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萧然赢得卧云空——印恭禅师山居诗浅释之前言

发布时间:2023-02-01 13:44:17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萧然赢得卧云空——印恭禅师山居诗浅释之前言

  桐柏山云台禅寺住持清远法师

  印恭禅师是我的剃度恩师,我1985年在桐柏山随恩师剃度出家后,侍奉在侧两年,亲承师教,耳濡目染,恩师在佛法和禅修上的造诣对我影响甚深。恩师自1993年12月7日示寂至今已有十余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眼前,恩师的谆谆教导时刻鞭策我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不忘正念,在弘扬佛法的道路上不敢懈怠,在提高个人文化修养上不断精进。在怀念恩师的日子里,我会时常手捧着师父的《白云山志》,回想在山中的岁月,感受书中的意境,体会师父的禅思,漫想“萧然赢得卧云空”的洒脱境界。

  《白云山志》中师父所写的山居诗,有对山中优美景色的描写,有对人文理事的记述,有对禅修生涯的纪念,有对修学佛法的体验。每当读起这些诗,都会让我想起在山中的禅修岁月,想起与师父相伴的点点滴滴,感受诗中的悠远境界,引发我对恩师清净僧格、高尚人格和为人师表的追念。透过恩师的诗,可以感受到一代高僧爱国爱教的高尚情怀、修学佛法的坚固道心,爱护自然的优良情操、关心后学的慈悲信念。我总想让更多有缘人了解这些,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位老修行,顽强的执着于自己的信仰,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追求,悠然体会着山水的禅趣,默默系念着芸芸的众生。于是,我便以恩师的山居诗为缘起,来窥测、浅解师父的修行体验、汇报自己的修学心得。

  印恭禅师,俗姓盛,字祥麟,1930年出生于湖北随州解河一师塾门第。少时随父就读,天资聪颖。幼承家教,熟读孔孟经史,广读佛经,遂萌出家之愿。1952年在桐柏山随州境内的海会寺依海墨和尚剃度。1957年秋受具足戒于江苏宝华山隆昌寺,为求索禅宗之机峰妙谛,远赴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参谒近代着名禅师虚云和尚,求其开示禅宗要旨。后又参学到广东曲江南华寺,服务常住近一年,于1958年返河南桐柏山,在太白顶四周结茅定居,农禅并举,精进修学佛法。

  定居之初,师开荒种谷植芋,养花修竹,发心自食其力,从不烦劳别人馈赠。每遇天灾兽害,农事歉收,日食粮米不过三两,常以野生蔬果裹腹,衣被百纳不弃,茅蓬仅容一人度生。师以苦为乐,处之泰然,每日必诵大乘佛经四、五卷,从不间断,数年来则能熟背经典千余卷。由于掌握了佛法的大量经论典籍,通过各宗之说的对照辨异,发幽快微,可以对佛教各宗派都有其独到见解。每日睡前晨起必坐禅三四小时,功夫纯熟,常处禅悦之中。

  文革十年浩劫,师亦在所难免。在桐柏山仍过着苦行僧的生活,所住茅蓬常被红卫兵烧毁,但屡毁屡建,前后迁建的茅蓬达十余座之多,而且山下的红卫兵、造反派常常搜山,不允许出家人住山修行,师东躲西藏,不变自己的信仰和出家人的本色,也影响和坚定了徒众和山上其他出家人的信念。师虽遭迫害,亦能忍辱负重,胸怀坦荡。身陷囹圄,仍静坐观心,参究佛法。

  宗教政策落实之后,师在佛教界已颇具影响,福建、广东、河南、湖北等地的佛教院校,争相聘请前去授课弘法。师没有忘记僧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使命。他对收授的徒众,要求非常严格,总是教导后学要正信正行、养成僧格、深明因果、注重修行、广学多闻、报众生恩,作一个爱国爱教的真正佛家子弟。

  1985年,师应广东丹霞寺别传方丈本焕老和尚之邀,接法为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世禅裔。为修复桐柏山水帘寺,师除自己倾囊外,复向各地募化,中国佛协赵朴初会长、香港宝莲寺圣一长老、香港大悲院如修法师均慷慨解囊,资助建寺。师出山后,历任水帘寺方丈、南阳地区佛教协会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等职。

  桐柏山又名白云山、大复山:在隋唐即有佛教传入,自乾隆四十九年(1785),华光端德祖师开山,建云台、普化二寺。为布教传法之始,创立临济宗白云法系。厥后绀琳严丽,殿宇辉煌,子孙绵衍,传布中外,禅 德讲师,代不乏人。鼎盛时期,太白顶四周丛林星罗棋布,大小寺庵茅蓬十余处,常住僧尼千人有余,桐柏山佛教名扬海内外,素有“太白佛裔遍天下”之美誉。

  白云系弟子历代高僧辈出,有开山立 宗的华光德祖、奉诏入京主法的马喝奈祖师、开悟宗师真空和尚、北京灵光寺海圆法师、释源祖庭白马寺海法方丈、中兴白云山祖师印恭禅师等。现今白云系大德僧尼逾千人,分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更有远渡重洋者弘教度生、法化一方。桐柏山水帘寺与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上、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线内,山内奇峰竞角,层峦叠嶂,森林密布,瀑泉众多,景象万千。既有北国山体的雄浑,又有南疆风光的秀丽,动植物种类纷繁,南北交汇,相互渗透。据查,现在脊椎动物33目76科326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如金钱豹、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麝、白冠长尾雉、大鲵、穿山甲、青羊、红翅凤头鹃等数十种,具有良好的过渡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系南北兼容,称为中原独特的天然生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自然植被成为景区一大独特的景观。

  这里古树名木众多,具有千年以上树龄的汉柏及银杏树一百多棵,特别是清泉寺现存的千年银杏树,堪称中原第一,树的有雍正十一年所立石碑。碑中载:“古刹清泉寺,其庙前银杏之高大,凡越数千年之遥,观其形势,四面环山,林木成荫,而众鸟栖息,竹林茂密……”。现该树主干腰围9.8米。基围11米,树高27.5米,冠幅直径25.5米。

  白云山雄踞豫鄂之间,千嶂回岚,群峰耸翠,层峦叠出,绵亘逶迤,盘球百里,其高数千万仞,曲涧交汇,其景四时有异,碧潭清沼,绿树秀草。这里山势陡峭,登高远眺,北视中原,南阅楚天,千山万壑,尽收眼底。具有独特的景观,每当冷空气过境,

  山间的云雾或淡薄飘渺,或绵厚稳重,或雄伟壮丽,或瞬间变幻,如玉带,似瀑布;忽而云蒸雾翥,峰顶即为云海淹没,雨丝拂面,行云如万马奔腾;忽而骄阳当空,峰顶犹如孤岛,脚步下一派云海,蔚为壮观,“大复横云”为桐柏八大景观之一。乃古今年高僧隐士修真托迹之所,亦足贤人迭士乐游流连之处。

  太白顶,又名凌云峰,海拔1140米,是桐柏山主峰。一峰矗立,耸入云端,高出群峰之上,时有烟岚笼罩,白云环绕。登之者,落群山于足底,纵目千里,俯仰大观,唯感宇宙之宽,反觉已身之渺。

  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人文典故、大德懿行,师了如指掌,在所着《白云山志》中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我乃不揣浅陋,将师父的部分诗作陆续解释介绍给大家,愿以此缅怀恩师懿行、咏叹白云山风景、记录本山佛教历史、与诸位有缘同道在修学讲法的路上共勉。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