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主讲
‧“小”止观 ---- 文简义该,名之为小。
‧ 研究“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目的:(折服现行烦恼)
佛者,觉也,引导我们觉悟宇宙人生之真实相。初学佛者,应觉“苦”的相貌。“苦”为四圣谛之第一谛,亦为修学佛法之汇归处。若无法生起对“苦”的觉悟,则无法汇归所修学之圣道。
‧ 苦的相貌:(佛云: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苦的相貌应由“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理解。亦即是观察“现前”之身心。三恶道之苦尚未出现,众生无法观察三恶道之苦,故佛陀要众生了解苦的相貌,是由观察“现前”之身心而来。
诸行无常 ---- 现前之身心剎那剎那地幻灭。
诸法无我 ---- 在此生灭变异的扰动相中,我们完全无法主宰(无主宰性)。
‧ 众生之身心犹如失去舵手的船,随着波动的流水,向石头(老、病、死)驶去。可见众生之身心分分秒秒,不断地趋向老、病、死。此即为佛陀要众生了解的“苦的相貌”。
‧ 三界众生之身心,分分秒秒,皆处于苦谛之中,不断地被无常大火燃烧。故《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 此种无常、无我的相貌,实为我们念念无明妄想所显现,此无明妄想剎那剎那不断相续,生死果报亦剎那剎那不断相续,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因此欲息灭此苦恼之果报,必须先息灭无明烦恼。而息灭无明烦恼即必须由“止”、“观”下手。由此可知修习止观的目的是为折服我们的现行烦恼,若能息灭烦恼,则业力亦可息灭,果报亦随之息灭。
‧ 此课程理论少,主要阐述修习止观之次第,每一次第皆汇归于现前烦恼。
◎将述此义,大科分四:
甲一、解释标题
甲二、作者略史
甲三、随文释义
甲四、结示劝修今初
甲一、解释标题 二
乙一、总释标题
止观
◎ 修习法要
坐禅
‧ 天台宗将标题分为人、法、喻三类:
人:能修习受持之人,分为因人、果人。
因人:因地修习之人,在因地之中修习法门,尚未完满,故称因人,例如“菩萨”即为因人----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果人:所修的法门已完满,故称果人,例如如来、佛 ----《 大方广佛华严经》。
法:宇宙之轨范,智者大师将法分为教法、行法、理法。
喻:譬喻;例如《大乘妙法莲华经》以“莲华” 譬喻此大乘妙法,以浅显之譬喻,使令我们了解深妙之理。
‧ 由人、法、喻三类标题,开出七种立题之法1.单人2.单法3.单喻4.人法5.人喻6.法喻7.人法喻。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为单法立题,其中包括“修习止观”及“修习坐禅”二法。修习止观为教法;修习坐禅为行法,即下手处。
‧ “修”:蕅益大师云:「磨练身心、对治习气名之为修」。亦是说以止观磨练我们的身心,进而消灭我们的习气。故“修”,即修正习气。
‧ “习”:数数地熏习,一次又一次地熏习,非一次即成,必须不停地串习,由浅入深,由生转熟。
‧ “禅”:禅那,静虑。静(止)虑(观),即为止观。
‧ “坐”:止观为心地法门,通于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但就初学而言,以坐姿最易相应。身体的扰动(行),易产生掉举,卧姿易昏沉,障碍止观,而坐姿既不过于扰动,又不如卧姿昏沉,故为最中道之威仪,亦为修习之下手处。
乙二、别释止观 三
丙一、止观功德
一、【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 慈氏:即弥勒菩萨。
‧ 若诸声闻、若诸菩萨:僧宝。
‧ 如来:佛宝。
‧ 圣人(佛、声闻、菩萨)之内心可结集无量无边之功德法财,故称之为“宝”。此宝可分成二类:1.所有世间善法 2.出世间善法。
‧ 世间善法:即有为法,圣人自受用之身心轻安寂静乐。圣人他受用(眼、耳、鼻、舌、身、意)之堪能性非常强,可随时随处显出不可思议之神通变化。例如圣人见众生若应以地狱得度,则现地狱之相状使之得度;若见众生应以极乐世界得度,则现极乐世界之依正庄严使之得度。
‧ 出世间善法:即涅槃。圣人虽能神通变化,但心不浮动,知一切皆为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安住于毕竟空法性之中。
‧ 众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犹如烂疮,常流脓血,不动则已,一动则烦恼恶业现起;而圣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动则功德流露。为何有此差别?由于圣人之内心皆是禅定、智慧(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而众生之内心皆是颠倒、散乱,故有此差别。
‧ 《法华经》:佛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诸佛方便说」。并描述自心状态「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虽为他人开出五乘法,但自受用大乘法门,念念安住于大般涅槃,随顺常乐我净之功德,由于定慧,而生种种三昧,并以慈心三昧、首楞严三昧、海印三昧……等等之神通变化度化众生。
‧ 由此可知圣人之所以能生世间、出世间善法,皆是因地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止观)而来。
二、【佛遗教经】云:「如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 佛陀要比丘,二六时中,闲寂静处,息诸缘务,经常摄心,念所
受法,如此心才能安定,心寂静安定后,才能深入观察(知)世间生灭法相(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真理)。亦是说必须依止“定”的因缘,才能生智慧,才能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生灭法相。因此,佛陀劝勉我们,应当经常专一相续,精勤修习诸定。
‧为何“定”能生“智慧”?若心有定力之摄持,则不会散动,增长寂静明了之心。若心散乱,则易忘失,内心模糊不清,不易起观,所缘境不易现前。
‧ 水能洗除污垢,欲保存清水,必须造围墙(堤塘),使水不流失。修行人,欲累积智慧水,则必须造禅定的堤塘,才能使智慧水不流失。
三、【大宝积经】云:「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
‧ 此处佛陀将有为的功德(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与无为的功德(出家修寂静)做比较。若以恒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之珍宝供养佛,其功德比不上一日出家修寂静的功德。
