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章太炎念地藏经

发布时间:2023-01-17 12:07:38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弘一大师讲的。

  在民国初年,袁世凯要起洪宪,他把造反的有名人物都抓去关起来,章太炎是知名的国学大师,就把他关到一个寺庙里去。

  那时章太炎心情很不好,妄想就多了。有一天做一个梦,梦见来了很多人请他去鬼道当阎罗王,到天快亮才把他送回来,一到晚上又把他请去,把他累的要死、不能休息。

  他回来跟庙里老和尚说:有美国人、欧洲人,什么都有,案件特别多,堆起积累简直忙不过来。他案桌上堆的案件,忙了一夜,回来疲劳的不得了,醒了一点精神也没有,一到晚上又拉去。他问老和尚:「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脱离这个苦难?」

  老和尚说念《地藏经》,他就开始念《地藏经》,一念《地藏经》当真就没有了,再不来请他当阎罗王。

  这是弘一大师讲的故事,是因为《占察善恶业报经》的缘故,我们才谈到这个问题。

  你看《地藏经》地藏菩萨百千亿化身,自从这十几年来学地藏法门,接触很多人,也有很多的实事,要怎么理解呢?不是我们信与不信的问题,而是你怎么样去理解。

  现在《地藏经》专门讲地狱,这个地狱、那个地狱,都是地狱名词,而且是佛说的。在第五品〈地狱名号品〉,普贤菩萨问地藏菩萨,让地藏菩萨说地狱名号。

  大家都知道普贤菩萨的果位是什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那种大智能难道不知道地狱吗?他为什么要地藏菩萨说呢?这些大菩萨互相演畅,让我们生起信解。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便修行哪一法,你得产生力用,有力用你才能降伏魔障。往外修是利生,往内修是你自己。

  例如生起一些烦恼,就用你的观想力,用你的修习力,把那个烦恼降伏下去。但是,你有这个力量吗?没有。有些很简单的事,因为障碍力出现了,什么叫障碍力呢?你修行很好的时候,六亲眷属把你牵引着,使你退道。不是罢道还俗,而是在你的修行当中使你中断。怎么样叫中断呢?例如你在这里听《华严经》,你的家庭、六亲眷属出了业障,你要中断,这叫中断障碍,中断魔。那就看你的修行有没有力量,有力量你能克服,不会中断。不会中断就是你修行的力量能够相续。

  无论修行哪一个法门,最大的障碍就是中断魔。为什么中断叫魔呢?不能相续,修行力量中断了。再来又得从头做起了,不是那个力度了,修行也如是。过了这个机会,再想重复,恐怕很难了。

  念佛念的将有暖气了,刚产生力用了,被世间的名闻利养给扯住,中断了。回来再重头来,就差得多了,这叫中断障碍。

  所以修习的力量是很微妙的,殊胜行就怕中断。中断了,要使它再相续,那跟前头的力度不同,你那信心也不一样了。。。。。

章太炎念地藏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说:

  「应知善男子!」应该知道啊,你这位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如果是未来一切的众生,「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褝定智慧者」,想求著自身不被情业牵累,破迷启悟,超脱生老病死等等苦厄,开始发心修习褝定与智慧功夫的学人,不要遽然就去学,「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以及轻重」,应当先行观察过去世所造作的恶业是多是少,是薄而轻或是厚而重。

  若是恶业少且薄而轻的,自然容易见功,「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褝定智慧」,如果恶业多而且厚的,不能立即修学褝定智慧法门,「应当先修忏悔之法。」应该在未修学褝定智慧功夫以前,先求消除宿生业障,这消除宿生业障最好的方法就是忏悔。

  「忏」是梵音忏摩的简称,发露先前罪恶;「悔」是华语,改往修来,后不再作的意思,华梵合起来名为忏悔。惟有修忏悔,才能消业,业障消了,才能透出本性上的智慧光明。所以行人在发心修学褝定智慧之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为什么呢?「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因这位修行人,宿生习气太重,造作罪恶的心,非常猛利,这样的缘故。

  「于今现在,必多造恶」,在今生现前行为上说,必定多造作恶业,「毁犯重禁」,毁犯根本重戒。根本重戒,就是杀盗淫妄四种重罪,若是犯了,就被弃舍于法外,情形很严重,所以修行人应特别注意。「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褝定智慧者」,假若是不把宿世所造种种恶业发露出来,至诚忏悔,使本身得到清净,遽而修学褝定智慧。

  「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因本性上所染恶业习气,既多又厚,恶业多,行为常被烦恼缠缚,心绪纷乱,障碍褝定。习气厚,心理多被欲念迷惑,神识不明,障碍智慧,有这两大障碍,自然修行不能很快成就。

  「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有自信心较强的行人,不相信不忏悔就不能修学褝定智慧的论调,而勉力去用功修学,但多因距离太远,用功过猛,也常常会发生失去正常心理,形成神经错乱的现象。或者侥幸没有错乱,而因知见上发生偏差,容易为似是而非的外道邪说困绕,而起烦恼。

  「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或者竟接受了邪法,放弃原有的正知正见,增长了邪知邪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基于以上的理论,所以在修褝定以前,必定要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如果你修行忏悔见了功夫,戒的根本得到清净,心地除了不被新的恶业习气染污以外,而且宿世所造恶业重罪,也渐趋微薄,这样就离开了一切影响褝定智慧的障碍,做到这样地步,再来修学褝定智慧,自然容易成就。这段经文是介绍忏悔的重要性,使学人知道在修法前应当先修忏悔。

  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担,自己念了,阿弥陀佛佛性,就是我自己的佛性。要自己念念地把自己的佛性,念得能定下来,巩固了;定就发生慧。这个慧,就是认识我自己的自心,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那就是自心念自性佛。这个功夫,恐怕咱们还没有做到,就向这方面做。

  千万不要把自己跟阿弥陀佛隔开,不要分成两个,分开了是永远相应不了。相应的意思,佛教经常讲相应。什么叫相应呢?就是:你的心,相应了。相应的时候,心变了。咱们经常说的:“他变心了”。说什么呢?他变了佛心了,不是那个以前的妄心了。妄心是生死心,佛心是不生不灭的。咱们常常说:“了生死”,怎么了?就是这样了啊,这就是了生死了。你别太执着了,太执着了就麻烦。

  意症与念佛

  现在有种病,叫意症,意念的意。这个非常微妙的,就是心理作用。意思的意,症呢?是病的那个症。什么叫意症?我给大家举个事实。

  我在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我有个女弟子,南普陀有女众佛学院,分男女两众。我们这边女众也有一百七八十人。我有个弟子,她害病了。什么病呢?非常微妙。她就是突然觉得,手也抬不起来了,脚也不能动了,什么都不动,四肢不能动了。抬到医院去,医院里看,医生说,这个病我们治不了。他说她这叫意症,没得病,怪不怪啊?没得病,不晓得什么都不能动,手指头都不能动了。

  后来她跟我说,我当教务长,那还是1983年,她现在活得很好的,什么事儿都没有。

  完了,我想,医生不能治这怎么办呢?她不能吃也不能喝,再等几天,那就真正不能动了。我就琢磨,她三姐妹一起出家的,把她的姐姐跟她妹妹,她是老二,我还带了几个我们管理的,我们几个去。我说:“你们谁也别开腔,就我一个人说话”。我去了,我就喊她:“你起来!”她就起来了,坐起来了。她看我去,她心里就恐怖了。我说:“下来!”,她就下来了。医生在那儿,医生、护士“不能动的,怎会能动了?”我说:“她没得病,生点气啊,跟同学闹意见,跟我回去吧。”“你跟我回去吧”,“哦”,跟我回去,打这么就好了,生什么病也没有。原来在医院躺了三天了,也没吃,也没喝,这是意症。

  意症是什么呢?她思想,突然间自己认为:我自己不行了。她就手也不能动了,脚也不能动了,什么都不能动了。现在就有这种病。疯也没疯,啥也没啥。我在台北长庚医院,也有这种病人,没办法治疗。要刺激他,一刺激,他一动,没事了,什么都没有了。叫意症。

  这跟我们念佛是一样的,我拿来举这个例子。因为本身就是佛,他不相信,非要变了这么个假人。谁是假人?真的没有了,跟死人一样的,真死妄存。

  真的并没死啊!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佛性,隐现在我们内部当中。它为什么不起作用呢?意症!这是学佛上的意症。

  要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是佛

  我们讲这个信心,讲了好久了,从我们前年讲《大乘起信论》,讲完了,我们才讲《华严经》。现在我们还在讲信,大家就是不信!不信解决不到问题啊。这是意症,不好!信了就好了!说:“我信啊,我这是很诚恳的信”,不信。

  咱们自己认为:“我很信佛了。一天当中,又守规矩,皈了三宝了,我是佛弟子了”。相信自己是佛吗?!你相信自己是阿弥陀佛吗?!特别是在家道友,你问他,说“你是阿弥陀佛吗?”“哦,我可不是,我可不是!”(众笑)他马上就跟你辩解了。那你怎么办?怎么能生到极乐世界?你得承当啊!你不承当不行啊!别的事你不承当可以,这事非承当不可!

  为什么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很多人都不承当的!这个用不着客气。这你客气什么嘛?说“你是佛吗?”“是啊,我是佛,但是我是没成就的佛。”在缠如来,缠缚的缠,这叫在缠如来。在缠的如来,就是佛啊,在缠的如来,跟出缠的如来,就不同了。阿弥陀佛是出缠了,成就了,不是在缠了。所以,佛经上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这三个没什么差别,就是一个。

  你为什么不相信啊?!先把这个问题建立起来!相信了,第二步就好办了。第二步怎么呢?你学什么就建什么,以这个为基础。

  说我是佛啊,佛都做什么事?这件事不是佛做的,我也不能做。当你自己承认是佛,或者当时你承认你是个人,那猴子做、猪做的、猫做的事儿,你不能做,你是人啊;你承认是佛了,你要做佛事啊!把人变换一下。

  但这个信心啊,非要有不可。没有这个信心,你做什么都不成的!就是信心。我要跟大家说,我说:“你们信啊,信佛的信心啊,还不够。”你不会承认的啦,跟你怎么讲也不行啊,包括我也在内。相信我是佛,“哎呀,佛那么自在,一切神通广大,我什么都没有,我怎么是佛?”但是,你是在缠如来。有那些个贪瞋痴啦、烦恼啦,就把你障住了,现不出来了。像一个病人,他有了病了,他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了,他不是正常人了,害那意症,就是思想问题,完全就是思想问题嘛。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山之中,每天念六字真言咒。将“嗡、嘛、呢、叭、咪、吽”念成了“嗡、嘛、呢、叭、咪、牛”。周围的山变得殊胜,有神气。一位禅师经过时看到周围群山的气象就知道山中有大修行者。于是找来找去,只找到了这位念“嗡、嘛、呢、叭、咪、牛”的老婆婆。禅师一听就告诉她:“你念错了!”老妪就问禅师:“哪里错了?”禅师说:“应该念成‘嗡、嘛、呢、叭、咪、吽',是‘吽',不是‘牛'。”老妪说:“我这么念都三四十年了,竟然念错了,只能改了。”可是这么改变之后,山的灵气全都没有了!几年之后,禅师再次途经此地,发现山的灵气全都没有了。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误。于是赶快找到了那位老婆婆,看到老婆婆念“嗡、嘛、呢、叭、咪、吽”就让她改回念“嗡、嘛、呢、叭、咪、牛”。不久,山的灵气又有了,变成了殊胜的环境。

  我讲这个故事就是说学佛的人要“善用其心”。文殊师利菩萨就教育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心,在我们的生活习惯、语言随心而用。这也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不在乎语言,不在乎文字,只要把心用好就能开启智慧。所以,经文又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也就是“万法唯心”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用哪一种修行法门都可以,只要能做到止心不起,止念不生。禅就是让我们的心静下来,心为万法之根源。修禅就是修心,目的就是要达到一念不起。禅宗里的参话头是让我们参语言思维之前是什么。所以,我们说禅是心地法门。修心的时候要关注心的起心动念。那么,何者是心呢?这个心不在我们的肉体之内,也不在肉体之外,更不是胸膛中跳动的肉团。心又在何处呢?这就是在修禅中所要追问的问题。

  而且,“万法唯心”的心不是凡夫的妄想心,是与诸佛平等的心,是诸佛已经证得了的心。此一念之心、是诸佛之心与众生之心“三心一体”。所以,吃饭是禅,穿衣是禅,生活中的一切莫不是禅。因为心是万法根源,所以心即是禅。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开悟。

章太炎念地藏经

  我们大多数修念佛法门修行的多,为什么呢?易行,容易去做,念起阿弥陀佛多么容易,做起来呢?那还得加以观想力,就是你不仅口头念,心里还要想。想什么呢?想阿弥陀佛,口念,心里思惟。但是我们往往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我想诸位道友都这样,所以《阿弥陀佛经》上教授我们,念到一心不乱!我看我们道友之间,念到一心不乱的很少,在《弥陀经》上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要念到一心不乱!

  这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心哪!散乱心很重,很不容易念到一心不乱;但是你要建个信心,建个什么信心呢?你念了《阿弥陀经》,绝对能生极乐世界,依着《弥陀经》,你能念个阿弥陀佛圣号,能生极乐世界,这一生没生,没关系,来生一定能生;再来生,再来生,反正是你绝对能生极乐世界。

  很多人念《弥陀经》忽略掉了,忽略什么呢?诸佛加持,不是阿弥陀佛一佛,东南西北上下,六方无量诸佛加持的,凡是念《阿弥陀经》,或者念个往生咒的,这六方佛,今生没度脱你,来生都记住你,一定把你送到极乐世界去。但是我们这个信心建立起来没有呢?往往的,到那个病重的时候,临终的时候,这念头就失掉了,就不能够一心了。

  还有,我们记得广钦老和尚到台湾来,就劝人念佛,我记得他在大陆福建泉州,泉州有座山叫清凉山。这座山我常去,因为弘一法师的塔墓就在那个地方,后来广钦老和尚也挨着弘一法师,修个塔。

  这个老人家跟弘一法师很有关系。他在清凉山修行时候,因为弘一法师在泉州住,那时候就到过那儿,给他讲过开示,劝他念佛的念法。同时,劝他度众生,但是我也不会讲什么经啊!弘一法师说,不要讲什么经,就劝人念佛就行,说你的缘很厚,将来你可能度众生。

  因此,我到台湾来,想起了广钦老和尚,到处设的都有念佛堂,每位道友参见他,他也不给你讲别的法门,给你说的是很简单,老实念佛。再联想大陆印光老法师,印光老法师他最初在普陀山闭关,闭关出来到上海讲经,刚讲经的时候,缘法很盛,几千人听,大概不到半个月吧!讲讲的,人没有啦!越听人越少,越听人越少,到最后,没人听了!老法师认为他没有缘,没有弘法的缘,他才去专心念佛闭关。

  那他度众生怎么度?写信,你写信问他什么问题,专门写信答复你!

  我这是听慈舟老法师跟我讲,我没有参拜过印光老法师,因为印光老法师请慈舟法师,这是我的亲教师,学华严的老师,请慈舟法师,到他灵岩山去讲经。

  慈舟法师也是修念佛的,也修观,印光老法师经常的跟慈舟法师两个人互相谈,本来在经教,学的很通的,闭关学习,但缘没有,全是一心念佛的;无论谁请他念佛,也是四个字,老实念佛。

  那么念佛的道友很多,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也没什么难,有什么难呢?难在什么?不老实!我们道友可以自己问问自己,当你念佛的时候,你没有别的念头吗?你能老实下来吗?问题就是在我们不老实;念佛的时候,不能够一心一意的念,我们很多的念佛的道友,他都要看这个经、那个经,一会儿要去拜忏去啦,一会儿要去念佛,加杂很多的,就是为什么他不能老实,不是一心求生极乐世界!

  因为你不专一,生极乐世界可靠的程度成很少,那就是得到六方诸佛加持的,非把你摄上去不可,这是一种。

  第二种念佛法门,大概就一般的不说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发普贤行愿,行普贤行的,最后普贤菩萨,把你送到极乐世界去。只是念《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你不能念全文,十大愿王。

  我们慈舟老法师,有一次打念佛七,讲开示,就是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具足了全部的《八十华严》,一句阿弥陀佛怎么具足全部华严,根据《普贤行愿品》,因为你这一句阿弥陀佛,具足了十大愿王,就念一句阿弥陀佛,具足了十大愿王,就是对那个心很不能够专一的,我上来不是跟大家讲一心念佛,心不专一,总有空闲的,总感自己心里头还有别的,要想念念经啊!学学法呀!那就把《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跟你念佛结合到一起,念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十大愿王,就是你念的时候,心里加点观想力,观想力。

  阿弥陀佛一佛,就是一切佛,这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样讲,一佛即是多佛,当这礼敬诸佛,不是一尊阿弥陀佛,无量无量尊阿弥陀佛,所有十方一切诸佛,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都在一句阿弥陀佛之中,佛佛道同,一佛即是一切佛。

  念佛的圣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称赞如来,第一大愿礼敬诸佛,第二大愿称赞如来。念的时候,赞佛的功德,想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庄严一个极乐世界净土,这就是称赞如来的功德。但是在你念佛之中,心里头供养,这个供养,不是香花灯涂,是一座心供,心供。心里怎么供呢?依着《华严经》的意思,你所到过的地方,那不只台北市了,或者日本你到过,或者到过美国,或者到过纽约,或者到过华盛顿,到哪地方都可以!你把那种百货商店、水果店,你都把它搬来,供养诸佛,怎么搬呢?一作意,你把你所有到过的,百货商店、水果店,供养诸佛,拿它来供养,心供,意念供,那就无量无量。

  也有人问我说,这样说是真的吗?我说,比真的还真,如何解释呢?真的供的都能坏,它都要坏,鲜花也要坏,水果也要坏,衣服你要穿的坏,但是你这个意供啊!永远不坏的。因为为什么不讲天呢?我们没到过天,咱们缘念不知道天,天长的天化如何?世间上你到过的才能缘念,没到过你怎能缘念。

  所以只是你到过的,百货商场,所以你这样,乃至于你看的,就是在没有人看到前头那些树,乃至大海的水,都可以做意念供养佛,这叫意供。

  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了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但是你念佛时候,一定要消过去的业障,一句阿弥陀佛,消过去八十劫的业障,那你念念的,一念八十劫,十念就八百劫了,无量劫的罪业,就一句阿弥陀佛就消了,也不要磕头礼拜,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忏悔一下,第四大愿。

  同时,当你念阿弥陀佛时候,你感觉这个世界上念阿弥陀佛多了,不只咱们在这儿念,咱们这佛堂很小,天人也在念,十方世界都在念,六方诸佛那个,他那个佛世界也在念,你这个心量大一点,你不要那想嘛!想这些个,拿十大愿王来想,那你业障就消失了。你这样你也能忏悔,无量劫的业障顿时消失,乃至于自己这样供,我们认为这世界上,这样供佛很多,我都赞叹随喜,你看《弥陀经》上找,经典《弥陀经》上说,这里清晨啊,极乐世界的众生,起来到十万亿佛土供养诸佛,供完十万亿佛了,回到极乐世界,又回到他的本土极乐世界,才吃早餐,这是意念!就是你心一作意而已。

  你不是想吗?这是用十大愿王念佛,是制止你妄想,你想吧!越想越大,你想不到,连忏悔带供养都具足了,就是最忏悔业障的方法,念一句阿弥陀佛,消你八十亿劫的重罪。为什么我们不能消呢?一样的,谁念谁消,但是你观想力得够,就消,想,想象力够,想的,别认是假的,是真的,它就是变成真的了,这就是忏悔业障。

  随喜十方诸佛,一切众生的,他们所求的功德,咱们现在做不到,咱们念《弥陀经》时候,极乐世界的人,早晨起来,到十方十亿佛国去供佛,我们去了,我可以随喜呀!你们供佛的功德,有我一份,我赞叹随喜,随喜的功德,像这样子来观想十大愿王赞叹随喜,但这也是称赞,这也称赞。

  完了之后呢?你要常随一切诸佛学,也有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念佛的时候,就是请佛住世,请佛转法-轮,第六大愿请转法-轮,第七大愿请佛住世,含着呢!就得看你想得到想不到,但是这样想的时候,观想的时候,一愿一愿想,完了,还要随顺众生,请佛住世,请佛转法-轮。

  完了,回来就随顺众生,哪个众生不度随顺,不是管人类,蚊虫、蚂蚁,凡是众生,都有赞叹随喜的,那都是诸佛。这个道理很深的,但你想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观想,念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十大愿王。

  完了把你所观想,想象力,回向,回向什么呢?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极乐,极乐世界是普遍的,不是西方的叫极乐,东方也可以,西方还有西方,无穷无尽的西方。因此你这回向呢?从依着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一句弥陀,具足十大愿王,这就是用《华严经》念佛,菩贤行愿念佛。完了最后在菩贤行愿,说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这些大菩萨来加持你,完了你见到阿弥陀佛。那时候你念佛说法,使你见佛的时间,你在莲花化生的时候,一生到极乐世界,莲花就开了,十大愿王,普贤行愿加持,顿悟无生,生到极乐世界,莲花开见佛顿悟生,马上就进入大菩萨境地,就登地的菩萨,顿悟无生,所以就生到上品上生,这是以十大愿王念佛。

  所以我说你在妄想里面的时候,没办法制止,要用这样来想,越想越广,一部《华严经》就这样,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具足一部《华严经》。

  说我们念佛,一句阿弥陀佛,这些功德都具足了,你有这么大的心念吗?没有,如果没有,你顶好老实念佛!我们往往的说,一句弥陀,具足一切佛法,这不是我说的,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这么说,蕅益大师是在他最后圆寂的时候,「临行赠汝无多子,一句弥陀作大舟!」我要死了,没有赠送,没有赠送什么呢?赠送你个大船,是什么?阿弥陀佛,一句弥陀作大舟,把你们都度到极乐世界去!这是蕅益大师跟他弟子说。

  那我现在把他引介一下子啊!请问我们大家,都拿这一句阿弥陀佛作大船,我们把这生死苦海度过,度到那个不死世界。但是切记!念佛,不要三心二意,也不一边儿念佛,一边儿想睡觉,一边念佛又看参禅好!华梵大学他们讲禅,先参禅打一个七,要我去给他们讲。后来,禅七打完又打念佛七,这叫什么呢?又有禅又有净土,在我们修行当中有这样做的,有禅有净土,有如戴角虎。这意思就是说,让你修念佛的时候,一定得定下来,一念呢?一会念一会起来啦!这心里念佛呢?一会儿想别事,上商场啦!这上不了极乐世界,心太乱了!必须定,定呢?就是定在阿弥陀佛上,让你的念头定。

  虽然师父说,你做什么事,手里头做事,心里头在念佛,能做的到吗?能做到可以,那你心里绝不集中的,绝不会集中,不集中怎能够得到效果呢?希望我们诸位道友,我看我们诸位在家道友的多,年龄大的多,不要三心二意,就是缺乏什么呢?信!因为你信的不恳切,念当然也不能恳切啦!

