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航法师叙说
律航法师著述
我与慈老恩师的关系
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的意义和展望
我怎样纪念慈老恩师
赠台湾佛学院同学毕业序
《人生真谛》序
《虚云老和尚十难四十八奇》序
阿弥陀佛诞辰的掌故
我与慈老恩师的关系
绪言
我若不蒙慈老的殷重劝勉,决不会抛妻弃子而顿入空门;我若不经慈老恳切开示,决不能一门深入念佛法门;我若不受慈老为法忘身的感召,决不肯以垂死颓龄奔走结缘。可以说我六十岁以前,是一个道地军人;六十岁以后,变成一个新戒比丘。这是我今生九十度的大转变。唉!父母生长我的色身,慈老引发我的慧命。可怜父母见背时,我因担任抗战职务,而不能亲视含殓,已抱恨终天。今日恩师示寂时,我又在外弘法,而不克亲承顾命,更觉默对怆神。所以每一念及亲恩师义,真如万箭钻心,而欲哭无泪,欲语无言。兹因各新闻家拟出慈老逝世纪念专刊,一再敦促属文以充篇幅,我只好忍痛追述我个人与慈老七年相处的经过梗概。至于慈老一生修持,弘法度生的精神和事迹,惜未道其万一,尚望各界大德文豪,发挥光大,共垂不朽。
一、一见倾服
当民国卅七年,我到台湾,偶然与台北东和禅寺曾普信居士,漫谈在台僧界大德。他说:‘不久由南洋请来一位慈航法师,本省佛教分会定期开一个欢迎大会,你可以来参加。’我准时到会,当万目睽睽时,山门进来一位身披黄衣的和尚,道貌十分魁伟庄严,又闻一片鼓掌声,大家肃然起敬。登台演讲,口如悬河。讲毕供斋,幸与同席,得聆革新佛教的鸿论,多年不能解决的疑团,一旦豁然贯通。所以倾心佩服,同时皈依座下者,有女界张护法,慈老常说:‘我到台湾新收男女两个弟子,一名黄律航,一名张护法’,即指此时而言。
二、诏助教育
慈老来台,系中坜圆光寺妙果老和尚托宏宗法师,由新加坡聘请来台,创办僧青年教育。开学以后,男女学僧约六十余名,可惜都不通国语,慈老一身唱独角戏,实在太辛苦。一天勤劝我和张护法发大心,我们大为感动,我答应担任国文,张护法担任国语。全部佛学功课,慈老一人包办。八个月朝夕相处,时时闻法质疑,我一生对佛法稍具常识者多在此时。
三、恳劝出家
卅七年年终佛学院放假,我随慈老到板桥圆通寺听经。慈老规定每晚开一座谈会,有一次轮我演讲,讲题为‘三十年后的理想世界\’,推论到经过三次四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人类受原子弹伤亡在半数以上时,人心乱极思治,唯佛教可以实现世界大同永久和平。不料狂言瞽论,谬膺慈老击节欣赏。当时以殷重语调说:‘我向来不劝居士们出家,尤其在社会上负有声望者,总劝他们护持佛法。我今天劝你出家的本意,实在因为僧界人材太感缺乏。若出家后多一个弘法的人,将来对佛教的贡献更大。’
我当时很惭愧的答道:‘师父以将相所不能为的大责任来劝勉,真令我兴奋和感激。但我学佛日子太浅,虽然知道家庭情爱和社会嗜好为生死轮回的根本,但因习染太深,尚不能立时割舍。请师父容我考虑三个月,再答覆这个问题。’慈老欣然微笑,连说三个好好好!