‧ 世间乐可分三种:
1.五欲乐 ---- 此乐夹杂许多的过患,受用五欲乐之同时,内心亦会升起无数的烦恼罪业,无法控制。「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五欲乐犹如夹杂毒素的甜美食物,若每日食用,则累积毒素,终有一日暴发病患。世间的五欲乐(财、色、名、食、睡……),虽是由过去的有漏善业所招感,受用五欲乐之同时,亦创造末来之苦因。故佛陀要我们诃责、远离五欲。
2.三昧乐 ---- 为较清净之身心安乐,虽有安乐,心仍保持在寂静住。例如四禅八定之三昧乐,有喜、有乐、有舍受,但都不离心一境性,永远保持在寂静明了的状态。
3.涅槃乐 ---- 为最高层次的乐。
‧ 修习止观即是要达到三昧乐、涅槃乐。
‧ 若出家后,放下外在尘劳,每日有一定课,对止观保持欢喜心,闲寂静处,息诸缘务,即使未得禅定,也未进入圣道,但所栽培的善根不可思议,「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珍宝供养佛无法成就解脱,但修习止观,念念之中生起解脱分,趋向圣道。可见修习止观之重要。
丙二、止观体性
「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
--------【菩提道次第略论】--------
「止」 「独处空闲,作忆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解深密经】-------
「又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善妙慧,悉皆摄为
毗钵舍那品。」-------【菩提道次第略论】-------
「观」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
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
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偏寻思、周偏
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 解深密经】--------
‧ 必须了解“止”及“观”的相貌,才能止、观等持,不偏向止,也不偏向观。
《止的体性》:
【菩提道次第略论】
‧ 止的相貌:因地 ---- 必须「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
‧ 以善缘心 ---- 无贪、瞋、痴。若内心专注于贪、瞋、痴,例如一心想偷他人的财物,则虽内心专注,但非善缘心,则不能称之为“止”。
‧ 心一境性 ---- 先选一所缘境,并专一相续地安住于此所缘境,
‧ 诸三摩地 ---- 三摩地,等持,平等不掉举亦不昏沉,平等持心,于一境转。
‧ 智者大师指出,所缘境不要选在眉间、头顶等高处,否则气血易往头部冲,而造成头痛,念佛时若太注意耳朵,亦容易头痛。故所缘境应尽量往下降,例如肚脐或依止大地。
【 解深密经】
‧ 修止的环境 ----「独处空闲」,此为适合修禅定之环境。独处即一人独处,若无法独处,则须与同修止观的人同住。“空闲”即无太多的琐事,否则耗损精神、体力,坐禅时易昏沉、掉举。
‧ 修止的方法 ---- 「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 思惟 ---- 即善取所缘境的相貌。若修数息观,则以出息、入息为所观境,于心中分明显现“息”(所缘境)的相貌。若修念佛,则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于此一念心思惟阿弥陀佛的身相。
‧ 作意 ---- 欲取所缘境的相貌,则必须作意,所缘境的相貌不会自然生起,必须作意。百法将“作意”解释为二意:
1.警觉 ---- 「警觉应起心种」提醒自己,例如告诉自己“我现在要修止观”。
2.引导 ---- 「引心令趋至境」引导此一念心趋向所缘境。
‧ 取到所缘境的相貌后,相续不断地作意思惟此所缘境的相貌,不间断地取此所缘境(相续作意思惟)。
‧ 禅定并不是三二天,或是打个佛七就能得到,必须长时间不断地串习(如是正行多安住故),因此蕅益大师云:「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水滴虽小,但长久不断(“勤”每日有一定课,相续不断)滴在同一个地方(“专”所缘境根本法宝不变),则日久必能穿石。
‧ 若能如是的修行,则能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此即是名奢摩他。
‧ 天台智者大师将所缘境的相貌分为三类:
1.众生法界 ---- 一般小乘教法,其所缘境多属众生法界之五蕴,例如观察身、观察息、观察受蕴、观察其明了心、观察法……..等等以凡夫之有漏五蕴为所缘境,为可思议境。
2.佛法界 ----为不思议境,密宗、净土宗之所缘境多属佛法界,例如观察佛之正报庄严、观察佛之依报庄严、观察佛之名号功德……..等等,可与他力感应道交,产生皈依的心。
3.心法 ---- 天台宗、唯识的所缘境多属心法。
《观的体性》
【菩提道次第略论】
‧ “止”为无分别住,无法分别所取所缘境之善恶,而“观”则需经过名言学习,拣别选择二空真如之理(如所有性)。
‧ 如所有性 ---- 为一切法的真谛理。如者,不变也,即二空真如,不会随因缘改变,不论造恶业、善业,空性一切法如,不会改变。虽然造恶业,内心会产生恶的功能,使令我们得不可乐果报;造善业,内心会产生善的功能,使令我们得可乐果报,但就空性而言,仍旧不变(如),不会随因缘改变。
‧ 尽所有性 ---- 为世俗谛理,即十法界的差别相。
‧ 观察拣择如所有性(真谛理),尽所有性(世俗谛理),皆属诸善妙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
【 解深密经】
‧ 观的依止 ---- 观的生起必须依止身心轻安。观必须以止做基础,有止之后内心处于明了寂静之状态,才能观察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才能生起身心轻安。
‧ 观的方法 ---- 身心处于明了寂静之状态后,就着曾经学习过的法意,观察此法,并于三摩地中表现出此法意(所行影像)。
‧ 所行影像 ---- 行,造作。即在三摩地中,来回观察此影像。
‧ 我们的身心不断地变异,虚伪无主,此无常、无我为诸法之真理、诸法之真实相,为本质境。欲以无明颠倒的心观察无常、无我之真理,则必须从依止佛陀的圣教名言开始,例如「世间无常,国土为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之罪渊,行为罪薮,如是观察,建立生死」,由语言文字中,体会身心之无常、苦、空、无我。此观察属影像,与本质仍有距离,但不离本质。
‧ 本质的影像显现后,以此明了寂静之心,依止此名言不断观察,因而得到深刻的理解(胜解),此时再将之前所观的影像舍离,再一次的观察、胜解、舍离心相……观察、胜解、舍离心相…….