  我现在回头给大家讲讲信,我要说每个道友说你没信心,他绝对心里骂我,这老和尚胡说了,我信佛这么多年了没信心,。我肯定大家信,信心不具足!为什么?这我问你,有信心没有?「有!」你没有,你不承认,我跟你讲讲,我说你没信心。

  信心不是一句话呀!刚才有几位道友答复有信心,你相信你自己是佛吗?相信你能成佛吗?你要相信你的心是佛,你已经修行一半了,这要一万大劫,大家回光返照想一想,就思惟思惟我自己,信心是怎么样有的?这在《华严经》上讲,要修这么一个信心十万大劫。

  我们学佛法,入了佛门了,这是刚心要信,不是信心,信心是有标准的,不是我们这么样想的。有什么标准呢?觉知前念起恶,不能止其后念不起,能够变化,没这个神通。

  在《华严经》上,信心入位,入位的时候,入信心位。那个信,信要信有生根,信根,根而产生力量,叫信力,相信自己是佛,佛都干些什么事!你看看,回光返照看看你自己,你都做些什么事啊!是佛事吗?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这个功夫不是一般人的,小小念头岔了,这个念头,岔了,马上能回转,这有信心的。

  还有,我们很多道友,学佛好多年了,好像对佛很了解似的,对佛法也很清楚的,有人问我:老和尚出家多少年了?我说:快八十年了,七十八年了。他说:那你信佛很恳切吧!我说不行,我信心还没具足。

  这话大家可能有怀疑,没什么怀疑,确实如是,信没入位。我举个例子吧!说我们有信心没有?我们没有一位答应说没信心,三宝弟子,有信心的菩萨,他能够在一百个世界能示现,示现成佛度众生。当然一个世界示现不了,不是一百个世界,能做的到吗?我是根据《华严经》上讲,《华严经》上讲,已入信位的善财童子参,参十位菩萨,不入信位了,信而后行。在《华严经》是三十位,信、行、回向,咱们这修行,不是在信心基础上修行的。是在心乐心,心乐心是基础行的。信位的菩萨绝不再犯错误,因为什么呢?恶念不生,他信自己是佛,绝对能成佛,念念都能希望,认识自己是未来诸佛。

  我想我们很多道友,这个功夫还没做到的,这个功夫可不容易了,就不再堕生死了,相信自己是佛的时候,不再随顺流转动,流转。那你这个信心是佛,你想极乐世界就是你自己的,阿弥陀佛就是你,你就是阿弥陀佛,这样信不?不光信,还得承认,信我心是信佛,承认我这个心就是佛,第一个条件,信。

  信完了,行啊!那个行不是说我住在屋里头行,在你行、住、坐、卧、吃饭、穿衣,乃至于你进厕所,都在修行!我想我们这里头很多道友念过《净行品》嘛!《华严经》《净行品》。所以你所有一起心动念,一动,都行这《净行品》!到洗手间,进洗手间都发愿度众生,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你能够一天从早晨一睁开眼睛,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你能够从一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时候,这一天哪!每一动作,都没离开文殊师利菩萨教授,《净行品》,这是入信位的菩萨。自己所有做的,全是清净的,这是信位菩萨。

  咱们都是做过,或者是像我在美国万佛城宣化法师,他知道大家,自己也不记得,怎么办?到处贴几个条子,你到饭厅,到厕所,走到那儿去,他都贴着条子。什么条子?挂在那儿,《净行品》啊,到哪儿贴个条子,到哪儿贴个条子。他一看他就知道,一开始,要如厕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反正念久了,后来他就记到了,最初是经常忘,到哪儿去,贴个条子警告自己,这才真正入信位,这样的来信。让你念念是佛,念念不忘众生,在《华严经》里加一个,你念念念阿弥陀佛,念念都有念众生,让一切众生都生极乐世界!不是我自己生,我自己无所谓,大菩萨就是这样子,这才有真正信心。因为我刚讲过《华严经》,在《华严经》是他要求我们,要求我们,都得兑现,不是说空话,怎么样兑现呢?你表达你心情境,依着文殊师利菩萨教导的,你这样去做。

  这个做的时候,从文字,进入默念,观念,就像你从信一定要去做,信跟行结合在一起,完了把自己所做的,全部布施给众生,这就是《回向品》。三贤位一入,登了地了,那登地上菩萨,大家都明白,特别是三贤位。观世音菩萨,《华严经》寄位,二十七回向,不是登了地,寄位不是登了十地的寄位,是回向当中的二十七向,善财童子参观,是这样子的。

  像我吧!为什么叫梦参?就是做梦嘛!我经常做梦,梦是假的,但是我感觉到,我的梦不是假的,都是真的,就是叫我行动。我出家时候,就是做梦出家,因为做梦才出家。

  有时候咱们读佛经的时候,得这样体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的跟你说是假的,假的,是形容那一方面的,有的跟你说是真的,又是形容这一方面的。在一切众生,他不认识,他的自性,一切法都是假的,没有真的。等你明白你自己自心了,那一个信心是信,你那一个心是跟佛是一样,那是真的啦!

  你这个信,是从妄心生起一个信乐心,所以我希望我们诸位道友,还是从头做起,从什么呢?信!如果你信能生根,产生力度,有了力量了,所以一念的信心,所有我们的恶门全关闭,善门全开了。

  因此我们这信啊,有时候要回头检查检查,我们念阿弥陀佛,真正相信极乐世界没有?自己问自己,外人是不知道的,你自己也做不了自己主!这句话,我想每个人都想听吧!你自己能做了自己主吗?不过我现在出家七十八年,我做不了我自己主!我不能让我信,住在一定上。

  住在什么上?在《金刚经》里头,须菩提请问佛,云何住心?云何降伏其心?你能把你心降伏的跟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阿弥陀佛,当你念阿弥陀佛,你心里就是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缘念阿弥陀佛,让他把你心降伏住,住在什么?住在阿弥陀佛。但是无住,阿弥陀佛也是相,不是如来法身。

  因此,在你观想修的时候,念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更深入了,要念法性身,念阿弥陀佛的法性身,念的法性佛,法性佛,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包括一切世界,这样来念佛,效果更大一些。今天就跟大家讲这些吧!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例如六祖大师虽然做到了明心见性,但因为不识字所以读经要由别人代读。由此也可见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只授记弥勒佛而并没有授记他人,所以也可以知道明心见性绝不等同于成佛。开悟只是明理,成佛还需要修行的功德。

  参禅之时要明白自己与佛之心无二分别。这个“明白”不是修得的,而是证得的。但我们学习教义的人要登上十信满心时要经过一万大劫。一万大劫是好长的时间--人的寿岁从十岁每过一百年增一岁直到八万四千岁,又从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直到十岁,这样的一增一减才是一小劫。一千小劫才构成一个中劫,一千个中劫构成了一个大劫。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开悟之人只相当于成就了第一个大劫,之后要修利益众生的事业。菩萨要从五明中求,菩萨都要学习医方、工巧。而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成佛、与佛无二无别的说法在教义上讲是“素法身”。所以虽然我们的体、性与诸佛已成的体、性平等无二,但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成佛并不能与佛的功德相比。佛有利益无量众生的功德,明心见性成就的只是心而不是利益众生的功德。

  所以,念经的时候莫要错误理解。我在南普陀的时候,一位老教授到南普陀来,看到墙上的《法华经》经文“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就提意见:“墙上的标语写错了。我每天来双合掌,磕头,可不仅仅是单合掌、小低头啊。可怎么还未成佛啊?”这就是秀才念经,笑死老僧。我告诉他:“这是对经文错误的理解。任何人单合掌,小低头所成就的是成佛之因。在此基础上才能起修,才能成佛。所以决定成佛的不是现在,而是在所种成佛之因基础上,经过长久的修行才得以实现。”《法华经》授记了全体的众生。这就是对修禅要有的正确理解。更通俗一点说,禅就是生活,用心来指导生活。禅的范围很广,变相地说禅即是佛,佛即是禅。前面我们说过,禅是极简单的开示,开示的就是人人都具有与佛无二的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就像人人都有权利来复旦大学读书,但能否进入就要看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对于成佛这一目标来说,不仅仅是人,哪怕是一只蚂蚁都有佛性。在佛来看,人性、畜生性、众生性都可以成就佛性。

  我们知道,“佛陀”是印度梵语“Buddha”的音译。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逐渐将佛陀省略为“佛”。佛陀的意义是觉者、觉悟、有智慧。而且这种觉悟不单局限于自己,还能够使别人觉悟。一念恶念已灭,身口意三业存善达到究竟。所以,佛法就是达到善、觉悟、智慧的方法。如果生活中念念不失觉悟,那么即是成就佛道。而禅就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念念不失,因此禅所包含的范围很广。例如,禅堂前面挂着“选佛场”三字,就是让人们明心见性的禅通达佛道。

  “明心见性”中的心可不是我们身体中的心脏。这个心范围极广,三千大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等等凡用语言表达的事物都在心中。这个心,这个体性,或者经上常说的“觉性”与佛成就的心性平等。凡夫与佛只有此心迷悟之间的差别。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心并不是这“真心”,而是妄识。这妄识就是将第七识末那识执着为心,而第七识则执着于第八识阿赖耶识。一分真心,一分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影子。

  “明心见性”在教义中达到了“十信”,此时信心具足便不会再起恶念,再造恶业。成就十信之后就进入了“初住”,住于心上。参禅之人与单单学习教义之人的差别,就在于参禅者能够达到明心见性,这正是禅堂所宣扬的。而单单学习教义者则距此甚远,连十住都没有进入,更不要提《华严》所说的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位。证据就是入初住的菩萨发菩提心具有大神通力,能够到一百个世界示现为佛与大菩萨渡化众生。有了这样的神通才表明真正进入了住位,发心住的菩萨初发心时成正觉。而我们平时也经常说发菩提心,但我们所发的只是“欣乐心”。对佛法诚恳与信任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我们平时所说的“开悟者”只是不再造恶业,明白自己的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但达到开悟之后还需要继续修行。开悟者连发心住菩萨的神通都没有具备,别说一百个世界,就连在这个世界中都无法示现佛身为众生说法。这就像从小学、中学、高中最后到大学的一步步教育,每一步都是为后一步做准备。佛教中的修行也是如此,一位一位而不能跳跃,绝不是禅宗所说的“顿超直入,立证菩提”。这个成佛只能说是明心见性而已。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大悟不同,释迦牟尼佛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获得了大悟。就如神童哪怕在智慧上并不比一位经过一系列教育的大学生差,但他却完全不了解教育的一步步过程一样。因此,哪怕是“顿超直入,立证菩提”,也是宿世修行的智慧在此时得以显现而已。佛教中没有便宜法门。龙女即身成佛,善财童子即身成佛,都是无量劫来修行的结果。所以,顿超直入是由渐而顿。

  不仅佛教修行没有便宜,生活中也没有便宜可捡。某些人突然地发财,某些人突然陷入困顿,都是前世与宿世的因缘。学习中也是这样,有的人一学就会,有的人笨得很,怎么学也不懂。一学就会的人因为宿世积累的智慧才能有今天的“顿”。对于学佛的人来说,我们不能贪图便宜。

  参禅靠自己,而念佛则是依靠他力。通过观想与称名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就会得到他们的加持。现在流行的念佛法门就是这种依靠他力的修行方式。而参禅却完全不同,参禅的道友会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完全是自力的。念佛的人则完全不同,是要求见佛,仰仗佛菩萨的功德。念佛、观想佛才能得到佛的加持力。两者间的区别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在生活中,如果前世有与佛教的因缘,如念过佛、信佛,则今生遇到佛法时便更加兴奋,也能更加投入进佛法中。如果没有这种因缘,就不见得会有这种热情与投入。地球上现在有六十亿人,信佛的人也很多,但真正投入的却不多。我说这话也不怕诸位多心,在座的各位虽然听闻佛法但并未投入。你会为佛法付出很多吗?不付出又怎么得到!信只能得到信的功德,付出多才能有更多的功德。这个与念佛得到的加持是毫不相违背的。今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是前生乃至宿世的善根因缘。因为这份因缘的存在,我们才能在今生听闻佛法时有深刻的触动,在开始信佛的时候有种战栗的感觉。产生战栗感觉的原因在于善根深厚,脱离佛法太久,突然得到加持力的缘故。而有的人听到佛号时感觉喜欢,但并没有激动的感情,也没有付出。有时候还到庙里烧烧香,但我们要知道烧香是风俗习惯而非信仰。信仰与习惯是不同的。真正的信仰是要将佛法与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这就回到了“禅”。

  我把禅解释为善因,过去无量劫以来的善因。这就是为什么见佛会有欢喜心,参禅而能进入。举个例子,“念佛者谁?”反过来说“谁在念佛?”这一问意味着什么?这是在发明我们的心性,寻找我们的本体。我们的身体是变化的,无常的,由前世所造业推动的变化身。

  像学生中有第一名,也有倒第一名。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是第一名,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倒第一名,必须有一个依次排名的顺序。如果想超越,就必须付出努力。付出的力量越大,超越的越多。我们学佛的人也是这样,必须一步步超越。

  当你苦难的时候,你会喊妈妈,好多人:“哎呀!我的妈啊!”自然流露的,任何人在苦难的时候,着急了,他会想起他的妈妈,别的想不起,因为是慈母。所以我们天天迴向的时候,要报母恩。

  我跟很多的道友谈过,要是对他妈妈抱怨了,或者说不好的话,我说:你这是极大错误的,你要是信佛的道友,佛不承认你是佛子。为什么呢?你妈妈生你的时候,在妈妈的胎藏,妈妈所受的痛苦,你是没法体会,你是不知道的。”四重恩就是母恩。大家学《地藏经》,地藏王菩萨就是报他母亲的恩。有两段,第一品乃至于到第四品,都是报母恩。

  关于这个很多经都说,报恩经、正法念经,很多经上都这样介绍。你一小生下来之后,你什么能力都没有,必须得靠父母来养育你;等你长大成人了,当你父母老了,你要回馈,这是人伦根本,咱们这个国土就是以孝为先。但是父母他并没有期望我把你养大了你报我,知道不行的。中国有很多这类的语言,子女对待父母就不一样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你们有时候回家探探亲,父母在的时候,你虽然出了家了,对父母恩还不会忘,念经的时候要回向父母,知恩!知道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知恩报恩,好多经。这个大家都懂,就是做起来如何就不一样。

  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的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葛,可是他无缘无故的就来残害你,你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会不服气,就想要报复,去跟他比力气、势力、金钱!学佛的人要学会忍!忍他、让他、不理他,因为这些事物都不是常在的,我们刚才讲“无常”,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无常当中,都会变化不定的,能这样想会帮助你看开一点,放下一点,不要太执着,什么事都不要太硬碰硬,对你没有好处,对众生也没有好处。假使你能忍一时之气,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可是一个学佛的人知道,那是消灾免难,当你用佛法来面对一切的人、事、物,也是如此!

  遭受意外、被人陷害、被人误解、或者遭人纵火等种种灾害,假使你内心不平、气恨,想尽种种办法报复,已经是不可能挽回的,你又能怎么办呢?我们佛教就是讲忏悔,忏悔自己的业重,起码这样子能够让你安定下来,安定什么呢?安定你的心灵,知道因果不灭、因果循环,自己作的业自己消,任何事情能照着佛所教导的教理去想、去做,你会得到很大的受用,当你都能受用了,你就知道修行的工夫进步了。

  像鲁迅写阿Q正传,形容我们中国人就是阿Q那一类的,人家打他了,他假使念过金刚经,唉呀!这我消业障了,那就正确了。他不这样想,他怎么想?他说儿子打老子。其实也是想法,也不烦恼了,但是是儿子打老子。我看阿Q正传时,我看到这我就想他怎不会想老子打儿子,帮我消业障,不就完了,那多好!儿子打老子,那就不行了,那想法不同了,他还胜利了,他心里胜利了。“阿Q精神”,也是我们佛教忍辱波罗蜜的精神,释迦牟尼佛就是这种精神。我们要做的就是忍辱波罗蜜,所以要把修行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来。随便你做那一行,都可以运用到你的生活当中。

  总之,我们所学的要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我们的行为举止也必须与我们说过的话相结合,这样子你就不会去说伤人的话,到达了一定程度,你就不会想骂人。听到骂人的话,你听到的不知道是什么语言,你想骂人也骂不出来。你知道该骂人的话,什么都骂的出来,这就是你已经达到自然而然、不造作的境界了。那个业只是口,如果你念念的那个心,都不曾离开佛、法、僧三宝的话,心里的恶念头就不容易生起!也没有机会生起,不论遇到什么环境,你都要导引使它生起善念。

  “喜”就是欢喜,就是你对人内心永远保持欢喜,这就很难了。任何的忧愁事,任何的烦恼事,你知道这都是假的,是现象,会损害你的慈悲心,损害你的智慧心,这就要观照了。当你观照的时候,自己就能看的破,看一切事物是无常的,能够忍受,不去争不去计较,能看破这个就不容易了。看破了、明白了,还得放下,不要去执着,这样才能生起欢喜心。如果你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舍。佛教我们的方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你要尽量的发挥这个心情,受用会无穷无尽的。

  把所学到的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接触人,一种接触事。不论在人、在事上,你都得这样用心,这样处理问题,你会处理的很恰当。在病苦的当中,特别是在困境当中,你就会感觉到心的威力,体会到佛法的威力,因为佛法就是心法。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都是在说明“炼心”,“炼心”应该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就在生活当中!就在你面对一切的人、事!处理之后你就会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还是波涛汹涌?是有功力,还是没有功力?自己最清楚。

\

  离开纽约不到四年,这次重回纽约,我问了很多道友:“有没有拜忏啊?”“地藏圣号有没有念?”“修行的功课有没有断啊?”有的答覆是:“没断!”但十分之七的人都没做了!大家一起共修时,每个都很精进;没有共修或没有佛堂,少了那种气氛,就精进不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不管我在加拿大或美国其他地方,甚至人到了台湾,到了大陆五台山,特别是在五台山时,我特别惦念着你们这批道友,希望文殊菩萨加被大家,祝大家幸福,希望大家生活美满愉快。给大家求了,但是我的力量太薄弱,我回来纽约之后,知道有些道友还是经过了很艰难的历程,这是因为大家向三宝的心不够!今天我们谈修行,到底修什么呢?怎么样才算是修行呢?

  照顾自己的心

  不论显密所要修的就是“心”,我们的心不停地动,如何把自己的心照顾好,是很重要的。

  心的活动相当复杂,人的心在活动的时候,是不会停的,连睡觉也没有停过,睡觉时人的身体是停了,可是心还是照样活动。你看!人在睡觉时还是会做梦,即使不做梦,心还是不停的活动。心的活动范围非常复杂,现在我们就来分析这种心的过程:

  心的“心路历程”

  当我们的心跟外面的境界(景像)结合起来时,就会受外面景物(境)的影响,而产生了情感。产生了情感之后,高兴的,就使身体感到快乐,这叫乐受;不愉快的,就产生了痛苦,在身体“受”的方面来讲,就有苦和乐两种。这种“受”“经过”“心里思惟”,就有欢喜和忧愁(烦恼),例如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幸福美满的,当然会感到愉快;如果家庭成员不和,一天到晚吵吵闹闹,或不幸生病、出车祸等,这就苦了。这些境界使我们的心有忧也有喜。而这些受都是“心的领受”,不是“肉体上的受”;身体虽受诸苦痛,如果心里愉快的接受。譬如有人遇到种种不愉快的事,使心里不快乐,但他想,欠债就得还,现在受诸苦,就像在还债,经过这样一想,他的身体欣然承受这种苦,而心里却不受影响。

  “想”再深入就是思惟的过程。心对外面景像,好比我现在面对着大家,思想一定会不断地分析,分析之后,照佛所说的教义,或依师父所讲的,加以分别这个是对或不对,好的叫善心;坏的就叫恶心。

  悲喜皆是自作自受

  就像刚才陈圭璋居士介绍我在大陆监狱呆了三十三年,大家听了,都认为是党嫁祸给我,使我在里头受苦!其实这是我自己做的──自己的业,自己受。这是很公平的事。经常有人向我抱怨:这个世界很不公平!财富有富有贫,寿命有长有短,家庭成员有和睦,也有不和睦的,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不平等!他问我:“这样平等吗?”我回答说:“从我的角度看去,这一切都很平等!”不是吗?今生富贵的,是前世布施行善而有;今生贫苦,饱受生活压力,人家当老板,你当伙计,受人支派。如果有智慧,能看到自己前几世的所作所为,就会明白,这一切都非常公平;明白心里的一切苦、乐、忧、喜,都是自作自受!

