说菩萨把握了认识质体及其属性的认识方法,也就等於说菩萨把握了生命净化的原因和条件。

其四是菩萨全面把握了生命净化的表现和结果,菩萨从以下诸方面观察生命净化的结果:舍弃掉了邪恶情绪的现实活动或把这些邪恶情绪置於有效的精神控制下,完全控制邪恶情绪一切现实活动後的身心安宁状态,要求放弃生命活动的修行人与佛陀共具的美德、智慧和力量,佛陀独具而其他修行圣人不具备的美德、智慧和力量等等。菩萨对上述修行活动的诸种表现和结果已经获得全面而详尽的知识。

其五是菩萨把握了教化其他生命的智慧和方法,这是说,菩萨不仅能通过切实修行使净化生命的理想在自身中实现出来,而且能把自己体会的真理以适当的方式向其他生命阐述出来,以便於他人的进行。善男子!以上五义,普摄一切诸义。

其次,善男子!那些菩萨由於能透彻把握存在四个方面的意义,我就说他们对於佛教教法中的道理已经完全理解了。这裏说的是存在哪四个方面的意义呢?第一,他把握了「执受」的意义,所谓执受,这是指深层心识把感觉器官、身体以及外界事物领会为是属於自己的、是自己所有的;第二,他把握了「领纳」的意义,所谓领纳,是指当外界事物刺激身心时,会在心理上产生三种感受功能,包括痛苦之感受、快乐之感受、既不痛苦又不快乐之感受;第三,他把握了「了别」的意义,所谓了别,就是分析、区别的意思,指意识对於认识对象的认知功能,意识在对象身上出作出一定的判断,区分它们「是此」或「是彼」等,这就是意识的「了别」功能;第四,他把握了「染污」和「净化」的意义,所谓染污,这是指心识被潜能、欲念等各种生命活动中的邪恶成分所玷污,由於这些邪恶成分的存在,生命的真实本性就被障蔽、束缚 、染污了:所谓净化,则克指通过改变精神结构突破染污成分而使生命向上发达向上净化。善男子!以上四义,普摄一切诸义。

再次,善男子!那些菩萨由於能把握存在三个方面的意义,我就说他们对於佛陀教法中包涵的道理已经完全理解了。这是指存在哪三个方面的意义呢?其一是语言文字的自身意义,其二是事物本性方面的道理,其三是有关存在类别的知识。

善男子!所谓语言文字的意义,这可包括名称、命题及单词等三个方面。关於事物本性方面的道理,可以从十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存在的真实本性,二是生命痛苦烦恼的日常状态,三是需要彻底予以清除的、造成生命痛苦烦恼的基本原因,四是亲身实现的圆满生命状态,五是通向这一状态的道路、方法,六是对以上诸方面进行更细密的分类、力图揭示出存在各方面的本质属性,七是研究语言与存在相互联系的亲密关系,八是研究痛苦烦恼及其造成的原因等这类事物,它们障碍著真理的揭示、生命自由的实现,九是研究对於真理的实现有著有益影响的事物,十是研究各种修行行为的过失和功德。

关於存在类别的知识总的看来,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把存在分成五个类型:其一是纯粹的自然界,在所有存在现象中,自然界自成一类:其二是生命现象,在所有存在现象中,生命以其独有的德性品性而自成一类:其三是指与真理相应的各种教法,教法作为真理的诠释形式,具有独特的品性和功能,因而应当自成一类;其四是指生命圆满实现自由的最高安乐状态,这一状态代表生命重重进化、重重净化後的真实形式,因而自成一类:最後是通向生命自由的方法与道路,这些方法和道路对於修行生活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在研究上也可自成一类。善男子!以上五义,普摄一切诸义。

原典

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五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五义?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义,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於此觉了。

善男子!此中遍知事者,当知即是一切所知,谓或诸蕴,或诸内处,或诸外处,如是一切。

遍知义者,乃至所有品类差别所应知境,谓世俗故,或胜义故,或功德故,或过失故,缘故,世故,或生、或住、或坏相①故,或如病等故,或苦集等故,或真如实际法界等故,或广略故,或一向记故,或分别记故,或反问记故,或置记故,或隐密故,或显了故,如是等类,当知一切名遍知义。

言遍知因者,当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所谓念住或正断等。

得遍知果者,谓贪恚痴永断毗奈耶,及贪恚痴一切永断诸沙门果,及我所说声闻如来若共不共世出世间所有功德,於彼作证。

於此觉了者,谓即於此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四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四义?一者心执受义,二者领纳义,三者了别义,四者维染清净义。善男子!如是四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三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三义?一者文义, 二者义义,三者界义。

善男子!言文义者,谓名身等。义义当知复有十种:一者真实相,二者遍知相, 三者永断相,四者作证相,五者修习相,六者即彼真实相等品差别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属相②,八者即遍知等障凝法相,九者即彼随顺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过卜功德相。

言界义者,谓五种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调伏界③,五者调伏方便界④。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注释