‧ 例如欲观察苦谛,厌离娑婆,皈依弥陀。此时从观察无常、苦、空、无我下手,了解每一剎那的身心都不断地变异(“无常”),不断地趋向老、病、死,由此可知无常逼恼即是“苦”,苦即是空,空即无我,无法主宰。此即苦的相貌(影像),由于观察苦的相貌而产生胜解,依此胜解而产生对三界的厌离心,对苦谛产生更深一层的体会,此后再舍离心相,回到无分别住。
‧ 例如画一幅风景画,第一次画,似像非像,舍弃之后(舍离心相),再重新观察、作画(胜解)、舍弃(舍离心相)………如此不断重复,每一次画都比前一次进步,终有一天能画得和真实的风景一样。同理可知,若能一次又一次重复观察苦谛、胜解、舍离心相,则能一次比一次契入。此即为修观的方法。
‧ 修观的种类 ----1. 正思择,2. 最极思择,3. 周偏寻思, 4.周偏伺察。
‧ 正思择 ---- 观一切法空之智慧。
‧ 最极思择 ---- 假观,分别十法界的因果。
‧ 周偏寻思 ---- 觉照观察,“寻思”为较粗之观察。
‧ 周偏伺察 ---- 觉照观察,“伺察”为较细之观察。
‧ 修观的功德 ---- 1.若忍2.若乐3.若慧4.若见5.若观。
‧ 若忍 ---- 透过修观,观察法意,则可加强信心,对佛所宣说之真理,多一分的随顺忍可。
‧ 若乐 ---- 观察真理,了解真理即为功德相状,法即是宝,因此内心法喜。
‧ 若慧 ---- 抉择,即为观的自体,为一总相,可细分为“见”“观”二种慧。
‧ 若见 ---- 对境界产生了别的作用(量),此了别的作用有时正确,有时错误,而分为现量、比量、非量。“见”则属现量,内心的智慧见到真理,此为圣人亲证无谬之境界。
‧ 若观 ---- 藉相推踱,以佛陀的名言推踱,属比量,为凡夫之境界。
‧ 止观即「由“念”住心由“慧”观察」。故修习止观不离“念”及“慧”二心所。有时修念(止),有时修慧(观),二者相互调适。
丙三 、 止观差别
一、小止观 ---- 即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亦名【童蒙止观】。
二、渐次止观 ---- 明止观浅深次第功夫,即【释禅波罗蜜】。
三、圆顿止观 ---- 明天台「圆顿妙观」,【摩诃止观】。
四、不定止观 ---- 明止观浅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门】。
‧ 小止观 ----即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所修习之止观,因文字简要,故名为小,又称为童蒙止观,为修习止观之基础课程,务实地引导修习止观的下手处,道次第明确,为调伏烦恼之必修课。小止观亦为其他三种止观的基础。
‧ 渐次止观 ---- 说明止观由浅入深之次第,即【释禅波罗蜜】。其中解释四禅八定(释禅),说明每一种定之内涵,由浅入深。亦解释到彼岸之智慧(波罗蜜)。【释禅波罗蜜】之内容主要有二:1.发菩提心之相貌,2.修习止观之方法。其中修习止观之方法与小止观所述修习止观之法极为相似,但其内容较小止观深广、详细。
‧ 圆顿止观 ---- 说明天台「圆顿妙观」,【摩诃止观】。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为不思议之圆顿妙观。
‧ 不定止观 ---- 说明止观浅深不定,依修持之人不同而有所不同,能大能小,能浅能深,即【六妙门】。
‧ 六妙门 ---- 六种使令我们趋向涅槃之微妙法门。(【法界次第初门】----- 智者大师)
1.数 ---- 摄心在息,从一到十。即以“息”摄心,数出息或数入息,从一数到十。
2.随 ---- 系心依息,知出知入。较“数”微细,此时不再数息,只注意当下的“息”,知出知入,不再计数。
3.止 ---- 息止静虑,名之为止。此时内心明静不动。
4.观 ---- 分别推析,名之为观。起观分别此“息”是无常、无我…..。
5.还 ---- 转心还照,名之为还。回转返照这念能分别的“心”亦是无常、无我、觅之了不可得…..。
6.静 ---- 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内心虽无依止处,无我、无我所,妄波不起,但仍了了分明。
‧ 数、随、止属定 。观、还、静则属观。此六妙门皆以“息”为所缘。不属次第止观,亦不属圆顿止观,随修持人之智慧不同而有所不同。
【1】
‧ 修止 ---- 以善缘心,心一境性。最初要拣择一根本所缘,例如以佛号为所缘,此后,专一相续安住在此佛号上,此即为“止”。修习止,可使散乱浮动之心,达到明静不动。此时,内心之烦恼罪业,被禅定的力量暂时压住,但尚未消灭,如石压草,尚未除根,故应接着修观。
‧ 修观 ---- 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根据圣教量,观察诸法之 真谛理及俗谛理。本课程主要之修观为“四念处”。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补充讲表
壹、附表一 ---- 四念处
‧ 四 ---- 法门之数量;有四个法门。
‧ 念 ---- 能观的智慧。
‧ 处 ---- 所观的境界。
‧ 四念处 ---- 以四种能观的智慧(不净、苦、无常、无我),观察四个处所(身、受、心、法)。
‧ 四念处可破除五蕴身心的四种颠倒(常、乐、我、净),由于此四种颠倒,使我们产生无数的烦恼罪业,令我们无法解脱。由于内心攀缘依止身、受、心、法,而生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故欲破除此四种颠倒,必须依止身、受、心、法来破除,故名四念处。
贰、观身不净
恩爱情迷,四大缘生,妄有身。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净;
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
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
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
【观身不净】
‧ 能观:不净的智慧。
‧ 所观:色身。
‧ “观身不净”为一色法。
‧ 色身为果报中之正报,凡夫爱着世间的果报,其中以爱着色身为第一。故应先破除爱着色身之颠倒。凡夫以美食滋养自已的色身,以美好的衣服庄严色身,皆属于对自己色身的执着,即为“身见”。若爱着他人的色身,即为“欲心”。“身见”及“欲心”皆由色身而起,故应观察色身不净的真相(观身不净)。
‧ 恩爱情迷,四大缘生,妄有身:说明色身的缘起(种子不净),临命终时会先进入梦觉的状态,此时前六识皆不活动,之后则进入中阴身,此时八识俱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能够了别六尘境界,中阴身依止过去业力,而发现父母交媾,循业发现,由于业力的推动,则动一念恩爱情迷,此时阿赖耶识与父精母血之色法四大和合(即投胎)而入母胎。由此可知,烦恼业力(恩爱情迷)为因,父精母血之四大为缘,由此因缘而构成虚妄的色身(妄有身),此色身无自主性,由烦恼业力而生,自己无法作主,无真实性,故称“妄有身”。此处蕅益大师亦作「种子不净」之暗示,烦恼业力(恩爱情迷)、父精母血皆不净,因此色身为不净之结合,故「种子不净」。
‧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净:外相不净;色身有时会长脓疮,伤口则脓血交杂。而色身的九孔常排出屎尿等臭秽不净之物,故色身的外相不净。