  现在面对苦境,一天到晚把心纠在一起,还想求解脱,那是办不到的事。真正想求解脱就得消业,认识到这是自己应该承受,就怕明明知道应该受,还肯不接受!这样自然产生痛苦!因此身体的苦乐,心里的忧喜都是自己作的。

  身体和外境接触后,在心里先有个印象与概念,遇到欢喜的就想吸收,不欢喜的就想排斥,这一切都是幻想,能够真正随心所欲吗?《金刚经》讲,这一切都如梦幻泡影。

  心经过了受、想、思三个历程之后,就起了怎样付诸行动,而这种思还只是心的思想而已,身体还未行动。心思惟后通过口叫口业,通过身就叫身业,身业在佛教讲有杀盗淫,口业则有妄语、两舌、绮语、恶口等,意有贪嗔痴。通过了身口意,造种种业。口里赞叹三宝、称三宝名号、读诵大乘经典,口业自然清净;身拜佛或诵经、静坐等,身业自然清净;意里思惟观想庄严佛像,或观想佛所说的经义,意业自然也清净。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何住心?又如何降伏其心呢?如何把心降伏到纯善无恶呢?乃至于善也不可得,善也是心所生的,心无所生,没有善恶之念了,这种境界我们达不到。由此而生的善恶,善是心的活动,恶也是心的活动,善的活动叫业,恶的活动也叫业,造恶业的就得受苦果,心所造的业为主导,身所造的业还没有形相时不定罪,若发自口,发自于身,就定罪了。

  人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就具足了善恶,也就是前生所造的善恶种子,全都带到今生来。有人讲:“一念之间可以造很多的恶业,一念之间也可以行很多善事”,这“一念间”“并不是一个念头就停了”,而是心里起了一念,口说出来,加上身体实践;善有善的意识,恶也有恶的意识,如上面讲的,善心代表不贪、不嗔、不痴;不善的心就具足了贪嗔痴、贡高我慢、疑及邪见等,但不论善恶,心总是一个。

  发心助人先量其力

  我们常听人讲:“我的烦恼很重!”烦恼很重,大都从恶而生,烦恼本身就是恶,就是昏了、乱了!烦恼就是心不清净!有的人心既不起善念也不起恶念,但还是烦闷不已,使人感到心很不安定。在心很不安定中,自己分辨不出是烦恼是善或恶。

  烦恼有没有善念呢?有!例如发心想帮众生,利益众生,帮人解脱痛苦,力量不够,自然就产生烦恼。这个时候自己要想办法,在“思”惟上面打主意,如何从恶转善,如何帮助他人解决现前的痛苦。譬如生意失败,或身体有病痛,特别是医生宣布他得了癌症,或家庭不和…等,在这段过程中,烦恼没有停过,佛弟子常说要帮助道友或众生解决一些烦恼,人家的烦恼还没解决,你自己先烦恼!大家仔细想想,自己是否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譬如我本来是想帮助人的,但帮得不得法,或没有那么大的智慧,也许你不帮,他不忙;你越帮,他反而越忙!这样,你不但没有帮人解决烦恼,自己烦恼,还添了对方的烦恼!但你是出于善意,并非出于恶意想害人呀!所以佛经说:“有了智慧,行方便是解脱;没有智慧行方便,则非但自己被束縳了,连带的把别人也束縳了!”此正是“有慧方便解,无慧方便法”,有没有智慧皆是你自心的思惟,大家多读《金刚经》或《心经》吧!

  不执着,随缘尽力而为

  怎么样的思惟才算是纯善呢?不起执着,人一起了执着,就着相,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用这种执着的心去做事,结果不但自己烦恼,别人也跟着起烦恼。你若不执着的去做,一切随缘,帮助别人时,不要劝对方决定怎么做;也不要劝人决定不怎么样。一切不忘随缘,随缘尽力而为。我们的业还没完全消失,定力也不够,心里的观想力自然不够,智慧也不足,这样烦恼自然消除不了。

  心诚心信则灵

  这样,你自然会发出种种的怀疑!怀疑读大乘经典没用?其实不管读那一部经,都是功德无量,特别是地藏经,当你遇到任何困难,求地藏菩萨或读诵普门品,求观世音菩萨,没有不应的。求不应,问题没有解决,你就怀疑佛说的话,这当中有个问题,就是你没有要求自己!我认为读经或观想或求佛菩萨加持,实际上是你自己的心力,因为你的心和观世音菩萨的心相应了,观世音菩萨就会加持你,你的心和观世音菩萨的心不相应,纵使观世音菩萨加持,你也得不到。

  你的烦恼心、污染心和观世音菩萨清净的心结合不到一起,你在求的时候,心里有贪嗔痴,求了之后达不到目的,就开始怀疑,一起了疑,心就不诚。再说,你现在心里起了疑,就是你对观世音菩萨、对地藏菩萨、对普贤菩萨不相信之故!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应呢?

  头顶佛足心不净,叩破头皮也徒然。也许有人不认同上面这段话,说自己是多么地相信,见了菩萨就叩头!要知道,叩头是一回事,心里诚不诚又是一回事。三宝是清净的,你求三宝之前必需先有清净心才行。再说,佛堂是清净的,你进佛堂,带着一颗贪嗔痴的心进来,佛堂也被你染污,跟着贪嗔痴了!再如,各位来这里听讲,如果你提着一桶大粪进来,相信其他的道友都会反对,而你肚子装着的大粪,别人看不到,就没人反对。不是吗?每个人的身体内都装着一桶大粪!这种自然现象没有人会反对,但你另外再带一桶进来,别人一定会反对!

  用贪嗔痴的心,到佛堂想得清净果,就得先把自己的贪嗔痴去掉,否则和佛菩萨不相应,没感应,就不要抱怨!是自己不诚、自己不信,你信了、诚了,自己就会加被自己,不需要佛菩萨加被了。

  如是因如是果

  再说,我们要相信因果,现在受的都是因果报应,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譬如过去生破坏他人家庭,今生遭人破坏时,就想好吧,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业果,正因为自己过去生曾破坏他人,今生才遭此果报,现在欢喜来还,从此彼此互不相欠!假使你在还的过程中还不断地反驳或反击,虽然老本是还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无始劫来,生生世世,六亲眷属经常不停地轮转,这其间的因缘说也说不清楚!要到了自己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明白他人的心,明白一切众生的心时,才看得清!善因恶因,善恶因果业报就是这样来的;佛菩萨的加持与否就看自己是否心诚。

  至于如何求呢?用一颗诚诚恳恳的心去求求消业障,业障消失了,福报自然现前。这些道理看似浅显,真正做起来却很深刻,例如同一件事,看他人做起来,觉得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等自己真正去做,才知道困难知道并不容易!再以叩头为例,叩头很简单,人人都会,若与佛无缘者,你要他在佛前叩头,那可是比什么都难!同样的,信了佛的,对三宝非常恭敬;不信的,就有不同的看法。由此观照我们的烦恼,把这一连串心的活动,从受、想、思乃至善恶的心境,你就能明白一半了。

  知道自己现在所受的,都是自己过去生所做的,现在想解决问题,从今后别再做就好了。不做就不再受;以前的,我今生受了还了,还了之后就不再受。再举个例子,譬如我们诵地藏经、或观音经、金刚经,就不再堕入三涂(三恶道),因为我们的心和念及所有意识的活动都没有堕三涂的念头;念头没有了,身不行,怎么会再堕入三涂呢?有人曾问我:“老法师啊,监狱里头是什么味道?”我回答说:“你想尝一尝吗?想尝的话,你造点罪就去啦!”你一犯罪,警察就来捉你入牢,你没造罪,自然没有进监狱的因!所以《地藏经》第一品,婆罗门女问无毒鬼王,我怎么到地狱来呢?无毒鬼王说到地狱有两种力量,一是业力,另一种是威神力(诸佛的威神力)。一切的业都是自己所做,都是自己现前这一念心所起。

  修行就是把心看好!看看自己一天之中起了多少好念头,起了多少利益他人的念头?又起了多少个坏念头,起了多少害他人的念头?我们的身若是清净,心也清净,这样进佛堂拜佛,都是清清净净的。反之,身不清净,也许多天没沐浴,或几天没换衣服,浑身散发异味,又带了一颗烦恼的心,这样进了佛堂,想求佛菩萨加被,替你解决问题,那是不可能的!这种人最好先解决自己的身心问题,再进佛堂。

  看破放下得自在

  我常告诉自己放下、看破!倓虚老法师常讲“看破、放下、自在”这六个字。看破不是眼睛看破,而心要能看得破!心的意念,不论什么事情发生,都不执着,也就是心对境,在受、想、思的善恶过程中,都视如梦幻泡影。泡影的东西,有那一样是永远不变的?既是泡影就不值得我们执假为真!问题是我们的心不这样想,我们常常把过去的事,再拉回来想一想。以我自己为例,我离开监狱十六七年了,有时我还会把它拉回来想一想,想有什么用呢?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过去的形相已经没有,再度拉回,在自己的心里又起一些形相,那些形相只给自己引来无数烦恼!想自己那个时候该怎么样!这些已经过去的影像,你现在想要怎么样,也无济于事了!

  不但把这一生的事拉到现在,甚至把过去生的事也拉到现在,了解做梦的人,就知道梦境常把我们的心拉得很远很远。现在诵经,心清净了,过去那些影子全出现了。你说是做梦──是在做梦。可以说,大家现在都在做梦,问题是,谁肯承认自己是在做梦呢?谁肯在做梦时,把这些梦境观想观想,观想这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呢?只要肯把这些假心妄心停下来,真心就显出来了。现在这些妄心覆盖了我们,使我们行善做恶的心全存在着。做好事是对那些坏事而来,做好事,坏事就渐渐消失,好事和我们的真心相合,这颗纯善的真心就容易生起,现在我们都迷惑了,人一迷惑,任何事情都不能如实的知。

  上面讲一切外面的景就是事,心就是理。想得到真心,就得把妄心去除,有妄,真就不显不出来,妄尽了,真才能显出来。妄怎么除尽呢?从修行的角度来讲,就是随时观照自己的心,使心不随恶转──不随贪嗔痴转;也不随着不贪、不嗔、不痴转,这样真就容易显现。

  无常迅速,菩提路远

  人的生命说短,很短。问题是,有几个人认为自己的生命短暂呢?有时我问道友说:“你有没有想到过自己明天会死的问题?”对方笑一笑说:“没想过这个问题!”正因为大家都不肯认真地想,做起事来都把计划放得好远好远,我们又没跟閰罗王订合同什么时候离开?在台湾时我曾遇到一位道友,他跟我谈了许多五十年以后的计划,没想到走出门就发生车祸,经过这次体验,他说一切都是无常!

  一个人想多了就容易忧,容易产生分别心。人的思想有时既不想善,也不想恶的,认为思想活动停止了,就以为自己见到真心,其实还有一大段距离呢!那是落入了无记,无纪既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只是让思想的活动停下来而已。

  心心念念是三宝

  受三皈五戒后,请问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照着做呢?受三皈依时,师父告诉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不要忘了每天晚上临睡前,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或念佛菩萨名号。不管念那一尊佛的名号,都代表三宝。

  再说,受了三皈五戒,入佛门之后,是不是每晚都念着三宝入睡呢?当你每天睁开眼睛时,你的第一念是不是立刻想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呢?如果你能终生不断,每天都这样做,死了一定能生净土!问题是这种人十个里面也找不出两个呀!由此可知我们的心是看不住的!

  善用其心

  《华严经》净行品中,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如何才能使烦恼众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菩萨答曰:“善用其心”──用自己的心。为此文殊师利菩萨为智首菩萨说净行品,见到一种境界就发一个愿,智首菩萨见了一百四十种境界,发了一百四十个愿。学佛并不是离开了日常生活之外,另外还有什么好方法,佛所说的法就是觉悟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就在自己吃饭穿衣,乃至工作中去求去悟,看自己怎么用自己的心。会用的,就能得到清净心。

  心是很微妙的,究竟我们的清净心在那里?有了这个问号,心就已经不清净了,所以《楞严经》有七处征心,心是在内或在外或在中间?心不在这些地方,心又在那里呢?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清清楚楚就是清净心,失去正念就是糊涂心,并不是离开了清净心之外还有一个烦恼心、受心、想心、思惟心,要想从烦恼心中恢复自己本来的清净心,就要清楚地认识这些,认识了之后,不随着它转,就能恢复清净心。

  善恶原是一念间

  好与坏,以什么为标准呢?以杀人为例,杀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个犯法的人该不该杀呢?我曾经读过一则新闻,台湾土城监狱里有位死刑犯,枪决之前他拼命念地藏菩萨名号,结果打了三枪,子弹都打不到他的头,执法员知道监狱里设有佛堂,供有地藏菩萨,就进去向菩萨上香致敬说:“地藏菩萨,我这是执法啊!他杀人犯罪,被判死刑,我这是在执法,请您不要再护他了!”出去后再度行刑,一枪就把死刑犯打死了!

  读到这则新闻,我想犯人临刑前念地藏菩萨圣号是善念,用这念善把自己所作的恶事全遮住了,能吗?从这里我告诉各位,大家学佛之后若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不要抱怨菩萨没有保佑!该还的债就得还,不要怀疑!

  观念自心

  心非常微妙,限于时间,也没有办法在这里按步就班地向大家一一介绍。微妙真心的显现,有很多历(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显现出来。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可以用对治的方法,也就是观念自己的心,观照自己从早到晚,这个活动的心,使自己做了多少与自己不相应的事。如果做了,明天我一定要减少,要与佛法相应。在自己的行住坐卧中,随时想念着三宝,这样一来,至少自性的三宝就容易显现,就能把这颗心观照好,这就是最好的修行。这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自己的心里想什么,只有自己知道。不要继续再想下去!当然,想不是事实,想也不会犯罪,但想可能导向你犯罪,你继续想,想了之后,做了,便犯罪了。因此我们应随时保任,随时有信心,不要怀疑,不要相续,恶念一起就断,不要让恶念相续下去;起善念时,不要相断,能够保持这样就够了。

  佛弟子拿念珠,念珠不是装饰品,而是拿来不时地念佛念三宝。不但如此,一拿起念珠,就告诫自己所发的念要纯洁,不该想的,绝对不去想;不该做的,也绝对不做。这样就能使心都贯彻在善念中,善久了就能明心,就能开智慧。就像有人读经,刚开始读,经文一句也不懂,读久了,自然而然地,就懂得其间的道理,因此我们要磨练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不被外面的环境所转,妄心妄境都是幻!

  勤心忏悔消诸障

  再谈忏罪,罪性本空,心若亡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名为真忏悔。现在我们还达不到“心亡罪灭两俱空”的境界,但我们能用善心来制止恶心,用善心来忏悔自己过去的罪,使自己的善心增强。恶心消失,善心也不存在了,善恶两亡,是名为真忏悔。经常这样观想,对自己的修行应该有点帮助的。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用三宝对治烦恼,或者人家骂你了,或者很生气、烦恼很重。我有一位道友,他烦恼很重,脾气性子非常急,说不了三句话就跟人吵架。我就劝他说:“当你在怒气上,想一想佛,想一想菩萨。”他一试验,这么一想,心里就清凉了,就把怒火压下。因此他做生意就越来越好,客户也好,自己圆融了,生意也兴盛,身体也健康,何乐而不为。我们有好多人,当你要发气了,想一想三宝。

  当你打妄想的时候,有的道友说:“我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散乱很多,再不就是容易打瞌睡。”我说:“在这个时候,你大声念几声,想想三宝,想想你所念的经,你在这儿做什么的。你的烦恼、妄想、昏睡,就给你撵跑了。”有些道友突然间喊两声,别人吓一跳,以为他发疯了。不是的,他自己内心里头不清净,他克服不了,就大声念。一大声念,他又克服了。这是一个我经常用的方法,但是集体的法会不能用。大家在一块儿,你这样喊一声,把别人吓到了,又造了业了,所以要走到一边去喊。这就是常念三宝的好处。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觉信三宝很久了,却没有得到感应。你有好多毛病,不降你的罪就是好的,还想找感应,还想讲感应啊。为什么没有感应呢?你在皈依三宝的过程犯了很多的错误,把念经的功德都抵消了,只留个善根,有待发现,你还怎么能得到感应。他不检讨过患,只埋怨诸佛菩萨不慈悲,“他又没照顾我了。”你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还会害病啊?”你怎么会不害病啊!

  我们大家知道,写戒律书的妙因法师,我们没有同班,他是跟慈舟法师学习的。弘一法师有很多的著作,是由他整理起来的,他在美国住,八十多了。现在他也害了喉癌,不能吃中药。我跟他说:“好好念念吧!还有这个病,你走的时候业障就消了,你以后到了净佛国土,你这个肉体随便它怎么害。”所以全看你怎么想。我们有些道友得了癌症应该高兴:“得癌症了,快收我回去,业障也快消尽了。”这样想了,癌症不但不会发展,而且还能消失。如果你真正命到寿尽了,你就生净佛国土去。这时候正好念佛,病都是痛苦的,为了减轻痛苦,你试试念佛。

  我们上次提到的苏护士长,她教很多病人念地藏菩萨。一念,病人的痛就减轻了,好多人是这样子生起信心。我看苏护士长真是菩萨,就是这样。到那个时候,病患虽然不信佛,为了减轻痛苦,他念念试试,试试看。试试也好,但是那样地念,就灵了,很怪。

  像我们信佛很久的人,你念,就不灵。为什么呢?因为你已成了老皮禅了,念皮了,半信半疑。刚信的那些人,他认为人家告诉他的方法一定灵,半信半疑就不灵。你必须得全心,一点不疑,菩萨确实能加持我们、救度我们。真的皈依三宝,这就叫修行。你怎么样用心想,这就是修行。

  还有,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你信了佛之后,你的父母、六亲、眷属,无穷无尽,盼望你救度,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得到好处。如果你念《地藏经》,或者随便哪部经,我的观念是这样子,人家信什么,你先学什么,你就念什么,不因为我现在崇拜地藏菩萨,我就说都念地藏菩萨好了。不!你跟哪部经典有缘就念哪部经,你念《阿弥陀经》好,你就念《阿弥陀经》,不要改念《地藏经》;你念《普门品》好,你就念《普门品》,不必再改念《地藏经》。

  我感觉到众生都有这个毛病,我信什么,你们也都跟我信什么。“我念《地藏经》,为什么你念《华严经》啊?”这个是绝对错误的,要是这样,法就灭了,法是要我们大家弘扬啊。大家都不念经,就念我这一部经好了,那么其余的经都断了,可以吗?这是很通常的道理。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个在家的居士。他为什么能够在卖柴的时候听人家念金刚经,在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了悟了呢?这就是宿世因缘。咱们看到的只是他的现生,没有看见他的前生。我们每位道友,这就是我们过去积累的善业还不够多,因缘还不成熟。现在我们学戒,大概大家都是从戒学开始学起的,那你们是怎样学的呢?吃饭、穿衣、排泄大小便、睡觉,你们是都可以开悟的,这都是在修行当中。你们作这个观想了吗?咱们在吃饭的时候,大家念念吃饭的偈子,这里有普贤菩萨、有文殊师利菩萨所教授我们的修行方法,你真正去观想了吗?

  我每天跟我们这些男众弟子说,佛菩萨给我们安排,教授我们的方法,随时你都可以开悟的,并不是要听到很多;而是听了要去做。古来闻一句法都是很难的。在我小的时候,我看见哪个法师在讲经,就自己筹备听经的粮食,到常住讲经的地方去,把粮食交了,还要交很多现金,常住才挂你的单。那时听经真的是很难的,在明朝三昧老和尚讲经的时候,见月律师从云南到南京来听三昧老和尚讲经。结果没听到,老和尚上五台山了。他又从南京赶到五台山,可老和尚又回南京了。他就来回的奔波,就是想听经,但没有听到。等他一遇到时,一听他就开悟了。咱们现在是知道的很多,而做的很少,这怎能了生死?怎能断烦恼呢?古时人每知道一句有益的话,他就要把它做到。咱们看看那些古大德们,他们是积累起来的。咱们现在没有这个善根,那咱们怎么办呢?咱们要从现在就开始积累,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你自然就了生死了。咱们只是看见祖师开悟,没有看见祖师行持。达摩祖师在少林,就是现在的嵩山少林修行。二祖慧可大师求见他,求他开示。二祖慧可大师学的是法子,学得很深,明白的道理相当多,但是他请达摩祖师给他开示,大家都知道立雪断臂。他跪在雪堆里,外头下着大雪,达摩祖师在里头坐着,根本就不理他,三天三夜。达摩祖师说:你来干什么?慧可说:我向祖师求法。达摩祖师就说,你轻心慢心,也就是说,你是抱着一个轻心慢心来求法的。慧可大师感觉很受触动,就拔出那个戒刀(那时和尚都带戒刀,带着有刀,一者防身,二者为持戒),就在雪地里头,把他自己的膀臂给砍断了。你说砍个膀臂痛不痛?很痛,痛得他心里忍受不住,他就求初祖给他安心。他说:我心里很不安,请师父给我安心。达摩祖师说:好!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大师到处找心找不到,觅心了不可得,我找不着我的心了。达摩祖师就跟他说:我与汝安心已竟。我给你安心已经安完了,二祖当下就开悟了,开了悟了就不痛了。因为这个不是他,开了悟这个身体就像是一个世界,而他又是另外的一个世界,二祖就是这样成道的。大家如果理解他们的所做,就象我刚才说过的六祖参五祖,二祖参初祖,这都是不立文字的。现在我们再讲讲立文字的这些大师,玄奘法师他的门下,鸠摩罗什法师他的门下,都是以文字而入道的,翻译经卷时,都是闻一而知十、听一法就知道十法。不论从学教、从禅宗,我们诸位道友是怎么认识的?能不能闻一而知十呢?今天我跟大家说这些,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先认识自己。

  在我们这里头出家的,我知道有的已经一、二十年了,我看见几位老道友都是一、二十年的。你们每天吃饭穿衣都在干什么?敢说我在修道,念念不忘的在修道。如果不欺骗的话,能有几位呢?又有哪位能够说我在出家之后,我心里头就没有离开过道?就没有离开过自己受戒的时候所发的菩提心。我们每位都是发了菩提心的,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在你受戒的时候,在你出家的时候,你的师父一定会教你发菩提心的。你自己可以回忆一下,你发完了菩提心之后,你都做了些什么?你认识不认识自己发过的菩提心呢?恐怕十个就有十个是不认识的。在你受戒的时候,因为咱们中土和有些地方不同,一出家都是大乘根机,你一出家受戒,就是发菩提心了。你自己可能还不知道,你的师父已经教你发了菩提心了。但是你发了菩提心来学戒的,因此你不是一般的,如果你真的不知道,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每天你自己检查一遍,或者是在晚上要睡觉的时候,你就想想自己出家这么多年了,不管三年也好、五年也好、十年乃至二十年也好。在你检查当中,就想为什么我的心还不能入道呢?这是有两种原因的。一种现世的业,你今生造了很多的业。一种是过去的业障住了,障住了你的那个智慧,光明就显现不出来了。当你这一检查,你才知道,你今天所做的哪些是不在道的,心里头离开了你发心时的愿望,那么这一天你会记的很牢,今天做得不好,自己就会很惭愧,明天我要开始好好的去做。我跟大家说的这个方法,是绝对的开智慧,就是要自己每天检查。我今天在心里做了哪些错误的事。检查我的心有哪些念头是不对的,又有哪些念头是很好的,只要你听师父的话,照着去修行就好了。因为师父的话是听佛说的,咱们大家都是佛弟子,都要照佛教导我们的去做才行。

  大家都要求开示,都想求知道。你已经知道的很多了,我们每位的道友,你并不是无知,并不是非要听老师讲,听他讲才知道,而是你们已知道的很多了。缺乏什么?是没有去做。光知道,不去做,你怎么能得到呢?你得不到就解脱不了,你自己不去检查自己。看见自己的过,不但不承认,还给自己的过打掩护,自己先原谅自己。唉呀!我是凡夫,我怎么能学圣人呢?就这样过去了。一句我是凡夫,就把什么都遮了。现在还有句口头禅,说什么“我业障很重”。真的是这样吗?我刚才跟我们男众弟子说,如果感觉你业障很重,那你一天从早到晚你就应该修行,你就要检查检查你在想些什么?连自己都不敢去检查自己。如果你真的从早晨到晚上没有二念,没离开过三宝,那你已了生死了,到你临命终的时候,你是不会动念的,世间相你不会贪爱的。那才是真正的自己认识自己。