①或生、或住、或坏相:有为法存在的三个阶段。生,指产生;住,指保持;坏,指消亡。

②所依能依相属相:所依是「义」,能依是「名」,即指语言与存在的相互关系。

③调伏界:即灭谛涅槃,指圆满安乐自由的生命状态。

④调伏方便界:即道谛,指通向真理的方法与道路。

译文

弥勒菩萨再度禀告佛陀说:世尊!修行人运用听闻佛法所得的智慧能对教法中的道理有所认识:运用思考教法所得的智慧能对教法中的道理有所认识;如果修行人一心培养心念相续的思维能力和观照思维能力,运用修行所得的智慧也能认识教法中的道理。现在,我想知道,以上三种认识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听闻所得的智慧是根据教法语言而来的,它只是把教法语言所表达的理念加以比较、猜测、推理和引申,却没有对语言背後的蕴味给予深切的体会:它不是自己亲身体会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识:它有助於生命从痛苦烦恼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但它还没有让修行人现实地体会到生命解脱的真实效果。运用思考所得的智慧也是根据教法语言而来的,但它不仅仅把教法语言所表达的理念加以比较、推理和引申,并且能对语言背後的意蕴加以深切的领会:它也还不是修行人亲身体会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识,它对生命的解脱有著更大的促进作用,但它也还没有让修行人现实地体会到生命解脱的真实效果。至於说菩萨通过改变日常思维结构,通过培养心念相续的思维和观照思维所开发的智慧,它既根据语言文字而来,又不仅仅依据语言文字,既可根据语言文字的理念比较、推理而出,又不仅仅局限於比较、推理的理性认识之范围:它能对语言背後的意蕴加以透切的体会,已能把一切的认识对象都正确地领会为是修行精神活动之产物,从而得以彻底消除外在实体的错误观念:它能对生命自由的实现起著最大的促进作用,它已能让修行人亲身体会到生命自由的真实效果。善男子,以上即解析三种认识间的主要区别。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著力培养心念相续思维能力和观照思维能力的那些菩萨们能认识存在的现象和本质,那么什么叫做智慧呢?什么叫做见地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我曾经在很多场合谈及智慧与见地这二者之间的差别,现在,我把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简略提示出来。如果修行人把总体教法作为思考对象,通过研究总体教法来培养两种修行精神结构,这样开发出来的奇妙认识能力就叫做一智慧」:如果修行人不是把教法总体作为思考对象,而是把某一个教法作为思考对象,据此研究来培养修行精神结构,这样开发出来的奇妙认识能力,就叫做「见地」。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闻所成慧①了知其义,若思所成慧②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毗鉢舍那修所成慧③了知其义,此何差别?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 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唯如说能善意趣,未现在前, 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善男子!是名三种知义差别。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吡鉢舍那诸菩萨众,知法知义,云何为智?云何为见?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我无量门宣说智见二种差别,今当为汝略说其相。若缘总法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所有妙慧是名为智;若缘别法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所有妙慧是名为见。

注释

①闻所成慧:指听闻、接受佛法所得的智慧。经文以下对「闻所成慧」特徵之分析,慧景做了非常贴切的解释,他说:「闻所成慧,依文比度,但如其说,未善文下意趣,末现证知,即非现量,但比量,但远随顺涅槃解脱,未现领受解脱义利。」译文参考了慧景的这一解说。

②思所成慧:指思考教法所得的智慧,慧景分析「思所成慧」的特徵说:「思所成慧 ,亦依於文,不唯如说,亦善意趣,未现证知,胜前闻慧,名为转顺,虽胜闻慧,亦未现受解脱义利。」译文参考了慧景的这一疏释。 ③修所成慧:通过修学心念相续的思维和观照思维所获得的智慧,慧景解释说:「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据有漏修慧及後得智,缘理及事,影像相起现前,故云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三慧中胜,名极顺解脱,又能领受解脱义利,不同毗昙。」译文也参考十慧景的这一疏释。

译文

弥勒菩萨再次禀告佛陀说:世尊!那些致力於改变精神结构的菩萨们究竟根据什么来决定其思考方向?他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思考方向?他们怎样避免把认知对象看成外在的独立实体?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我们前此一切讨论的前提是,所谓真理,就是存在本性与精神结构的同一,所以修行人是根据存在的本性来决定其思考方向的,他们希望在精神锻链过程中避免把认知对象及教法理念当成外在化的实体概念。如果不执著於对象的名称概念,不执著於名称概念所诠表的事物自身,也不执著於认知对象只是认识活动之产物这样一个事实,不因此又反转身来执著於精神活动的存在,这就能够把一切实体概念彻底地从认知活动中驱逐出去。对於名称概念是这样,对於命题、语词、一切关於存在的道理,也应该这样避免实体化的错误。广而言之,乃至於对各种存在类别的分析,也都应当在上述意义下予以理解:不能执著於存在种类的概念,不能执著抄概念所诠表的存在种类自身,也不执著於存在种类只是认知活动之显现这样一个事实,不因此又执著於认知活动的存在,这样也就能把实体化的存在种类之概念彻底地消除掉了。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人们谈到对存在本性的认识,那么,这个被称作「存在本性」的事物也需要通过修行精神活动予以进一步的排除吗?

佛陀回答说:你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因为照你的问法,就好像那被认识的「存在本性」真的是某种事物、某件东西似的,好像它显现在修行人的精神结构前面,就像一般事物呈现在世俗认识面前那样。你们要知道,那被认识的存在本性根本就不是一件东西、一个事物,修行人也绝没有涌生这样一个念头,说:我得到对存在本性的认识了:这样一来,究竟还留下什么需要排除呢?我每当谈到对存在本性的认识时,我指的就是这样一种认识,它足以驱除有关一切存在之现象及存在之本质的任何实体化观念,而绝对不是说,这对事物本性的认识活动又需要更高的认识阶段来修正它的错误。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您在其他经典中曾提到几个譬喻,像浑浊的盛水器、不洁净的镜子、被扰动的泉水池等等,您说这几样东西都不能用作观察面像的工具,能够用来观察面像的应当是清澈的盛水器、洁净的镜子和平静的水池。同样道理,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地改变自己的精神结构,他的心识就不足以成为认识事物本性的工具,如果他能正确地改变其精神结构,净化其精神活动,那么,他的心识就可以用作认识事物本性的工具了。世尊!您这裏所说的能认知事物本性的心识究竟是指什么样的能认知之心识呢?您是根据存在本性中的哪个方面这样说呢?

