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宏圆法师:怎么理解佛法讲的空

发布时间:2024-11-27 01:43:47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宏圆法师:怎么理解佛法讲的空

我们再来看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照,是无上般若妙智之观照,这个能照之智,并不是说我们的肉眼观察的能力,也不是六识起用的妄照。见,是真心朗然之悟见,不是意识思维之妄见。这里的照见,是般若妙智无分别、无所得之照见。因为没有分别,则生实相,而实相非相,诸法皆空,所以无一可见之相而见其相。因为无所得,能照的般若真智是空,所照的五蕴妄境也是空。能照、所照皆空,所以说照见五蕴皆空。

有人说,我观照这一刹那,心里清净的很,那这就是取相。清净无相,你怎么知道是清净的?你要是知道是清净的时候,那你已经着了相了,你又着了一个清净的相了。师父举个例子,师父对这个特别有深刻的体会,曾经我在念佛的时候,出现过这么几种境界,在念佛的时候,念大悲咒的时候,突然静了,山河大地、外面的声音,突然就像一幅画一样,特别的平静,我们说特别的平等了,没有任何的分别心了,山河大地,清清在目,但是心里没有一点这种感觉了,没有一点去着相的感觉了,特别静了,就像一个画面一样,成一个平面的了,这个时候,心里突然感觉怎么这么清净,心里这么好受,坏了,又回到这种三维空间立体分别的状态当中来了,又回到这种状态当中来了。所以只要你一感觉到了清净了,你一有心里上的感觉了,你就已经着了相了,这就是五蕴,你就已经着了相了,这个就不是照见五蕴皆空,因为你已经着了这个五蕴了,你已经着到上面来了。我们要明白,不能执着在空上,也不能执着在照上,空也不可得,这个照也不可得,这才称得上皆空。就是都不去执着,不起第二个念,唯有保持当下一念。就像我们念佛,好多老菩萨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你只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这么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静了,如果你念着念着静了,突然又出第二念,怎么这么清净?或者说,你又落在这个清净里面去了,你特别享受这种清净,这个就是执着了。

我们说照破五蕴,就是说这五蕴根本不可得,不要执着它是实有,不要执着在这种色相上面。但是又不能执着空,认为五蕴都是坏东西,全都要空掉。我们还要去念佛,还要净念相继,还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果你要全都空了,那就是小乘圣人,那就起不了妙用了。我们无论是做事、还是修道成佛、度众生,都要用这五蕴来为我们服务,把五蕴变成为我所用的好东西。因为佛法是非空非有,非有非空的圆教,而不是偏面教。我们说,佛法的中道,就是非空非有、非有非空,和其他教派说的中道不一样,不是说左右我取个中间,要是左右取个中间的话,那你又会有左和右了。我们的这个空是不着一物的圆满,空也要空掉,也不能执着空,执着空又是一种执着,连空你都不能执着的。有不能执着,同时也不能执着空,它有大用,所以它才非常圆满。

说到空,我们具体了解一下。有五种空,第一、顽虚空,就是我们平常人说的有、无之空,东西得到了就有,得不到就是空,没有就是空,这个空是相对于有来说的空,有之空。第二、断灭空,有些初修行的人对佛法的误解,认为佛法是消极的,要想修行就是要把一切的东西都空掉,放下万缘。错误地理解为,空掉一切东西,什么都不要,什么事也都不要做,这是未开悟者和世上某些人对佛法的一种偏解。他们认为,人活着时是有的,人一旦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白忙一场,所以活着也不用追求了,这是对物质的所谓空,这是断灭空。第三、析法空,这种空是小乘罗汉所修,就是把万事万物分析到最后全都没有了,空了。就像我们今天的讲堂,分析来分析去,讲堂是由砖、水泥、木头种种的建筑物所组成的相貌,那再分析砖,砖也是分子,分子怎么来的?也是原子,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分子也不存在,那原子怎么来的呢?原子是电子所组合成的,分析到最后,它完全什么都没有了,全部都没有了,空了。这种认识虽然悟到了空,但是,是属于偏空,不能起作用。以为色就是色,空就是空,色和空是二不是一,这是析法真空,落在偏空里面了。第四、体法真空,是大乘初门的菩萨所修,他们虽然知道当体即空,但是却不知,色相本身就是本性的显现,把性、相分离了,所以仍是偏于空的一边。第五、妙有真空,是大乘佛法所主张的,虽然认为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实不可得,但是妙用无穷。故曰: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妙有非有,真空非空,谓之妙有真空。彻悟到本性的体与万物的相是一不是二。万事万物的相正因为它内含着真空本体,故实不可得,而真空之体正是通过万事万物的作用,才证实有真空本性的存在。那这个见性在什么地方?就是在这个作用上见,既然有作用,当然就是有相,有相才能有作用,所以体不离相。相、体如水和波的关系,水就是波,波就是水,水和波是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只不过水性是湿性,波性是动,但是又互不相同,所以见性不能离开相,但是又不能执着于相。