  你说我这个老和尚活了快九十五岁,自己还不太认识自己。如果你们说认识自己,那你是在说大话,当你所学的,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时,生死就了一半,临命终时才断定,现在是在认识的过程当中。假使你们的身体像我现在这个样子,你们都会请假了,因为你们也知道支持不下去了,那种难过不只是肉体上,而是心理负担。我现在已把这负担减少了一半,我让心里不再有负担,我把它划分开,身体归身体,心归心。因为心是主,它就会支配你的身体;不能动,让它动,不吃,让它吃,吃饭吃不下,睡觉睡不着,行动不方便。这就是老了,现在我跟你们说,你们也不相信,为什么?因为你还没有老,等你到老了就会知道的。我在我的老师跟前,那时候慈舟老法师才不到六十岁,我们都抱怨老和尚,唉呀!你怎么老是说自己不行了、不行了。我现在才知道,真是不行了。可是愈到了不行的时候,事情就愈多。现在没有人找你们,可找我的就太多了,不论在家的出家的。你问客堂,你要不见,人家起烦恼,我这么老远的来,就是想看看老和尚,你不见能行吗?那就勉强的见。他说的你根本不爱听,但你还得勉强的听,被动的接受他的意见。每天都是如此,心很烦;但烦也不行。

  好像你们看到老和尚不讲课时,好象什么也不干,那你问问客堂就知道了。这个从台湾来的,他就想看看老尚。那个从广东来,也是想看看老和尚。我能说我身体不好,都不见吗?那他口里不说什么,但他心里会不会骂呢。也许不会骂了,因为他怕背因果,怕倒楣。那他来找你来干什么呢?或者是家里出了一些不平的事,或者是孩子升学、是生意做不好,给你个条,你就得给他回向。如果他见了你,求了你,你给他一回向,过段时间后,他有好转了,他就会说这个老和尚很好。如果求你一回不灵,他就要骂你了。难道不是这样子吗?但是他灵一回,他又会来找第二回,还会介绍给他的亲友,你去看看老和尚吧,你不顺心的事找他,他给你一念就好了。这些都是一种麻烦。

  刚才我问我们的弟子说,我是为你们活着呢,还是为我自己活着?也许你会这样回答说,老和尚你发了菩提心,你就应该为众生活着。但这不是一句话呀,是要用心去付出的,我想我们的道友都懂得这个道理。也有很多弟子问我要什么东西?我会要什么呢?我现在是什么都不要的。可我愈不要,他们就愈要给你;可是你想要的人,他又偏偏不给。人就是这么的怪,想要的他不给。不需要的他却非要给你不可。诸法也是这个样子的,大家细心的一观察就会发现!一切法都如是理。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一切法无我,我不因为这些生烦恼,本来就没有我,那还生什么烦恼,因为人的活着,本来就是为别人的。我们每位道友都想求法、都想求知识、求深入、求证得、求解脱、求成佛。成了佛就能利益别人,修道就是为了利益别人而活着的,我现在就是这种感觉。有些时候说话,是说起来容易但做着是很难的,我跟你们说的这些话是我一直要求自己要做到的,我也希望大家一起来做,我们一起来成就无上菩提道业。

  如果你真的要修,那你就修一个观,观:一光驱除千年暗,等你把这个修开悟了,那你也就成就了。“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当下狂心顿歇,歇即是菩提。当下就是菩提了。狂心顿歇即菩提。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念句阿弥陀佛总可以吧?我想每一位道友都会吧?现在夏天了,虫子,蚂蚁,路上到处有各种虫类。你见到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这叫法布施!不要产生了分别心执着心。你见到一切众生,只要它有神识的,你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咱们看到很多道友,见到一些众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它只要一闻到这声音,给它种下善根去了。这个功德无量。这也叫不住色声布施。

  当你对一个蚂蚁念念,你有什么希求吗?还需要蚂蚁感谢你吗?没有呀!所以,你在这个时侯什么心都不生,不住色布施,这叫法施啊。这法施比一个物质的布施的功德大多少倍!你给人家东西,那个随时就消灭了,他用完了就没有了,你给他说一句法,他永远享受。好比一个蚂蚁蚊虫,乃至一切的小生物,你给它念句佛,它来生就变成人了,它闻到这一句法的利益,使它就脱离畜生道。可不要把这看轻了!不要以为坐这讲经才是法施。你那就是法施!以法为施,以法布施。这个含义很广啊!含义很广啊!我们每位道友都是法师,你用法来布施给一些众生。

  我们经常说:没有福德,没有智慧。那你修啊!既然没有福德那你修福德,没有智慧你修智慧啊。怎么样修法呢?就是我上来说的:利益一切众生。你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念句观世音菩萨。如果你能够记得几个经的偈子,你给它念一念,你别认为它无知,你这一念啊,在它的神识里,入了它八识当中永远成为种子。它要产生,要发芽的。懂得这个含义吧?不要吝法,见一切众生,你所知道的好多,你能给它利益一点,就是要施给人!这叫法布施啊!不要执着讲经才是说法,不是的啦!你劝人念句阿弥陀佛,念念般若般罗蜜。

章太炎念地藏经

  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礼。还有一种,求名礼,是说我礼佛,将来得个好名声,这是假修行,求名,求得人家赞扬。还有身心礼,身体在叩头,心里也在观想,若心里不观想只是身体在礼拜,这种作用不大的。有人说,到了佛堂不能对佛像这样直直看,认为这是不礼貌,我当时解释说,这个话是错误的,你不注意不观想,你礼佛,礼谁呢?这是第一个。你心不至诚,有人心礼身不礼,有人身礼心不礼,你心不至诚,这就属于身礼心不礼;要身心俱礼,心在观想,口在持名、赞叹,身体磕头,身、口、意三业清净了。还有一种智敬礼,一切的垢染都清净,智慧现前,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也这样观想,我能够念《华严经》的偈子,一遍一遍的念,这就属于智敬的意思。

  再深入就是遍入法界礼,这就是普贤的观想,法界一切诸佛都有我在面前给他顶礼。我们有时候做不到,没有观想那么远,但如果观想很正确,观想“一实境界”,那就能相应了。《占察善恶业报经》里不是讲正观现前吗?正观虽然做不到,修诚该做的到,诚心诚意的礼。如果心不诚时,不礼还好些,你心里至诚恳切,就是无量礼,心里胡思乱想,或你礼佛求名求利求发财都可以,但所得的加持利益太小了,这不叫诚心。要至诚恳切制心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的,但如果说我是想求什么,那么你得事先发愿,面对佛像,一边观想一边发愿说,地藏王菩萨加持我,我今天礼拜菩萨,求什么,把你要求的说出来,当你礼的时候,诚心至意的观想菩萨圣像,没有像就观想地藏王菩萨已经临到你头上了,或者观世音菩萨已经在你顶上住着,这样礼这样观想,你一作意,像就现前了。

  最后这个礼就是《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实相平等礼,我跟佛跟地藏王菩萨都一样,平等平等,我礼佛就是礼我自己,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是礼我自己。

  有一位老修行,他每天礼完诸佛,有三个头是礼众生的,向一切众生敬礼,包括老鼠、蚊虫都在内,都顶礼。因为《华严经》上说,十方一切诸佛跟十方一切众生平等;《法华经》上常不轻菩萨不是这样吗?见了众生都作礼,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是未来诸佛,这叫实相平等礼,不是现在凡夫所得到,因为我们这种观想还不相应,你在供养礼拜的时候就起观,心里必须得想,这才能相应,如果你心里不想,迷迷糊糊叩头,迷迷糊糊供养,供个花搁那就是了,这不行,千万不要我慢礼。

  但是千万不要听我讲了,到别人寺庙里随喜功德,或到庄严寺去拜药师忏,把人家拜垫摆开说:“梦参法师讲的,这叫我慢礼!”那么你就给我背了黑锅,你随众时随喜好了,心里做如是观想,我这是随缘。我到那去也在拜垫上磕头,有时候人家让我主法就得磕,如果我跪在地上,学藏地来个磕大头,大家恐怕都瞪着眼说我现怪像,给大家的印象不好。心里知道如果在家中自己的佛像前,千万不要摆个垫子,最好磕大头,身心健康,一天磕一百个大头,让你多吃一碗饭,身心健康,气不舒也顺了。

  2、如何通过诵经调伏心性?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你要坐禅,调身调心调息,调到相应处了,就叫“瑜伽”,要相应,必须经过调伏。包括你拜忏、礼佛、诵经,都必须经过调伏的阶段。

  例如,你念经的时候尽打妄想,不念经没有事,一打开经本,一坐在那里头,有两种情形,一个是点头打瞌睡,一个就是不晓得念那儿去了。面对这种情形,你自己要罚你自己,怎么罚啊?从头念起!看你第二遍还注意不注意,不注意,你再从头念起,这样就注意了。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不是那么容易的。说我一个字一个字就念,你念吧!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修行的法门。你念念能开智慧,念念能入定。我们念的经,一般说来能入定吗?能入定!念得你自己就变成像镜子似的,照着这个经文,一照过去,相当快,时间非常短暂。但是这个情形不多,怎么不多呢? 很少人诵经可以诵到定中诵的境界。

  大家知道《华严经》好读吗? 有的修行人他不到一个钟头就诵完一部《华严经》,这叫入定。这种功夫层次很多,有很多不同。一样的诵经,你也是拿那本诵,我也是拿那本诵,有的出声,有的不出声,有的金刚诵。所谓金刚诵是自己听到,外人听不到,绵密不断。同样拿着本子诵,同样也在修行,人家修观的观得相应了,你就观不到,你一观就睡着了。他随着文字观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还要不失掉那个字,你能做得到吗?

  所以要调伏,调伏就是功夫,不断礼佛、拜忏、诵经,都含着调伏的意思。说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很不容易,大家试一试,让你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你就达到一心不乱了。你能不能每一念都从心起?能不能念念都归心?你说念佛容易?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容易!这就要功夫,就要修行。要是真正的修行,哪一个法门都好,在修行的过程,一种是你自己在修行过程当中,你自己去体会,自己在那儿调。就像弹琴似的,音调不好,你自己得调,把弦调得不紧也不松,才能弹出美妙的音声来;你如果紧了,绷!一弹断了;松了,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别人念也是念,你那样念也是念,但是这里头的情况完全不同。跟大众念,敲着木鱼念,那就不同了,你只要随喜,你只能说种善根,要想修行,不是大家这么一块儿和着修行的。哟!末法了,大家念一念,种种善根而已;要修行,那样念是不行的,绝对不行。还有些人,跟着大众念的时候,他不晓得念到哪里去了,他听着人家念,他也跟不上,因为他平常没有随诵。所以说调伏很不容易。

  3、如何修供养?

  如果读过《普贤行愿品》,皈敬赞叹供养,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三个愿,皈敬不只是皈依一位地藏王菩萨,也不只是一尊菩萨,而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诸佛菩萨,无穷无尽,这样的皈敬,这样的赞叹、供养,同时把自己化现无数身在那里礼敬,乃至于世间所有的事物,想到什么,就供养什么。

  如果这样用心,走到花店,用你的心力把这里的花移去供养佛菩萨,这就是普贤菩萨的供养。如果扩大一点,那不只是未来百千万亿劫,也就是无穷无尽不可思议的劫,而且你本身就是地藏王菩萨,这样的供养,供养自己,供养无边的身云。

  所以端看你怎么用心,也就是指我们现在凡夫的一念心,你一天当中是怎么想的,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也不需要打卦、算命,这些经上,都告诉你了,只要一念间就行了,一弹指间皈依就脱离三涂了,如果至心诚恳的念一部《地藏经》,经经都是互通的,或者念《普门品》、《普贤行愿品》、《金刚经》。每部经典都是相通的,就看修行的人,受持读诵的人怎样用心,把孩子、父母都观成地藏王菩萨,我替他们服务的,跟给地藏王菩萨服务的,一样是通的。

  地是心地,性是藏性,人人都有心地,都有藏性,你供养谁都一样,不过这种境界、这种观不容易修,你临时想一下都行,如果静下来十分钟都可以,如果你赞叹一切佛,赞叹一切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菩萨都可以。

  我这样是开阔的说,刚才那段经文是局限的,你要是这样来讲因果,这个因所得的果就不可思议,最后就成就佛果。如果你一天就做家事,每月拿点工资吃饭,有空就随便念念经,你的功德很小。要是把它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他变化一下,反正都是想,为什么不想好一点,大一点?你的心愈开阔愈好,总比想烦恼好,烦恼到这里来就会产生变化,烦恼到这里也变成智慧了,烦恼即菩提,涵义就在此。

  如果你一天到晚在想烦恼,你的一点经历或皈依地藏王菩萨的功德也变成烦恼了,你正在念经,家人打闲岔,心里过意不去,刚拿起经本,家人就来了,你就做烦恼想?应做智慧想,这下刚好,他也得到好处了,就给他回向一下,千万莫作烦恼想,就看你的用心怎么用。所以要是能至心归敬瞻礼赞叹供养,当然要得福报,不要求世福,也不要求天福,而是要求智慧,求佛的福德,把这个百千万劫在天上受胜妙的福德布施了,这就叫布施。

  4、如何修随喜?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毛病,就连出家人也一样。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五大愿“随喜功德”,乃至于做一点小事,看见什么都随喜一下,这个世界虽然说怎么坏,我看好事还是很多。你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功德无量,乃至一点小事,法会也好,做佛事也好,帮助人也好,随便一点,要随喜人家功德,说:“我很高兴!我赞叹随喜!”这功德不可思议,都成了你自己的,把所有一切功德都成了你自己的,你不是缺功德吗?他做即我做,但是要毁谤,他非即我非。

  看人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永远成就不了,在你的思想意识中,尽是坏东西,还清净得了吗?你的心就污染了,同时要遭果报,没有舌头,说不出话。现在口里总长疮,舌头总是烂的,有时是火大,知道了自己要注意一下,随喜功德占的便宜最大,特别是随喜十方法界,一切诸佛菩萨时,都在度众生,你用不着看见,你发愿就好了,随喜功德,照着《普贤菩萨行愿品》,观想现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正在说法,你怎么不随喜一下,弥勒菩萨在兜率天说法,你常随喜一下,十方法界一切诸佛都在说法,为什么不随喜,反而一天到晚睁着眼睛看众生的过恶?所以要注意,不要毁谤别人,要称扬别人,一个人能生存必定有他的好处,你就随顺他这一点,他有一点好就可以,你就会积福了。

  5、如何修十善?

  《地藏经》里,佛跟地藏菩萨互相酬唱的目的,主要是破我们的“十恶”。《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占察轮》上,也是注重这“十恶”。《地藏经》所讲的,你之所以要下地狱,也是这“十恶”。

  甚么是“十恶”呢?就是在我们“身”上所发生的“杀、盗、淫”,“口”里所说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里所想的“贪、瞋、痴”这十个业。身上所作的业,口里所发出的业,心里所起的业,就是十业,这十恶业不做,尽做好事,那就是十善。说好话,不恶口,尽量促使人和好,不破坏别人,就不犯两舌。口里说话从来不带污秽的语言,这叫“不恶口”。总是赞叹,除了赞叹别人的功德之外,尽量说些好听的,说些使人欢喜的语言,这就是对治“恶口”了。没有道理的话不说,不要一天到晚都说一些打发时间的“闲谈”,再不就是“人我是非”,这类的话不说,就是“不绮语”。那些没有意义的话不说,骗人、欺诈、妄语就更不说了,这样口业就清净了。加个“不”字就是善业,没有“不”字就是恶业,也叫“恶轮”。心里起贪念,起瞋念,起了邪见,愚痴就是邪见,邪见就是不明白,胡涂,无明业因,就是“贪、瞋、痴”所引起。如果我们心里“不贪、不瞋、不痴”,就是善业。身上“不杀、不盗、不淫”,就是善业。“不淫”是指除了夫妇关系之外,但从究竟来说,是一切不淫,这就是善业。

  形容这十善业,就是“善轮”。若是造罪了,就成为“恶轮”。“轮”有什么作用呢?大家都知道,轮是不停的发动运转。轮是转变的意思,轮转不停的。为什么我们在六道轮回,会永远不停息?永远流转?就是因为“业”,“业”使你不能停止;若你做“善业”,善也使你不能停止。但是“十轮”有究竟,也有初步。将善业达到佛的“十轮”,就是“十智”。将众生的恶,转到“五逆十恶”,就是最恶的“十恶轮”,“无依行品”、“有依行品”,讲的也是这个“十恶轮”。

  先讲以佛的“十轮”来对治众生的“十恶轮”。因为这部经的名字叫做“十轮”,为什么要加一个“地藏十轮”呢?这部经最后被嘱记来流转、护持这部经的菩萨是虚空藏菩藏。《地藏经》的《嘱累人天品》,也是虚空藏菩萨。大家知道“虚空藏菩萨”是什么涵义?“虚空藏菩萨”在《华严经》上,是指容纳一切、含摄一切;虚空藏的“藏”是宝藏的意思。“虚空”不是这个虚空,而是形容他证得了“性空”,证得了“真心”,证得了《占察经》的十相。“空”,不空,“虚空”含藏一切法而不空。这部经嘱记他去宣传,嘱记他去弘扬。

  这十轮没有停止的时候,不论是善轮或者是恶轮,甚么时候才会停息呢?等自己的心都静下来了,佛佛都证到十轮停息的境界,证得这个“性体”了,是要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因此称为“大乘”。

  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少?这么多人造业,皈依三宝的少,我们这些力量要把世界的共业转变过来,使地球不沉没,不遭水灾、火灾,可能吗?现在我们这个地球随时会下沉,水分随时增长,这种现象我们一般的常人,不需要什么智慧也可以懂得。

  因为地球不会再增长,只有这么大,在空中旋转着,谁都知道。你天天在地球掏取各种的矿物、各种的原料,乃至于石油都掏空了,不地震吗?空了,不填补吗?唐山的煤矿,每年每年大地震,挖了几百年,挖得全空了,这不是震,而是陷下去,塌了。你光挖洞,下头是空的,不陷下去吗?这个道理恐怕谁都懂吧!但是,不挖,可以不可以?不行啊。谁肯少挖一点石油,让它撑住地球,谁也不肯啊!

  气候转变,大家就要求环保。以前我从来没听见过环保,也好像没什么污染,现在要求环保越厉害,污染越严重了。哪里的环保闹得越厉害,污染就最严重。想想这个道理,是不是这么回事。世界文明了,道德败坏了;越文明,道德越败坏。确实不疑,这叫不可思议啊!

  所以,你要能够皈依佛、法、僧三宝,若是想永远超度一切苦难,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能够解脱众生的苦,让我们身有所依、心有所归,只有三宝。你可以比较,或者我这个和尚,你可以皈依别的啊。譬如说天主,都可以。你能不能得解脱?你能不能离苦?能不能转变你的思想意识?能不能使你心态平衡?你自己可以考量一下。你因为皈依三宝了,心情平静,遇什么事情都能够承受得了,心如止水,到那个时候,你所说的话,非常有力量。如果你自己心不平衡,贪心很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比较了你才知道,因为比较了你才能懂是非,才知道鉴别好坏。

  为什么我们要学《占察善恶业报经》?“占察善恶”就是占察、鉴别一下,你就知道了。如果说什么时候刮风下雨,你是不知道的,因为你没有这个智慧;但是你自己做坏事,心里知道不知道?你不嘀咕啊?打雷你都害怕被雷劈了,不敢做坏事。现在连这个心都没有了,杀他妈妈,打他爸爸,根本不晓得报应。没人这样说,他没有听到过,他从小就没听说过。为什么呢?太文明了,认为报应是迷信。这个道理,你自己可以想。

  在场大多数的道友都受过三皈依,我不是劝人受三皈依,得有因缘,得有福报,没有福报是不可能的。不是因为你劝来了,要等因缘成熟了再来。我曾遇见一个故人,彼此住了四五十年,他以前就知道我是和尚,他始终不信,跟他讲什么都不信,那是没办法的。现在距离很远,他反而跑来找我受三皈依。他在我跟前,连赞叹随喜心都没有,你有什么办法。佛在世的时候,东城老母,根本不信佛啊!佛给她现身,她都不信,一直到佛涅盘,她也不信。这是因缘,这是业,不是由人所能、所为、所知道的,很多事情非你意愿所能达得到。

  不管是学习很久的,或者初学的道友,我感觉皈依三宝是根本,必须把三宝的问题弄清楚,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将来我们究竟能不能得到什么?