当时佛陀回答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我这裏说的是三种能认知之心识,即根据听闻教法而来的能认知之心识,根据思考教法而来的能认知之心识,以及根据修行所激发的能认知之心识。我是根据认识活动过程的真实本性作出这一陈说的。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那些研究存在现象和存在本性的菩萨,为驱除实体执著而辛勤、刻苦的修行,那么,究竟有哪些种类的实体观念最难消除呢?如何才能够消除它们呢?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有十个种类的实体观念最为执著、顽固,通过体会「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这一道理就能够消除它们。这十种实体观念及相应的克制方法如下:第一,对於语言文字的执著,通过体会「一切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这一道理就可消除此种执著;第二,对产生、保持、变化、消亡这生命活动四阶段相续转变的实体执著,通过体会「任何认知对象都没有实体存在」、「运动、变化的过程无穷无尽、无终无始」等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种执著:第三,由於对生命中主观方面的研究,就产生对身体的执著以及自我观念的骄矜,通过体会「身体现象中没有实体存在」、「生命内部没有主宰自我的存在」等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种执著:第四,由於对认识活动中客观方面的研究,就有对财产的执著,通过体会「一切外界现象均无实体存在」的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种执著;第五,由於生命向外界环境的摄取,这就有了种种资生工具,从物质的供给一直到男侍女婢的奉承都在「资生工具」之列,於是引起对财产、家资、家庭地位的执著,由於世俗生活的成功,还更可引发内心中的自得、自足感,通过体会「身内身外一切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存在价值」、「世俗生命从根本上说来是没有存在价值」等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种执著:第六,对无穷大的宇宙之执著,通过体会「空间没有实体存在」这一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种执著;第七,对修行生活中安宁安乐的精神境界之执著,通过体会「精神活动有生有灭、变动不居」这一道理就可以消除此种执著:第八,对种种教法中包涵的理念、道理进行执著,通过体会「一切存在归根结底没有实体」、「一无所有的非存在自身也不存在」、 「没有实体的生命现象之一切活动终归没有实体存在」以及「圆满安乐的生命实态排斥任何世俗存在性」等道理就可以消除这些执著;第九,由於对净化了的生命自由状态之认识,就产生对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动的自由生命境界之执著,通过体会「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动的自由生命境界本质上排斥任何世俗存在性」就可以消除此种执著:第十,为了消除各种错误的实体观念,在运思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能消除各种错误观念的「实体不存在」这一教法道理之上,於是又引起对「实体不存在」这一教法道理的执著,通过体会「实体不存在的这一观念也不存在」就可消除此种执著。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鉢舍那诸菩萨众,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诸相?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与义相,若於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之相①如是除遣。如於其名於句於文,於一切切义,当知亦尔。乃至於界及界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世尊!诸所了知真如义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善男子!於所了知真如义中,都无有相,亦无所得,当何所遣?善男子!我说了知真如义时,能伏一切法义之相,非此了达余所能伏。

世尊!如世尊说浊水器喻、不净镜喻、挠泉池喻,不任观察自面影相,若堪任者与上相违。如是若有不善修心,则不堪任如实观察所有真如,若善修心,堪任观察。此说何等能观察心?依何真如而作是说?

善男子!此说三种能观察心,谓闻所成能观察心,若思所成能观察心,若修所成能观察心,依了别真如作如是说②。

世尊!如是了知法义菩萨,为遣诸相勤修加行,有几种相难可除遣?谁能除遣?

善男子!有十种相,空能除遣。何等为十?一者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二者了知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性相续随转相,此由相空及无先後空能正遣遗;三者了知能取义故,有顾恋身相及我慢相,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正除遣;四者了知所取义故,有顾恋财相,此由外空能正除遣;五者了知受用义,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故,有内安乐相,外净妙相,此由内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六者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除遣;七者了知无色故,有内寂静解脱相,此由有为空能正除遣;八者了知相真如义故,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相,若唯识相及胜义相,此由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及胜义空能正除遣;九者由了知清净真如义故,有无为相无变异相,此由无为空、无变异空能正除遣;十者即於彼相对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注释

①彼所依之相:遁伦解释说:「唯识门中,名依於识,识是所依。」这是说,事物的名称、概念以及名称、概念所诠表的对象本身都以「识」作为依据,换句话说,即事物的名称概念、名称概念所诠表的对象都是心识活动的产物。但是,心识活动也是依据因缘条件而起的,它自身也没有绝对的存在性,如果执著於心识活动的存在,那就仍然属於执著实体的认识方式,因此说,不仅对於「名」、「名自性」,而且对於二者所依据的心识活动都要除遣其实体执著。

②依了别真如作如是说:遁伦解释这一段话说:「喻中既任清水、净镜、不挠泉池堪观面像,时知合中,若善修心堪观真如者,知是唯识了别真如。以唯识门,一切境界皆是心影,初观境唯识,後观识如,名了别如,故云依了别真如作如是说。」遁伦的解释说明,对於「一切法唯识所现」的学理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一切存在现象都是心识活动的产物;其次,存在的真实样子、存在的真实本性也是净化了的心识活动之显现。这样,所谓大乘止观,所谓心念相续和观照思维,事实上都是把唯识学理提出来作为修行的方法和归宿。

译文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当修行人在努力消除以上所列十种实体观念时,他究竟是在消除什么呢?他究竟从什么样的实体观念中解脱出来而实现生命自由?

佛陀回答说:消除以上所列十种实体观念时,事实上是在消除修行精神活动所变现的产物。修行人从束缚生命、染污生命本性的实体观念中解脱出来,举凡能染污生命、束缚生命的事物都在修行精神所清除之列。

善男子!有一个问题需要在此提醒,我说通过体会某种「实体不存在」的道理来消除某种实体执著,这并非是说对某种「实体不存在」的道理之领会不能同时消除其他各种实体执著,只是说,体会一种「不存在」的道理对於消除某一实体观念显得格外有力量而已。这正好比我们在有关流转生命过程的学理中所碰到的情形一样,举例说来,[对真理的愚昧无知」这一现象并非不能引发出「生命产生」乃至於「生命衰老死亡」等等诸多流转环节,但是,「对真理的愚昧无知」对於引发出「各种生存行为」这一环节特别有力量,它是後者最接近的条件,所以我说由「对真理的愚昧无知」就引发出「各种生存行为」来。上述道理正与此类似。

当时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曾经在「般若」中阐述过各种各样的「实体不存在」的道理,那么,对於「实体不存在」这一道理,总体上说应说怎样把握呢?我觉得,如果修行人能透视「实体不存在」的深奥道理,那么他就绝不至於因此犯错误,不会因为他对这一道理的特别研究而在心理上滋生可怕的骄气,我看到许多研究「般若」教法的人最後都可悲地陷入此种境地。

当时佛陀赞叹弥勒菩萨说:好呀,这个问题提得太切中时弊了。善男子!你现在能向佛请教这样深奥的问题,你事实上已经完全领会了「无实体存在」的教法真谛,你的提问旨在帮助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修行人,让他们不至因对「无实体存在」这一教法的误解而陷入更大的痛苦烦恼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善男子!我坦诚地告诉你们:如果菩萨对於「无实体存在」在学理上有错误,那也就把整个的成佛教法都给败坏了,因此你要一心静听,我现在就对以前的「般若」教法作一个总结,换句话说,我现在就将对各种「实体不存在」的道理之总体作一个概述。

善男子!如果在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样态和圆满成就的存在实态这两类存在样态中,或者在这两类样态的诸多变形、诸多表现形式中,能够完全不执著意识处处计较处处虚构的实体观念,并且在不执著实体观念的同时,也根本不发生不执著实体的想法,这就是成佛教法对「实体不存在」的理念之根本理解。

原典

世尊!除遣如是十种相时,除遣何等?从何等相而得解脱?