‧ 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内相不净;众生妆扮自己的色身,事实上,色身就如画了眼耳鼻口的皮囊(画囊),囊内装满了脓血屎尿,故色身的内相不净。
‧ 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死后不净;第八识离开后,色身即会腐败青黑、膨胀、破裂、流出臭秽脓、腐烂………最后剩一堆白骨,故色身的死后不净。
‧ 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结劝;色身只不过是一堆未烂的白骨,切莫爱着此未烂骷髅(色身)。
‧ 念佛感应录:有一念佛人,临终时说一偈颂:
八十年来,拖着皮袋;
如今放下,何等自在。
‧ 有一老菩萨,一生念佛,晚年时得知自己患肝癌,三日无法入眠,由此可知,凡夫害怕失去色身,故平时必须调伏对色身的爱着,否则临命终时不容易舍弃色身。
‧ 《瑜伽师地论》:凡夫认为这念心即是我,为常一不变的主宰者,而色身即是我所依止的房子,依止此房子(色身)受用一切的境界,房子一但破坏,我即会痛苦,由此可知,凡夫对色身之执着。
參、观受是苦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苦果实堪悲,酸辛难比;
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
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观受是苦】
‧ “观受是苦”为一心法。
‧ 受:纳;心与六尘接触而产生受,此受虚幻无自性,可分为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受);“观受是苦”即是要观察这些“受”皆是苦恼。
‧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主要对治凡夫的爱烦恼;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主要对治凡夫的见烦恼。
‧ 凡夫的爱烦恼,可分爱着“色身”及爱着“受”二种,例如品尝美食,此时第六意识产生乐受,因此而爱着此乐受,并希望此乐受经常出现,而渴望此美食再出现,其实并不是爱着此美食,而是爱着此乐受,若是爱着美食,则不断地食用此美食,应愈吃愈乐,不会厌腻,事实不然,多吃必腻,可知爱着的是心与境和合所生的乐受,而不是爱着此美食。
‧ 观受是苦,即是了解一切受皆是苦恼,破除对受的执着。
‧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根的缘起;受必须依止根(感官的功能)而生。“根”是由妄想攀缘之心,向外奔驰流动而生,并抓住此六尘境界不放(吸揽前尘),因此成就了六根(所依),亦说明六根为妄想(心法)及前尘(色法)的和合,故由此可知受无自性,为妄想驱驰,吸揽前尘所生。
‧ 所依:唯识学将六根名为所依,即为六识所依止,六识必须依止六根才能有了别的作用。
‧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说明行苦的相状;因缘果报亦无自性,剎那剎那地随众生因地的善恶业力,而生苦乐果报。此种变化扰动,即是苦。
‧ 苦果实堪悲,酸辛难比:说明苦苦的相状;由于身心的变化,而生种种痛苦的感受。例如身体衰老、生病、面对死亡、怨憎会(与怨家相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等的苦,以及三恶道的苦,辛酸难比。
‧ 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说明坏苦的相状;受过去善业的招感,世间亦有种种的快乐,例如美好的眷属、各式各样的财宝、身体健康、长相端正庄严…..等等,使令我们感到一时的快乐、荣耀,但此快乐、荣耀无法久住,当此善业力享尽,苦恼的感受即会生起。故善导大师云:「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世间的快乐,皆是由业力而产生,当业力结束,快乐便消失,坏苦到来,其苦的势力比苦苦还大,更不易消受。
‧ 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结劝,不应被五欲尘劳所迷惑。佛法要众生放弃五欲乐,其积极目的是要我们追求三昧乐(明静不动内心之轻安乐)及涅槃乐(断烦恼圣人内心殊胜之寂静乐)。
‧ 五欲乐有诸多的过患,可分二方面来观察:
1.就当下:「譬如刀上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说明追五欲乐之当下,即有痛苦的感受。五欲乐虽甜美,但追求五欲乐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如刀上蜂蜜,舔愈深则割愈深。世人为追求男女欲、名、利,甘愿做牛做马以换取乐受,而不知世上除五欲乐外,尚有其他殊胜之乐。
2.就来生:「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说明乐受为善业所感之可乐果报,但此乐受却夹杂毒药,享受乐受之同时,也享受毒药,多次累积,便受毒害。虽然因过去的善业力,而享受五欲乐,但享受之同时,会产生贪、瞋烦恼(毒药),多次享受五欲乐,贪、瞋烦恼便不断地串习,终将堕落,导至大患,产生下一期不可乐果报。
‧ 故佛陀要我们诃责五欲乐,追求三昧乐及涅槃乐。四禅中的初禅----离生喜乐地,“生”即是世间的五欲。修禅定之人,调伏世间五欲后,而产生喜乐轻安的三昧乐即为初禅。此时,会觉观到所有的欲妄皆为负担,调伏五欲后,身心轻安,内心寂静,心一境性。故烦恼调伏一分,内心就多一分解脱、轻安。虽然舍弃五欲乐,但得到轻安乐,故蕅益大师劝勉我们「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肆、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观心无常】
‧ “观心无常”对治“见”烦恼。
‧ 所观:可明了分别之心,即第六意识。
‧ 观察此明了分别之心,剎那剎那地改变,即无常。
‧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明了分别心之缘起;迷失了真常之佛性,即《大乘起性论蕴》所云:「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因此妄动攀缘,此妄动一次又一次地扰动(纷纭),因而形成妄想分别心。
‧ 妄想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妄动(等流习性)所生,故妄想亦无自性。
‧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空间无常的相状(能分别之心无常);若将所攀缘的六尘除去,此能分别之心则不可得。例如以分别之心观察我们的眷属亲人,而生起“爱心所”;若以分别之心观察我们的怨家,则生起“瞋恨心所”;若将所观的眷属亲人及怨家除去,则“爱心所”及“瞋恨心所皆不可得,可见此能分别之心,由因缘而生,离尘无体,无自性可得。