  我们要修行。有很多的道友,乃至于学佛好几十年了,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修行。我很奇怪,换句话说,门儿还没入。如果受了三皈依,师父都没告诉你念三皈依吗?当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时候,告诉你做什么事,不是跟你说得很清楚了吗?你没做那难怪。不是三宝不灵,也不是不加持你,是你不做。我们经常是一边喊肚子饿,但是,饭、馒头、饼干,你什么也不吃。你肚子饿,饿死了也没办法,就是这样的一个含义。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时候要穿衣,也要吃饭,也得有个住处。这就是助道因缘,资助你修道的缘。 没有所依的资粮,这样去修行是成功不了的。你要想修定,得先备办资粮,得先准备好,这是修道的前方便。你要想得定,得先有一个处所啊!但是这个处所烦乱是不行的,必须得有个处所。 还得有人护持。你得有护法啊!你要修定,就说闭关,把你关到屋子里头去了,得有人给你送饮食。闭关了,你是清净的,衣食住行有了,不要操心了,还得有人照顾。这样子才能够使你不再起心动念,不要有杂务的干扰,心里头不要胡思乱想,把杂乱的都能放得下,这就是行道的资粮。 还有法。更重要的是法的资粮,你要修定,得先修四加行。修任何法,要先修加行法。加行是说你证道之前要修定,或者四禅八定,或者楞伽大定。受过戒的人,回照一下,你连五戒三归都清净不了,那更不要说比丘戒、比丘尼戒。即或是没有违犯根本戒,细行都有犯的。忏悔掉没有?忏悔清净没有?在修定前一定要先修忏悔法,不然你修定是修不成的,会有扰害的。 还得把业障消除,停止一切作业。

  假使没有资粮的话,处所不净,干扰会很厉害。没有人照顾你,你心里就生起妄想了,不能不想啊!有妄想了,你修定要怎么修啊!心里不能有一点的妄想!环境的关系,修定的环境,那你就得准备好。你不准备好啊!定修不成的了。你饿着肚子,你能修道吗?吃了这顿没下一顿,心里不想吗?你还要自己去打水,还要自己去烧锅,自己做饭,那定要怎么修啊?这是客观的环境。

  你静坐的时候,静下来什么都不想,衣食住行都不想。闲静其心,这是第一个。找一个寂静处,安闲的没有干扰,这还不是住山林哪!在佛说的比丘住山林的时候,修道的时候,如果没有定力的话,你就去住山林,你会恐怖啊,你修不成啊!除了野兽的恐怖,还有很多的恐怖现相。

  我们过去的祖师以他修道的经验说,没破参不住山。你没破参的时候,没明心见性的时候,不能住山。那个山是指着住茅棚,没有人烟的地方,不是我们这山里的大庙,是那样的住山。山林是寂静处。山林的干扰很厉害,有野兽,有这类的干扰,让你的定得不到。 想修定,要戒根清净!如果破了戒,戒根不清净,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如果三业不清净的时候,你会有热恼。在你修的时候,会生起烦恼的。犯了戒,你所行的破了律仪了,破了戒就是行恶行了。那还能得定吗?行恶行不能得定的。怎么办呢?把那业忏悔掉!怎么证明我忏悔清净了呢?要见相好。《占察忏》就告诉我们,能见到相好,或者见到地藏菩萨,你所有的罪业都清净了!這不止一个业了,还包括意业。 戒是什么意思呢?防非止恶,保护你的,犯了戒了,破了戒了,保护的没有了,那叫行恶行。行恶行的,要想修定是不可能的。

  我们看见过去的大德们,入定得了三昧,入定了还能犯戒吗?他以前没有犯戒,现在能入定了。戒里头微细的很,不是只讲戒条,主要的是心。因为你修定的时候,要用心去修。先使你的心清净,没有什么烦恼。没有什么烦恼才行,有烦恼了,定不下去的。有污染心,杂乱心,那怎么能得定呢?

  我们再说色。好多人在情上自杀的,大家想想划得来吗?那时候,我住在厦门大学附近,这期间厦门大学发生几件事情,有一位男生跳海,一位女生跳楼。他们爱情怎么样,当然不管了,反正是为了情。两个人,一个是读外语的,一个是读科技的,毕业了得受国家分配,你要找工作,国家给你找。一个分配到云南,一个飞到河北,这两个人就不能结婚了。这一离离很远,大学毕业了,想不开,一个就跳海,一个就跳楼。有些人还表示赞成,说他们为了情死,是演红楼梦。他不晓得红楼梦是一部道书,林黛玉最后变成草,贾宝玉还变成石头,只是顽石而已。那是假的、虚幻,最初就告诉你虚幻、假的,你认识不到,当成真的,这样就死了。

  有些学生问我:「他们为情而死,死了之后该会很好吧?」我说:「他们都下地狱,下地狱像射箭那么快,比他杀快得多。」密宗的中阴身也讲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不详细讲,这就是迷色。

  大家想一想,这两种都叫迷,一个迷财,一个迷色,大家要看破。看破了之后,你才能够解脱。财色是生死根本,你要想解脱,一定要看破财色。

  这些问题在《阿含经》、《俱舍论》讲得非常之多,学《华严》的人不讲这些?《华严》就是从这个开始啊!看看〈净行品〉,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问了一百一十种问题,文殊师利菩萨就答四个字「善用其心」。你的心,要会用,别迷到财色上。怎么用法呢?如果不理解了,你把〈净行品〉念一念,有一百四十一愿,见什么发什么愿,不是成佛就是度众生,,一百四十一愿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总义就是「善用其心」。

  现在我们闻到佛法,随时缘念佛、缘念法、缘念僧,这就叫修行,就是「善用其心」。看到罪恶的事情,你躲开一点。自己那些不好的念头,对人家没利益,对己又有害,绝对别做,绝对别起这个念头。对别人有利,对自己有害,一定要做。学佛的人,要把一切众生摆在前头。

  现代进步的社会,民 主文明的国家,都标榜着为人民服务,全世界都是这样子。我走过的国家还少了一点,我所看到的国家当中,很少是为人民服务,反而是颠倒过来为己服务。不论广告说得多好,处处为人着想,其实为我赚钱,很简单。

  我们可以看看事实,我们要看做的、看行的,不要听说的。所以我劝大家,不要听我说的,我说这个你要去做,或者我也得去做。谁要这样做,我们就认为他是佛子;谁没这样做,不是佛子。这是佛教导我们的。怎么来判断呢?就是依着佛所说的话,看他所行的。我们不要听说的,我们要看做的。他要是这样做,绝对能成道,也绝对入道;不这样做,入不了道。每位道友,你要想离苦得乐,你要想得到佛菩萨加持,一定要做。

  「你说那么多名相,我记不得!」你记得佛、法、僧就成了。「那么多修行,我入不去!」你就念佛、念法、念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天你就这样念,你就成了,一定能入道,你会开智慧的。开了智慧,你再看经,自己看自己就懂得。佛经就是这样,跟世间典籍不同。如果不懂,你念,一遍没懂念两遍,两遍没懂念十遍,十遍没懂念一百遍。

  若我求地藏菩萨、求观世音菩萨,我念十声不行,念一百声不行,念一千声不行,念一万声、十万声、百万声,念到一百万声,有点热呼气儿,一直念下去,绝对加持你。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

  这个里面包括很多事,这些事都是恶相,我们想念地藏王菩萨的名号比供水还简单,念念名字就能把这些恶事情转变成善事。佛又跟观世音菩萨说,地藏王菩萨还有些功德,可以满众生的愿;未来世中,末法众生苦难很多,那些人或者没有衣服穿,没有饮食吃,衣食不足饥寒交迫,现实环境跟他的心愿都是相违背的。不说别的事,像在美国打工,凭劳力挣钱,也不是那么称心所愿,来时没有绿卡,还是黑户,人家工作八个小时拿的钱比你工作十五个小时还多,这都是所愿不遂。“求者乖愿”,乖是乖违的意思,跟你的愿你的心,你所要求的两个不一样。在末法的时候疾病又多,不是脑壳痛,就是肚子痛,很多的怪毛病,有时候医生看不出来。

  “眷属分散”,有的亲人在台湾,你自己到这里来,有的还有在大陆上,有的来了六、七年拿不到绿卡,家庭不能够团圆,这就是眷属分散了。横事包括太多了,横事也是不如意的事,不晓得怎么出了问题,这都叫横事。“忤”者就是扰乱你的身心。还有睡觉的时候害怕,尽做恐怖梦,睡着了就做恐怖梦。应当知道贫穷就跟地狱差不多,贫困的生活,生不如死,想死又死不了,他有多种因缘牵扯着,死又死不下去,活又活不成。还有一种,以前过惯了富贵的生活,突然之间垮了,像股票一跌,从一万二千点跌到两千多点,很多人倾家荡产一下赔了,以前的富裕日子过惯了,一下子穷下来是最苦恼的事情。还有一种人处处都不如意,干什么都不遂心。“求者乖愿”,总是事与愿违,总是碰到凶险的事、衰败的事。二十多岁本来很英俊很美丽的,害了一场病,相貌都变了,都衰败了。还有,以前人家看见你都很尊敬的,一旦你的运气消失了,福报一过去,本来对你很好的,六亲都很和睦的,突然之间变了,连六亲都不和睦了,这种现象很多人都经历过的。

  所以古来说:“黄金宝马财色心,不是亲来也是亲,一场马死黄金尽,亲者不如陌路人。”六亲眷属都是看着财富的关系,生活环境的关系,等到你财富一去了,还不如路人,为什么?路人看你,他也不防备你,跟你没有关系,你走你的路,他走他的路。亲人可不行了,等你倒霉了,人衰败了,你要是再见他,他离得远远的,看见你从那条街来了,他岔去另一条街,怕你跟他借钱,跟他求,这是形容衰败的。衰跟凶,凶跟横差不多,这都是说一些灾难的事情。

  “如是人等”,像这种人怎么办呢?“闻地藏名见地藏形”,听到别人念地藏王菩萨的圣号,或者看见一尊像,知道这是地藏王菩萨。面对地藏像跟观音像,能至心恭敬。要诚诚恳恳恭恭敬敬的,磕头礼拜,念满万遍念一万声,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就能够转变。“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这个很灵,特别是小孩子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特别灵,小孩子考试的时候怕考不上,要升学的时候担心升不上,我就叫他们念了,他心里也至诚,他因为想达到考试的目的,这一念就考上了。

  除了一个至诚心,只念地藏王菩萨一万遍,念完一万遍换来什么情况呢?你前面的贫穷困难一切灾害都解决了,起码能解决一个问题,睡觉绝对不会做恶梦,这是千真万确的。如果在临睡眠的时候,你坐在那里念一千声,念完了倒头就睡,绝不会做恶梦。“如是人等”,能够念一万遍地藏王菩萨圣号,那些不如意事情渐渐就会消灭了,从痛苦当中就变成安乐了,再不忧愁,衣食丰溢。

  这个灵不灵?我也试验过,好多年前了我也持怀疑态度说,这件事太容易,念了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这些事情就会转好,衣食不足,或做生意很不发财,渐渐就好了,怎么可能?但是确实是改观了。在北京有个卖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一个小铺子,这种生意本来发不了什么财的,能够温饱就不错了。但是只靠这个铺子不够,夫妇俩人还有一个小孩念书,那时我们的庙在他前面,他问说能有什么法子不受冻馁之忧啊?我说:“有!你肯信就有,你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念阿弥陀佛都行,念一个名号,你渐渐就会好了!”他信我的,他们一家子连那个小孩都念。隔了好几年,我从福建回北京的时候,看见那间小铺子开大了。他说,自从他念了之后,他的酱油醋一天卖的很多,就像济公显神通似的,客人本来不想买,走到门口也打点酱油回去,这是不可思议的,要说出个道理我说不出来,但是他确实好了。

  我们和尚对这些问题就是净信坚固,没有净信绝对办不到;修庙跑到外头去化缘,我感觉这不是办法。在家里面对着地藏像拜,你不是想修庙吗?你就拜,拜观音菩萨拜地藏菩萨像,有人会送钱到你这里来。我师公修庙就这么修的,人家都叫他老修行。他在北京城一个城郊的地方,自己一个人,连吃饭都没有得吃的,要修那间大庙,设想的很好,怎么办呢?他就拜佛。没有别的办法,他没有读过书,出家之后只晓得修行,也不会做佛事,做佛事还得敲引磬,他完全不会。他在家拜佛,就碰见北京城里一位姓周的老先生,很有名望的人,有一天他经过这里,心血一动就进这间庙看一看,一看,他发了大心了,就替他当施主,到处化缘,就把这间庙修起来了,我师公连这间庙都没有离开,就修了庙。

  还有《影尘回忆录》里,倓虚老法师在东北修了那么多大庙,朱子桥老将军就替他化缘,朱子桥化缘化到朋友都不敢见他,躲在厕所不出来,他就坐在客厅不走,非化不可,对他朋友说:“你在厕所待得太臭了,出来吧,我给你香的。”把他叫了出来,化了他五十个大洋,在那时候是很不容易的。

  修庙求财富也好,或你要想发财,你就在家里念观世音菩萨或念地藏王菩萨,你坐那里什么都不干,念七天看看,说菩萨你再不加持我,我就要饿死了,坐屋里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会改观的。如果我们大家都念,制止中东的战争不要发生,你得有这个信心,我们大家都念,就凭我们现在学《地藏经》的这些人,也不要太多,有这么三、五十个人念,大家天天都念回向,如果有坚固的净信心,他们就打不起来。反正七错八错的打不起来,我们的业力超过他的业力,我们念圣号的力量比那个力量强了;众生业力大了,善业自然小了,发展不起来了;恶势力强了,善的力量自然就没有了。如果善的力量强了,恶的力量自然就没有了,逐渐的消失了。把不快乐都转成快乐,没有衣食缺乏的情形,就丰溢了,乃至于睡觉都是快乐的。

  这些地藏王菩萨都能加持得到,这是佛所说的,是佛跟观世音菩萨说的。其实观世音菩萨也是做这些事,观世音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其实地藏王菩萨比观世音菩萨的愿更大的,更有加持力的,地藏王菩萨本身很苦,别的菩萨示现的是大菩萨,璎珞宝冠,地藏王菩萨现的是比丘身,什么都没有,但他的加持力相当大,所以我们应当生坚固净信。

  2009年春(4月20日),梦参老和尚结束台湾弘法之行,转往香港弘法,适逢香港西方寺举办三坛大戒,梦老应宽运法师之请前往开示,向新戒子简要阐述了发心的重要性:

  “宽运大和尚慈悲,诸佛子慈悲,恭喜大家受持清净戒!因为在这个社会中,这么多人都能出家,而且三坛大戒是一起受的;因为比丘是令正法住世,菩萨是弘法的,唯有菩萨才是真佛子,那么我称大家都是菩萨,都是佛子,祝大家得清净戒!但是应当记住,受戒容易,持戒难啊!受戒几十天;持戒,特别是菩萨戒无量劫啊!比丘戒你生命舍掉了,戒体没有了;菩萨戒是不同的,你受了菩萨戒直至成佛。但是我们在这个中间呢?是经常犯呐!菩萨戒是持不住的,但是又非受不可,不受戒不能成为佛子,不能成佛。希望诸位佛子,随时随念,你每天起心动念,都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难发,但是更难得是菩提心的戒,菩提心的涵义,印度话叫菩提萨埵,咱们中国话就翻成菩萨。菩萨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成佛的正因。不发菩提心,不能成佛。所以发心跟成佛这两个心:成佛的、成道的、究竟成佛的心,跟你初发意的发菩提心,如是二心,就是初发心到成正觉,‘如是二心初心难’。因为你遇不见三宝,也不能够生起发菩提心。现在有这么特殊的因缘,大家来这受三坛大戒,都是发了菩提心,决定能成佛。发了菩提心的人永远不会失掉,生生世世是相续的。跟你那比丘戒是不同啊,比丘戒是当生啊,菩萨戒是从你发心一直到你成佛,永远相随你。但是有些中间有些会犯,随犯随忏。大家要生起最初的发心,要生起一个坚定的信心。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恐怕诸佛子有怀疑,说我都出了家,落了发了,来受戒了,还没有这个信心呐!这是你没有经过学习啊,你要学习你就知道了,出家乃至于你受了三坛大戒下来之后,你才懂得,懂得什么呢?发心是很难得的呀!发菩提心跟成佛的那个心,‘如是二心初心难’呐!成正觉了,从这发心起你渐渐依着所发的心加你的愿力加持,渐渐的行持,不论经多少亿劫还是你最初发的菩提心。要想成就这个心,不是短暂的了。那我们现在大家发菩提心了,决定能成佛。就是这个中间时间经历长和短,那就看你的修行了。

  我希望诸位道友保持这个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发了菩提心就是成佛,觉悟的心发了,你依着你这个觉悟的心来指导你,让你直至到成佛啊!但是‘如是二心初心难’,这两个心,发菩提心可是很难很难的。因为要发了菩提心,你绝对能成佛,但是中间它是经过许多障碍的,不是那么容易的。等你出了家,受了戒,受了戒以后要行道的时候,你如果是经常保持你这个菩提心的觉悟,这个是觉悟的心,所以二心初心难。你难得遇到这种殊胜的境界,这种殊胜的境界就是三宝的外缘,加上你内心生起的善根,这个因跟这个缘,因缘结合了,同时你的菩提心增长。

  刚才我说的发菩提心很难,难了之后,你能保持啊!保持。若不是我们的一个信心,我说大家的这个信心,还没有具足。可能你产生怀疑,说我出了家、落了发、现在受戒,信心还没有成就啊?没有。什么才是信心成就了呢?你自己都可以问,你自己知道:觉知前念起了,止其后念不起者。当你第一念头不对,马上就能揪住,不相续,就是信住、信位的菩萨了。对三宝一信入之后,这个心呀,这个菩提心,不会动摇,不会变化。遇到自己有任何的艰难,宁舍身命保持你的菩提心的境界。因此说:初发心时跟成正觉的心,‘如是二心初心难’呐!难在什么呢?遇着三宝的外缘,得有三宝的缘。发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觉悟,觉悟就是究竟成佛了。从你发这个心、种下这个因一定能成佛,但是中间经过好多劫。不管怎么变化,你这菩提心的种子永远不会失掉,直至成佛。我现在祝愿大家,得清净戒!希望诸位都能成佛度众生! ”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号离开,今天则是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九号。上一次是讲解《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次因为贤文居士要我再跟大家结结缘,讲一讲修行的次第。

  当我在美国、温哥华或者到大陆的时候,很多的道友都问我这么一个问题:“老法师啊!我们不晓得怎么样修行?”信佛之后该如何去修行呢?这类问题问得很多,眼前道友们恐怕也有这个问题。

  不论你是学哪一教、哪一个法门,学净土也好,参禅也好,或是学五教华严,学四教法华;既使在西 藏学密宗,学大灌顶,学圆满道次第,任你学那一法,都有个共同的基本要求,都要做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果没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称为佛弟子;不称为佛弟子;你就不能够依照佛的教遵去做,你便不能领受佛的教遵。大家受三扳依的时候。皈依师可能都会跟大家讲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意义。所以,你必须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才算是佛子。

  皈依三宝之后,你就依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修行,这是一切的根本。如果没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修其它的一切法门全不能成就。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佛的教遵,你连基本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都没有修行,你还能修其它的法门吗?

  有的道友也这样谈着:“我的密宗大德好像没有提这个问题,受过灌顶,我念咒就行了。”这是完全错误的。我在藏地连参带学住色拉寺里头,前后差不多将近十年。我所了解的藏地密宗,如果没有念十万遍皈依颂,没磕十万个大头,如果没供过十万次曼达,没念十万遍百字明咒,上师不能给你灌顶,在藏地你是绝对不能受任何法。密宗传到中国来,变方便了,在中国受灌顶的道友,有哪一位念十万遍皈依颂呢?连密宗的皈依颂,怎么说怎么写的,恐怕还不知道吧,也没有听上师讲过。我在大陆上或者是在台湾、在国外,没有听人讲过。在藏地,上师要讲皈依颂,这是最根本的。

  因此我想跟大家互相漫谈一下,这不算是讲解,供大家作为参考,首先,受了大皈依,要先懂得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要懂得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皈依必须得这样做,之后,你再发心。这个发心,说浅近一点,就是发一个信仰心,发心之后,你要修行。怎么样修行呢?就是皈依佛、皈依法、佛依僧。你要开始学佛,佛在因地当中,就是这样修的,他所以后来能够成就佛果,就是他最初的发心——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时,听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辗转传诵;传给三千个人,这三千个人又辗转传诵,就种下这么一个善根。能够闻到佛名号,赞欢佛的功德。这三千人,就是过去的庄严劫千佛,现在的贤劫千佛,未来的星宿劫千佛,仅仅是闻到佛的名字的善根,后来都成佛了。诸位道友,现在有些道友拜五十三佛,经常的拜,一定会成就这些功德。

  我简单写了一个题目:“学三皈依”。大家听见了,说:“我学佛很久了,现在才学三皈依啊?”如果是学佛很久的道友,你闻到了,做为增上缘。如果我现在所说的,你以前还没有听到过,那更好了,就照这个多观想一下。

  我们分成几个部份,一个是皈依之后一定要发心,如果你量大一点,要发菩提心。讲菩提心就是三种心,我这里掺杂密宗的次第。第一是修出离心,对这个世界我们要出离、要超脱,出离就是要离开、要出去只是你自己出去、离开不行啊,你还要观想众生的苦难。

  第二,若纯粹的只是自己修出离心,就是小乘。单单出离心是不够的,必须得有大悲心。有了大悲心。有了大悲心不具足的话,仅仅为了度有缘的众生,或者六亲眷属,这是情爱大悲,这个大悲心不普遍,必须得平等。我们对一切畜生,不论马、牛、羊、鸡、犬,飞行的、极小的动物,我们把牲们当成人一般的看待,平等看待,这才叫大悲心。一切跟我们不相干,甚至是我的冤敌,就是你最不满意的那个人,他处处跟作对,这叫冤敌、冤家,你的大悲心必须先度这些人。

  第三是般若心,有了悲心还必须具足智慧,发了菩提心里头必须有般若心。

  你要是皈依三宝,必须发这三种心。我们有很多的道友,初受三皈依的进候,并不理解皈依三宝时候,必须先要发出离心、大悲心、般若心。具足这三种心了,发心了,以后就是学佛。

  “学佛”不是“佛学”,“佛学“是把佛所教遵的当成学问去研究,这叫“佛学”。“学佛”就是佛怎么样做的,佛最初怎么样发心的,佛是怎么成佛的,他这个道路怎么走的,我们要跟着他走,他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才是“学佛”。

  之后,要消业障。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人说业不能带,带着业生不能极乐世界。为了这个问题,在台湾的大德辩论很多,也有人到美国问我。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样,根据我的解释,如果业不能带、业不能转的话,没办法生极乐世界,我们不能带业;如果说业已经清净了,我还生到极乐世界做什么?已经成就了嘛!这说明了是可别而已。莲池海会那些菩萨都还有九品莲花,九品就是等级,九品里面下下品的业还是很重的。所以说,业是可能带的。但是怎么样带?现行的惑业必须消除,如果你现在还是充满贪心、嗔恨、嫉妒、障碍,烦恼昨不得了,你能到极乐世界去了?在这个世界你都得不能自在,还到极乐世界去啊?根本不可能。

  佛教有这么两句话,业如果能转的话,便没有因果了,学还讲什么因果呢?我前生造了很多业,今生一定要受报的。如果我假藉佛的力量把它转了,因果就没有了。业哪果能转的话,因果论就不存在。但是,如果业不能转的话,没有一个人能成佛,永远是众生,业还是不能转。这个问题非常的微妙,大家想一想,如果业能转了,业如果消了,所谓定业不可转,能转的是靠三昧加持力;你要是能达到三昧,就没有这业了。

  这两个问题可以做这样解释,当你明心见性,业性本来是空的;罪性本空,是我们的心造的,“罪性本空唯心造”。我们现在参悟了、学佛了,连我们自己的心都不存在,还有什么罪业可依呢?所以说:“心若亡时罪亦无”,心都灭了,罪也就没有了;“心亡罪灭两俱空”,心也空,业也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要这样的消业,这样的带业。