善男子!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从杂染缚相而得解脱,彼亦除遣。

善男子!当知就胜说如是空治如是相,非不一一治一切相。譬如无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诸杂染法,就胜但说能生於行,由是诸行亲近缘故。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尔时,慈氏菩萨复白佛说:世尊!此中何等空是总空性相①?若诸菩萨了知是已,无有失坏於空性相,离增上慢?

尔时,世尊叹慈氏菩萨曰:善战!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令诸菩萨於空性相无有失坏。何以故?善男子!若诸菩萨於空性相有失坏者,便为失坏一切大乘。是故汝应谛听谛听,当为汝说总空性相。

善男子!若於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性,及於此中都无所得,如是名为於大乘中总空相性。

注释

①总空性相:从总体上来说,实体不存在这一学理具有什么特徵?

译文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您这裏所说的两种修行精神之思维方法,包括心念相续的思维和观照思维,它们究竟能包容、涵盖哪些种类奇妙的精神锻炼活动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我曾经说过,无穷无尽的修行人,就有无穷无尽的精神锻炼方法,你应当懂得,我这裏所谈的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是揭示修行精神的基本思维结构,因此,它们能包容、涵盖、统摄其他任何精神锻炼方法,那无穷无尽、千奇百怪的修行方法无非修行精神基本结构的变形和表现形式。

弥勒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您这裏所说以心念相续思维和观照思维作为其表徵的修行精神结构,究竟以什么作为产生它的条件呢?

佛陀说:善男子!如果一个人能够严格地遵守正确的生活方式,他在接受佛教教法之後又能勤勉不懈地进行研究和思考,这样引发出来的正确见识就是引发修行精神结构的重要条件。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培养心念相续的思维方法和观照思维方法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佛陀说:善男子!消除了邪恶情绪的净化心识以及与真理相契合的智慧就是两种修行思维直接引发的结果。其次,一切修行人,包括要求放弃生命活动的修行人,以同情利济其他生命的修行人,追求最高觉悟的修行人,他们所获得的生命状态的美德和善行,诸如人格上的提高、人生事业的发达等等,这些也都是修行精神活动的产物 。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培养两种思维能力的修行方法,在其现实活动裏究竟有什么功效呢?

佛陀说:善男子!我们可以这样说,具体的践修能把生命从两种沈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活动,就是修行生活的功效。哪两种事物能束缚生命的自由进化能力呢?其一是认知活动中的实体观念,其二是沈积在深层生命结构中的心理潜势力。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世尊!您曾经说过,有五样事情能够拖累生命,使其不能自由从事於向上的发达和进化。您说的这五样事情,哪些能阻碍心念相续思维方法的培养?哪些能阴碍观照思维的方法的培养?哪些能同时阻碍两种思维方法的培养呢?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顾恋身家性命、顾恋经济财产,这两样事对培养心念相续的思维极有妨害:在听到真理教法之後不能从心理上真诚地激发出欢喜愉悦的感受,这种情况对培养观照思维极有妨害:喜欢住在热闹的地方,或者是听到一点教法之後就心满意足了,这两种情况能同时妨碍践修两种思维方法,为什么呢?由於他喜欢人烟稠密、喧喧攘攘的闹市,他根本就不可能痛下决心要去改变自己的精神活动:由於他浅尝辄止,稍有所得,即很自足,他就不可能沿著净化生命的正确道路彻底地走下去。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您曾经说过,有五种心理状态对修行人认识能力的开发极有妨害,它们把生命活动的心识本性给障蔽了。现在,我想知道,这五种心理状态,哪些能妨害践修心念相续的思维,哪些能妨害践修观照思维?哪些既能妨害践修前者、又能妨害践修後者呢?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精神在各种认识对象上晃来荡去,事後又对先前的作为不断地感到後悔,这种心理状态对於修行心念相续的思维很不利;精神处在昏昏沈沈的状态,或者乾脆陷入无知无觉的睡眠之中,对一切道理抱著怀疑态度,从不肯承认有任何确定性的真理,这三种心理状态对修行观照思维很不利;对身家性命财产名誉等世俗事物的贪欲执著,对一切不利於己的事物抱著敌忾之心,这两种心理状态对修行两种思维均极不利。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方可判断说修行人心念相续的思维能力已经极为完善了?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如果一个修行人能把昏沈睡眠的精神状态从他的日常生活中彻底地排除掉,这就说明他心念相绩的思维能力已经极为完善了!

弥勒又问:那么,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方可判断说修行人的观照思维能力已经非常完善了?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如果一个修行人能把精神游离於认识对象及事後後悔的心理状态从他的日常生活中排除掉,那就说明他观照思维的能力已经非常完善了。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能摄几种胜三摩地?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所摄。

世尊!此奢摩他毗鉢舍那以何为因?

善男子!清净尸罗清净闻思所成正见,以为其因。

世尊!此奢摩他毗鉢舍那以何为果?

善男子!善清净戒、清净心、善清净慧以为其果。复次,善男子!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世尊!此奢摩他毗鉢舍那能作何业?

善男子!此能解脱二缚①为业,所谓相缚及麁重缚。

世尊!如佛所说五种系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舍那障?几是俱障?

善男子!顾恋身财是奢摩他障;於诸圣教不得随欲②是毗鉢舍那障;乐相杂住,於少喜足,当知俱障。由第一故不能造修,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

世尊!於五盖③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舍那障?几是俱障?

善男子!掉举恶作是奢摩他障;昏沈、睡眠、疑是毗鉢舍那障;贪欲、嗔恚,当知俱障。

世尊!齐何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

善男子!乃至所有惜沈睡眠正善除遣,齐是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

世尊!齐何名得尾鉢舍那道圆满清净?

