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基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幸福家庭的道德基础,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元素。民间文艺家倪烈水50年来,一直把传播、践行孝道文化当作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教育下,很多不孝之子都悔过自新、改邪归正。他收养帮助教育了20多位贫困少儿,使他们大多都成了公务员和企业家。来深创业后,又把劝孝行善的美德带到深圳,倾尽其所有行善好施,帮助了家乡数百贫困乡民。
为使中华孝文化发扬光大,广为流传,让更多的人受到孝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在倪烈水的影响与动员下,由一批有孝心、有爱心的企业家成立了“爱心中华行孝文化促进会”;他还利用两年多的时间撰写出版了《劝孝歌》一书,向社会捐赠1.5万册,众多的媒体争相报道,求购书者络绎不绝,教育感动了无数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已成为劝孝行善的楷模,很值得人们学习效仿……
承继美德 惠及社会
倪烈水于1946年生于广东省揭阳新亨镇硕和村。清朝末年,其祖辈几代曾遭战乱之苦。因战乱,小烈水母亲的祖父与父母等20多人离散。母亲两岁时,只好与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奶奶年逾古稀,已无法下地劳作,母亲便与奶奶靠邻居东家一点米,西家一碗菜,在邻居的照料下长大。母亲仅读过一年私塾,没有多少文化,但她心地善良,性格刚烈,对儿女要求极严。小烈水至今仍清晰记得,他小时与小朋友吵闹,不管是小朋友欺负他,还是因其他原因,母亲都带着他上小朋友家去赔礼。
由于母亲从小在左邻右舍的救济下长大,她一心向善,做了很多好事,有着菩萨般心肠,她同情所有的贫苦人,对其从不吝啬。母亲从小就教导小烈水要有“忠孝之心”,“要知恩图报”,“要做善事,不能做坏事,我一生看到很多做坏事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母亲的言传身教,与行孝行善、乐于助人的美德让小烈水承继下来,让他受益一生。
解放前,小烈水家里很穷,没有土地,父亲常年在外为人贩卖牛羊,家里全靠母亲与两个哥哥长年当富人家的长工。1952年,他7岁时上学,到1960年下半年,因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
从小学到初二,小烈水学习成绩在全校都名列前茅。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经常帮助后进生学习,又尊重老师与校长,深受同学、老师与校长的喜爱。老师、校长像对待自已的孩子一样对待小烈水,家里交不起学费时,老师、校长就用自己的钱为他交上,这些善举让小烈水牢记于心,感激不尽。
收养帮助20多位贫困少儿 劝孝行善撼人间
倪烈水从小就喜欢画画,在他13岁上中学时,就拜揭阳第三中学美术教师——岭东著名画家王士龙老师为师,学习绘画。王士龙老师曾是我国著名画家刘海粟大师的高徒。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到第三中学后备受凌辱,学校多次派他去清理厕所污秽,倪烈水不忍老师受辱,毅然代之。校领导斥责倪烈水立场不坚定,他以理相争,尊敬老师,为何不可?校领导哑口无言。 倪烈水从小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经常做好人好事,他还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 由于他悟性高,苦学不辍,又有名师指点,使其画艺大增。他还遍访当地名师,博采众长,几年后成为当地知名画师,开始了民间艺人生涯。而他不论走到哪里,其劝孝行善就做到那里。20多年来,他在潮汕地区7座祠堂和30多多座佛庙中画有“二十四孝图”,为弘扬孝道文化尽心尽力,甘于奉献,乐而不疲。
颇有艺术天份的倪烈水,不仅善长书画,而且还善长油漆、灯谜、故事、诗词、楹联。20多年间,他到过100多个村做工艺,共培养了30多个学徒,还收养三位走失儿童并帮助其找到父母。他每到一个村做工时,他打听到那家有不孝之子时,都主动上门,与他(她)交朋友,循循劝导。例如:在一小村庄,有位村民儿子经常打骂父母。倪烈水得知后,不顾一天的劳累,吃完晚饭后主动上门劝导。他问那位青年:“你父母是不是你的亲人?你是不是他们的儿子?他们是不是你的亲生父母?”那位青年连声回答“是,是!”接着倪烈水为其讲解:“没有父母,还有你吗?虽然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但给了你生命,他们吃尽苦头把你养大,你应尽孝心报答呀!将来你也要结婚生子,你怎样对待父母,将来孩子就会怎么样对待你?你打骂父母,社会上还有人与你来往交朋友吗?邻居乡邻躲你、怕你、瞧不起你,在背后戳你脊梁骨,你遇到困难没有人来帮你,你将会被社会所抛弃。”他的一席话语,让那位不孝之子恍然大悟,流下了忏悔泪水,表示将来再也不打骂父母了。 20多年来,倪烈水以过人的爱心孝心耐心,劝导教育了几十多个村的众多的不孝之子改邪归正,使他们大部分都成为孝子。