‧ 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空间无常的相状(能分别之境无常);能分别之心,观察所得之境界,皆虚妄不实。例如每人对榴槤认识皆不同,有人以最好的名言称赞,亦有人以最坏的名言排斥,但此二种名言,皆不是真实的榴槤。由此可知,当外境(榴槤)进入内心,经分别之心观察后,所感受的境界,已和真实境界有出入。故蕅益大师云:「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说明时间无常的相状;过去心不可得,前一秒钟所起的念头,这一秒钟已无法找;末来心不可得,下一秒钟将起何念头,这一秒钟已无法得知;现在心不可得,这一秒钟的心,剎那剎那地生灭,无法安住,亦了不可得。
‧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现前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必须假借因缘而生,无法离开因缘。故蕅益大师劝勉我们:「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不要让此分别心做主人翁。
‧ 外道的禅定,到达四禅时,则无喜乐的感受(舍受),此时内心“明静不动,犹如止水,一切万法,皆于中现”,其心犹如平静不动之水,可显现出所有的境界。外道误以为此念心即是常乐我净,常住不动,即是涅槃,殊不知此明静不动之心,是由禅定的因缘而生,一但失去禅定,则明静不动之心亦觅之了不可得,故此心无自主性,不可称为涅槃。可知此明静不动之心亦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觅之了不可得,不可执着。
‧ 初学者之内心不容易做到无住,常游毕竟空,若欲使心不执着,则应将心依止于一法宝,例如依止于阿弥陀佛,即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命元辰,舍弃过去所有的依止,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为本来面目,烦恼妄想一起,则一心念佛,断除妄想,使之无法相续。如此一来,妄想分别的等流性,逐渐被佛号所调伏,佛号的力量亦随之增强,此时,业力亦会随之改变,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烦恼罪业随内心妄想之水流动,当妄想之流水被调伏后,烦恼罪业亦会随之改变。故初学净土法门者,不容易做到无住,故强调依止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万德法具,依止阿弥陀佛,则会有种种功德。舍弃过去所有的自我名言分别心,完全依止一句佛号,则能破坏过去所有的烦恼罪业,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调伏种种的分别烦恼,种种的罪业亦会随之调伏改变。
伍、观法无我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
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观法无我】
‧ “观法无我”对治“见”烦恼。
‧ “心”为能受用的我;“法” 我所受用的境界,亦为因缘所生。
‧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法之缘起;如来藏妙真如性周偏十法界(藏性周圆),由过去第八识善恶业之种子(业力),而起现形(本质相分),加上我们的分别心(分别辨),而正式受用种种不同的境界。例如吃饭,饭为业力所现,吃到口里,加入我们的分别心,心情好时,则觉得这口饭非常甜美,心情不好时,则觉得这口饭味道极差。故我们所受用的境界,为业力和分别心和合而生。如此的和合,不论苦乐,皆不离真如(法法全),真如不变而随缘。
‧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
‧ 舛:错误,乖违。
‧ 和合:《楞严经》:此一念心与境界,非和合,非不和合。若心与境界和合,则境界应在心中,不会消失,例如听见鸟叫,若心与境界和合,则鸟叫声应永在心中,不会消失;若心与境界不和合,如何能听见鸟叫声?故“非和合,非不和合”。
‧ 因缘:天台宗将万法分为理俱和事照二方面观察。二乘人过分强调因缘观(事照),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而往往忽略如来藏本俱之万法(性俱),不知缘生缘灭之中,尚有不生不灭之本性。故二乘人将三界之业力调伏之后,则无法再起作用,殊不知在不生不灭之本性之中,俱足无量功德。相反的,若过分强调自性本俱,而不从事照中创造因缘,亦有缺失。故楞严经中提出双遮,理俱和事照互相配合。
‧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外道的和合思想,及二乘人权巧之因缘思想,皆属戏论,应当排遣。必须了解,真如应理俱和事照互相配合。
‧ 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外道无智慧眼,看不清世间的真相,往往落入常见、断见,无法趋向涅槃。
‧ 外道之修行,不见诸法真实相,最多只到四禅八定,不出三界,无法趋向究竟涅槃。
‧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欲出三界,必须观察一切因缘之本性皆是毕竟空,妙有真空,一切境界,皆由各人六业力与分别心和合而生,无真实性,例如“水”,人见为水,鬼见为火,鱼见为房屋,天人见为塯璃。凡夫追求虚幻之境界,如同渴鹿追求阳焰(海市蜃楼,虚幻之相),永远无法满足。境界无自性,随顺因缘而变化,循业随心而生。
‧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十界的可乐、不可乐境界,皆无真实性,必须假借业力与分别心二种因缘才能存在。故蕅益大师劝勉我们:「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 金壁峰禅师:「若欲抓我金壁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铁链锁不得,休想抓我金壁峰」。
‧ 止静之十五分钟,前十分钟,必须先修止,心于佛号相续专一安住,此时处于无分别住,心中不可有名言,一心皈依,将这念心调到明静不动之境界,作为观的依止,之后再起观,观四念处,可随修一观,亦可修总相观。先观执着重者,所谓禽贼先禽王。
‧ 凡夫的烦恼,由串习而来,不会自然消失,必须对治,烦恼才会消失,就如地上有一堆垃圾,若不扫除,这堆垃圾不会自然消失。由于过去的串习,而产生诸多的爱、见烦恼,因此必须修四念处,对治爱、见烦恼。
‧ 观比止更为重要。“止”容易被破坏,欲界定,内之禅定是非常脆弱的,即使平时念佛念得很好,临命终时,内心仍易散乱;“观”则不同,经甚解而产生之抉择,一但建立,则不易被破坏,经“观”而产生无常无我之觉受,此种智慧不易退失,此觉受不易被破坏,对阿弥陀佛皈依之心,不易退失。故念佛人亦必须修止观,才能对治爱、见烦恼,否则爱、见烦恼只能暂时被佛号压住,并未根除。
‧ 爱、见烦恼由于无量劫不断地串习,非常坚固难破,故必须不断地、不厌其烦地重复修行,才能生起智慧,破坏爱、见烦恼。
‧ 必须先修止(念佛至明静不动),再修观,否则心过于散乱,无法起观。