善男子!乃至所有掉举恶作正善除遣,齐是名得毗鉢舍那道圆满清净。

注释

①二缚:两种系缚,即指下文的「相缚」和「鹿重缚」,前者指认知活动中的实体观念,後者指实体观念的心理潜势力。二者都能束缚生命自由进化的本性,所以被称作「缚」 。

②於诸圣教不得随欲:奘译此句较难解,菩提留支的译文是「圣人所说一切善法得闻不喜」,意甚明朗。

③五盖:盖,覆护、障蔽之义,指五种障蔽心识的心理状态。这五盖是:(一)贪欲盖,指贪恋贪著於世俗享受;(二)嗔恚盖,指对不利於已不合於已的对象环境产生恨恶怨愤的情绪;(三)睡眠盖,指无知无觉、失去思维功能;(四)掉举恶作盖,指精神不能专注於对象及由之引起的後悔情绪;(五)疑盖,指没有决断决择的能力,心灵常处於怀疑状态。

译文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如果一个菩萨致力於培养修行精神结构,已经能现实地控制自己的修行状态,这时他要特别提防哪几种错误的运思方式?

佛陀回答说:此时修行人要特别注意五种错误的运思,它们都能诱导心识,破坏刚刚创获的修行精神结构。第一种叫做错误的意念走向:第二种叫做错误的外境追逐:第三种叫做错误的内心贪恋:第四种叫做错误的客体观念之执著;第五种叫做错误的主体观念之执著。

善男子!如果一个修行人在精神改变即将成功之际,突然放弃了先前誓愿成佛的广大志向,用「放弃生命活动」的要求代替了「追求圆满觉悟」的初衷,这就叫做错误的意念走向,如果一个修行人突然对美色、柔音、异香、奇味、妙触这五类极富诱惑力的外界事物产生浓烈兴趣,由自己的生存欲望为主干,携带种种伴随著的心理情绪,肆无忌惮地向外境扑去,这就叫做错误的外境追逐:如果一个修行人一心一意地投入到那种一切思维活动不再发生的精神感受裏,牢牢守著这一似睡非睡的境界,或者他的精神更被此一状态中的邪恶情绪所染污了,以上这种运思就叫做错误的内心贪恋:如果修行人在培植新思维即将成功之际,却把修行精神所变现的认识对象当作外部实体来思考,这就是错误的客体观念之执著:如果修行人把自己的运思方向指向身体内部,他会对自己修行状态下的身体产生出极为真切的感受,根据内在的真切感受,他就在身体内部追求主宰性的自我,并由此激发骄慢之气,这就是错误的主体观念之执著。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根据我的理解,培育心念相续的思维和观照思维,这项工作是贯穿在修行人的整个修行活动过程中的。那么从菩萨初次迈入菩萨修行阶位一直到成就最高觉悟为止,在修行生活的每一级别、每一阶位上,精神改变活动特别著眼於消除何种身心障碍呢?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精神改变活动在菩萨修行的初地,主要对治邪恶情绪、生命行为、生存活动等染污生命本性的事物的现实作用,诸种染污生命本性的事物之现实作用能将生命引导到更痛苦、更无希望的生存状态:在菩萨修行的二地,精神改变活动主要对治邪恶情绪极其细微的失控状态,邪恶情绪失控後的任何细微作用都将对生命的净化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菩萨修行的三地,精神改变活动主要著力清除对教法 的贪著心情,这种贪著情绪会妨害修行人对教法真谛的理解:在菩萨修行的四地,精神改变活动主要著力消除对修行境界的贪恋,修行人往往走不出内在感受的玄妙迷障:在菩萨修行的五地,精神改变活动致力於消除那种一向害怕生死流转,一向欣羡圆满安宁的心理,修行人的这种心理将引发错误的运思方式:在菩萨修行的六地,精神改变活动著力改变主观意向的心理提示作用,在修行人的持续努力中,此种主观意 的提示作用十分重要,但「提示,」不断外化为心理上的现实活动,自然就成了认识上的障碍;在菩萨修行的七地,精神改变活动主要著眼於消除主观意向极为隐蔽的「提示」作用,只有当一切提示作用不再存在时,修行人的生命活动方与真理融成一片: 在菩萨修行的八地,精神改变活动全力以赴地致力於开发生命中的巨大能量:在菩萨修行的九地,精神改变活动致力於清除语言障碍,开发出与真理相应的语言功能:在菩萨修行的第十地,精神改变活动致力於扩大生命的深度和广度,使自由和真理能在生命中完完全全地实现出来。

善男子!精神改变活动在成佛的阶位上,主要致力於消除那些最细微的心理障碍和知识障碍,由於彻底消除了以自我主体的实体化执著为中心的心理障碍,生命就达到自由、安乐,由於彻底消除了以对对象客体的实体化执著为中心的知识障碍,真理就能在一切存在上圆满地获得昭示:依据最圆满的智慧与充分实现的真理,这就把存在的本性及生命的本性真实地开展出来了。

原典

世尊!若诸菩萨於奢摩他毗鉢舍那现在前时,应知几种心散动法?

善男子!应知五种:一者作意散动,二者外心散动,三者内心散动,四者相散动,五者麁重散动。

善男子!若诸菩萨舍抄大乘相应作意,堕在声闻独觉相应诸作意中,当知是名作意散动;若於其外五种妙欲诸杂乱相,所有寻思随烦恼中,及於其外所缘境中,从心流散,当知是名外心散动;若由惜沈及以睡眠,或由沈没或由爱味三摩鉢底,或由随一三摩鉢底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当知足名内心散动;若依外相,於内等持所行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动;若内作意为缘,生起所有诸受,由麁重身计我起慢,当知是名麁重散动。

世尊!此奢摩他毗鉢舍那从初菩萨地乃至如来地,能对治何障?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鉢舍那,於初地中对治恶趣烦恼业生杂染障;第二地中对治微细误犯现行障;第三地中对治欲贪障;第四地中对治定爱①及法爱②障;第五地中对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第六地中封治相多现行障;第七地中对治细相现行障;第八地中对治於无相作功用,及於有相不得自在障;第九地中封治於一切种善巧言辞不得自在障;第十地中对治不得圆满法身证得障。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鉢舍那,於如来地对治极微细、最极徽细烦恼障及所知障,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证得无著无碍一切智见,依於所作成满所缘,建立最极清净法身。

注释

①定爱:对於安宁安乐的精神感受之执著和偏爱。

②法爱:对教法的执著和贪恋。

译文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菩萨是怎样通过培养修行精神结构,勤勉地改变著自己的精神活动,以致於最後亲身实现了最高最圆满的觉悟?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现实修行生活的具体展开过程是这样的:当菩萨们已经对修行精神结构的要领有所体会後,他就运用奇妙的认识方式对自己所接受所思考的有关存在真实本性的七种道理,进行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在与真理相应的思维方式裏深入思考著存在的真实本性:由於他们对对象的认识是根据存在之本性而来,所以在他们的认知活动裏能舍弃微细实体观念的任何现实作用,连微细的实体观念都舍弃掉了,更何竞争那些粗显的实体执著呢?