四、方便剃度
我经慈老开示之后,重加思惟。一时觉得弃俗为僧,专心学道,为了脱生死的捷径,良机万不可失;一时又觉得妻弱子幼,轻怜密爱,种种嗜好,难以割舍。此时真是理欲交战,到了踌躅两端的时候。惟有加紧念佛,遂由每日五千声,渐渐增加到两万伍千声。忽然开悟,决不可为刹那的世爱,竟断送旷劫的慧命。遂决定出家的念头,顶礼慈老,报告志愿,决心出家,任何劝阻,决不更改。慈老很喜悦的说:‘再过一周,即四月初八佛诞日,为你圆顶。惟我来台没有寺庙,怎能收徒?请妙果老和尚作你的剃度师,我作你的传法师。’幸妙老欣然应允,所以佛诞那一天,妙老持刀剃度,慈老传授菩萨大戒。不久僧难突起,僧侣四散。我始终在圆光寺得所依止,这才知道慈老方便善巧的妙用。
五、同遭僧难
当卅八年五六月间,谣言迭起,或说中共匪谍冒充僧尼混入台湾,或说政府已得到许多报告证据,纷纷扰扰,莫衷一是。这时候慈老办妥佛学院毕业,遂由中坜到了新竹灵隐寺结夏安居。我有一天忽然心血来潮,要看望师父,遂约丁委员俊生,董委员正之,同到新竹面商护持佛法。不料刚下火车,即闻灵隐寺的僧众一同到警察局问讯,遂改往警局,见慈老及道源、默如、戒德诸位法师,和八九位同学团聚一室。询悉为新竹市发现反动标语,凡略涉嫌者皆须校对笔迹,不符者即可释放。于是慈老一行僧众,均由丁委员具保回寺。不料次日警局又传全部僧众到局问话,慈老请求挺身独去,不获允许,只得大家同往。我系来宾本不在被传之列,但情同父子,应共患难。又因在俗友好更加努力营救故,遂赴警局,声明愿列名案内,同到台北解决。慈老在拘留所与十三位法师同学,照常说法默念观世音菩萨,毫无忧戚之色,直至事实大白先后释放。唯莲航等四位同学未同时释放,极表愤懑,坚拒出狱。
六、嘱护同学
两次僧难解除之后,慈老住汐止静养,大部分同学仍住中坜圆光寺,我在小儿文枢寓养病,慈老一日招来面谕,速回圆光寺照护同学。并说:‘此次僧难,固由政府失察误会,但出家人未能严持戒行,亦不无因果。汝回寺后可与同学讲解律仪。’遂答我未受具戒,似不合阅律。慈老说:‘此系研究性质,并非传戒,旧说有两解,勿拘泥。’我奉命回圆光寺,日与诸同学研究戒律,大家杜门不出,藉息风波,方知慈老对佛教青年,爱护无微不至。
七、玉成闭关
卅九年八月,弥勒内院行落成典礼,我来参加,慈老说:‘我没有庙时,不便叫你同住,现已有屋,汝可速来。’我答志在闭关,以便专修。慈老立即征得达心玄光两位当家师同意,十月在静修院掩关,专修般舟三昧。关中时得开示用功方法,并调护身心健康。师恩重如须弥,惭愧何以报答?
八、勉受具戒
四十一年大仙寺冬期传戒,慈老闻讯即令我报名,并令转知会性、真性两位法师同行受戒。并云:‘得戒与否全在自已?末法戒坛,殊难求全,勿顾虑。’我三人谨遵面嘱,如期报到,受具足戒。回忆前情,皆由勉励所赐。
九、法门诤论
慈老在各处弘法,总劝人念佛为修持正行。尤其对于年老男女们,更开示唯有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末法最契机的法门。然自己只愿世世当法师,将来往生西方也可,不生西方也可。我学佛以来,专修念佛法门,又兼爱师心切,常常引据净宗理论,一再婉谏慈老,重立志愿,求生极乐。慈老开示:‘劝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你所赞成的,我自己不求生西方,你不赞成的。你赞成的不用再说,你不赞成的说也无用,久后总叫你明白。你劝我往生西方是很对的,但净土是一门,众生的志愿千差万别,怎能叫人人同进一门呢?我甘心在生死海多吃几次苦,了我度生大愿。’我经此次开示之后,不敢再谏。现在慈老示寂,于三日后入龛,面容如生,身软如绵,胸口尚有微温,等等瑞相。足征慈老已生善地,乘愿再来,圆满菩萨度生大愿。遗嘱照示,信而有征,所谓‘久后总叫你明白者\’盖指此时也。
十、待人宽恕
慈老无论对待何人,一本宽恕。外人不察,加以诲人不倦,管人不严的讥讽。那知他的管人不严处,正是他的伟大处。他向来尊重佛性,确信人人可以为尧舜,即人人可以成佛。若圣与佛,必待人管而后成,则圣与佛亦不足贵。所以见人有过,则宽恕原谅,期其自悟,向无疾言厉色。尤其将于僧青年,更垂爱护,委曲成全。
十一、轻财好施
慈老来台后,南洋弟子常常供养,以台币论,不下百余万元。先后请《频伽藏经》和《大正藏经》各一部,随时请《太虚大师全书》和《谛闲大师全书》各百十部,以及正闻社出版等书,分赠四众弟子。若有余款,即赒济贫病,决不使人空过,但自己常常手无分文。这样流通经典、布施度人的境界,几已打破了‘我所\’。我常说:‘师父讲经作文,我们尚可学得几分;若轻财好施的作风,我今生是学不来的。’慈老微笑之。