为了理解性和相的关系,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性,我们用镜子来做比喻,性就好比是镜子,只要是镜子,就能照出物体的形像出来。把镜子面向天空,镜子里面就会出现蓝天白云,把镜子面对着师父,就可以照到师父,把镜子面对着我们的桌子,它就可以照到这个桌子上,镜子里面就会有这个桌子的形像,如果我们把镜子包裹住了,我们说,现在镜子还有没有作用?照样有作用,它照到它所包裹的布的一面,不是说镜子没有起作用。你把镜子放到黑暗的房间里面,它照到的就是黑暗,它照样是起作用的。如果你让镜子不起作用,不可能的,你用手把镜子蒙住,它所照到的就是你的手,蒙住它的这个手。放到漆黑的房间里面,不是镜子没有照,它照样有它的照性,一点都没有变,它照的是黑暗了。

我们的佛性也是这样,只要有性的存在,就不可能不显相、不显现这个相出来。正如镜子和影子一样,它是不可分的,性和相也是一体的,不可分的。虽然不可分,但是又不是一回事,这个非常关键,如果我们听明白了,你就会知道,即使是妄念也是你性的显现,即使镜子照的是漆黑一片,它也能照,你是妄念也是你镜子的显现。小乘圣人对于这个问题总是搞不清,他认为镜子就是镜子,不能有影子,有影子就不好了,所以堕到偏空里面,这个镜子的作用他给否定掉了,他只去追逐镜子的空了,那镜子所照的影相他不去承认了,就是镜子的作用他不肯承认了,那这个妙用怎么现前?他堕落到偏空里面。那大乘初门的菩萨则认为,镜子是镜子,影子是影子,分开了,他就不知道,我们所有一举一动、山河大地,都是我们性德的显现,我们自性的显现。他们分开了,性是性,相是相,影子是影子,镜子是镜子,他就不知道镜子所照的万物还是镜子,它是镜子的作用,那他们不明白镜子就是影子,影子就是镜子,镜子和影子是不能分的。性,就是在作用当中见,体、相、用是一体的。

所以照见五蕴皆空的空,既不是析法真空,也不是体法真空,更不是顽虚空和断灭空,而是妙有真空,大家能听明白这个吧,它是妙有真空。所以你要知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我们性德的显现,我们不要去执着相上的东西去,通过相上的东西,反应到我们的性,这是我们清净本性的显现,还有什么可以执着的?

所谓妙有,就不是实有,妙有非有,真空非空。这个能听、能见、能尝、能觉、能活动、能思维的性体,虽然无相,好像是无,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它是有,是生命的根本,我们说是维持我们生命体的能量,是我们体内的动力。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活动、能思维,全是因为有这个性的存在,它是根本,是真的,它虽然没有相,却时时处处都在起着作用。我们为什么要说,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它时时刻刻都在起着作用,就是因为他有这个能量在,才能随缘起用

。而随缘起用就要显相,不显相怎么能起作用呢?就像我们没有这个身体,怎么能讲话?怎么能工作?这个相是因性而生,是性起的作用,我们都执着在什么?我们都执着在它起作用的现象上面,我们前面讲了,认仆人而不认主人了,认妄为真,真是什么?真正起作用的就是我们的性德。它处处都存在,处处都起作用,只不过我们不知,被五蕴所覆盖住了,我们认为五蕴是真的,这个就错了,这个是最麻烦的地方,所以不要执着于这个相,五蕴皆空。

《金刚经》中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是说,我们要明白这些相都是假的,而生起这些相的体性是真实不虚的,永恒不坏的,只有透过诸相而见性,见到无形无相的性,才是见如来,这是透过现象见本质。所谓见如来,不是见到身外的某一尊佛,而是见到我们本来的自性佛。但是世上的凡夫迷染的很深,执着五蕴色身为真我,把自己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动、所思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的尘境,误认为是实有,因而产生了受、想、行、识的错误心法,以至于迷到境界上、迷到现象上,不停的去追逐、占有,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造种种的恶业,使原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的佛性,被重重的业障所困扰,冤枉地受生死轮回之苦。如果我们这一段要是听明白了,真的感觉到非常的幸福、非常的自在,我们不受任何事物所左右。

但是我们今天迷惑了,被五蕴障碍住了,我们的这个清净本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我们本来的面目,被它障碍住了,枉受生死、枉受苦恼。我们世间不是有一句话嘛,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所以佛给我们说了,可怜悯者,我们这些人都是可怜受苦。我们有衣里明珠,我们明明有这种宝贝,我们还要去乞讨、还要去受苦、还要去受穷,我们的清净本性明明不生不灭,我们还要生死轮回,多么可惜,听了这个我们一定要对照、一定要熏修、一定要观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