善男子!让我们在此稍稍仔细地讨论一下。那所谓的「微细实体观念]是多种多样的,修行人愈是深切地改变著自己的思维结构,也就愈能逼真地体会到它们的纠缠。举例说来,有心识对对象的执取、对对象的感受、对对象的分析判断、心识或染污或净化的活动等等,每一种精神活动每一种生命动作裏都有实体观念掺杂於其间:有关於内部主体的观念,有关於外部客体的观念,有时候这两种观念又混杂在一起发挥作用,有执著於利济其他生命的观念,有执著於正确知识的观念,有执著於存在本陆的观念、有执著於四种真理的观念,有执著於生命现象生灭造作、变动不居的观念,有执著於生命现象无生灭无造作的观念,有执著於事物常住不动的观念,有执著於事物刹那变迁的观念,有执著於生命现象痛苦烦恼的观念,有执著於一切烦恼痛苦均不存在的观念,有执著於生命型态种类差别的观念,有执著於贯穿种类差别的共性之观念,有执著於语言称谓背後实体存在的观念,有执著於生命活动主宰实体不存在的观念,有执著一切存在现象中主宰实体不存在的观念,等等:针对教法道理的每一理解裏,也都有实体观念介入於其间。

以上诸种细密繁杂的实体执著之现实活动均能被修行中的心识活动所摒弃,心识既然恒常地处在此一自我改变的修行过程中,在修行活动的每时每刻,修行人就能针对著束缚生命自由的事物、覆盖生命本性的事物以及引诱精神错误运思的事物,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强化著克服这些邪恶事物的方法。

在此之後,修行人对有关七种存在本性的道理,就分别产生出亲切体认它们的奇妙智慧,到此地步,就可以说,修行人已经「看见」存在的真实本性了。他此时不必再运用知性、理性去推测存在本性是什么,他直接地现实地认识到了存在之本性。由於创获亲切体认存在本性的奇妙智慧,就可以说修行人已经步入舍弃世俗生命形式的正确道路,已经进入真理的家园,这就为修行人赢得菩萨修行中的第一地。再者,修行人在「看见」存在本性以前,已经可以对两种思维对象进行认知,即有分析判断的作为认知精神活动之产物的思维对象和无分析判断的作为认知精神活动之产物的思维对象。现在,修行人既已能现实地「看见」真理,他在认知功能上自然会发生巨大的飞跃,现在,作为修行人思维对象的东西,就在前两样事物上添加上存在各方面的属性和特性。此後,修行人在逐级升高的修行阶位上更加勤奋地修学实践,他把自己精神功能的方向集中到前面述及的三种对象上,愈来愈真切地迫近对象。

这种情形就好比铆工在日常生活中所体会的,铆工为了把粗钉子从物体中敲打出来,往往要巧妙地利用细钉子,菩萨们为了驱逐实体观念的种种执著,就把所有认知对象都体会是精神活动之产物,这样一来,对精神生活、精神生命构成严重染污的实体观念就被完全排除掉了,由於排除了实体观念的现实作用,染污生命本性的心理潜势力也最终得以放弃。

菩萨在修行阶位上一步比一步加功用力,这情形就跟淘金一样,淘金者要不断淘炼金块,排除其杂质,方能得到纯金,菩萨由於对实体观念及实体观念的心理潜势力进行反复破斥、反复排除,他最後就能净化心识,获得全面净化了的精神结构。与此同时,修行人就能把圆满显现的存在实态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就这样,菩萨在把一切事物收归心识活动的精神修行过程中,亲身开发出最高最圆满的觉悟之心。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依奢摩他毗鉢舍那勤修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已得奢摩他毗鉢舍那,依七真如,於如所闻所思法中,由胜定心,於善审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内正思惟;彼於真如正思惟故,心於一切细相现行街能弃舍,何况麁相。

善男子!言细相者,谓心所执受相,或领纳相,或了别相,或杂染清净相,或内相,或外相,或内外相,或谓我当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集灭道相,或有为相,或无为相,或有常相,或无常相,或苦有变异性相,或苦无变异性相,或有为异相相,或有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补特伽罗无我相或法无我相,於彼现行心能弃舍,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时时间从其一切系盖散动善修治心,从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别自内所证通达智生,名为见道。由得此故,名人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证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胜德。彼於先时由得奢摩他毗鉢舍那故,已得二种所缘,谓有分别影像所缘及无分别影像所缘。彼於今时得见道故,更证得事边际所缘,复於後後一切地中,进修修道,即於如是三种所缘作意思惟。

譬如有人以其细楔出於麁楔,如是菩萨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内相故,一切随顺杂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麁重亦遣,永害一切相麁重故,渐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炼金法陶炼其心,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满所缘。善男子!如是菩萨於内止观正修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译文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修行人应当怎样引发出菩萨利济群生的巨大威德呢?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如果修行人善於观察精神活动六个方面的表现,他就一定能够引发出利济群生的巨大威德来。第一,他要如实观察各种各样的心识是怎样产生的:第二,他要如实观察心识与对象间的关系:第三,他要如实观察心识是怎样从束缚和染污中解脱出来的:第四,他要如实观察心识功能强化的情况;第五,他要如实观察心识功能弱化的情况:第六,他要如实观察心识作用厌弃流转、欣羡真理的自由品性。