  因此,要怎样消一切的业?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念皈依佛,并不是单纯念药师佛,也不单纯念阿弥陀,也不单纯念释迦牟尼化。皈依佛,是皈依十方法法界一切诸佛。你念扳依佛,就是十方一切诸佛;皈依法,表示十方一切诸未能;皈依僧,意指十方一切贤圣僧,除了我们所见的剃发染衣的僧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圣僧。起码还有释迦牟尼的阿罗汉大弟子。释迦牟尼佛令一万六千个大阿罗汉不准入涅磐,他们都在这个世界当大菩萨,行菩萨道。你要是有德了,有因缘了,就会遇见他;你没因缘,当面就错过了。文殊、普贤、诸佛菩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沁是去求诸佛,见不着,因为你的心跟不相应。为什么不相应?你的心是贪、嗔、痴、慢、疑的心,不是清净心,所以你得消业。我在这里先讲四种,第一皈依,第二发心,第三学佛,第四消业。

  皈依的时候,一定要先念三宝的功德,先念佛的功德。

  我们经常说佛、法、僧三宝,什么叫佛?佛就是觉悟的觉。当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你没有觉悟,你就是众生。你现在在哪一道,就是哪一道的众生。所以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但是觉悟,有究竟,有不究竟,佛也有分证的。依《大乘起信论》,最初是“不觉”,一在我们大家都是不觉。不觉,遇到佛、法、僧三宝,皈依佛、法、僧三宝、学佛、学法、学僧,你开始觉悟,这叫“始觉”。觉悟之后,渐渐不渐渐证得,这叫“相似觉”;相似觉悟了,还没彻底觉悟。要是按菩萨的位置来说,相似觉就是十信位、三贤位的菩萨。从相似觉,渐渐的就能证昨了,一分一分的觉悟,就是“分证觉”,就是登了地的菩萨;证得一分法身,消灭一分无明,这叫分证觉。到了究竟成佛,叫“究竟觉”。我们能皈依佛的这是自觉,所皈的是提着究竟觉说的。我们现在只是刚发起觉悟,达到究竟觉悟,因为我们皈依三宝、学佛,能够渐渐消除自己的业障,渐渐的觉悟,这就是佛。

  法,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发心要有般智慧,没有智慧你辨别不出是非,分不清法是邪是正、是好是坏,你必须先具跑分别法之邪正的知见。如果是刚信佛的人,没有这种分别的力量,可以依据佛的教遵、依据经论去辩别,他这人话说得跟佛全不合,如果不合是邪的,如果合是正的。但是经论那么多,合于这部经,又不合于那部经;合于那部经,又不合于其他的经;佛说法是对机的,对于这一会说得深一点,对于那一会说得浅一点,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呢?大概有一个规定,有一定条件的。佛说一切法都是无常的、一切法都是空的、一切法都是无我的、一切法都是苦的,就是苦、空、无常、无我四法印,拿佛所说的四法印来印证别人所说的法是不是真谛,你可以依此辨别邪正。

  僧宝,就是他本身脱俗了、放下了,离开了家室之累,看破红尘出家。我们经常说遁入空门,就表示他离缘清净,住持佛法就是靠僧。

  我们总说佛、法、僧三宝,自己要是觉悟了绝对不会迷,迷了就不觉。人家说我们佛教徒迷信,其实我们不迷信,我们是正信,因为我们不迷。说我们迷信的那个人,迷了,他就不信,就说你是迷信,其实他才迷信。迷的人绝不会有信仰的,看他迷是深浅,如果迷得重了,搞精神分裂,他不但不信佛,什么都不信,什么也不知道。像植物人,他信什么?什么都不知道,他才迷了,他连四肢都不能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能使唤,这就真正迷了,他还信什么呢!所以我们不是迷,如果听人家说我们是迷信,我们只是笑一笑而已,不必去辩白。因为那人是个糊涂人,你跟他说不清楚的,越说越麻烦,他没有这个善根,干脆就不要说了。

  内心一定要明朗,内心很明朗,惑也没有了,无明也没有了,都消失了。又具足一切大悲跟大智慧,这都是佛的力量。他把一切众生看成独一的儿子,他对众生是平等的。我们能不能这样做?我们这个心,必须发愿朝这个方向去走,现在做不能,将来我们一定能成佛、我们一定能够成道。对于一切众生平等,对他们施以教法。教法就是把佛所说的法,都传授给他们。

  我们学佛的人,不论哪一批弟子,都是善根深厚的,很少是性灵蒙昧的。有些迷惑深的弟子,就是钝根的。有些人很聪明,一学就会,老师很高兴,愿意教他。有的人很钝,教十遍、百遍,过去就忘了,乃至听都听不进去要是具足佛的大悲智慧、平等心,对于难教的弟子没有厌恶心,对于好教的弟子也不要放纵,一律平等施教。

  皈依法,我们刚才讲的,法是要分邪正的,什么是邪法,什么是正法。其实法本身没有正,也没有邪,那为什么还说邪知邪见、正知正见?我们为什么要起信这个分别呢?因为我们的心不平等。正知正见顺着法义、顺着性礼很快的达到平等性;逆着法性的,也是具足法性,但是它不能够合乎法性的理体,它的清净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凡是离开我轨我见的,绝对是正法;凡是具足我轨我见的,一说起来就争得脸红脖子粗,这就有点着了邪道。

  但是需不需要争呢?永嘉大师在他的《证道歌》里有这么几句话,“圆顿教,无人我”,圆顿教是不讲人情的;“有疑不决直须诤”,如果你认为这件事不对,你怀疑,你可以跟他急论;“非是山僧争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我们修行人,如果把是非辨别明白,不是落于断见,就是落于常见,落断见也是邪道,落常见也是邪道,就常不可以,说断也不可以。这个性体是平等的,必须像《金刚经》说:“离我相,离人相,离众生相,离寿者相”。离开事相,这个时候无我、无人,才能够清净。清净的法就是正法,若远背这个涵义,就不是正法。

  佛所说一切法就是对我们身、口、意三业说的,目的是转变我们身、口、慧了。贪、嗔、痴、跟戒、定慧,性体是一个的。我们只是在法上这样明白,但是我们自己秘须要观照。自己先明白了,你再说出来给别人,别人才能明白。如果你自己没有观照功夫,自己还模凌两可,还搞不清楚,你说给别人听,弄得别人也糊里糊涂,始终不能清楚理解这个意思。

  还有,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在。不是说皈依三宝,入了佛门,还在争闲气,还在争人我、争是非、这里不可以,那里不可以:要合掌时,挑剔这么合不对,那么合不对,合得正也不对,那个都不对,没什么涵义,用不着这样。不过,如法的,你进步快;不如法的,当你自己慧开了,自己会调整适应。每一法最初都是摸索的,等你自己用功用得相应了,你就从中生出智慧,得了智慧你就能够调整你所修的法,知道该这么修了。

  你必须能够转化三业,依着这个法就能转化你的三业。怎么转化呢?譬如说我过去很悭贪,学了佛法之后,还是不肯施舍。大家不要误会,说我要求他布施钱,不是这样的涵义,这个意思太狭小了。我所知道的道理,能够布施给别人,转施给别人;我所听到的佛法,我就马上转送给别人,让他也不能知道。这比你供养他好多财物,功德还要大。我经常跟道友说,供养师父不一定给红包,你要是在家念部经供养他,他也得到利益,大家不一定给红包,你要是在家念部经供养他他也得利益,你也得利益,大家共同成佛,这叫法施,以法布施。法施的功德比财施的功德还大,就是把自己施舍了。

  还有,经常经人家欢喜,不论跟自己的眷属、亲朋好友,乃至于自己冤有,他对你瞪眼睛或者向你发脾气,你就笑一笑,总不跟他对嗔。经常布施欢喜,使你自己没有怒容,总在转你的怒,转愤怒变成无限的宽恕慈悲。经常这样的观想,你就是修弥勒菩萨行,是弥勒佛。学佛是学一切佛,哪一佛你都可以学。之后,你就是能够依着佛所说的方法传述给别人,这样大家就能够把忧苦拨脱了。

  许多人都是有限多的忧愁苦恼,虽然生活不馀匮之,但总感到有所欠缺。欠缺什么呢?他不自由,或者病,或者烦恼,自己解决不了,这都叫痛苦。给他慈悲这是皈依佛的人、皈依法的人应当做的事情。

  皈依佛、法、僧了,就转愚痴。我们经常说:“我太愚痴,一点智慧也没有!”你转化一下,你为什么不要愚痴。你皈依佛、法、僧的目的,只是要聪明吗?是要有智慧。有了智慧就是醒悟不再迷惑。学佛并不是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不了。不的人这样说,古来祖师也这么教遵我们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念一句“阿弥陀佛”都包括了。如果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何必要说法四十九年呢?教大家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释迦牟尼佛也省事,我人后来的学者、弟子也免掉那么的辛苦,是不是啊?

  《大乘起信论》说得很清楚,这是由于“其根下劣”,他的根性很劣,对于佛果菩提道生怯弱心,就念佛好了。不过,念佛法门怎么念呢?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说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不见得这样子。你用哪个心念佛?如果用嗔心念佛,用贪心念佛,用愚痴心念佛,只求自己得到好处,这样来念“阿弥陀佛”,你生不了极江世界。你必须有清净心,你皈依三宝之后,具足了清净心,修哪一法都可能,修一世也可以,修多也可以。如果你没有清净心,充满贪、嗔、痴、烦恼,自己的心跟自己过不去,烦恼得不得了,这样子学法,是没办法辨别清楚的。

  一定要把法的义理辨别清楚,一切法都有事有理,有事相上修,有理相上修。我们讲的是事相上修。理上皈依的三宝,是你自己本身具足了佛、法、僧,现在我们讲的是事,先不讲理。

  有了智慧,世间一切的现象,你能忍受得了。譬如别人以非理辱骂你,非理骗你钱,骗你一、两百万乃至骗你倾家荡产,你能忍受吗?你要欢欢喜喜的想:“我的业障可消了,他替我消业障。”要是有这样的心,你当下就是菩萨,就是佛,你有没有这样的心?你虽然不跟他打官司,往往也会抱怨几句:“他太坏了,这个人太坏了!”这种情况是每一个人教会发生的,因此,你必须有这种智慧,能忍受。凡是世间一切种种加家于你的,都能忍受。第一个观念,认为这是我过去业障所感的;第二是认为这是帮助消业障,促使自己快一点成佛。你若能这样观想,也就心安理得。

  我们皈依佛、皈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你才能看得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的困难我的苦恼,一下子就过去了。中国的儒教思想有一部份跟随佛学很接近,他们劝人的时候就这样劝说:“花开花谢,时去时来,福方慰眼,祸已成胎。”眼看着又升官,又发财,一切都顺利,其实你的祸根就在这时候种下了;祸一业了,全部没有了。

  我们看过去历史上,考上状元,一帆风顺,一直当到宰相,官当到顶品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下子,或者得罪遇僚,或者得罪皇帝,下头这么一攻击他,上头这么一发怒,倾家荡产,你什么都没有,当下就光,怕以,得也别高兴;失了,也不悲哀。“得何足慕,失何足哀”,得没什么好羡慕的,失了也用不着悲哀。“得失在彼,敬凭天裁”,这个“天裁”,就是我们佛教所说的,你所做的业,业因如何,业果一定如何,因果不爽,自然庐受的,你就受了。你这样来分析,这样来认识,一切事物无常,像幻化一样的,没有一坚固性,你就不贪恋了。

  不贪恋的话,你就没有恐怖。平常这样观想的人,要是丢了什么,或者命没有了,心想:“好了,我再转一段生死吧。好一段生死我可以升天,我可能到极光世界去了,可能在来生,我的罪就消了很多。”以这种观念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当然会得好处的,因为你不再痴迷了。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些教不可以,要把骄慢转成谦甚卑下。

  例如说,战国时候,齐国的宰相晏子,为人非常的谦虚,小心谨慎,很怕说错话,或做错一件事情。那时候古来宰相,没有汽车可坐,他们都是赶着马车。给他驾御马车的御夫,就因他给宰相赶车,便骄傲得不得了。这位御夫的夫人,有一天在门缝,看见他先生给宰相赶车那种骄傲的样子,他太太叹气了。他回到家后,他太太要求跟他离婚。他说:“为什么?我没有一点儿错,也没什么错事,你为什么要离婚?”她说:“因为你的行为。”他说:“我有什么行为不好?”她说:“你给谁赶车?”他说:“给丞相。”这一说,他那股骄傲劲儿又来了。她说:“你看见丞相是什么态度没有?”他说:“没注意。”她说:“丞相坐在车里,谦恭谨慎。你给人家赶车,坐前面,骄傲的趾高气昂,不得了了,不可一世。像你这样的男人,我跟你过一辈子太冤枉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涵养非常的深,在家想一想,没有什么可骄傲的。释迦牟尼佛为天人之师,我们看他的弟子,佛所教化的玉皇大帝、梵天化,他面对一切众生施舍的时候,都谦卑屈下。《地藏经》说得很清楚,国王、大臣、婆罗门、长者,如果他们布施的时候,谦恭卑下的给六根不全的贫穷人,亲手布施,软言慰喻,说着很柔软的话安慰他们。这样子才积福德,要是这样的来做,你就是佛弟子。

  你皈依佛门了,人家看看我们佛弟子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佛教弟子是什么样子?我不说了,大家可以看得到的。不说优婆塞、优婆夷,看看比丘、比丘尼又如何?应该不应该这样学?大家应该学谦恭卑下,当然我们认为这是正业,佛教我们要慈、悲、喜、舍,我们一定对一切众生有一个大慈悲心,慈、悲、喜、舍。这比我们保存的最宝贵的珍宝还珍宝,比我们的生命还珍贵,你绝不能骄傲,永远生欢喜心,看见一切都生欢喜,这都这都这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什么可骄傲的呢?如果大家真正对佛法不怀疑的话,每部经都是这样教遵的,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都是我们过的父母,这样子你还能骄傲起来吗?这是转化你骄慢、愚痴、贪恋的心的。

  还有,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途当中,遇上不如意的事了,甚至于皈依三宝之后,比以前更不如意。没有皈依三宝以前还不错,皈依三宝后突然变坏了,你产生怀疑了:“三宝加持是真的吗?要是真的,为什么不加持我呢?我倒了楣了。”我现在听到很多弟子这样说,说他有病也好,和子不听话家庭不和也好,无论任何事儿,他教推到佛、法、僧三宝:“三宝简直不加持,我还遇到这些事儿。”《地藏王菩萨感应录》里关有这么一段故事。以前有对老夫妇,五六十了,生了九个儿子,九个全都不听话,都是忤逆。他俩也很悲哀,认为:“也许我们过去没做善事,今生也没做什么善事,才遇到这此事儿。”就请了一尊地藏菩萨、念《地藏经》开始,一年死三个独生子没到两三年,九个儿子全死了。到了过年的晚上,两位老夫妇想不通,就跪在地上,往地藏菩萨的像前发牢骚说:“地藏菩萨!我们信仰你,但是,怎么皈依你了,九个独生子全死了。你有没有加持我们?”

  祷告一番后,当天晚上的心情当然不高兴了,我们可以想像得到的,那就睡觉去了。一睡觉就作梦了,老头子梦见地藏菩萨来了,说:“明天,到河边去看看,你九个儿子都跟你见见面。”他一想,作的梦只是梦。隔天早上,他就跟他老婆婆说:“我昨天做了个梦,地藏王菩萨真是灵,来了跟我说,要我们到河边看看我们那九个儿子。”她说:“我也作个梦。跟你他们俩到河边去了。

  到河边去看了,第一个先现的是大儿子的相,之后马上就变了,不是他在独生子就变成相貌凶恶的人,很嗔恨的骂他们两个说:“你们俩怎么贪我的钱,怎么害我的命,我现在来报应,来找你们要钱,算帐来了。但是菩萨给我们改了,我们得生善处,我们这笔帐算了。”九个儿子大概都是如是这一类,因为前生、今生的关系。

  他们两个就此心平气和了。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前生不知道,今生他们做出了,大概有三个儿子是他们害死的。人们知道了,再也不敢抱怨菩萨了,回来跟菩萨磕头求忏悔。这天晚上又作个梦:“好了!念你们两个对我祈求,我给你们送个独生子来。”两个老夫妇都同样的梦。她老头说:“你现在都快六十了。”老婆婆经期一闭了,怎么可能再受孕呢?不可能嘛。但是他们两上人每天还是诚诚恳恳的念《地藏经》、拜地藏菩萨,隔不了一个月,老婆婆居然怀孕了。等到十月满了,平平安安的生犯子,一点困难都没有。他们想:“这个儿子一定孝面,因为是地藏王菩萨送来的。不错,他们两个老头子活一百多岁,由这个儿子安慰照顾他们的晚年。

  你说业能转不能转?一念善心起,百万障门都消失;一念恶心起,百万障门都亲了。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能转不能转?这都是你个人的心。我们现在心里如何?如果你对佛教都是怀疑心,你又怎样能得到它的好处呢?

  一边念《地藏经》,一边怀疑:“这么多鬼啊!”非常害怕。有些人念《地藏经》,心生害怕,或是身体发烧,一会儿身上发冷了,一会儿看着念念经,一会儿又会着。这种现象确实有的,我念《地藏经》有时候也有这种现象。什么原因呢?好比拜尾,你在前头拜,感觉后头来个人参加拜了:等到你拜完,回头看,没有了,还是原来那几个人。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或是你念《地藏经》,混身发烧,天气很冷,但是你身上突然是发烧,有时候身上发冷。《地藏经》说得很清楚,你自己没有注意,地藏王菩萨说这是因为你过去的六亲眷属,或者你多生累劫的眷属,由于你念经,他们来求你超度。

  这一次我回来的时候,有一个道友是念《地藏经》的,他念《地藏经》的时候好像有个东西进入到身体来,吓得他不敢念《地藏经》,感觉到这个东西总是缠着他、磨着他。他问我,我说:“他找你超度,你继续念,不需要多久,这种现象就会没有了。他找你超茺,你不但不超度他,反而不念,他更烦恼了,更找你的麻烦。你继续念,没关系。他不是饿鬼道,鬼道是出不来的,或者他是在富裕的鬼道,他想求你让他超脱鬼道。”这种现象,《地藏经》其实都说了,你只念经文,根本不晓得经义,你可以注意一下,经里说些什么。

  每一部经、每一部论,都是告诉你修行的方法,像我们念《金刚经》的人,有没有想一想《金刚经》说什么?你怎什样依《金刚经》修行?不注意这些问题,只念文字而已,念了三年还如是,一点转变也没有。学佛法要用到你的心上,去变化你的心,变化你的态度,一切全变,你对佛法简直不会再怀疑了。就是转变你的心,变成一个清净的、清凉的信心,真信不疑,你再用起功来,比以前增加百倍。

  一定要相信业果不失,千万别做错事儿,没心眼的事儿不做。如果我们在世间的法律,凡是无心的,它给你减刑;佛法更是了,你不是有意,你是善心做恶事的。善心做恶事的也很多啊,但是,没有什么过错。一个善心的人甚至于杀人,他杀这个人为救那些人,这样子杀恶人就是善念,就是菩萨道所行的。但是,要受果报。你杀他,要还他命俩;但是,你度了那些人,是你行菩萨道。善恶因果一定要分得很清楚。

  还要信你自己的心是清净的。心本来是清净的,是你后来给它增加负担,犯了很多的错误,给它增加了业,一生一生的,越迷越深,越深越造。你可以消除这个果报,从你现在的善念开始,善念逐渐增加,善果逐渐生起,恶果逐渐消失。

  还要相信一切众生都是要以度的,没有不可度的众生。说有不可度的众生,是你的菩萨心不够。没有不可度的众生,不过是有缘、无缘。缘成熟了,你一说,他就信了。你说法,他一修就成了,这就是缘成熟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公案。“生公”就是道生法师,他是道安法师的弟子。他在南京自己悟得了,认为阐提有佛性,不过,当时很多的佛经都说阐提没有佛性的。他自己从经理里头悟得了,很多大乘经典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阐提没佛性呢?阐提只是性不具,当他性具的时候,又可以恢复了。他就提出这么一个论点,认为阐提有佛性。

  那时候他的同学,乃至于他的师兄弟、道友,教说道生法师堕了邪见。同时这里头也掺加着争夺朝、争夺名,道生法师那时候很有名望,大家就排斥他,逐出僧团,不承认他是佛弟子。他就气不过,到了虎丘山,以大石头做身,小石头做脑彀,对它们发愿说:“我跟你们诸位说,如果我说的是错误的,我下地狱去;如果我说的是没错,阐提真有佛性,你们点头,头脑彀。”他说:‘我认为一切阐提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够成佛。”

  他这样子说的时候,石头都点了头。因此就留下这么一个公案,“生公说,顽石点头”。

  后来《大般涅磐经》翻成中文,传到长安,《大般涅般经》里头佛临涅嘱咐:“一切都有佛性,阐提也有佛性,过去我说的是善巧方便。”大家才知道,他有先悟之明,那些大德再来向他求忏悔。

  相信众生都可度,只是我的德不够,我跟他没有因缘,我茺不了他,别人也许可以度他。但是一定相信他也是能成佛的,道叫信心,这个信心很不容易的。当我们的冤家,或是害我们很深的人,你看见他,气都气死了,你还相信他有佛性,应该咒下狱才好。

  我在纽约有遇着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跟我天天拜忏的弟子,她是马来西亚的华侨,在邮政局工作。她对面坐的是位美国小姐,那位美国小姐看不起她,一天捣她的蛋,连停车位也给占上,让她停不进车。两人共用一个办公桌,做些小动作,使她烦恼要死。她来问我:“师父!我拜忏,怎么样发愿让她倒楣。”我说:“你错了。”她说:“那怎么办?”我说:“你发愿让她降伏。”“啊!她这么害我,我让她降伏,我给她拜忏?”我说:“你不是想得快乐吗?你要是把她转过来,你把她度了,你也得快乐啊!你要听我的,你每天到了中午要吃饭,你多买个面包,多买份咖啡给她,说供养她的,你待她很多,处处的讨好喜欢。拜忏的时候,就向佛菩萨回向,要佛菩萨度她。她没有信心,就做这些恶事、害人的事儿,她会越做越深嘛。”我说:“你听师父的话,做一个礼拜看看。”她做到第五天,那位美国小姐对她特别好,她就信了。当然不见这得些事情都这么灵,也许你跟她冤业结得很深,不得短短几天可以化解。她只是瞧不起华裔而已,你这么对待她,她咖啡一喝,面包一吃,什么也就忘了。

