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墓园九想观

发布时间:2022-10-08 10:01:17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6 墓园九想观

  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死后经一日二日乃至三日,膨胀成为青黑、腐烂,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性质),而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被鸟所啄、或鹰所啄、或鹫所啄、或犬所食、或豹所食,乃至各种生类之所食。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而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弃冢间之死尸,由于具有血肉而筋连结于骸骨……乃至……无肉之附着血而筋连结骸骨……乃至……无血、肉,唯筋连结骸骨……乃至……[关节]解散,手骨于此处,足骨于彼处,踝骨于此处,腿骨于彼处,盘骨于此处,背骨于彼处,头盖骨在彼处,骸骨散在四五八面。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而成为如此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弃冢间之死尸,初如螺色之白骨……乃至……经过一年,骸骨堆高……乃至……骸骨粉碎败坏,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而成为如此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南传长部二 大念处经279-280)

  复次,诸比丘!譬如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或经一日、或二日、或三日,膨胀而变色青黑,分化腐烂,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法,成为如是,难免如此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着世间。

  复次,诸比丘!譬如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或被鸟、兀鹰、鹫野狗、豺或被种种虫类啄啖,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是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着世间。

  复次,诸比丘!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骸骨之连锁,尚带血肉,被筋连缚。又,连锁之骸骨(已经)肉隤血污,被筋连缚。又,血肉皆无,唯筋连缚。又,骨节解散,散乱诸方,手骨、足骨、胫骨、腿骨、腰骨、脊骨、头骸骨等,各于异处。彼致念此身:「此身亦如是之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此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而不执着世间。

  复次,诸比丘!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其骨白似螺色,经年堆积,又腐烂而为碎 ,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之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此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于外身随观身、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于身随观集法、于身随观灭法、于身随观集灭之法而住。彼现「身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

  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南传中部一 念处经75-76)

  九想,又作九相、九想门、九想观。即对人尸体之丑恶形相,作九种观想。为不净观之一种,行之可断除我人对肉体之执着与情执。九想为:

\

  (一)青瘀想(梵 vinīlaka-sajj.ā),又作想相坏、青想。观

  想风吹日晒,死尸变黄赤色,复又发黑青。

  (二)脓烂想(梵 vipūyaka-sajj.ā),又作想相烂、绛汁想。观想死尸皮肉糜烂,自九孔出脓生虫。

  (三)虫啖想(梵 vipadumaka-sajj.ā),又作想相虫啖、食不消想。观想蛆虫、鸟兽之食尸。

  (四)膨胀想(梵 vyādhmātaka-sajj.ā),又作想相青瘀。观想死尸之膨胀。

  (五)血涂想(梵 vilohitaka-sajj.ā),又作想相红腐、脓血想。观想死尸之脓血溢涂。

  (六)坏烂想(梵 vikhāditaka-sajj.ā),又作想相虫食。观想皮肉之破裂、腐烂。

  (七)败坏想(梵 viksiptaka-sajj.ā),又作想相解散。观想皮肉烂尽,仅存筋骨,七零八落。

  (八)烧想(梵 vidagdhaka-sajj.ā),又作想相火烧。观想死尸烧为灰烬。

  (九)骨想(梵 asthi-sajj.ā),又作想相生、枯骨想。观想死尸成为一堆散乱之白骨。以上九种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于清净道论四十业

  处中,列有十种肉体之不净观,即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等十不净。

  在诸经典中皆举有多种不净之观尸法,以治贪欲之心,今列举如下:

  (一)据禅法要解卷上载,若淫欲多者,应修习二种不净观。即:

  (1)观死尸臭烂不净,取此不净之相,至闲静处以自观不净。

  (2)虽眼不见死尸,然从师受法而忆想分别,自观身中充满发、毛、涕、泪、汗、垢、痰、喑等三十六种不净物。

  又修习不净观能对治众生对于色、形容、威仪、言声、细滑、人相等六种欲望之执着,且将不净分为恶厌之不净与非恶厌之不净二种。对于执着前五种欲望者,令观恶厌之不净;对于执着人相者,则令观白骨人相。又观死尸为不坏,能断除威仪、言声二种欲望,观死尸为已坏,则悉断六种欲望。

  (二)据俱舍论卷二十二载,修不净观可对治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供奉贪等四种贪。即:

  (1)缘青瘀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显色之贪。

  (2)缘死尸被鸟兽所食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形色之贪。

  (3)缘虫蛆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对治妙触之贪。

  (4)缘死尸不动等之相以修不净观,可治供奉之贪。此外,若缘骨锁以修不净观,则因骨锁中无四贪之境,故能对治上述之四贪。

  (三)据大乘义章卷十二、卷十三,将不净观分为厌他身而观他不净与厌自身而观自不净二种。前者观他身中有九相,即:

  (1)死相, (2)胀相, (3)青瘀相, (4)脓烂相, (5)坏相,(6)血涂相,(7)虫啖相,(8)骨锁相,(9)离坏相(分散相)。然大智度论中缺死相而加烧相。后者观自身中有五不净,称为五种不净。即:

  (1)种子不净,肉体系由因缘而形成,故内(烦恼、业)、外(父母之精血)之种子不净。

  (2)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十月不净。

  (3)自体不净,此身由四大之不净所成。

  (4)外相不净,此身之九孔常流不净。

  (5)究竟不净,死后弃置冢间烂坏,亦永久不净。又人之色贪有二种,即:

  (1)爱自身,可以观五不净对治之。

  (2)爱他身,可以观九相对治之。其中,爱他身中有四种欲,即:

  (1)威仪欲,可以九相中之死相对治之。

  (2)形色欲,可以青瘀、脓烂、血涂三相对治之。

  (3)处所欲,可以胀、坏、虫啖、分散等四相对治之。

  (4)细触欲,可以骨锁相对治之。

  于初果断三结中之断身见可知,有情众生对自身的强烈执着,所以初步应对自身的执着与以先断除,于内观自身亦有此九想不净,观身而住;于外观他 (她)人亦有此九想不净,观身而住;于内外观自、他亦有此九想不净,观身而住;随观自他种种不净不断集起,随观集法而住;随观自他亦难免如是坏灭,随观灭法而住;随观自他不净不断集起且亦难免如是坏灭,随观集灭法而住,这些依身的观察自然会有「身是存在」的念头,但此身是多难系苦非依止之处,应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这才是修习墓园九想观的目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