十二、策励弘法
慈老对我说:‘出家、受戒、弘法,为僧伽三部曲。你已做了出家和受戒两部曲,惟弘法尚未开端。’所以遇有机会,即代为称扬。前年随同甘珠活佛遍游南中各地宣传佛法,今年又推荐丰原慈光寺住持。我若稍为迟疑,即蒙呵斥‘为僧不弘法,即难消信施。’因此深受老人\‘诲人不倦、为法忘身’的感召,所以不惜年迈,遇缘即结。不知者或以为不自量力,而不知皆系慈老七年策励所致耳。
本年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我应狮头山元光寺会性法师邀请打佛七,及回内院,向慈老销假,忽觉察老人精神销沉,音声低微,当即和达心当家师,自立诸位同学商定,老师病沉,须请明医诊断。一、饮食由山下负责。二、停止讲课及会客。候医生抽验结果,确定为肾脏炎,尚可医治,服药打针幸而一周渐愈,两周复原。我奉面谕往丰原慈光寺,举行佛祖开光,住持升座典礼。五月六日正在讲经,夜间忽接电报‘慈老病危速回\’。我心惊手颤,由慈光寺奔至龙意堂,见白圣老法师,据云顷得台北电话,慈老已逝世了。我忽觉头晕腿软,不能行动。白老吩嘱卧床静神,他连夜回汐开读遗嘱,我待天亮坐快车北上。及见慈老右胁而卧,面目如生,惟不言语。呜呼!遵嘱弘法,言犹在耳,竟成永诀,痛哉痛哉!
结论
呜呼!慈老十七岁出家,六十岁示寂,其间参学弘法四十余年,事迹磬竹难书。我与慈老相处仅仅七年,所知者不过沧海之一滴耳。然据个人亲炙体验之下,实觉得老人有几点坚苦卓绝的行持,值得后人效法者:一为一向对佛教,直下担承毫不加丝毫顾虑。二为对众说法,千人亦讲,百人亦讲,乃至一人亦讲,忘寝废餐,不惜身命。三为供养三宝,赒济贫病,挥金如土,绝无积蓄。四为利生悲切,得法自在,不拘定一门。以上四点为他一生荦荦大行终身行持,毫无遗憾。至于四众弟子纪念老人者,则由护法委员会及上下两院同学,发起‘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其重要工作,在修建墓塔纪念堂,及编纂遗著《菩提心影》、《成唯识论白话注解》等诸大作品。更希望南洋各地慈老弟子,互相连络团结,共策进行,以弘扬佛法,来报谢师恩,含泪挥毫,实不胜哀悼企望之至!
——本文曾刊于《觉生》月刊四三年六月版——
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的意义和展望
提纲
一、绪言 二、宗旨 三、名称 四、组织
五、工作 六、连络团结 七、集会追远 八、遵行遗嘱
九、绍隆法道 十、三大希望 十一、展望当来 十二、结论
附 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章程
一、绪言
慈老师父舍寿以后,各界人士无不同声哀悼和叹惜,以为殒了一位热心弘法的人材,是佛教一个大损失,也是众生一个大不幸。尤其亲授皈依的弟子们,哀感恋慕的情怀,更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了!但人们的哀恋,是一时感情的冲动,不能持久的,日久自然渐渐会冲淡的。况且仅仅哀感恋慕,也不足纪念慈老弘法利生的精神。例如释尊将要涅槃,阿难忍痛请训,方为后来结集大藏的南针。因此弥勒内院护法会同人,和本山两院同学,共同发起‘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其意义甚深而希望也甚大,拟分十段,列述梗概。
二、宗旨
本会示旨载在章程,其主旨为绍隆慈老弘法利生的精神,自度度他,上报佛恩,下报师恩,可谓一个佛化学术团体,绝不含丝毫政治或其他的意味。因为慈老一生上弘下化为法忘身,种种行持,真实值得永久纪念。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起来,于国家社会乃至全世界人类,均有极大利益,决不是为少数人的情感而发起的。
三、名称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每一个团体的名称,是应当慎重研究。本会定名为‘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者,以慈老克己喜舍的道德、诲人不倦的精神、物我平等的修养,一切行持言论,统统值得我们纪念,并且值得永久纪念。要知纪念者不是仅仅纪念不忘而已,必须在身心上,切实效法,身体力行,并发扬光大,使慈老的精神永垂不朽。每一个会员都能顾名思义,发生伟大的作用,方不负本会命名的意义。
四、组织