所谓要如实观察心识作用产生时的情况,即要求修行人透彻了解十六种流转变动的心识作用在生起时的差别状况。

具体说来,第一个是被称作「阿陀那」的深层心识,它的感知功能极其细微、不易了解,它的内容时时刻刻都在变迁著,但在流转生灭中心识作用又维持著生命活动的自身同一性;此外,总的来说,深层心识把作为生命依据的自然界当作自己的感受对象。第二个是以种种事物作为对象的第六意识,它既可指能把物质、精神各个方面事物作为自己认识对象的有分析判断的第六意识,又可指能够伴随一切感觉活动、能够感受身心内外刺激的第六意识,还可以指在修行过程中获得了提高的第六意识,这个意识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把无穷无尽的内容放进自己的认知框架中,例如,它可以在一刹那之间进入好几种静中思维状态,也可以同时看见许多佛国世界,还可以同时看见在那些佛国世界中许多大修行正在不同地点所从事的利群济生的庄严事业,等等。第三个是指只能以少量事物少量内容作为自己认知对象的心识,这指的是系缚於欲念生命生存状况中的心识。第四个是能以大量事物大量内容作为自己认知对象的心识,这指的是没有欲念而有身体的那一生命状态中的心识。第五个是以无穷无尽的事物或内容作为认知对象的心识,这是在「无边的虚空」、「无边的思维」这两种生存状况中的心识。第六个是以极为微细的观念作为自己认知对象的心识,这指的是在「物质和思维似乎部不存在了」这一生存状况中的心识。第七个是住在三重世俗世界最边际的那一类生命的心识,即指处在「既没有思想活动、又并非没有思想活动]这一生存状况中的心识。第八个是没有实体观念的心识,这既指超越於流转生命之上的真正生命之心识,也指把认知对象融合到精神活动中来的心识状况。第九个是与痛苦烦恼相伴而生的心识,这是指处在「地狱」这一生存状况中的生命之心识。第十个是指可伴有各种感受活动的心识,这指的是欲念生命的心识状况。第十一个是指伴随著喜悦感受的心识,这是指在心念相续的修行状况中处於第一、第二个层次上的心识状况。第十二个是指伴随著快乐感受的心识,这是指在心念相续的思维状况中处於第三层次上的心识状况。第十三个是伴随著不苦不乐感受活动的心识,这是指在心念相续的思维状况中处於第四至第八五个修行层次上的心识状况。第十四个是与染污相伴而生的心识,这是指处在生灭流转、痛苦烦恼这一世俗生命状况中的心识。第十五个是与良善心理情绪相伴而生的心识,这裏所谓的良善情绪,指无贪欲、无恨恶、无愚昧、信念佛法等,这是指正处在修行生活中的心识状况。第十六个是既不与良善情绪相伴、又不与邪恶情绪相伴的心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常常能经验到那种「非善非恶」的心识状况。

所谓善於观察认识活动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是说要善於理解认识活动过程的真实本性,也就是要把一切现象领会为是精神活动的产物。

所谓善於观察心识从束缚中摆脱出来的情况,也即指正确地了解什么是束缚生命自由本性的事物,如果了解了实体观念及其心理潜势力的存在,那么就必然能通过修行活动把生命从这两重系缚中解放出来。

所谓善於观察心识作用功能强化的情况,就是说能如实了解那些能对治两重系缚力量的精神结构,当实体执著及其潜势力的影响增强时,精神结构功能也会相应地得到强化。

所谓善於观察心识功能弱化的情况,就是能如实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精神结构的功能会弱化,修行人在践修过程中经常体会到,一旦实体执著及其潜势力的影响减弱时,修行精神功能的对治作用也会相应地弱化下来。

所谓观察心识作用的自由品性,也即是了解什么是精神期求摆脱的,什么是精神希望达成的?修行人在其精神生活中无不深深体会到:精神生命深切厌恶於痛苦烦恼、深切欣慕著自由安乐,这就是心识本质上的自由品性,我们几乎可以说,此种心识自由品性才是生命转化、进化和净化的真正基础。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修行引发菩萨广大威德?

善男子!若诸菩萨善知六处,便能引发菩萨所有广大威德。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①,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减,六者善知方便。

云何善知心生?谓如实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别,是名善知心生。十六行心生起差别者:

一者不可觉知坚住器识②生,谓阿陀那识:二者种种行相所缘识③生,谓顿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别意识,及顿取内外境界觉受,或顿於一念瞬息须臾现人多定,见多佛土、见多如来分别意识:三者小相所缘识生,谓欲界系识;四者大相所缘识生,谓色界系识;五者无量相所缘识生,谓空识无边处系识;六者徽细相昕缘识生,谓无所有处系识;七者边际相所缘识生,谓非想非非想处系识:八者无相识生,谓出世识及缘  灭识;九者苦俱行识生,谓地狱识:十者维受俱行识生,谓欲行识;十一喜俱行识生,谓初二静虑识;十二乐俱行识生,谓第三静虑识;十三不苦不乐俱行识生,谓从第四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识;十四染污俱行识生,谓诸烦恼及随烦恼相应识;十五善俱行识生,谓信等相应识;十六无记俱行识生,谓彼俱不相应识。

云何善知心住?谓如实知了别真如。

云何善知心出?谓如实知出二种缚,所谓相缚及麁重缚,此能善知,应令其心从如是出。

云何善知心增?谓如实知能治相缚麁重缚心,彼增长时彼积集时,亦得增长亦得积集,名善知增。

云何善知心减?谓如实知彼所封治相,及麁重所杂染心,彼衰退时彼揖减时,此亦衰退此亦损减,名善知减。

云何善知方便?谓如实知解脱、胜处,及与遍处,或修或遣。善男子!如是菩萨於诸菩萨广大威德,或已引发,或当引发,或现引发。

注释

①心住:认识与对象间的关系。

②不可觉知坚住器识:遁伦释为:「不可觉知者,赖耶行相难知,坚住相续名坚住;器识生者,能变能缘外器世界。」这是从三个方面来质定深层心识的特徵:其一,深层心识的作用方式,尤其是它感知外境的方式,极其微细深密,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觉察列它的存在;其二,深层心识的感知活动虽然具有心识活动刹那流变的共性,但它在流变之中又保持自身的相续和绵延,它是自身同一的心识,看上去好像是常住不变动似的;第三,深层心识的活动内容是「缘外器世界」,它把整个山河大地变现出来作为知觉对象,以便前六识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构造出一个一个的可感事物来。

