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试释“如意”

发布时间:2023-02-27 14:15:37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试释“如意”

  觉真

  如意,梵名anurddha,译作“阿那律”,是佛教中起“表法”的器物之一,在讲经、传戒、升座等大型法会上皆需持用。

  说起如意的来历,颇具色彩。依《释氏六帖》卷二十二“助道资身部第四十六”所引:

  《净名经义抄》云:牛呵罗汉说法时,以有口病,恐大众生轻,龙现爪以遮——因作如意,犹象龙爪。

  以上所引,虽有些姑妄言之的意味,但却为我们作出一些提示。说明了“阿那律”在未被定名为“如意”之前,在古印度早已有之,其形状就如同人手。这在《音义指归》当中曾有具体描述:

  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

  上面这段文字,已然将印度的爪杖,定名为如意了。但需要说明的是:如意一词,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吉祥词语。查《汉书》当中,西汉的赵隐王、广宗王、封斯侯,皆名刘如意。而重要的是,在我国古代已经存有类似于印度爪杖的如意了。在高承所撰《事物纪原》当中认为,如意应始于战国,但尚无文献佐证。较早可见“如意”记载的当推《晋书》,说征南大将军王敦,挟制朝庭,受到皇帝怀疑,于是便:

  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

  《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

  由此,我们可以了知,当佛教传入我国,那些佛经翻译家们,于是便借用了这一名实俱符的现成词语,来对译梵文,也就显得更加“称心如意”了。

  无论是印度的爪杖,还是中国早期的如意,在现在人看来,无外乎是一种搔痒的工具。一个“痒痒挠”,显然无法充当表法的工具,于是佛教对这一物品又赋予了全新的内涵。《释氏要览》卷中,对此有比较详尽的阐释:

  诚尝问译经三藏通梵大师清沼、字学通慧大师云胜,皆云:“如意之利,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又如此方篆书“心”字故。若局于爪杖者,只如文殊亦执之,岂欲搔痒也!又云:今讲僧尚执之,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备于忽忘,要时手执目对,如人之意,故名如意。若俗家之手版——备于忽忘——名‘笏\’也。

  对于这段文字,日僧无着道忠禅师又加了按语:

  忠曰:‘文殊岂欲搔痒也!’是亦不然。世尊尚示有圊便、疾病,既同凡受五蕴色身,何无复背痒耶?余窃谓:凡佛菩萨所执器物,动有所表。盖说法到人疑处,令彼能通晓,犹如爪杖搔痒处,痛快!故执此表其相。若依此义,则文殊虽执,亦何妨焉。

  至此,如意这一器物,无论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具体用途上皆具有了深刻的含义,完成了从印度到中国,由爪杖到如意真正意义上的转变,从而成为僧人讲经、付法不可或缺的佛道具。其中最着名的便是下面这段引文:

  南岳造金字《般若》,命师(智顗)代讲。唯“三三昧”及“三观智”,用以咨审,余悉自裁。南岳手持如意,临席赞之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

  《佛祖统纪》卷六《智顗传》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是,如意的形制,从最初的手爪状,何时演变成佛道具的云头状呢?针对这问题,我们可以从《祖堂集》卷四的“石头希迁”条中看出一些端倪:

  六祖迁化后,(希迁)便去清凉山靖居行思和尚处,礼拜侍立。和尚便问:“从什么处来?”对曰“从曹溪来”。和尚拈起和痒子曰:“彼中还有这个也无?”对曰:“非但彼中,西天也无!”

  这是一个“机锋”。大和尚还手执爪形如意,尚有表示身份的用意,但是从希迁看来,不过是个和痒子罢了!这一回答语意双关,于是人们推测,在当时已经有不是和痒子的新式如意出现了。

  这一推测,已经得到考古发现的证实。一九八七年四月,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便出土了一件唐代鎏金银如意。(见插图1)此如意柄扁长,中空,顶端作云头状,正面鎏金,上面线刻有一尊释迦佛,及二童子朝拜纹样,这一重要文物的面世,向人们昭示了最迟早在唐代,作为佛道具的云头状如意已然出现。

  自从如意的形制二水分流后,那种云头装如意的身价便直线上升,这种发展到了清代,达到极致。据清宫档案记载,在慈禧太后六十“整寿”期间,仅官员所贡如意就多达千柄,有人最多一次送了81柄,此时的如意,已演变成固定的三大类型:

  一类是“单头如意”,(见插图2)头部为镶嵌珠宝玉石,或以金银来雕镂花样的云头、灵芝等形状,以弯曲的柄部承接。执持部分可直,也可略呈弯曲,因为它便于在一头执持,所以大部分的塑像、画像以及戏曲演员中多用之。

  另一类是“两头如意”,(见插图3)就是两端各出头部,头部形制与前一类略同。常常是一个头大,另一个头略小些,柄部则常为弓形小弯曲。执持时必须用双手,呈递给对方时,地位低的人小头侧向自已,而帝王赐则反之。

  再一类是“三镶如意”,(见插图4)它在大大拱起的弓形柄部,再安上一个如意头,总共形成三个部分。正因其有三头,所以必须将柄部做长才行,相应地头部也要加大。一般来讲,这种如意要比前两种大和长些,主要用来充当摆设。

  在佛教法事当中,执持如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竖持,大多用在行进或行问讯礼的时候。以两手合拢握住如意柄部中央,云头部分正面朝外,向上,两手大拇指居于柄后,在问讯礼后一举齐眉即可;另一种是横持,大多用在礼拜的时候。以两手分别托住如意首尾部分,云头部分正面朝上,头部稍大的一方居于身体右侧(即佛像左侧),拜下去时,平放在拜垫前方,起身时一举齐眉即可。

\

  因为如意的名字好听,象征着吉祥。延至后世,如意早已脱离了佛教的内涵,人们都想借着它好听的名字,预示着一个好的兆头,所以此时的如意,早已成为一件送礼佳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