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组织就是力量\’。所以本会的组织以慈老的学生、皈依弟子、法徒为基本会员,或素具信仰而未得皈依的佛教徒,亦得方便皈依为会员。或有私淑慈师之友好,亦得自动加入为本会会员。慈老在南洋弘法十七年,皈依弟子,为数甚多。来台七年,学生和皈依弟子,数亦不少,刻正分地调查汇集登记。由如是众多会员,推选代表为委员,再由委员推选常务委员,再由常务委员推选主任委员。设置总务、工程、研究、出版、连络等组。聘任总干事,及各组组长,执行一切业务。换言之,本会为民主集权制,主任委员对外代表全会,对内督导业务。总干事禀承主任委员、委员会指示,处理并督导各组工作,使本会一切业务灵活进行,杜绝迟滞或遗误之弊。
五、工作
本会工作大别为‘中心工作\’和‘经常工作\’两种。‘中心工作\’又分修建墓塔、创办图书馆、纪念堂,及编辑遗著、维护学僧。‘经常工作\’为编印刊物、招待会员、培植陵山风景、守护墓塔安全。务期慈老上弘下化的嘉言懿行,仍旧流注于四众弟子的八识田中,发芽长养,蔚成风气。凡有工作,均脚踏实地切实办理,决不虚耗财力。
六、连络团结
现在一般人批评佛教徒如一盘散沙,毫无团结力量,是佛教衰弱的重要原因。我们抚心自问,实无词辩护。况同在一师之门,彼此互不相识,安望团结?但团结不是一句空话所能奏效的,本会成立之后,即著实调查会员,编辑会员通讯录,务使皈依慈老的同学们姓名、年龄、籍贯、性别、住址等,一目了然。每一会员都得一本,将使人人每到一地,都可按表访问同学,彼此通讯尤为方便,此团结最好工具,必能发生绝大的效率。
七、集会追远
中国旧伦理,子女对于父母,应该慎终追远。师徒如父子,况慧命重于色身,岂可不永久纪念吗?本会章程内,定于慈师诞辰及逝世忌日,均召集会员开会追悼,或亲临致祭,或公推代表,务令师徒情感,愈久愈密。只要本会存在一天,决不会时久势迁,渐致遗忘。
八、遵行遗嘱
慈老示寂后,开读遗嘱,四众弟子个个悲泪交流,痛惜过去天天在一位大菩萨面前,竟交臂相失,真令人痛悔无已。现在痛定思痛,深加寻思,方知慈师行持,确是一位大菩萨的境界。惟教人方法,大别为自度度人两途:在自度方面,虽然十宗并弘,平视等观,毫无轩轾,但开始学佛,亲受度厄老法师的薰陶,曾专修净土法门。至于各处讲经开示,虽然观机逗教,而归总劝人念佛,多多培福,求生极乐世界。惟自己悲心特切,甘愿在娑婆世界多吃几回苦,圆满度生大愿。我们人人抚心自问,如已到了慈师境界,不妨效法慈师的志愿,若未做到慈师绝无积蓄,诲人不倦,物我平等的行持,还是遵照慈师所教‘每人须抱定一个救生圈,早早脱离生死苦海,乘愿再来度人。’弱羽不能高飞,自渡方能渡人,这才真是善体师意仰符佛旨呀!至于遗嘱上字字句句,都从老人般若海中流出来的,我们要切实遵行,不可徒作文字看。
九、绍隆法道
慈老座右铭:‘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所以他一生最大的抱负,在革新僧制,推行佛法,务使佛教做到大众化和平民化。寺院的佛教推到家庭里;山林的佛教搬到社会上;深奥的文句演成通俗白话。认定今天弘扬佛法的三个救生圈:是教育、文化、慈善。若不把三个救生圈紧紧常握著,决不能起死回生,达到佛教大众化和平民化的目的。上来是老人一生最中心的主张,我们应当怎样绍隆他的法道,完成他的未完工作,是每一个同学都应刻骨铭心的去研究和实践。
十、三大希望
古人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本会的宗旨、组织、工作、一切办法,虽然明订章程,复经缜密研讨,及慎重通过。而真正推行顺利,发生效用,仍在慈老的四众弟子,同心协力,各尽其应尽的责任。吾本哀痛互勉的大义,分别贡献三大希望:
第一希望在家同学:慈老遗嘱第一条:‘慈航身无半文,身后一切归静修院住持料理,众信徒帮助’云云。将来修墓、建塔及纪念堂,图书馆,编印遗著,维护学僧,在在需款。所以希望在家弟子随分筹集,量力乐助。详绎师意,良以一木难支,而众举耳。
第二希望出家同学:慈老遗嘱第三条:‘在未回大陆以前,弥勒内院所有学僧,照常安住,由静修院及护法会维持’云云。盖培植青年僧材,为慈老平生最大的志愿,可以说内院是为青年僧而成立;护法会是为青年僧而组织。今日慈老舍寿而去,最放心不下的,仍是留院青年僧。静修院住持和护法会同人,都是慈老最忠实的信徒,当然一本培育僧材续佛慧命的宿愿,维持到收复大陆,各奔前程,弘扬佛法。但在未回大陆以前,希望内院同学,仰体遗嘱,照常安居。师意:就是同学们,仍旧照著老师在世一样,平平安安住下去,每天吃饭,睡觉,用功,一切行住坐卧各随其便,但望自治自勉,互不妨得,庶乎可以上慰师灵了!