③种种行相所缘识:犹言「种种行相、种种所缘识」,种种行相,指其认识方式多种多样;种种所缘,指其了别的对象多种多样。这裏指第六意识。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曾经说过,在一切邪恶情绪悉已消除,不再退入流转过程的自由生命裏,一切感受活动就永远消除了。世尊,您这裏指的是哪些种类的感受活动呢?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慨略言之,在净化生命的绝对自由状态裏,有两种感受活动被永远消除了。其一是根据身体内感觉器官而来的感受活动,其二是根据外部感觉对象而来的感受活动。

根据身体内感觉器官而来的感受活动又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根据眼、耳、鼻、舌、身这五样官能而来的感受,二是根据认知功能而来的感受,三是指现实生命中引发的各种感受,四是指现实生命行为将来会在未来生命周期中引发的感受。

根据外部感知对象而来的感受活动也可以分成四个类型,一是指对自然界的感受活动,二是指对资生事物的感受活动,三是指把自然界和资生事物摄取过来为己所用的感受活动,四是指在摄取一切环境、事物、对象后进一步贪著於它们的感受活动。

在已经消除邪恶情绪的现实作用、尚未彻底征服心理上的烦恼潜势力、生命已达到相对自由的境界裏,未来的感受活动即已消除掉了:由於此时已获得与真理相应的智慧,智慧与外部对象一接触,即会有感受活动发生,它可以包括对自然界的感受,也可以包括对现实生命的感受等等。也可以换个说法,在生命达到相对自由的境界裏,依据感觉功能、依据外部对象而引发的所有感受活动都已经消除掉了,只剩下对认知对象的直接感受,这个直接感受是与智慧交融在一起的。当生命由相对自由向绝对自由跃进时,这个「与智慧相应的直接感受」功能也将予以消除。所以我说,在绝对自由的生命状态裏就没有任何感受活动了。

当时,佛陀又赞叹弥勒菩萨说:奸啊,太好了!善男子!你现在已能归依於最圆满的净化教法,你今日的一切提问都集中在净化精神这个主题上。你对「净比生命」的原则已能透彻理解,你对「净化生命」的方法细则也已完全掌握。过去、现在和未来,觉者们已经陈说的、正在陈说的、将来要陈说的道理,都已经在这裏了。诸善男子、善女人!你们都应该根据这一净化精神结构的方法勇敢地去投入修行实践。精神改变之路是漫长、曲折的,精神改变的事业是庄严、绚烂的,但是一切修行人都要切切注意,从你们步入修行生活的第一天起,你们就必须以理性和智慧决择出正确的修行方法。

当时,佛陀想把以上教法的大意用简略的语言概括出来,以便於听众记忆和掌握,就说了下面这些偈颂。他说:

在假借语言概念成立的净化教法中,如果精神活动不能自我调控、自我改变,那 就破坏了一切的修行道理:如果依据这一圆满教法,遵循它的净化之路,如果他能正确地展开修行,那么他将会获得最高的觉悟。

有些修行人执著於教法中的某些观念,他把这些观念看成是真理,说:我已经掌握真理了,这些人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弥勒说他们与真理相差得还太遥远,就像大地与天空相隔何啻千里万里!

世上有些事情能给身家性命带来好处,但为了真理则必须断然抛弃它们:智慧人在无穷无尽的生命绵延裏净化著自己,他最终将摆脱一切染污,才能得到圆满的安宁和喜乐的收获。

如果一个人在陈说真理和接受真理时掺杂著世俗的欲念,那他将永远成为欲念的奴隶!愚钝的人虽然也有机会接触真理教法,但他不懂得净化自己的生命,开拓内在的德性,他仍然贫穷得像四处流浪的乞丐。

应当放弃各种学理的偏见,应当生起发达进化的志愿,为了救济沦没於苦难中的生命,你应当沿著净化道路去好好修学!

当时,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在您这部解析深奥意蕴的教法中,应当如何称呼以上教法呢?我们应当怎样去保护它、奉行它?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以上教法可以称作「最圆满的净化教法」,你应当根据教法的指导,勤勉不懈地去改变自己的精神结构:以净化方法来净化自己,这就是对「净化教法」最好的奉行和保护。

佛陀在陈说「圆满净化教法」时,与会大众中有六十万众生激发了最高最圆满的觉悟之心:有三十万要求放弃一切生命活动的修行人消除了邪恶情绪的现实作用,并获得直接体认存在本性的认识能力:有十五万要求解除生命活动的修行人彻底消除了生命深层的邪恶势力,达到自由安乐状态;有七万五千个菩萨引发出以净化教法改变精神结构的巨大决心。

原典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於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何等诸受於此永灭?

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种受无余永灭。何等为二?一者所依麁重受①,二者彼果境界受②。

所依麁重受当知有四种: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无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满麁重受,四者果未成满麁重受。果已成满受者,谓现在受;果未成满受者,谓未来因受。

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种:一者依持受,二者资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顾恋受。於有余依涅槃界中,果末成满受一切已灭,领彼对治,明触生受③,领受共有④ ,或复彼果已成满受。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於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时此亦永灭。是故说言,於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复告慈氏菩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请问如来。汝於瑜伽已得决定最极善巧,吾已为汝宣说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所有一切过去未来正等觉者,已说当说皆亦如是。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应依此勇猛精进,当正修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於法假立瑜伽中,若行放逸失大义,

依止此法及瑜伽,若正修行得大觉。

见有所得求免离,若谓此见为得法,

慈氏彼去瑜伽速,譬如大地与虚空。

利生坚固而不作,悟已勤修利有情,

智者作此穷劫量,使得最上离染喜。

若人为欲而说法,彼名舍欲还取欲,

愚痴得法无价宝,反更游行而乞匈。

於诤谊杂戏论著,应舍发起上精进,

为度诸天及世间,於此瑜伽汝当学。

尔时,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门中,当何名此教?我当云何奉持?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义之教,於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

说此瑜伽了义教时,於大会中,有六百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声闻远尘离垢,於诸法中得法眼净;一百五十千声闻诸漏永尽,心得解脱;七十五千菩萨获得广大瑜伽作意。

注释

①所依麁重受:根据身体内感觉器官而来的感受活动。

②彼果境界受:根据外部感知对象而来的感受活动。

③明触生受:智慧与自然界相接触,产生出与智慧相伴的感受活动。

④领受共有:即对自然界的感受活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