倪烈水博学多才,工艺接连不断,每天都忙到很晚,每年都忙到大年初一。凭其手艺与口碑,他本可以收取较高费用,很早就能致富,可他坚持收取微薄的费用,对一些好心的贫苦人,他有时还不收工钱。
他曾收养三个走失儿童并为他们寻找到亲人。下面介绍两例:
1979年冬的一个晚上,倪烈水妻子上山割草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6岁姓林的哑巴男童不停地哇哇哭叫,便把他带回家来,吃住了10多天。后来方知那位男童家住玉湖镇新西河村,独自跑出来迷了路,走了一天走到了离家30多里远的地方,找不到家了,幸好被好心的倪烈水一家碰到,否则这么小的男童不知后果如何。
1982年冬天一个晚上,倪烈水的妻子陈佩珍上山割完草回家,大约晚上9点多钟,她在村边公路雨亭里发现一个5岁的女孩在不停地哭喊。倪烈水听说后,急忙叫大儿子倪壁雄前去把她带回家来,壁雄因救人紧张,一时把左脚踩在单车的齿轮上,刺伤左脚筋,血流如注,他不顾伤痛,把这个走失迷了路的女孩载回家来。此后20多天,一家人给她吃好穿好。等到小女孩的父母打听到她下落来领她时,倪烈水一家人还送她50元钱和许多粮食衣物,让邻居和那位女孩的父母十分感动。
倪烈水在老家从事工艺期间,共培养了30多位学徒,为其提供衣食住,不但教他们技术,还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教育他们尊贤敬老,对老人要有孝心,在社会上要行善,在倪烈水的教导下,他们大多都成才。在他收养帮助的20多位贫困少儿中,现介绍以下三人:
一个14岁女孩,因父母双亡,无人照料,倪烈水看其十分可怜,就把她收养。倪烈水对她与自己亲生女儿一样,无微不至,一直培养到她成家立业。
在老家揭东县新亨镇还有一位既是他徒弟,又是他儿子。因其家里太穷,父母无钱供养他,倪烈水就收留了他,既教他绘画、刷油漆,还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供他吃住,还教导他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在倪烈水的培养下,现在在老家开了公司,已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在老家,倪烈水对一位已病逝的好友的儿子,尽心指导支持,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他现在已成为一位颇有爱心孝心的企业家。
在问到倪烈水自己儿女、收养帮助贫困少儿如何教育得那么好时,他介绍说:“我先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有良好的品德,有爱心、有上进心,尊老爱幼,思想健康,对人要礼让。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一定要当领导、当科学家,但他们一定对社会有所贡献。”在他收养帮助过的20多位贫困少儿中,有的当公务员,但大多都是企业老板。
作为民间文艺家 应邀编撰区志族谱
作为当地知名的民间文艺家,倪烈水多才多艺,其画其诗其人其行孝,甚为当地政府与乡亲们认可。他在县文化局曾做过兼职创作员。1985年3月他应新亨区政府多次邀请,在区志办公室编写《新亨区志》,工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从不计报酬,并献出一部珍藏多年的《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揭阳大事记》(手抄日记本),填补了揭阳县志的一项空白。
倪烈水治学严谨,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对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寻根探底,对史料进行严格核实,以不误后人。为此,他不分星期天节假日,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收集、整理、核实材料。在他负责与辛勤工作下,于1988年8月新亨区志终于如期高质量完成,深受领导好评。
自1983年8月起,倪烈水又受潮汕各地所有倪氏宗亲的重托,编写《潮汕倪氏族谱》。此时,他不仅出时间出力气,而且还出钱,用了7年时间完成,义务为倪氏家族族谱顺利完成尽了他应尽的力量。
潮汕地区有着渊远流长、绚丽多姿的潮汕文化。在倪烈水很小的时候,母亲经常给他讲古代忠孝节烈的故事,还给他唱揭阳世代流传的潮汕歌谣,倪烈水就是在母亲优美的歌声与感人的故事中长大,再加上几十年来他对潮汕文化学习与研究,使其有着深厚的潮汕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他还编写了《倪烈水民间故事》一书,在当地广为流传。
来深创业 继续践行孝道
深圳的改革开放大潮席卷神洲大地后,也激荡着倪烈水的心,他觉得凭借自己20多年的美术与施工基础,在深圳同样会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对社会有所贡献。他因平生乐善好施,几乎倾尽积蓄。为筹得来深圳发展的创业资金,他卖掉三间祖屋中的两间,共卖得了2.8万元,留下一间新屋给父母居住,就带领全家于1991年1月来深创业。