第三希望会中担任职务同学:本会同人,是纯尽义务,毫无权利。今既被推选,无论担任甚么职务,都须认为报师恩的绝好机会,任劳任怨,不恤身命,表现佛教徒的无为而有为真精神。大家果能永久自强不息,就是慈老为法忘身的精神永垂不朽。
十一、展望当来
古人云:‘莫为之先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胜弗传。’孔子没后,七十二贤,纂述微言,而圣道大行;释尊涅槃,五百罗汉,结集三藏,而佛法大昌。其他耶稣基督、摩罕默德等诸大宗教家,生前皆迭经厄难,漠漠无闻;死后经门徒四出传播,名始大彰。慈老秉承太虚大师的遗志,力倡革新僧制,重编三藏,培育僧青年,荦荦诸大端,虽未竟全功而愿力甚宏。后贤果能继其遗志,传其法道,则安知不能广播大法于瀛寰,永作青年之导师耶?我辈或亲灸门墙,或私淑德范,悉应直下承当老人家业,莫视为难而辄生退屈;莫视为易而掉以轻心。本会既厘定计划,自应按步进行,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况慈老弟子数超巨万,前途远大,讵可测度吗?
十二、结论
呜呼!释尊双树示寂之夜,唯等觉菩萨,了知法身常住,不大悲戚,其余声闻弟子,皆泣不可仰。况律航具缚凡夫,怎能不哀毁欲绝,又有何心论列事理呢?惟因永久纪念,关系甚大,不得不忍痛节哀,代为同门兄弟姊妹,诠表其意义。希望协力同心,奠定大会的基础。但自愧才疏学浅,又兼语无伦次,尚乞诸山长老,各界大德,不吝指导,佛法幸甚。
——本文曾刊于《佛教青年》第二期——
我怎样纪念慈老恩师
慈老师父示寂于民国四十三年农历四月初四日。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觉快到一周年了!世人睹琴书而黯然伤神,亲手泽而潸焉出涕。凡未证无生法忍者,亦何能例外。况我所住与慈老关房同在一室,行住坐卧,俨然在目,诚所谓橱内衣钵依然,而慈悲音容已杳;遗稿手泽犹新,而畴昔謦欬安在?睹物思人,欲哭无泪,徒呼负负而已!
日前主编《佛教青年》季刊的自立同学,以老师逝世第一周年快到,敦嘱作文登刊纪念。我应命之后,略加构思,百感交集,唯觉悲痛与惭愧,涌上心来,真不知从何处说起。无已,只好将师父的临终遗训,和身后事业,从头加一检讨,究竟做到了几分?痛自忏悔与奋勉,并望同门大德惠予指教。
一、慈航遗训刻碑留念(慈师亲书)
(一)‘奉劝一切徒众,时时反省为要,每日动念行为,检点功过多少。’这四句话,是教我们每日做反省的工夫。贤如曾参,每日尚三省吾身。我们曾否做过反省的工夫?究竟每日功过各有多少?要坦白,要悔改,切勿自欺。
(二)‘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这四句话是教我们随时随地度化众生。究竟我们救度众生的工作,怎样去实行?是否尽到最大的努力?
(三)‘空花水月道场,处处时时建好,望尔广结佛缘,自度度他宜早。’这四句话,是教我们建道场,结佛缘,及早自度度人。我们究竟曾建几处道场?度化若干人?不可不彻底检讨。
二、要怎样做一个今后中国佛教的僧青年
这篇遗著,是慈师圆寂不久以前抱病而作的,登在《佛青》的创刊号,今日重读,想见老人悲心流露,可泣可歌,提要检讨,惭愧无地。
(一)先要立志;是教我们效法历代祖师和一切大善知识,各发大愿,如何弘法利生,如何成佛作祖,语重心长,何啻耳提面命。究竟我们曾否以至诚接受遗训,恳切发过何等大愿?