‧ 小止观之二十五方便,即是修止观,对治爱、见烦恼。
‧ 小止观为明确的道次第,如何调身、调息、调心,进入正观,对冶魔境,治病,证果。
【2】
甲二、作者略史
一、出生 ---- 大师俗姓陈氏。世为颖川人,因晋时避乱,止于荆卅华容。父起祖,于梁元帝时,封为益阳侯。其母徐氏,梦香烟五采,萦回入怀,又梦口吞白鼠,因是而孕。诞灵之时,红光耸霄,邻人见之以为失火,争而视之,并无火事。是师产生,欲烹荤作食,以为庆席,时火灭汤冷,为事不成,有二僧扣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当出家,言讫而隐。
‧中国佛教分为大乘八宗,其中以天台宗之教、观二法最为完备,故古人赞叹天台宗之教法为教、观双美。而此完美教观之产生因缘,与智者大师生长之历史背景,有决定的关系。因此,了解智者大师生长之背景,有助于我们了解此教观产生之因缘。
‧家庭背景:智者大师俗姓陈。为颖川人,但因晋朝时避乱,而搬迁于荆卅的华容。大师之父亲名为起祖,梁朝孝元帝时,封为益阳侯。由此可知,智者大师生于大户长者之家。
‧ 母亲怀孕之情况:智者大师之母亲姓徐,温良恭俭,偏情斋戒,梦到空中有五采香烟,重重环绕其身(萦回),最后进入怀中,又梦见白鼠进入其口中(口吞白鼠),因此而孕。
‧ 白鼠:古时白鼠为尊贵的表征,为龙的化身。
‧ 出生时情况:出生之日(诞灵之时),红光高耸云霄,邻人见之以为失火,争而视之,才知并无火事。
‧ 出生后情况(无法煮荤食、圣僧授记):智者大师出生后,其父母欲煮荤食,请客庆祝,但始终无法起火,故无法煮荤食,此时有二位出家人扣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当出家」,说完之后便离开(言讫而隐)。
‧ 此儿道德所钟:“钟”,积聚,说明智者大师为功德力所成就,而非罪业力所成就。
‧ “火灭汤冷,为事不成”之因:
1.若从本门而言,智者大师为法身大士,其清净心无所障碍,无隔阴之迷,故可使火灭。
2.若从迹门而言,智者大师为圆教五品观行位(仍属凡位),仍有隔阴之迷,但由于菩萨于过去生中发大誓愿,其内心之清净愿力不可思议,即使在转世时,出现恶法,亦可使之消灭。
‧ 受戒时亦然,必须发愿,过去颠倒的境界就让它过去,从今以后,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如此之愿虽小,但若能不断地去实践,由愿起行,由行再加强愿力,如此不断熏习第八识,当身口意将起恶法时,第八识自然会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抗拒恶法。由此可知愿力之重要,未入圣位之前,必须经常发清净之愿。
‧ 由此可知智者大师生出之种种瑞相不可思议。
二、童年 ---- 师眉分八彩,目耀重瞳,有古帝王之相。至年七岁,喜往伽蓝, 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能成诵。年十五,值孝元之败,家国殄丧,亲属流徙,叹荣华之难久,痛雕离之易及,于长沙像前,发弘大愿,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年十七,深厌家狱,思灭苦本,然二亲恩爱,不容听许,虽惟将顺,而寝哺不安,乃刻檀为像,披藏寻经,晓夜礼诵,念念相续。
‧大师之福德、智慧相状特别:
1.福德相状特别:大师眉有八彩色,眼有双瞳,有古帝舜王之相。
2.智慧相状特别:年七岁,喜欢到僧伽蓝,诸僧为他念【普门品】一遍,听后即能背诵。(闻、思陀罗尼)
‧大师之母得知其有此特别之智慧,此后便不允许大师再到寺庙,唯恐其出家。年十五,家有重变,侯景之乱孝元大败,家国皆穷尽丧失(殄丧),亲属流亡(流徙)。大师见此境界之变化,内心感叹荣华之难以持久,痛心雕谢别离之快速到来,于长沙寺庙佛像前,发弘大愿,誓出家作沙门,以荷负佛陀正法,为己重任。
‧由此可知「好花经摧折,曾无几日香,憔悴剩残枝,明日弃道旁。」好花好比世间之五欲乐,权位、眷属…….等种种之五欲乐,只能受用一时,雕凌之后,无常败坏,弃之道旁。
年十七,内心深厌家庭生活,犹如牢狱不自在,想灭除痛苦之根本(爱取烦恼),欲出家修习戒定慧,以调伏痛苦之根本,但由于父母亲恩爱大师,不答应其出家为僧,因此大师只好随顺,但内心吃睡皆不安(寝哺不安),于是刻檀木为佛像,读诵经藏(解门),夜礼拜佛(行门),内心“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之信念不断,念念相续。
三、出家 ---- 年十八,二亲殄丧,从兄求去,依果愿寺法绪法师出家。后诣大贤山,诵法华经、无量义经、及【普贤观经】,历涉二旬,三部究竟。进修方等忏,心净行勤,胜相现前,见道场广博,妙饰庄严,而诸经像,纵横纷杂,身在高座,足蹑绳床,口诵《法华》,手正经像,是后心神融净,爽利常日。逮受具戒,律藏精通,先世萌动,而常乐禅乐,怏怏江东,无足可问!
‧年十八,父母亲过世,向兄长要求出家,依果愿寺法绪法师出家。后跟随慧旷律师至大贤山之道场,使令诵法华三部(法华经、无量义经、及【普贤观经】),诵了二十日,三部诵竟。
‧智者大师出家于果愿寺,为乡下的小道场,智者大师的师父见他为初出家之小沙弥,便叫智者大师到田里工作,虽然智者大师偏爱解、行二门,亦毫无怨言地下田工作,利用夜晚到书房看书,被法绪法师之同参慧旷律师见到,感觉到智者大师虽是小沙弥,但气质非凡,阅经时专注好乐之情,亦与众不同,故对法绪法师言:「此沙弥为法门龙象,非此小道场所能栽培。」因此,法绪法师便将智者大师交予慧旷律师。
‧慧旷律师为唯识宗之学者,曾向真谛三藏学习摄大乘论,于唯识、戒律皆有相当的研究。
‧昔日智者大师诵经典时,内心常有疑惑,例如有时佛说妄想为生灭,但有时佛又说,妄想即真心,为不生不灭;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要灭此一念心),却又说诸佛正遍知海,存众生心想中(此一念心不可完全消灭)。故若无天台五时八教之道次第,则会觉得经典很多矛盾、很多疑惑。当时智者大师亦然,但当他诵了法华经后,很多疑惑随之而解。
‧ 智者大师在大贤山除了诵经外,慧旷律师亦为之受戒,并令他修方等忏,于静坐入观内心寂静之时,殊胜相状现前,见一广大道场,妙饰庄严,而诸经书佛像,纵横纷杂,无明确次第,智者大师自己身在高座,坐在绳床上,口诵《法华》,手整理经书佛像,之后由于业障消除而内心寂净。
‧ 大乘方等忏:除礼拜外,并要静坐入观(修止观)。
‧ “口诵《法华》,手正经像”亦表示智者大师将来会以法华一佛乘之思想「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以此一佛乘之思想,而判出五时八教,使令佛陀教法的次第,更加明显。
‧ 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佛陀教法依众生根器之不同可分顿、渐二大类。华严时属顿教,佛陀成道后,先对大乘善根成熟的法身菩萨说华严经,说明十住、十信、十回向、等觉、妙觉…….等等,佛菩萨果地功德,及因地六波罗蜜之修行,开展一佛乘的因果,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时,根机未熟之凡夫、阿罗汉二乘人则无法了解,因此佛陀说渐教法,依次为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设渐归顿)。
‧ 等到受具戒后,律、藏精通,过去禅定之善根发动(先世萌动),而喜乐禅乐,怏(一尢、)怏江东,无足可问!