艺高人胆大。他来深圳不久,就独自开设了一家美术广告门市部。由于他服务好,水平高,其生意日益红火,很快就在深圳站稳脚根。有了一定收入后,倪烈水更有条件帮人了。只要家乡人有困难倪烈水就愿意帮他。凡是遇到家乡穷苦乡亲上门找他,他不但用好饭好菜款待,还送给他们路费。来深圳18年来他帮助了家乡数百人。能为家乡人做点事,他非常开心。
护理重病父亲 五天五夜未合眼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倪烈水孝敬父母、老师的故事更是撼动人心,让人感动。 在他父母亲的教导与影响下,倪家兄弟姐妹都十分孝顺。家里最好的东西一定先留给父母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能让母亲穿上一件缝制的新棉袄,兄弟姐妹把积攒布票留给母亲,终于为母亲做成了一件崭新的棉袄,圆了兄弟姐妹们的一个小小心愿。 倪烈水母亲患上胃病已40多年,在她76岁那年,胃病突然恶化,住了4个多月院后,因病情十分严重,转了五六家医院都不肯收她,有个民间诊所说他母亲活不了多久了,倪烈水听后,心里十分难过。他暗下决心,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治好母亲病。于是,他放下自己手中一切工作,到处打听寻找治胃病的偏方秘方。苦心人天不负,最后在供销社一位姓黄的先生那里得知有一本名叫《千家妙方》的书,其药方非常灵验,倪烈水欣喜不已。为购买到此书,他跑遍了揭阳所有书店也未买到。经书店一位好心人介绍,他乘车来到200多里的汕头新书店买到了《千家妙方》(上下册)。购到此书后,倪烈水如获至宝,赶紧回家研读。针对母亲的病情,倪烈水为母亲开出了一副药方,共4种药,他至今仍记得:蒲黄、白芍、山楂肉、五灵脂。
母亲已七天七夜滴水未进、昏迷不醒了,大嫂用小勺轻轻撬开母亲的嘴,一点一点地灌完一碗中药。一个小时后奇迹发生了,母亲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解了两三次大便后,母亲苏醒过来。吃了五天中药后母亲就能坐起,令全家人惊喜不已。倪烈水又针对母亲的病情,开出几副中药,经过20多天的精心调养,母亲就康复了。倪烈水用这副小小药方,救了生命垂危的母亲,使其生命又延续了15年时光,直到91岁高龄时才辞世。 用此药方,倪烈水还治愈了许多患胃病者,这也是他为社会做出的一件善事。
倪烈水的父亲因儿女颇具孝心,照顾得好,老人舒心,也高寿。2001年,他父亲95岁那年,虽然没有什么病,但因年纪太大身体衰竭住进医院,为能照料好父亲,倪烈水五天五夜未合眼。那时,在白天,亲属与兄弟姐妹都来看望父亲,因人多,倪烈水无法入睡。晚上倪烈水为不让兄弟姐妹们受累他独自一人护理。
那时,父亲几天几夜不能进食,已瘦得皮包骨,连打吊瓶的针都扎不进去了。父亲每晚要上20多次厕所,倪烈水刚扶父亲上完厕所,躺下准备睡一会时,父亲又喊他要上厕所,倪烈水马上起床,抱起周身皮包着骨的父亲上厕所。疼爱之心顿时涌上心头,父亲操劳了一生,耗尽了自己的所有能量精力竟瘦成这样,倪烈水倍感自己愧对了父亲,觉得自己一定要让父亲在生命最后时光里让老人家安然离去。就这样倪烈水五天五夜未合眼,直到他累得眼冒金花,实在支撑不住了,才提出换人。
倪烈水还像照顾自己亲人一样照顾过自己多位老师,下面列举两例:
倪贺见与倪烈水是邻居。对倪烈水来说,倪贺见既是他老师也是朋友。倪烈水许多知识都是倪老师教给他的。倪烈水在倪老师病重最后的日子,他守候了倪老师5天5夜。去世后倪烈水还为倪老师守灵一个通宵,还帮助料理后事,直到把倪老师安葬完为止,使他尽了学生应尽的一份孝心。
张宗仪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揭阳县博物馆副馆长,知识广博,精通地方史,素有“潮汕通”、“活字典”美誉。倪烈水乃其第一高徒,与其交谊甚深。后张宗仪患肺病,人们都避而远之,惟独倪烈水一如往常,亲善如故,关心倍至。某日午后,倪烈水上门拜访张宗仪先生,刚一进门,巧遇张宗仪先生旧病复发,倒地昏迷不省人事,其家人在惊恐中不知所措,倪烈水毫不犹豫上前紧按住张老先生人中将其救醒,马上背往医院。张老因此获救,此事在揭阳文人中传为佳话。
教子有方 几个儿子都创办了自己公司
倪烈水不仅对外劝孝行善,行大德大义,而且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一套好方法。他教育自己的几个儿子,要爱国,有爱心,讲孝道。他帮助了20多位贫困少儿,向贫困山区捐款捐物20多万元。他还借钱支持两位朋友创业,一位借了26万元,一位借了10多万元,已10多年了,至今仍未归还。
他还教育儿子们常做善事。目前,他几个儿子,都有孝心,都尽力做好事善事,都有自己的公司。大儿子倪壁雄供养多个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他与好友企业家赵泽标等在其父倪烈水动员与影响下,于2008年6月15日,他们一起发起成立了“爱心中华行孝文化促进会”,并在深圳市潮人海外经济促进会支持下在湖北革命老区黄梅县建成了两座希望小学,四川内江建成了一座敬老福利院。倪壁雄还多次为汶川灾区捐款,还为广东各地区白内障患者捐款免费做复明手术。倪壁雄的两个弟弟也颇具爱心孝心,倪壁雄和倪壁卫两兄弟都是“壹基金”第一批加入的永久义工。几年来,向希望小学、敬老院等捐款上百万元。