(二)以行填愿:是教我们潜修密证‘行持、苦行、慈悲\’,三大要素,不可偏重文字和语言。在练习‘口头和文字\’之余,应研究如何修戒、修定、修慧的三无漏学,这才是担当佛教大事业者。这段话真是僧青年金科玉律。我们平日究竟如何修行,可以与慈训对照一下,就可恍然明白了。
(三)自利利人:这一段话是老人以旁边观察青年人,偏重于两点:一是偏重于文艺,忽略了佛学;二是偏重于学问,忽略了行持。都是佛教不好的现象。历举许多以才学自命的僧人,终归堕落还俗。我常觉得出家人若专以文学问世,真是舍其所长而用其所短了。
(四)福慧双修:这一段话是老人教我们双修福慧。怎样修福呢?每日礼佛,念佛菩萨圣号,持咒,受持一种经每日诵念。怎样修慧呢?阅藏经,或专门研究那一种经论注疏,看到欢喜的,写成短篇散文,投登佛教各刊,结结法缘。再加之事事自己多吃一点苦,多给人家一点快乐,最要紧的就是:‘心地要慈悲,思想要真正,志愿要坚固。’这真是老人家苦口婆心,为我们立下了铁的教条。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上来教训,何啻释尊双树下的《遗教经》。我们究竟实行了几分,个人须得以至诚去检讨和忏悔。
三、慈师身后事业筹办的经过和进度
慈老人示寂后,由生前好友及皈依弟子,发起组织‘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本会中心工作,为修建塔墓、纪念堂、编印遗著、维护学僧等,但塔墓已于奉安前建妥,纪念堂因款巨难筹,公议暂行缓办。内院现有学僧,遵照遗嘱照常安住,由静修院及护法会维持。惟编印遗著工作,关系慈老一生弘法利生上甚为重要。且搜集遗稿,编辑审查,以及筹集资金,订购纸张,在在均须慎重办理。兹将进度情形,分述如左:
(一)苏屯圃居士志报师恩,牺牲一切,独力苦干。现已编辑《慈航法师全集》,共五编,十四册。计如下:第一编《相宗十讲》,全装一册;第二编《大乘起信论讲话》一册;第三编《十二门论讲话》一册;第四编《成唯识论讲话》分装五册;第五编《菩提心影》分装六册。以上各编,复经白圣、道源、南亭、道安诸大法师,赵夷午、钟槐村诸大居士,分别审查完竣,随时可以付印。
(二)筹集款项,由本会财务组负责,除由纪念堂项下接收壹万余元外,大部份皆由南洋信徒分批捐汇,及台湾信徒会费零星汇集,统由自立法师掣给收据,分别登记。上列各款,历由财务组按期列表,详报在案。本年一月,经常会决议,定购印书纸一百五十令,共用台币二万六千余元。又经赵夷午老居士斡旋,复蒙台湾纸业公司捐赠八令,共计印书纸一百五十八令,均存该公司仓库,本会收执提货单,随时可以提用。惟现款仅存台币四千余元,须待香港优昙法师经手所印《菩提心影释疑编》寄到,作流通资本,方可辗转付印其他各编。
四、结论
呜呼!绿莪废读,同感孝思之深;岘山堕泪,方知慈悲之大。况慈老恩师,奖掖我出家,玉成我闭关,讲授诸大乘经典,尤其鼓励我一心专门念佛,此恩此德,过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万倍。纵粉身碎骨,曷能报答于万一,区区上述各节,又何足云乎哉!
——本文曾刊于《佛教青年》第五期——
赠台湾佛学院同学毕业序
呜呼!今日之世界,已非相爱互助之人类世界,乃互相吞噬之罗刹世界也。人与人争,则社会乱矣;党与党争,则国家乱源;国与国争,则世界乱矣。若推究其致乱之源,则皆由于人心也贪嗔痴;而对治之方,莫若佛教之戒定慧。是故欲挽回世界之劫运,须以复兴佛教为前提。
佛教流传东土已千余年,古人云:‘法久则弊生\’。佛教本身亦须审慎抉择,故复兴佛教之工作,大别为两部:一曰破坏,一曰建设。凡违背世界进化及人民生活者,必须加以破坏;而顺应世界进化及人民生活者,必顺努力建设。建设工作固甚艰钜,而破坏工作,尤多障碍。此今日抱革新佛教之僧伽大德,所以踌躇莫泱扼腕兴叹者也!