  所以对待一切众生,一定相信他们是可度的。二年前,我在这儿讲过《占察善恶业报经》,发起这部经的菩萨叫坚净信菩萨,他的信心非常坚定,我们应当学他,相信三宝的力量,不要怀疑不然只责怪自己业障重,修得不相应,诚心不够,信心不诚实,做佛事的时候不一心,三心二意的,里头夹杂着很多的污染。我们不是以清净的信心学佛,而是夹着很多其它的杂染心来学佛,所以你得果是杂染果;佛学的果德或者有,但中间夹着很多不如意的事还必须,这是你自己种的因,你不要向外找,就找你自己好了。

  同时,你信得坚定了,不管外缘如何,好缘则信心更加增长,你修行进步得快一点;如果外缘不好,受尽了挫折,你毫不动摇你的信心,你才有所成就。大家信不信?我就是这个例子,我是坐了三十三年监狱,我从来不隐瞒。坐监狱的人是不是好人?我坐了三十三年,出来之后,就在中国佛学院教书,而后,人家又请回闽南学院。到了美国、加拿大或是在各地,我看道友都对我很好嘛,我还不是很坏的坏人。什么意思呢?当你受挫折,你不要随便失掉信心,不要认为三宝没加被,是你自己业障现前,或者因为某种因缘而失落,都没关系。不能够因为遇到挫折,因而感觉“我很冤枉”。世间是平等平等的,佛法从来是平等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

  你看见不平等的现象,为什么他那么做,为什么?他的业。你要是晓得了善恶业果,你才知道一切平等。你现在所受的苦,是你自己做的业,你怪谁啊!你看人家有钱,同样当医生,怎么他那边看病的多,到你这边看病的少。你过去跟这些人没缘,谁会来让你看病。也许你看了这些病人,不但不好,反而加重。这都有一定的因缘,你千万不要抱怨,你要相信善恶因果。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有信心。他又抱怨了,说:‘我没遇着个好师父啊!“有些弟子问我说:“老法师啊!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个好师父?”我说:“你要什么样的好师你呢?”他说:“像弘一法师那样的,像慈舟法师那样的,像以前的那几位大德。”我说:“那几位大德,你在他跟前,你会气死他啊。当时你或者就不信他,你现在没有那份福德。”我说:“你的福德,也只是遇到我这样的和尚。你能遇到我,也算不错了。如果再待几年我走了,你也找不到像我这样的和尚。”我说:“若是你有福德,有的是大德,我可以给你说十几个,几位现在在台湾。正觉精舍的道海法师,南林精舍的了一法师,现在到美洲来的妙境法师等等。”都不错嘛。你的心没有福德,你看人家都没有德,其实是你自己没德啊。“

  有个故事大家应该知道,这个故事我经常说的。苏东坡跟佛印禅师两人散步,苏东坡就问佛钱禅师说:“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身材胖胖的、大大的,又是作官的,佛印说:“简直像尊佛啊。”他很高兴,又一边走,又说:“你怎么不问我啊!”“我问你做什么?我没什么可问的。”“你应该问我,你像什么?”佛印禅师:“好!我向你,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狗屎。“之后,回来家里,苏东坡就跟他妹妹苏小妹说:”今天,我把和尚赢了。”苏小妹说:“你怎么赢人家的,我可以听听吗?”“好!我跟你说。”他说:“我问佛印,你像什么,他说我像一尊佛。后来他不问,我叫他问我,他问我说他像个什么,我说他像狗屎。我是佛,他是狗屎。”苏小妹说:“你赢了?你输了。”“我怎么输的?”她说:“人家是佛心,看你一切都是佛;你是狗屎心,看人看什么都是狗屡。”

  虽然是则故事,我引这个故事是要说明,我们看人家,你把别人当佛看、当佛想,你乃至给合个掌、恭敬一下,你是对着佛了,你种多大的善根。你如果看他是个众生,乃至看他地狱爬出来的,或者你骂他几句畜生、狗,你就造罪了。这个道理懂了吗?

  不因为外缘如何,而使你坚定的信心起变化,这点特别得要。信三宝的人,要相信佛、相信法,一定要建筑这么样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心,对一切事物不要怀疑,这都是你的因果报应。因果,前生、多生,错综复杂得很,很难把因果说清楚。我们讲《占察善业报经》,善恶因果,我们还是讲不清楚的,善恶因果复杂得很,善中有恶,恶中也有善。必须得有大智慧,你才能把善恶因果讲清楚。

  还有嫉妒,看别人好事,他不赞欢随喜,“这应该给我,怎么给他了”就嫉妒,不能随喜在普贤十大愿的第五大愿“随喜功德”,看到一点小事,一点点好事,你随喜,随喜你就有一份,见者有份。你也随喜他的功德就分给你一份。如果人家有好事,你不但不生欢喜,你还嫉妒,这一嫉妒,就下地狱。

  如果看人家赞《地藏经》,礼拜地藏像,你在旁边赞欢随喜,很恭敬,你跟他的功德一样。你要是一谤法,下地狱去;千佛出世,你还在地狱里头,这是《地藏经》说的。不要因为人家做了好事而给人家生起种种的障碍,不但不随喜还嫉妒,嫉妒就想破坏。不论是商业也好,乃至跟人家相处也好,礼佛拜忏也好,随便任何事情,都应当生起随喜,欢喜赞欢。

  要时时注意照顾你的身、口、意三业。为什么对每一位受三皈的弟子,我一再嘱咐他们:“你睡觉前,要念十声“皈依佛、皈依法、扳法僧”。早上醒来,一睁眼睛,什么都没干,就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什么涵义呢?就是使你念念不忘三宝。你白天一起来,在家俗务很多,你恐怕会忘记念,如果早些时候把它念好,存到好里头,“白天没念,我早上已经念了”。晚上一睡觉,这一天事还必须都过了,到晚了,夜间怕作梦啊,作梦的时候也不忘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多念一点更好,最少要念十遍,早晚相续,转变你的贪、嗔、嫉妒,这样子你会生起一种纯粹的清净心,这也叫修行。

  我们好多道友,扳依佛之后会问:“师父啊!怎么修行啊?”这也行,那也行,并不是说要打坐,在那儿闭上眼睛参禅,这才叫修行。在你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你都在修行,不善就是恶,不是天堂就是地狱,不是佛道道就是菩萨道,或是声闻道,要善用其心。

  我们读《华严经》的〈净行品〉,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利菩萨说:“要想成佛,要想得无上智慧,要想断一切烦恼,应该如何?”文殊师利菩萨就告诉他:“佛子!善用其心”。后来智者菩萨又问他:“怎么样善用其心呢?”文殊师利菩萨说:“念〈净行品〉。发一百四十愿就可以了。”要善用其心,你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依此来做一位清净丝丘。

  这里就说到僧宝。

  前面讲到一引起法,净法也有,染法也有。佛已成就了,他是纯净法的,他说这些染法,是让我们认识的,让我们分析的。在我们身上存在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每一位道友都可以对照一下,你拿佛、法、僧三宝对照一下,这对叫修行。

  另外修什么?修神通、修观?“神”者就是自然的心,“通”者就是你的智慧,慧是一切通达的,其它的神通都会失掉的。不论在大陆,或在加拿大,过去有一位有神通的人,现在全没有了,神通是可以失掉的。或者过去报得的神通,也可以全部失掉。那种神通只会害你,对你没有帮助。佛为什么制止比丘,不让他说?大菩萨有神通,你能够现神通利益众生,但是不能让众生知道你在现神通;如果知道你现神通,是犯错误的。所以为什么道济禅师又喝酒,又吃狗肉,做那些完全不持戒的样子?他不让你知道他有神通,他用这些方便善巧来利益众生。

  做为一位你所尊敬的僧人,他能够自己用他的行门、用他的修行净化他的身心,他给你的都是慈悲、喜舍、欢喜。你找他解决问题,他能够帮助你,但是他的力量不见得够。你得靠自己修,他能辅助你,使你自己修,告诉你佛所教遵的方未能。你自己做,再加上他的帮助,你跟着共同去做,效果会很好。有病苦也会产生其它的转变,但是你自己得先有个纯净心,不能掺杂杂染心、害人心。你想发财,让别人受穷,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个财也发不了。要是大家都发财,还差水多。但是商业竞争,大家都发财,你的那份儿恐怕也没有了,你还是有顾虑。所以就看你怎么样子来修行、来做。

  我们有些居士也在弘法,我是赞成的。但是,你弘哪一法,你自己要做一做,如果你完全没做,你说了,人家能信你的吗?如果不信你的,影响佛所说的法,因为你不清净。你必须得自己做,先有清净心,这个法才能传下去,才能弘扬。如果你自己不称职,只讲这个法,而自己完全不做,佛种还是会断的。你必须修,当然不必修到全证得了、全部相庆了,但是人心、佛心,心心相印。所以《华严经》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华严经》里头,在夜摩天宫,觉林菩萨赞欢佛的偈子,他赞欢很多,就标举一个心,就是众生心。

  就像有一位大医王的佛,医一切众生的贪、嗔、痴、无明的病;又有他所说的药,对治病的药,对治的病的药,那就是一切法;又有护持这个法,护持这个药,给你抓药的清净圣僧,虽然现在圣僧难得,只要他自己能够修持,一般的僧宝就过得去。因为我们现在是末法,我们自己的德也没有那么高,所以不要要求太高了。就是那些大菩萨来了,你也认不得:他也隐露,不会让你认识他是大菩萨。

  佛法都是靠自修的,没有从外头加入的。佛只能把他的方法告诉你,只能加持你,使你能够修,哪果触到魔障,可以用这方法对治,如果你常念圣号,他可以帮助你。但是,你得念他,如果你不念他,他也帮不上你。

  无着菩萨在印度的时候,修弥勒菩萨慈心观。他在山里在了十年,专心烧水,烧了十年,看看水还没有热气,连温度都没有。他退心了:“唉啊!我修了十年,功夫白费了,还是下山去参学参学。”他就往山下走,碰见一个老太婆,拿着很粗的铁柱在那里磨。他感到不解地问:“老太太!老太太!你这是干什么啊!”她说:“磨乡花针,我女儿要出嫁了,我磨个针给她作嫁妆。”无着菩萨就笑说:“你太愚痴了。等这针磨好了,你女儿还等得及吗?早都死了,不用说嫁了,你不磨得成吗?”她说:“我不管,功成自然成。”

  无着菩萨一听觉悟了,他说:“我这十年功夫还没有,所以没成,继续再修。”又修十年,还是没得到。这回下定决心,不修了,再度下山。走到山底下,山底有条不沟,水沟里面有一只狗,这只狗的肚皮长着蛆,流脓,牲就在那边叫。无着菩萨修了二十年的慈心观,境界现前了,该慈悲吧!他没出家之前是个医生,专治脓肿疮的。他一想,叹口气,他说:“要是人,我可给他治治;但是一只狗,太脏了。”大悲心发不起来,他就走。走了一段时间,又想:“不对啊!我修了二十年慈心观,怎么修的?”又回来了,给它治。看一看,确实脏得不得了,没办法做,因为治这种病得用他的嘴去吸。他一看这条烂狗在那儿,他又走了。走了第三次,又下决回来给它治,他闭上眼睛,当他给它吸的时候,他想一吸就吐出去。可是一吸到口里,刚想要吐,“嗯!不对,味道怎么美妙啊?”他一睁眼睛,哪是狗,是弥勒菩萨在那边。他心里想:“弥勒菩萨!我修了二十年,你都不现前,临时还考验我一下。”弥勒菩萨说:“我天天在你跟前啊!你也看不见我,也不肯理我,我也没办法啊。”

  佛菩萨天天在我们跟前,我们自己不能理解。所以你睡觉,你的一切行动,佛菩萨是无处不现、无处不有,你的周围都有,每个人都如是。何况你天天念《地藏经》、拜地藏菩萨,天天念“观世音菩萨”,念《普门品》,天天念“阿弥陀佛”圣号,念《弥陀经》,怎么会说佛菩萨不加持呢?你心里不清净啦!一面大镜子,要是灰尘厚一点,就照不进去了,完全失掉功用。虽然它本具所有,像我们这引起众生心,跟佛无二,但是无量动来的染污太重、太深,所以不能进入。

  要这样子来相信三宝,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受了三皈依,你秘须这样信。如果你没有修别的法门,修三皈依就够了。如果是学了佛,虔敬信佛,你再也不堕地狱;学了法,不堕畜生,学了僧,不堕饿鬼,三恶道永远不随。你有这么一个坚固的信心,多生流转,自然就成道了。但是,相信成佛的心一定要坚定,你一定要想“我绝对要成佛,我就是佛嘛,不过迷了而已,我转化一下好了。”这可不是我说的这么简单,一句话就转化过来了,你还得经过好多的消业障的磨难。但是坚固信心不能有折扣,坚定了就是缘念三宝的功德。

  为什么我们要求受皈依?假使我不皈依三宝,跟三宝接不上气,你便得不到三宝的功德。所以,必须得皈依。

  我们讲一讲为什么要皈依?佛教遵我们说,一切众生都在苦里逼迫。证阿罗汉果的声闻、缘觉,像我们人间的分段先死苦,现行尘重的烦恼,他们是没有了,但是他们还有微细的、变易的生死,他没有究竟,必须等他成佛才能彻底解脱。所以们要想脱离苦海,解脱我们一切众苦,只有诸佛才能够解脱我们的痛苦。因为佛现在不住世了,我们皈依佛之后,就皈依佛所说的法。“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华严经》告诉我们,必须得有僧宝传法,所以要皈依僧。

  你必须得有智慧的观察;皈依三宝,要有智慧的心才能皈依。所以我们大家能遇到三宝,能发起求皈依三宝的心,能遇到三宝,能受皈依,这都是多生的善根,都不是现前发愿所能得到的。

  跟其他的国家、地区比起来,台湾信佛的人最多,可是,两千万人当中,真正清净皈依三宝的人,有多少?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好?这么多人造业,皈依三宝的少,我们这些力量要把世界的共业转变过来,使地球不沉没,不遭水灾、火灾,可能吗?现在我们这个地球随时会下沉,水分随时增长,这种现象我们一般的常人,不需要直么智慧也可以懂得。

  因为地球不会再增长,只有这么大,在空中旋转着,谁都知道。你天天往地球掏取种的矿物、各种的原料,乃至汽油都掏空了,不地震吗?空了,不填补吗?唐山的煤矿,每年每年大地震,挖了几百年,挖得全空了,这不是震,而是陷下去,塌了。你光挖洞,上头是空的,不陷下去吗?这个道理恐怕谁都懂吧!但是,不挖,可以不可以?不行啊。谁肯少挖一点汽油,让它撑住地球,谁也不肯啊!

  气候转变,大家就要求环保。以前我从来没听见过环保,也好像没什么污染,现在要求环保越厉害,污染越严重了。哪里的环保闹得越厉害,污染就最严重。想想这个道理,是不是这么回事。世界文明了,道德败坏了;越文明,道德越败坏。确实不疑,这叫不可思议啊!

  所以,你要能够皈依佛、法、僧三宝,若是想永远超度一切苦难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能够解脱众生的苦,让我们身有所依、心有所归,只有三宝。你可以比较,或者我这个和尚,你可以皈依别的啊。譬如说天主,都可以。你能不能得解脱?你能不能离苦?能不能使你心态平衡?你自己可以考量一下。你因为皈依三宝了,心情平静,遇什么事情都能够承受得了,心如止水,到那个时候,你所说的话,非常有力量。如果你自己心眼不平衡,贪心很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比较了你才知道,因为比较了你才能懂是非,才知道好坏,鉴别。

  为什么我们要《占察善恶业报经》?“占察善恶”就是占察、鉴别一下,你就知道了。如果说什么时候刮风下雨,你是不知道的,因为你没有这个智慧;但是你自己做坏事。现在连这个心都没有了,杀他妈妈,打他爸爸,根本不晓得报应。没人这样说,他没有听到过,他从小就没听说过。为什么呢?太文明了,认为报应是迷信。这个道理,你自己可以想。

  在场大多数数的道友都受过三皈依,我不是劝人受皈依,得有因缘,得有福报,没有福报是不可能的。不是因为你劝来了,要等因缘成熟了再来。

  我曾遇见一个故人,彼此住了四、五十年,他以前就知道我是和尚,他始终不信,跟他讲什么都不信,那是没办法的。现在距离很远,他反而跑来找来受三皈依。他在我跟前,连赞欢随喜心都没有,你有什么办法。佛在世的时候,东城老母,根本不信佛啊!佛给他现身,他都不信,一直到涅磐,他也不信。这是因缘,这是业,不是由人所能、所为、所知道的,很多事情非你意愿所能达得到。

  不管是学习很久的,或者初学的道友,我感觉皈依三宝是根本,必须把三宝的头号题弄清楚,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将来我们究竟能不能得到什么?

  我们要修行。有很多的道友,乃至于学佛好几二十年了,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修行。我很奇怪,换句话说,门儿还没入门。如果受了三皈依,做什么事,不是跟你说得很清楚了吗?你没做那不怪。不是三宝不灵,也不是不加持你,是你不做。我们经常是一边喊肚子饿,但是,饭、馒头、饼干,你什么也不吃。你肚子饿,饿死了也没办法。就是这样的一个涵义。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白衣,你不要评论。出家人跟出家人可以说?一个人也不能说,要请大众把他摈除,乃至于制定他,看他属于七法之中的哪一法,该什么罪、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但是僧众的事,在家的道友,你把他当成佛弟子,当成僧宝,把一切比丘都当成圣僧,你心里就是圣僧了,你的功德一点儿也不泯灭的,不因为他破戒而影响到你,佛教讲的很清楚。因此,大家千万莫说三宝过。如果你轻视僧人,谤毁了、打骂了、断肢节,你应当受什么报,后面会说。

  “于我法的出家人,常乐伺求所有的瑕隙”。他不做别的,就追求伺求,看着出家人的过,他得到一点儿,“才得少相”,他没有审查是真的是假的,他就“轻毁诃骂谪罚”,这就错了,这是大恶。这种人还不听人劝说,其心刚强,难调难伏。“很戾迷乱”,凶狠凶狠,心是很迷乱的。所以他的目的就是“常喜触恼诸出家人”。看这和尚出家人烦恼,他高兴,他的目的就是常想找出家人的过,使你烦恼,使你修行不成,这就是魔鬼。魔王波旬的子女来到这儿恼乱出家人,完了他还要出家,穿了出家衣服,他就是不做佛事,他更进一步的破坏。

  所以学三乘法的时候,或者学显教的时候,我们为了种福,不要谤毁其它的乘。不论哪一个法师讲经,你都赞叹随喜,莫要生谤毁。你不必评论他讲的好、讲的坏,你要是跟他有缘,高兴听你就听,不高兴听你可以不听,那没有什么错。你要是谤毁,无缘无故给自己找些烦恼,找些罪受。没罪,你要找些罪受,又何必呢?不论对人,对法,你心里总有一个佛法僧三宝。我们讲《占察善恶业报经》,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德大得很,你念法的时候,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十方诸佛所说的法都在里头,没有拣择的。

  这类人很多,当善虫子当不成了,就到了里头,吃里扒外。到了佛教来破坏佛教,毁灭佛教,永远不想自己的错误,总是讥毁别人,毁谤他人,找人家的缺点。听到赞叹了大乘的功德,他也知道这是好事,人家一听到赞叹大乘功德,他也发心要想去求大乘,想去求。但是他心里头所好的,杀盗淫妄,他从来没有寂静过,没有停止做恶过,静不下来,散乱得很。为什么?业使他迷乱了。业障!业障!这叫真正的业障。你看那些人,业障很重,可不能劝他,你要是劝他,他就跟你发脾气,使你触恼。所以释迦牟尼佛跟阎罗王说,这个娑婆世界众生,刚强难调难伏,习气深重得很。做重大的恶事,从来没寂静过,欺骗诳惑别人,尽作假相。

  2009年冬至2010年春,梦参老和尚南行弘法之行的首站来到了上海,原本计划2009年12月26日前往复旦大学「学佛讲坛」开示,因适逢复旦大学EMBA年会召开在即,遂于12月19日午间变更行程,应邀前往EMBA年会现场作一场简短的开示,劝勉在场的工商管理阶层,「发长远心布施,源远流长」、「办慈善事业,必须真情实意」,发人省思,这也是梦参老和尚首次在中国内地知名学府开示佛法,意义深远。

  道不虚行 要把修行贡献出来

  今天非常的特殊,跟大家见面。本来我是26号(2009年12月)到大学演讲的,不是讲这一部分,今天我跟大家结缘,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在山里行道,看着是假的,实际上一点不假,到了人多的地方他就实现了。这就是道不虚行。像出家人在山里修行是一个人修行吗?修行有所得要贡献给大家。人家接受不接受呢?到了人多的地方,就有人要求你,把你的修行贡献出来,就是这个涵义。这叫道不虚行。

  在座有很多的朋友,不见得都是学佛的,也许以前没有闻过佛法,也有一些是深入的。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就把「陀耶」去掉,变成了「佛」了。其实佛陀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觉明。当你觉悟了,明白了,你就是佛。觉悟什么?明白什么呢?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寿命有长有短,在世界上有穷有富?有一些人是在复旦大学读书,是高级知识分子,有一些人在农村,小学都没有读书过,知识是不平等的。

  人原本应该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学习。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本来是平等的,但是实际上有贫、有富、有贵、有贱,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别?这就是佛教说的因缘。再说明白一点就是他没有这个善根,所以接触不到。现在每一位道友,你今生所受就是前生所做的。你今生所做的是因,又得到未来的果,就这样的因果相续。

  我所知道的很多道友都是做贸易的,在经济上有所成就。成就了又如何呢?没有成就的,失败的,并不是说做贸易就赚钱,也有失败的,也有赔的。在你经营一些事业的时候,有成有败。在你学习知识的时候,有深有广。但是一些世间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处事之间的文化是无限的。我们这些和尚、出家人,他所学的文化是无限的。大家没有学习过,不能理解。

  讲经学法是前生修来的

  我今年96岁了,从16岁出家,没有读过小学,但是我19、20岁开始讲经。以后就一直做法师了。这个差别从哪里来?没有差别。是前生的因,今生的果。我是什么书看过一遍,不看第二遍了,为什么?这是我前生修来的,前前生,无量生修来的,你前生没有修过,今生就不行了。

  因果相续不断

  佛教不讲断灭,说我们人死了!你死不了的,永远死不了,这叫相续。把你过去所做的善也好、恶也好,你所累积的财富,我们来生还可以继续享受。有的做贸易一做顺利就发财了,有的一做就赔了。