‧ 怏(一尢、)怏:心中不满足。
‧ 当时的修行人,若不是有禅(观)无慧(抉择智慧,属教),即是有慧无禅,极少教、观双修,故智者大师内心有许多疑问,无足可问,因此心中不满足。由于此背景,使令智者大师日后所安立天台宗之教法,必是教、观双修。
‧ 由此可知,“无常”为智者大师出家之因缘,「叹荣华之难久,痛雕离之易及」,由于“无常”之智慧,而生起厌离心。现今受戒时,亦说此偈「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
四、悟道 ---- 至年二十二,遥闻南岳慧思大师止光卅大苏山,即往礼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于是积勤行道,经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思师叹曰:「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 年二十二,遥闻南岳慧思大师于光卅大苏山住持正法,即告辞慧旷律师,前往礼拜慧思禅师。慧思禅师见智者大师时即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慧思禅师为相似位,断见、思惑之人,宿命神通,故见智者大师便知,昔日曾与智者大师,于灵山同听佛陀说法华经。由于过去的因缘,今日又见面。
‧ 慧思大师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
‧ 「普贤道场」:体性周偏为“普”,随顺众生之因缘成就无量之功德(随缘成德)为“贤”。体性周偏、随缘成德即是“真如”。故中国的忏法分为二大类:
1.梁皇忏类:属事相,向佛菩萨发露罪业,思惟罪业之过患、发愿不再造作。
2.法华三昧忏类:属理忏,依止“真如”,只要有无明就应该忏悔,不能随顺真如,即要忏悔,此为较深的忏法,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有一偈颂:「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故知妄想为业障之根源,欲熄灭业障者,应先熄灭妄想,端坐观实相,趣向真如。
‧ 普贤道场之法华忏,根据普贤菩萨劝发品,以普贤菩萨为本尊,故中国诸多忏法之结尾必须三称南无普贤菩萨摩诃萨。八十八佛亦属普贤道场之忏法,依止真如。
‧ 于是积勤行道,经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思师叹曰:「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 四安乐行:誓愿安乐行、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即发菩提心,摄持身口意三业(修戒定慧、止观)。四安乐行为慧思禅师读诵法华经后之心得,以四安乐行品总摄法华经,故将此法门流传于后。法华三昧忏之思想亦为慧思禅师所创,由智者大师写成文句。
‧ 由此可知慧思禅师教授智者大师之方法为 1. 拜法华三昧忏 2. 诵法华经、修四安乐行。
‧ 智者大师于是积勤行道,经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陀罗尼之智慧因静(三昧)而发。
‧ 三昧为定所收摄,陀罗尼属慧,陀罗尼必须依止三昧,散乱心无法生起陀罗尼。三昧容易退失,而陀罗尼则不易退失。《瑜伽师地论》将陀罗尼分为四种:
1.法陀罗尼:于三昧中得法陀罗尼,则对佛陀之教法(能诠之教法)能闻持不失,经典诵过一即不忘失,属闻慧成就。
2.意陀罗尼:对所诠之教法(苦、空、无常、无我…..)能闻持不失,属思慧成就。
3.咒陀罗尼:属修慧成就。通于内外道,有三昧禅定之人,藉禅定之堪能性,加持咒语,例如诵某某咒,则可免某某灾。佛菩萨之咒则不同,不但称赞人法,并以神咒消灭众生之妄想,引导趣向圣道。例如楞严咒:「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祈获法身。」
4.忍陀罗尼:安忍诸法实相而不失,为法身菩萨之境界,属证慧成就。
‧ 此时智者大师所得属法、意(闻、思)陀罗尼。
‧ 慧思禅师赞叹曰:「你所证的境界,没有你的善根,无法证得,亦只有我可以判断你所证的境界,你所入定者,为法华三昧前方便,尚未进入高深禅定;所生起的智慧,为初旋陀罗尼。由于对空性的理解(旋陀罗尼),一般只对文字初浅理解之法师,无法和你辩论!你将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 智者大师依据《普贤菩萨劝发品》,安立三种陀罗尼:
1.旋陀罗尼:旋有入空,空智慧成就,对空智慧能摄持不失。
2.百千万亿旋陀罗尼:观察百千万亿之差别相,假观智慧成就。
3.法音方便陀罗尼:中观智慧成就。
‧ 证得陀罗尼之人,内心不断涌出智慧,可九旬(九十天)谈“妙”(“妙”法莲华经),众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本门十妙、迹门十妙……….一切佛法汇归于“妙”字。
五、弘法 ---- 思师造金字〈大品般若经〉竟,自开玄义,命师代讲,师纵无碍辩,唯三三味及三观智,用以谘审,余悉自裁。思师手持如意,临席赞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也。」又云:「余老矣,久羡南岳,当往居之,愿尔宏扬大法,勿作佛法断种人。」
‧ 智者大师师证得旋陀罗尼之后,适逢慧思禅师用金字造《大品般若经》竟,慧思禅师亲自开讲玄义,并命智者大师代讲经文,由于大师有陀罗尼之境界,故能无碍辩才,但唯三三味(空、无相、无作)及三观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无法突破。
‧ 三三味:
1.空:照见五蕴皆「空」,即我空,观察此色、受、想、行、识之生命体,无一恒常住不变之「我」。生命体为业力及烦恼和合,而创造色法及心法之相续(生命相续),此生命相续剎那剎那地变异,无一主宰者,例如「病」,亦为业力及烦恼和合,无一主宰者,无人可控制。
2.无相:观察色、受、想、行、识亦为毕竟空,即法空。
3.无作:玄奘大师译为「无愿」,由于观察空、无相,而即对三界有漏之道无需求之心。
‧ 三观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即空、假、中三种智慧。
‧ 智者大师疑问「三三味」为藏教所修,何以称为圆顿止观?又《大品般若经》云:由一切智引生道种智,由道种智引生一切种智,此三观智应次第生起,何以称为圆顿止观?