不料中共称兵,噩耗传来,旧日寺产,尽被瓜分矣!旧日庙宇,收归公有矣!所有僧尼,或勒充兵役,或责令还俗,听其自生自灭矣!嗟乎!‘三武一宗\’之厄运,不是过也,但以有形之佛教观之,则毁寺灭僧,固生无限悲伤之同情;若以无形之佛教论之,则人人心中皆有自性佛,中共虽凶焰万状,亦不能损其毫发。且破坏工作,亦假其手而彻底实行,是故欲保守旧佛教者,固抱悲观,而欲建设新的佛教,则事半而功倍矣。
诸君自入院以来,日日受院长慈老法师之薰陶,人人以建设新佛教为己任。行将毕业,分道扬镳,所谓‘建法幢、震法鼓、吹法螺\’,以三无主义新佛教的姿态,挽回劫运,净化人间矣。然而世书云:‘言之匪艰,行之维艰’。请诸君反身自省,从今以后,能否永穿黄衣乎?能否托钵乞食乎?能否不住大庙,不当高僧职乎?能否严持手不蓄钱乎?若犹未也,则佛教乡村化、佛教平等化,以及佛教家庭化,皆徒托空言耳。孙中山先生尝说:‘革命当先革心\’。诸君若自誓为革命的僧青年,应先自革其心,将一往依赖寺产、经忏、香火为活命之心理,一扫而廓清之。恪遵院长三无主义的黄衣僧团制度,切实履行,散布于各乡村,提倡教育文化等事业,与人民打成一片,恢复人民敬佛重僧之信仰。然后以三皈、五戒、十善业道,教化人民,则薰习日久,化美成俗,人人心中之贪嗔痴,自然消灭于无何有之乡,而化为相亲相爱之人间净土矣。
诸君行矣,当仁不让,时不再来,今后佛教能否复兴,众生能否得度?世界能否永久和平?皆在诸君心中为菩提为小我,一转移间耳。律航晚年出家,尚愿贾其余勇,为诸君执鞭前驱,所忻慕焉。
民纪三十八年岁次巳丑六月台湾圆光寺沙弥律航作于台湾佛学院
《人生真谛》序
人生在世界上,除了吃饭穿衣,娶妻生子,求名谋利,种种享乐以外,还有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人生和宇宙大问题。假定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感觉,那和其他动物有甚么分别呢?鄙人半生戎马,就在糊里糊涂中生活。五十岁上,忽因目疾而冥心思索到人生和宇宙的问题,反覆深思数昼夜,始终不明白自己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以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宇宙万象,都是怎么一回事。可巧有一位学佛的朋友来看我,随便谈到这些问题,他说这很容易解决的。我笑他瞎吹,他遂把佛经上有关这一类的道理,大略讲一讲,我就不胜诧异!他又说释迦佛就为解决这个问题而降生的,全部经藏无非要人们解决这个问题。我因此由这位朋友的介绍,皈依三宝,研究佛法,不觉已十余年了,仍是不能彻底明白。今年二月遇见圆明法师,得读他的《人生真谛》新著,一口气读完,不禁令我五体投地,使多年不能彻底明白的人生宇宙问题,恍然大悟了。遂脱口而出:‘奇哉奇哉!人生宇宙,原来如此。’亟劝他赶快付印,以供同好。但是他这本书,对于人生宇宙,解说很为详细,而特别殊胜的地方有三点:第一、他能把握著佛教的核心要义,贡献人类,使人人都可了解人生真理。第二、他既赤裸裸的把人们的病源,完全披露,又能对症下药,不落空谈。第三、他能把唯识上最深奥的道理,用深入浅出很通俗的白话,一一表达出来,使人人都能够了解。回想我十年以前,因目疾而想到人生宇宙问题,不得解决,现在想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不知有多少!我因闻简单的人生道理而信仰佛教,像这样扼要浅显的著作,人人看了,更当立地觉悟了!于是欢喜赞叹,不揣固陋,现身说法,敬告读是书者。
民国三十八年三月受菩萨戒弟子黄胪初法名律航序于台湾佛学院
《虚云老和尚十难四十八奇》序