  我有两个弟子,就在广州、深圳,两个弟兄同样做贸易,都做鞋的生意,一个发的很大,另外一个做不起来,赔了。同样的,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佛教讲的,过去的福报、过去的因。我们佛教是讲相续不断的,你今生所受是你前生所做,你要问你未来如何,你今生做的,未来要受。说我们欠人家钱,你无论走到那里你都要还,下一辈子,人家当主人,你给人家打工,还是要还。这就是佛所说的因果论。你前生的因,今生受果,你不要抱怨。这叫因果循环。

  有的人看起来一生很幸福,有的人一生波波折折,生活非常困难,坎坎坷坷。如果身体经常害病,不一定是现生的业;你前生所做的杀业重,今生就会经常害病。像爱吃海鲜,杀业就很重;你断了畜生的生命,今生的寿命也不长。如果你没杀过生,寿命一定长。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论。什么因、结什么果。你种桃子绝对不会结出梨来,虽说现在有的是嫁接,但是这需要科学手段,你没有这个手段,你就改变不了。

  如果我们信佛了,就让你改变了人生,可以改变,把我过去的业消了,就等于你今生还债了。但是并不是说你信佛了,就把业消了,而是信了以后你还要做。知道前面的念头不对,马上停下来,这样的话,你遇到的事情就可以转变。假使知道自己的思想不对头,然后进行了改变。对我们佛教来说,这才算是有信心。

  信佛是有条件的,并不是说我烧香拜佛就算是信佛了,要从心里信才算。我们看到有生命的东西绝对不能把他伤害到,这才是有信心。能够知道自己前面错了,然后进行改变,这算是信佛的入门了。就是觉得前念不对后念能改正,叫有信心。修这个信心得修多长时间呢?你看每一个出家人,他不是今生才发心的,而是多少生的。在我们出家道友之间有一些人智能很大,一学就会,有一些人学十年,学二十年还学不成。为什么?前生没有这个因,我们有很多道友做贸易,有一些做贸易顺顺利利达到目标,达到什么目的呢?发财。有一些人做生意一样的做,你做就赔,人家做就赚。什么原因?都不是现生的。

  多做好事 莫问前程

  所以看到人家富贵,不要羡慕,多做好事,莫问前程。他的富贵不是现生的,而是前生修来的。发财了之后,他的财用于帮助别人,来生才受这个报。你做一生作任何事业都成功,就说明你的前生善业很重。

  佛教一切都讲因缘,就是三世因缘,过去、现在、未来,而我们出家人是看十世的因缘。收徒弟要看他有没有善根,一点一滴,没有一点是浪费的,一定是有因果的,因缘本身就是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是不报,时候未到,到时候最然就报了。

  暴发户是靠不住的 就看你用不用心

  有很多资本家,到第二代就穷的什么都没有了,我在北京看的多了。有的等不到第二代,自身当中就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你了解了解他的行为,了解他的历史就明白了。山西有一家搞贸易的,他从来不取高利,也不做大买卖,柴米油盐酱醋茶,只占一分利。他的生意从宋朝到现在了,一千多年,相续不断,经过多少次灾难,他们家从来没有受过损失。这叫积德。暴发户是靠不住的,就看你用不用心。

  发长远心布施 源远流长

  佛教当中有一部经叫《大方广佛华严经》,有八十卷经文,有一段经文是讲文殊师利菩萨,讲善恶业报,有的一生种下去,千生万生去享受,有的一生做下去,半生就消失了,这就是做善事的时候,发的心不一样。发的长远心源远流长,有的善人等到自己发了财,他要行布施,帮助别人,他的财富源远流长。有一些暴发户,自己发了财了,看不起穷人了,一毛不拔,不肯帮助别人,这个富绝对不长,这个富,富不过三代。要富的久远,要多做好事,莫问前程。

  办慈善事业 必须真情实意

  这个好事不是说供养佛法,而是帮助别人。在当前的世界,慈善事业做的很多。但办慈善必须要真情实意的办慈善,不要夹杂。现在做慈善的事业不真实了。做善的还要夹虚伪,做善事不是要名的,而是真正的帮助别人,让人家得到利益。 比如说做好事,在佛教讲的做功德。在佛教当中菩萨道就是帮助别人,没有自己,他心里所想的就是一切人,没有想到自己,这就是佛教所讲的菩萨。

  要尊重人 这就是菩萨

  这个菩萨不一定是出家人。他的用心想到别人的困难,想到别人的痛苦。我现在我把佛教讲的世俗化了,什么叫世俗化?没有讲佛教的语言,都是用世间的语言。因为大家没有研究过佛经的话,没有办法懂。用世间的语言来说,就是帮助别人。在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这些大菩萨都是帮助别人的。「菩萨」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有情」,让有情的人都有觉悟。觉悟什么呢?要有善心,不要随便就责备人、伤害人,要尊重人。这就是菩萨。

  菩萨都是尊重众生的,他们不仅度人,还度猪。

  比如说有一个和尚在五台山,一个出家人告诉另外一个出家人说,你帮我带一封信给勃荷,这另外一个和尚就同意了。结果带着这个信下山了之后,他才想到这个勃荷是谁呢?他不知道。后来到了忻州一个县,听到有人喊勃荷,结果一看这个勃荷是一头猪。这个带信的人就把信给了这个猪了。这个猪一拿信就立起来了,然后就死了。那个信就叫他说,「你该回山了!」

  大菩萨度人 先度苦难的

  在我们佛教讲,那些大菩萨要度有缘人不一定就是那些有钱、有财富的,都是先度苦难的。我们看这些菩萨,并不是说都是有钱的菩萨,有的现得非常的苦恼。

  另一个是示现在天台山。文殊、普贤都示现在人间,示现的是人间普通的和尚,一个是做饭的,一个是总是住在山洞里的。众多的菩萨到人家,不一定都是我们看到的,非常的庄严的佛像,不是的,有很多都是很普通的。

  我说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呢?凡是我们佛教的弟子,看到那些不起眼的和尚,或者是穿的破破烂烂的和尚,那才是真人,我们说「真人不露相」。是不是都是这样呢?不是的。要随缘,当他实现的时候,众生跟他有缘他就实现了,所以是随缘示现了,有的示现宰官身、有的示现菩萨身、有的示现普通人、有的是变成大富长者。

  作善业起心动念 感应自然而来

  大家知道在印度有一个发心的菩萨,给孤独长者,他到他的亲戚家去拜访,他看他的亲戚们都忙的不得了,就问说:「你们供养什么人这么尊贵?」那个亲戚说,「我们供养的是释迦牟尼!」他一听到佛的名字,浑身发抖。给孤独长者是有善根的,这是一种自然的感应。于是他回到他的家中,给佛修了个精舍,也就是佛经里面经常提到的「祇树给孤独园」。

  给孤独长者在修精舍的时候,舍利弗用神通让他看到六欲天,他往天上一看,天上正在给他修一个宫殿。舍利弗跟他说:「你给佛修祇园精舍还没修好,天上的精舍已经修好了。」这叫感应。当我们做一件善业的时候,你起心动念,做善业,这个应就来了,应就是你自己的果报,将来享受。但是给孤独长者他没发愿成佛啊,他得到的只是天上的果报。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一样的,在你发心刚要做的时候,你的未来果报已经成熟在那里了。因此大家要多做好事,莫问前程,不求回报。

  出家行道 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

  在《地藏经》的教授方法当中,说到我们若要死了,临终时,你怎样修?

  我们出家行道,忙了一生,主要忙的时候是临走的时候走得很清净,走得很解脱,不被多生累劫的业障所缠缚。人人都有恐惧心,都怕最后的时候失去念头,走的不好再堕落下去,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当然我们学佛的人都懂这个道理,特别注重临终的时候,但是你平常要是不修,临终的时候正念怎么会现前呢?一个人作恶一生,等临终的时候能遇到特善的善缘了,得到善知识的启示,一下就能超脱,这种事情很少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

  况且无量劫来一生一生做的恶业太多了,到了临终的时候,怎么会有那个善根呢?要靠自己的修行啊!

  我们举例子说:以前我在鼓山的时候,禅堂老和尚讲开示的时候,提醒我们要注重自己话头,也就是我常跟大家说的注重你的念头,在你临终时能够与你的念头相应。对我们学法的诸位法师来说,无论学戒、学定、学慧,平时学的时候,就是为了准备到临终时用,学而致用。

  我们在这里学什么呢?学死啊!现在我们学的佛法都叫我们了生死,大家一天都听好几遍「了生死」,你怎么了?特别是我们这些学教理的人。

  地藏菩萨的临终修行方法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一个临终修行的方法,就不必悲伤,按《地藏经》修行的方法,临终时你怎样修行?也不是说等你要死才修行,在你活的时候就要准备。这临终修法是别人帮助他,他自己不修,或者道友或六亲眷属怎么帮助他,为他设福啊!设福不必一定是了生死,是给前面路上铺一个道,未来能得解脱,是这样一个意思。

  我们应当自己修,亲友、父母、眷属都是靠不住的。观世音菩萨拿念珠,表示「求人不如求己」啊!你自己现在就准备,修好你要走的道路,不要等到那时候才去修福。

  地藏菩萨向佛说:「这世界众生都是作恶,行恶众生太多了,大恶小恶无量恶,从纤毫间至于无量,为什么呢?」无量劫来习气过去所熏习,就是如是。像这种人,他的眷属在他临终的时候,给他设施福报吧!让他前路不至于堕三涂,这还没说成道的事,能免去三涂就算很幸福了。

  烧纸钱其实是没用的

  至于烧纸钱,看人要死了先烧点纸钱,这其实是没用的。佛教是不主张烧纸,但鬼道还是需要的。

  有人问印光老法师,他不置可否?鬼道还是需要的,其它道确实没得用处。如果在佛前供的幢幡、宝盖或供点油灯,这都解决不大问题。

  最好的方法是念《地藏经》

  最好是把《地藏经》念一念,转读尊经,或者供养佛像、菩萨像,或念佛念菩萨名号,乃至辟支佛名号,使临终的人还能得到清醒,耳根还没失去闻力,耳根还能闻。他若不能闻,效果就没有了。你念的时候,他的耳根能收摄,收摄他的神识当中,就是他所造的恶一定要堕三涂,感恶果报,因为他眷属或道友,给他临终助念、给他念佛,念佛念圣号,他听到了,有怎么殊胜因缘,他的罪恶就能消灭。

  假使进一步说身死之后,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他的神识尚未转到别的道去。西 藏《度亡经》救亡法,人在死之后,中阴身还没超度的时候,修这救亡法,给他修善事,能使他能够离开恶趣。虽然不能使他生极乐世界、生到净佛国土,他没有这种修行的善因,但是他能离开恶趣、不堕三恶道,或者生人中或者生天道,以后再继续去修行吧!那么他的眷属,给他做佛事做殊胜业的时候,也能得到很大利益,也就是生者、亡者都能得到好处。

  因此应当对临终的人,对他的道友、六亲眷属,给他这样做,千万不要人死了,做杀猪宰羊祭奠事,这简直把他害了。本来他造的恶业就重,临终再行杀害恶业,恶的缘给他助成,不拜三宝、去拜鬼神灵祇,魍魉精魅鬼去求鬼,这不但没福而且糟糕了,送他下地狱增加罪恶,这个帐都在算他的头上,这对死者不但没有利益、好处,还增加很多的罪。

  本来他自己做的善因,修行应该得到善报,但是他眷属给他这么一做造恶的业了,他死不下去,或者死的时候很痛苦,乃至会障碍他生善处了。如果这个人本身善根很深厚,经过一段辨别他可以得生善处。如果他本身没有善因,再增加这些恶缘,本来就受生恶趣,那业障更重了。

  给临终之人 造些善因生善处

  所以在临终之人的眷属,给他造这些善因能帮助他生善处。造什么善?方法就是念佛圣号、使他耳根听,或者修布施、幢幡宝盖、修供养佛法僧三宝,或将他自己所得到的财物转去塑佛圣像,塑地藏菩萨像、观音像,一切诸佛菩萨像都可以。不能再给他造恶缘了,这就是临终修法时要特别注意的。

  更殊胜的是打佛七或是拜一个忏

  假使说殊胜一点,诸位道友给他打佛七或是拜一个忏,减少他的罪业,临命终的时候修持的方法,这不是本人,都是眷属帮助他。为什么?他到临终时已经不能修,神识将离体一刹那间他已不能修,有的善业很重,像有人在临终时,善友给他念,他微笑就走了,那是很殊胜的。有的现的相貌很恐怖,那就很危险。

  地藏菩萨在《地藏经》上所说的、从各各经典所说的,地藏菩萨对着现实事上说了很多,很清楚。《地藏经》从文字、思想、理路上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他是很深奥的。如果你把第七品〈利益存亡品〉这一品经文深入地讲,临终的时候再有殊胜因缘,离开这个文字,比如做观想。如果是我们本身从这个教育,那我们临终时嘱托亲友,像我们出家人可能无亲友,不住在一起,都是道友。若圆寂在寺庙,乃至圆寂时你身边也有些同参道友,有深切修为的人,那情况不同了。他们能送你到极乐世界,送你到兜率天或忉利天,或到弥勒菩萨、净佛国土去,乃至就是这个娑婆世界清净的地方很多。

  假使圆寂在五台山,你一生里自己感觉现生没有做什么恶业,加上善缘帮助你,文殊菩萨道场就在清凉山,你会被文殊菩萨摄受去的。这是你的愿力、修行力、善根力三个结合起来。这是教我们每位行道者、修道者应做准备资粮,到临终时无罣无碍,这是专对一般人来说,生在世俗家、社会上,不是指出家人及四众弟子说的。

  这段经文在临终救亡修法时,因为《地藏经》是讲事,普度一切众生,因此你对社会上一般没信三宝,或信而不恳切,闻到、听到对这一类的,特别是在医院。台北荣总,我有位弟子在荣总当护士长,由于她提倡在医院里设佛堂,每一个人进太平间一定给他念佛,而且他们经常到太平间念佛,往生到这样医院也不错,都有人念佛、有助念。在没有助念,她会组织几位护士道友,为他念佛送去。这是台北荣总医院。

  还有林口长庚医院,这两间医院都有佛堂,就设在太平间前面,有的设在太平间、有的离开太平间,但是一定要助念。若太平间有佛堂供养佛像。

  这也是助缘,帮助他不堕恶道,不管他本人是造什么业或造很多恶,不管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到临终时帮助他念佛,也得有这个缘。

  往往他到快临终的时候,家属把他接出医院,在家里做追悼、不是做法会,追悼是世俗上请亲友吃喝,这会增加他的罪业。就如经文所说:这是什么呢?这是缘,在你临终时遇到助缘不好,或者你的不肖子孙、子女、道友,非要如是做不可,这是你过去生所造的业招感、善缘不具足、善缘没有。

  临终的时候,大家共同诵诵,像我们这清净僧一定送他到极乐世界去,那不是消灾免难,而是得生净土。我也看到很多事,多讲一讲,这是很重要的。

  植物人的现相

  有的是死不下去。我刚才说的这两间医院,植物人加起来恐怕有上千、没上千也有八百,我看见很多。植物人的神识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有一个空壳子,你说他死吧!他会吃饭,你喂他他就吃,不喂他他也不吃,眼睛也不认识人,六根全在,可是六识全完了,只剩肉体在,子女就得照顾。

  在《地藏经》说,他在阴间受罪,他的业在阴间打官司,善恶没定,寿命没尽,还没有死。现在的不可思议力量是那个药物,延续他的身命。这种人差不多他生前积累很多的财富,这钱没地方花,就在医院里头花吧!有的专请护士小姐八个小时一班,一天花费的钱很多,而且用的药物是很贵的延续生命,一天花很多钱。

  在台北我有个弟子,她的先生一天将近花十万台币,他延续了将近十一个月,把他挣的钱花的差不多,他才死。如果把他生前挣的钱做慈善事业,更不说供养三宝,不比这样花强吗?

  我跟他夫人说,你跟你的子女这样做!她说不行啊!社会的压力啊!因为他的同事公司一定要这样做,财富在公司里大家掌握,不给家属掌握,公司要给他这样做,这叫业。

  我们经常说罪业重、罪业重,这叫罪业重。这叫业不由己,在哪儿表现?在这地方表现,这类事情很多。

  我们是虽然依着经教讲,不见得人人都听到《地藏经》,如果听到《地藏经》他肯信吗?他能按《地藏经》上说的去做吗?他为什么遇不到这个缘?就是遇到那个缘呢?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业障重、业障重,这时显现出来,这叫真正业障重。

  像地藏菩萨所说的,修布施、修供养增长他的福德,办不到。像我们这些法师,虽然都是持银钱戒的,我们怎样布施呀?我们在寺里当一个清众,我们布施给谁?我们道友都一样,谁布施给谁?

  布施就是给供养,多种多样的,你别认为我在这里头就不能行布施!你布施的对象多的很,可不是这些同住的师父们。上供养三宝,下施一切鬼神众,我们相信吗?我们学佛弟子都应该相信,我说供养对象多的很,施给鬼神嘛!供养的心,各有各种说法、想法。

  结斋时留一口 供养不得饮食的鬼道众

  例如说我们在台北道场的道友,吃完饭要把钵洗的非常干净,都吃干净了洗钵倒一点水,拿个小刷子刷完了,洗干净完了喝了。

  我就不是这样做,我的做法又不同!我有时候留一点点,都要吃完了要结斋的时候,留一口,完了出来找一个清净处施食给他,供养那些不能得饮食的鬼道众生,然后给他念念咒,舍施法大家都会。

  但是我们这个斋前,上供养三宝,不是在我们吃斋堂时候,吃供斋时,先拿出一点在供养台阶上,搁上一点给他,那也是念咒。但我们吃完了,虽然是刷牙水,也可以把它供给鬼神众。

  佛教导我们的修行方法是多类化的,随你个人的意愿,同样的一个方法,你个人的思想、认识、体会的不同,修行的方法好像是一个方法,它就不一样。我们念阿弥陀佛,临终念弥陀佛,当然自己念是最好,到时候能念不能念?自己能做主否?若是能做主,念着佛往生了,临终时清净十念都可以,这说是临终方法的修行,你现在没到临终,天天做临终修行也可以啊!不是不可以。

  你如果每天都能这么修行,各人教授的方法不一样,总的根据佛所说的精神。如果你一天早、中、晚三个时间,各人都有各人的功课,还有常住一切事物,念十声不多吧!诚恳地一心一意念十声,早中晚各十声共三十声,占不了你一分钟,你随便做什么都可以。你再加一个起床时及临睡眠的时候再念十声,这该做得到吧?中午休息时,念十声该做得到吧?结完斋再念十声,该做得到吧?

  就这个你能一生保持着,天天如是,那你的功夫已经很大了。到临终时也能帮助你啊!到临终时一到这个时间就念佛,还不是说你修观想呢!我只说的事修,没有说理,如果能用理观,念佛时再观想到理上去,自佛、他佛,自他不二,心佛一如,观想自己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己,阿弥陀佛常住在你的顶上。

  平常一天想二、三次,这就叫功夫啊!功夫就是磨练可不要间断,一间断功夫就没有了,功夫就是这样子,天天不间断、天天如是,你看的很简单、做起来也不困难,也不要你付出多大的损失。

  我不是轻视诸位,我想以前这样做过的找不出几个人,或许有,没有好多人是这样做的,这是一种自己的修持。

  一声地藏菩萨名号 永远不堕三涂

  一声地藏菩萨名号,历于众生耳根,他就永远不堕三涂了,特别是在临命终的时候,临命终的父母眷属把临命终的这个人的自身财物,不是集体的、不是家庭的、是他本人的,多少都没有关系,属于临命终人他自己的宝物、东西把它变卖了,或画地藏菩萨像,或者印《地藏经》都可以。

  这个功德使这个命要将尽的人,他的眼睛能看见、耳朵能听见,在这个时候根识都没坏,在他眼能见、耳能听的时候,知道他的眷属拿他的财物,给他塑地藏菩萨形像,或者给他印《地藏经》,以这个功德力量,这个命终人或者病还能好,临终还能好!或者是命已尽了,那他来生的果报享受去不会再堕三涂,不但不堕三涂他一定能够继续闻到佛法,或者生人天中。

  我们能够在寺庙里头,或者大众僧之中圆寂了走了,大众僧给你助念,那你的未来更不可思议,非常好。

  观空法师、圆拙法师 择地寿终的启示

  我有个同学观空法师,住在北京中国佛教会,他死前几个月,要求把他送到莆田广化寺,到了莆田广化寺二、三个月就圆寂走了。

  还有,我另外一个同学圆拙法师,可能好多人都知道他。我到泉州承天寺看他的时候,不能说话了,我就跟他说、他就跟我点头,让我把他扶着坐起来。我就把他扶着坐起来,我说:「现在你的心里什么都不要想,顶好回广化寺去。」广化寺,大家都知道是学戒的道场,非常注意临终助念,他以前帮助好多人,到广化寺去住,他也跟我点点脑壳。我离开泉州的时候,我知道他就回广化寺了,是学诚法师把他接回去了。

  为什么寿终的时候,要择善地?有助念!这是靠自己的福德呀!到临终的时候,他可以从这个地方出去,本来在道场里住的,人家能修行到临终的时候,能有一个善力、有个助力念力使你走,自己的力量不够、得靠他力。

  佛教是不忌讳随时把死挂在口边

  我们今天讲的是临终修法,死的时候要注意,现在大家道友们都二十多岁,离死好像很远似的,但是你要 准备,佛教是不忌讳随时把死挂在口边。

  佛就问弟子,看哪个说的准确,说人命在什么时间?或再一天或再二天说的都不一样,人命在呼吸之间,随时都可以不出气。

  说我还年轻,身体很好,可是有横祸来!

  说我们住在圣地就很保险,也不一定啊!你的业障超出保险范围去了。那天我的弟子跟我讲,他们去朝东台、西台,在清凉桥上面的路上,一部车子翻下去死了八个人,也不见得是很老,也不见得八个人都应该一块死吧?

  随时要准备面对死亡

  所以随时要准备面对死亡。生死临终对一个人、对我们来说随时会发生,没有什么保障。你跟阎王爷订合同了吗?定了合同也不保证,没有保险公司能保证你。那不是人寿保险很多,人寿保险是赔几个钱,你去保是天天要给他进贡,他是赚钱的,不能保证你不死,你死了我只是赔几个钱而已,他怎么能保证你不死?他连自己都保证不到,还能保证你吗?都是不可靠的。

  最可靠就是你自己,多行善事、莫做恶事,随时这是个准备,不说你马上就死了,不一定的。

  准备资粮,临终不等别人助念,自己做得了主,当一气不来的时候,正念马上现前,佛法僧三宝现前,绝对不会堕恶道,今天就跟大家谈这些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