撰写《劝孝歌》 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1998年,倪烈水从商业退休后,开始着手发掘推广孝文化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0多年来他把出书和卖字画的收入,大多用在扶贫济困和捐建给家乡修建学校、祖祠等公益福利事业上。另外,从大量的报刊中他发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孝文化,正逐渐被广大青年少儿淡忘,甚至被边缘化,很多年轻人追求物资享受,缺少人生追求,心灵麻木,没有孝心,不尽赡养父母义务,更别说尊老爱幼了。于是他产生了编撰一本劝人行孝书籍的想法,于是,他开始着手准备与收集资料。
近年来,倪烈水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有许多社会兼职,主要有:深圳市潮人海外经济促进会顾问、爱心中华行孝文化促进会荣誉顾问、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会文化研究创作室主任、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会灯谜社荣誉社长、揭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顾问、深圳市宝安区文联委员等职,使其仍十分忙碌。
2006年,倪烈水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开始编写《劝孝歌》。经过两年多的辛勤编撰,于2008年8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旨在劝导世人尊贤敬老,履行孝道,可见倪烈水一片关爱社会的赤诚之心。原广东省长卢瑞华亲自为本书题写书名。汕头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赞发为此书作序。序言中写到:“如果《劝孝歌》能够渐渐成为家庭启蒙教育的素材,家长与子女口口相授,代代相传,则必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02岁高龄的中科院资深院士,温家宝总理的老师杨遵仪先生为《劝孝歌》写下了“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赞词。
国学大师饶宗颐、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中联部原部长朱良、林业部原部长蔡廷松、全国华人华侨委员会副主任王宋大、中国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张伟超、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兴胜,深圳市潮人海外经济促进会永远名誉会长黄国祥,广东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庄根南,深圳市市委原常委、市人大原副主任李友烈,北京潮人商会会长张善德,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澳大利亚澳华交流中心主席林晋文,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罗仪德,雅典奥运会跳水冠军杨景辉,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形象大使戴菲菲,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阿丘,潮汕灵山寺光辉大师等,均为《劝孝歌》题词。
《劝孝歌》全书共分五篇:第一篇是歌谣,主要有二十四孝歌、十月怀胎歌、养儿歌、老来难、劝孝歌、报恩歌、孝字歌等;第二篇是天下父母,主要有佛在家中、断指救儿等8篇反映父母辛勤养育子女的故事;第三篇古今孝贤,主要有岳飞、毛泽东、朱德、鲁迅、许世友等10位名人的孝道故事;第四篇古代孝女,主要有缇萦女、花木兰等12位有名孝女的事迹;第五篇是中外关于孝和爱的格言。该书以潮汕方言歌谣的形式,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有着鲜明的潮汕地方文化特色。
此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可以说“百人看百人赞”。深圳边检站的领导与战士也挣抢此书。深圳某公司职员魏女士,在亲属家去玩发现此书后带到公司,她正准备欣赏,就被同事抢去一睹为快。深圳多所学校的学生老师获赠此书后,也都争相传阅。深圳市潮人海外经济促进会永远名誉会长黄国祥看完此书后说:“这本书的内容是丰富的,既有民间故事,也有当今社会情况,我觉得写得生动活泼,非常有教育意义。对老年人是一种启发,对青年人是一种教育,万事和为贵,百善孝为先。”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宝安分校曾祥委教授看完此书后说:“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家庭文化,是最让西方人羡慕的。孝文化在我们民族当中,是应该珍惜和保存下去的瑰宝。我觉得倪先生这本书,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精神食粮”。而倪烈水则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孝文化并且去践行它,“一个“孝”字,贯穿几千年,有着不可忽略的道德力量。