夫金不炼则其质不精,刀不磨则其刃不利,而人不经患难艰险,则其功德不能圆满;此古今中外之天经地义,任何时间空间莫能外也。故孟子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但孟子所谓大任者,不过世间法之功业勋名而已耳。若为一代高僧,续佛慧命,普度众生,挽回劫运,则其人之遭遇艰险环境,成就神通道力,又岂一般人所能窥测万一哉?虚云老和尚,为近代佛教中唯一大德,其夙因之深厚,修持之卓绝,功德之伟大;一一载在年谱,无庸赘述矣。惟此次云门事变,九死一生,在他人决不能生存,而虚老以一百一十二岁之高龄,居然体力恢复,飞锡北上,此亦古今中外所绝无而仅有者也。吾尝与尚君厚安谈及此事,渠谓‘虚老此去,可续佛法一线于不灭。’诚为谠论。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倘无神僧佛图渣斡旋于其间,则杀人如麻之石勒石虎者流,更不知戕害若干生灵;茶毒若干地域,造成劫偌大浩也。现中共匪党,集古今中外恶业之大成,造开天辟地未有之奇变,凭借大陆地大,人众,物博之优势,甘为苏俄鹰犬,赤化世界之祸首;吾人闭目一思,此时此境,若无出类拔萃伟大圣僧,奔走摄持,潜移默化,泯息凶暴于无形,维系慈心于绝续,则人类或几乎消灭,诚所谓三劫降临,世界末日,呜呼惨矣!幸而共业之中尚有别业,人类不致灭绝,虚老和尚,以世界仅有之耆德,作挽回狂澜之砥柱,此中因果消息,洵属不可思议。近有苏芬居士早岁毕业北大,中年皈依三宝,宗教兼通,家师 慈航老法师全集负责一手编纂,同门无不称赞。吾因其新遭跌伤脊骨,婉劝安心受报,赠阅虚云老和尚年谱,作病中消遣,不料一阅之下,竟发大心,以年谱卷帙浩繁,人难遍阅,乃分编十难四十八奇,俾便分别演讲,则虚云老和尚之平生遭遇修持,以及道力神通,种种奇迹,不难家喻户晓。噫!佛法重光,绝非小缘。行将付印流通,问序于老拙,深感赤祸为今日世界人类一大浩劫,非饱经十难之高僧,不能普渡;共匪为千奇百怪之妖魔,非显现四十八奇之圣僧,不能降伏,欣然而为之序,若推究其故,抑亦炼金磨刀之至理,因果法尔如是云。
中华民国四十七年戊戌腊月沙门律航序于汐止弥勒内院
阿弥陀佛诞辰的掌故
诸佛菩萨的诞辰,除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在经典上确实可考外,其余都是应化身的生日。后来佛徒因尊崇追念的共同心理,遂以他的应化身的生日作为诞辰,大家礼拜供养。但是这应化身,确有考据,不是随意捏造的。在佛菩萨的分上,所谓‘隐本显迹\’。本者,是最初因地上的事;迹者,即是应化身的事。虽然如昙花一现,而应化身的功德智慧,亦必卓绝永存。
大家都知道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阿弥陀佛的诞辰。而推究其故,这一天实系杭州永明智觉延寿祖师的生日。为什么把这一天当作阿弥陀佛的诞辰呢?话说宋时代,吴越王钱镠以杭州为首都,当时有一位高僧住持杭州永明寺,就是延寿禅师。他本是宗门巨擘,晚年专门弘扬净土,江浙一带莲风大煽,诸方云从。吴越王保境安民,亦极尊崇佛法。有一天在永明寺,设一个千僧大斋,供养十方僧众。在千僧云集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位僧人,衣衫褴缕,相貌不扬,惟两耳特别长大。大家正在互让首座位的时候,这位大耳和尚毫不客气,昂然为坐。大家很为诧异,且有愤愤不悦者。吴王暗示听之。斋罢。王问寿公大师;今日千僧云集,可称胜会,不知有无高僧降临?大师答:锭光佛今天降临。王惊问什么模样?大师答:即大耳和尚是也。王立即驾往某寺,此寺原北在杭州西湖边,王宽震居士系此寺檀越,礼拜住持大耳和尚,并道忏悔慢待尊佛的至诚,此时和尚正在禅定,开目说‘弥陀饶舌\’四字,遂即圆寂。王在这刹那间莫知所措,惟心念锭光佛入灭,尚有阿弥陀佛在。立即驾返永明寺,那知才到山门,讣告永明大师涅槃的侍者,与王撞个满怀,王一闻之下,真叫是哀恋交集,自愧缘悭了!后世佛教徒公定永明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阿弥陀佛的诞辰。
上来这段掌故,出在憨山大师的《梦游集》,有一篇很好的文章,记载甚详,笔者不过演为通俗的白话而已。惟就这段故事,可以看出诸佛菩萨的示现人间,决非偶然的。第一要有艰苦卓绝的奇迹异行,如永明大师的三刀不死(先充库吏为放生挪用公款,判处死刑执行时连斩三刀不入,特赦免后为僧),称为三刀法师。第二要有为人天眼目的教化行仪,如永明大师的圆融禅净,著述等身(如《宗镜录》,《万善同归》等)。第三要不露真相,一露即灭的生死自如,如锭光、弥陀两位活佛的‘隐本显迹\’游戏人间。所以凡有佛教的地方,皆以这一天——十一月十七日为阿弥陀佛的诞辰。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