慧思禅师答:不可由法门判断是否为「圆顿」,而必须由此能修行之心,能否开圆顿解来判断。天台宗提出中道实相,观察现前之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了解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修行一切法之前,若能了解中道实相,则即是圆顿止观,即使是受三皈五戒亦然。
‧ 中道实相:观察现前之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
1. 即空:观察现前之一念心,必须假藉因缘而有,不能离因缘而独立存在,必须随顺因缘而变化,无真实独立之自主性,本性为毕竟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2. 即假:即此一念心,本性为清净毕竟空,随顺染净之因缘而创造出十法界、十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
3. 即中:空、假为不并、不合,由「空」衍生「假」,其中并无能所,亦无前后,当毕竟空之心受染净之因缘创造十法界之时,空有同时存在,无能所前后,此即为「即中」。
‧ 以此三观智修空、无相、无作,与藏教人不同。藏教人,依生灭次第,以空破有,空有对立,故往往成就空之后,便不再出来。天台宗则强调空有同时存在,一空一切空,非空假对立。话虽如此,了解现前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但依修行之次第,仍必须先修空观。蕅益大师于《灵峰宗论》指出:「一心三观,必以空为初门,譬如一刀千纸,历历分明」,圆顿之人修习止观,犹如利刀,一刀千纸,但每一张纸的次第,清楚分明。圆顿之人修习空,而不执着空,以空破执着,事实上空亦无自性,由于众生执着之习性,故以空破有。
‧ 智者大师心中之二疑问,经慧思禅师指示,即疑开顿解,智者大师终于了解慧思禅师所创一佛乘之圆顿止观,此时慧思禅师赞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也。」又云:「余老矣,当退居南岳,愿你宏扬此一佛乘之妙法,勿作佛法断种人。」
既奉严训,不获从往,遂同法喜等二十七人,移至金陵。有僧法济,自矜禅学,倚卧问言:「有人入定,闻摄山地动,知僧诠练无常,此何禅也?」师曰 :「边定未深,邪乘暗入,若取若说,定坏无疑!」济惊起谢曰:「老僧尝得此定,向人说此,即失此定。」由是名闻朝野,声驰道俗。
‧ 智者大师便奉慧思禅师之严训,同法喜等二十七人,移至金陵(此时智者大师年三十)。当时金陵佛法相当兴盛,有一位六十多岁的法济法师,有些禅定的功夫,并且相当地傲慢,躺在椅子上问智者大师言:「有一人入定,于定中见到距离人间七公里之摄山在震动,又见三论宗僧诠法师修练无常,此为何种禅也?(他心通)」智者大师曰 :「此种禅,属于意界定(边定),只在禅的边缘,未进入根本禅,于禅定中,应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如何见摄山地动,及僧诠修练无常?可见有邪(鬼神等之外邪;或妄念之内邪)乘心中失念(暗)而入,若执着此定(取)或向他人说,此禅定必会被破坏!」此时法济法师立刻惊坐起身,谢曰:「老僧尝得此定,向人说此,即失此定。」由此可知智者大师的智慧不可思议,从此以后便名闻朝野,声驰道俗。
‧ 于百法明门论中指出失念为昏沉、掉举之前奏,例如念佛时失去佛号(失念),则会产生昏沉、掉举。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萨婆他品》中指出“沉默”(微细的失念)为失念之前奏,例如念佛时佛号虽尚在,但不清楚,将要失去佛号之时,即为“沉默”,此时最易邪乘暗入,而见诸境界。
‧ 平时于散乱心中打妄想,不会有何境界,但若于定中打妄想,由于心力太强,则易见诸境界。
‧ 智者大师于瓦官寺共待八年,主要讲法华经、大智度论、释禅波罗密三部经。
年三十八,因感徒众转多而得法转少,乃谢遣徒众,隐居天台,以期深入三昧,令法镜圆明,渊源流长。师初至头陀,一日入座,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振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畏,师安心空寂,诸魔自退,魔复作父母师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师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强转二缘,所不能动。至此云开见日,万境洞明,妙慧深禅,法乐内充。后于天台山建立道场,并演说《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及《摩词止观》等三大部。台宗教观,由是而完备,门庭从此而光辉,而天台一宗之教观, 始卓然成立也。
‧ 年三十八,感到亲近他的徒众转多,而真正得法者转少,乃谢遣徒众,隐居天台,以期深入三昧,使令大乘法镜更加圆明,渊源流长。
‧ 传记记载,智者大师第一年有四十位徒众,有二十人悟道,得一佛乘之教法;第二年有一百位徒众,有十人悟道;第三年有二百位徒众,只有十人悟道。由于弘法利他之因缘渐差,于是考虑自修。
‧ 深入三昧之后,才能使大乘法镜渊源流长,故教观纲宗云:「佛祖之要,教观而己,教非观不传,观非教不正。」可见若无止观,则教法无法弘传。
‧ 智者大师便带几位徒众至华顶山修头陀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日入座,忽于后夜,定中见到大风拔木,雷振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怖,此时智者大师由于已证旋陀罗尼(理解空性),故能安心空寂,诸魔自退,魔又变作父母师僧之形相,一下依靠,一下拥抱,悲咽流涕,欲破坏智者大师之禅定,大师则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强转二缘,所不能动。
‧ 大师所遇所见之境,非凡夫所能及,凡夫体达本空者少,若遇魔境,则需仰赖佛力,退诸魔境。
‧ 智者大师经过天魔干扰之后,便云开见日,万境洞明,突破一切障碍,生妙智慧,禅定深厚,法乐内充。后于天台山建立道场,并演说《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及《摩词止观》等三大部。台宗教观,由是而完备,门庭从此而光辉,而天台一宗之教观, 始卓然成立也。
‧ 《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属教;《摩词止观》属观,即一心三观,观现前之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
‧ 天台宗之教观虽源自慧文、慧思禅师,但未明确标示判教,属口述之心要,直到智者大师着《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及《摩词止观》,此时天台宗之五时八教、一心三观才现于文字。
六、入灭 ---- 年六十,应皇奉迎,演说《法华》,行至石城,乃云有疾,谓智越云:「大王欲使吾来,吾不负言而来,吾知命在此,故不须前进也。石城是天台西门,大佛是当来灵像,处所既好,宜最后用心。」语己右拹西向而卧,专称弥陀、般若、观音,唱《法华经》、《无量寿经》,以为最后闻思,时石佛倍大光明满山,直入房内,诸僧咸见。智朗请云:「伏愿慈留,赐释余疑,不审何位?殁此何生?」师云 :「吾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只登五品!」又云:「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言讫跏趺唱三宝名,如入三昧,未时入灭,至于子时顶上犹暖。春秋六十,僧腊四十。 -------- 糅合〈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年六十,应皇帝邀请,演说〈法华〉,行至智者大师可能是往生,便说有疾病,不能再行走,并告诉侍者智越法师云:「大王欲使我来,我不负言而来,我知命应在此结束,故不须前进也。石城是天台西门,大佛是当来灵像,处所既好,宜在此做最后用功。」
‧说完之后便右拹西向而卧,专称阿弥陀佛、摩诃般若波罗密、观
世音菩萨,唱〈法华经〉、〈无量寿经〉,以为最后闻思,时石佛(弥
勒菩萨)倍大光明满山,直入房内,在场的诸位法师都看见。
‧ 此时智朗法师请问云:「希望大师慈悲,解除我们心中疑惑,大师之修行为何阶位?死后往生何处?」师云 :「我若不领众,今生必能得圆教之六根清净位(断见思,与慧思禅师同),但由于我领众,又讲经说法,损己利人,只登五品!」又云:「我的师长、朋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说完之后,便跏趺唱三宝名,如入三昧,未时入灭,至于子时顶上犹暖(入圣位或生净土)。年六十,僧腊四十。
‧ 可见领众虽可增加福德,但不易断除烦恼。
‧ “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故知智者大师可能是往生弥陀国土,亦有人说智者大师可能是往生弥勒净土,因“石城” 之石佛为弥勒菩萨之相。
‧ 智者大师之一生就本门而言,为法身大士;就迹门而言,为圆教五品观行。
甲三、随文释义 分三:初总论。 二、分论。三、结论。
乙 一、总论分三:初总标佛法大纲。二、略述止观功德。三结示着
述缘起。今初。
丙一、总标佛法大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智者大师于修止观前,标出佛法之修行大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出于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之前一尊佛)之略教戒。此亦包含止观之内涵,其中可分为二次第:
道次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行佛法必须要有一正见。
在佛陀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中有一部分为“无因缘
论”,即相信宇宙的种种果报,皆自然而生,无其原因,完全靠
个人追求而得,亦不相信生命相续,主张“人死如灯灭”(断见),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