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永看,读完此书后说:“我认为,倪烈水先生是位优秀的农民作家,他非常孝道,刻苦砖研,能写出这本书我非常敬佩。《劝孝歌》出版后,受到读者普遍欢迎,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我认为,这本书特别在当前出现了道德危机的情况下出版,更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们要继续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用二十四孝的伦理道德来教育孩子,在社会上倡导行孝的伦理道德,就必须按照伦理道德来教育后人,社会才能成为高素质的社会,成为真正和谐的社会。”
《人民日报》驻深圳记者站主任记者吴刚看过此书后说:“《劝孝歌》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对当今青少年教育有积极意义。”
倪烈水的事迹引起众多媒体关注:揭阳电视台、《揭阳日报》、《汕头日报》、《宝安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宝安电视台、欧中经贸官方杂志、南方网、和谐中国网、中国青年网、宁波家教网等媒体相继给予报道。揭阳电视台在民生热线以“崇孝善本甫面世,一书难求《劝孝歌》——感恩奉献 劝孝行善(上)”与“一枝掾笔担道义 从来得道便多助——感恩奉献 劝孝行善(下)”作了长篇报道。这些媒体报道后,很多读者从报社电台的记者那里打听到倪烈水的住址与电话,几乎每天都有来电或上门购书者。
倪烈水还被武警部队、学校与企事业单位邀请讲孝文化故事,广受好评。《劝孝歌》共向社会捐赠1.5万册,不仅在深圳与潮汕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还波及北京、河南、湖北、四川、安徽、山东等地。这些省市的领导看了后,都纷纷求购此书。《劝孝歌》出版已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这足以说明当前社会对孝文化需求巨大,青少年对孝文化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看完此书,有很多读者都猛然醒悟应孝敬父母了,例如,一位姓黄的读者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别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看了这本书后就有这种冲动。我以前一二个月打一个电话给父母报平安,现每周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她现在方知自己以前做得不对了。
一位在倪烈水大儿子公司工作的大学生,以前问他父母情况时,他都敷衍了事,显得对父母漠不关心。看完这本书后,这位大学生马上改变了态度。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它是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等有重大区别的文化现象之一。千百年来它一直作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备受推崇,同时也令西方学者瞩目。
2008年5月,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罗仪德先生来中国访问时,还专门拜访了倪烈水,对中国人弘扬孝道、践行孝道的行动极为羡慕。他说:“我有两个女儿,她们长大后,都远离父母各奔东西。而中国人老了,还能享受天伦之乐,让人感动
。”“小孝兴家,中孝旺企,大孝治国。”这句名言道出了孝文化的真谛。倪烈水50年如一日,劝孝行善,收养帮助了许多贫困少儿,又编撰《劝孝歌》,让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人受到教育,其事迹与大孝至爱的精神可歌可颂。现在,倪烈水正在为今冬明春的专题孝文化书画展日夜操办。他从事孝文化事业,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善举十分感人,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时代最可爱的人! ( 记者 于常印 )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