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三)

发布时间:2024-08-30 01:40:38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三)

《楞严经》轻松学卷六(之三)

其次是“十四种无畏”: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世尊,我又因此‘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之无作妙力,得与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的缘故,能够让一切众生,从我身心当中,获得十四种无所畏惧之功德。”

所谓“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缘于菩萨与众生的“同悲仰之心”。就是说,当大家遇到了困境,一心祈求观世音菩萨之时,咱的“祈求之心”便与菩萨的“同悲仰之心”接通了,甚至,合二为一了。

于是,观世音菩萨所成就的种种无所畏惧之妙功德,通过这个合二为一之心,便传递给了咱们,这就是所谓的“加持”,当即,不可思议的感应就会发生。

问:为何只要祈求观世音菩萨,就会与菩萨的心接通呢?

答:其实,就算不祈求,您的心与菩萨心本来也是相通的,十方如来与十方众生同一“本觉妙心”的缘故。只不过,众生无始以来迷失了“本觉妙心”,反而错认区区业报色身为“我身”,错认妄想分别为“我心”,从中辗转计较,便陷入了虚妄的生死轮回。

如今,您在危难之际,祈求观世音菩萨之心便会格外虔诚与专一,这样的“专一”祈求,取代了您平日里的妄想分别,它就是一种禅修,甚至,接近于三昧。于是,您的“本觉妙心”不知不觉间得以呈现,虽然您不认识它,尚未明心见性的缘故;但是,它会帮助您,其中蕴含着观世音菩萨“同悲仰之心”的缘故。

换句话说,“专一”地祈求,让您回到了“本觉妙心”,而观世音菩萨正在那里等您呢。那一刻,您成了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成了您,于是,“十四种无畏”之功德就发生了。

问:那么,祈求其他佛菩萨,道理也是一样咯?

答:是的,只要“专一”祈求,都会发生相应的感应与加持。其感应内容,则与所祈求之佛菩萨的愿力有关。

再问:既然如此,我“专一”祈求一块石头,会不会发生感应呢?

答:足够“专一”的话,也会发生感应,此感应不来自于石头,而源于您的“本觉妙心”之现前。因为,石头不具有慈悲大愿的缘故。

继续问:那假如我“专一”祈求魔王波旬加持,会如何呢?

答:如果您本来就与自在天王缘分较深,或许会得到它的加持,那么,它帮您解除了危难;以此缘起,您也将因此而久久滞留于欲界,做它的眷属,难以解脱。

通常,像这样祈求神灵加持,与求神通和求感应一样,非常危险,容易招得外道鬼神和仙家们的莅临,一旦您得到了它们的加持,虽然会发生一些感应,甚至会给您带来一些小神通,等等,但是,您的修行之路从此将步入歧途。这是一条不归路,您将沦为邪道鬼神的弟子,成为它们在人间的替身,最后,当它们厌倦了您这个傀儡以后,人家就走了。而您呢,忽然发现,自己原有的那些“超能力”都没了,所造下的一系列罪业等等,也该遭受业报了。

因此,只可以祈求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们,而不可以祈求其它神灵,此法界之内,善恶殊途,大家特别要小心。

问:菩萨所言“于我身心”,请问如何是观世音菩萨之身心?

答:菩萨“身”者,即是“清净法身”;又因无量劫行菩萨道功德即将圆满而于极乐世界显现为“殊胜报身”,次补佛位;同时,也随顺愿力因缘而显现为三十二应身之“千百亿化身”。菩萨“心”者,即是诸佛“本觉妙心”,其慈悲力则显现为“十四种无畏”之心。

观世音菩萨以“同悲仰之心”,传递给众生的无所畏惧之妙功德,本来无量无边,简要说来,有十四种,名为“十四种无畏”,它们是: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第一,由于我不是用‘自心’来观照世间音声,而是用‘同悲仰’之妙观性来观声救苦。所以能够让那些十方世界当中的苦恼众生,专心观听他们自己称念名号之音声(彼观即我观,同悲仰故),就会得到解脱。”

【观其音声】有两种解读:第一种,蕅益大师《楞严文句》云:“观其音声,谓观其称菩萨名之音声也。”大师继续解释道:“众生正称菩萨名时,即须一心观彼音声。由能一心观其音声,故得解脱。”

第二种解读,圆瑛法师赞同交光法师的理解,认为不是众生自己“观其音声”,而是观世音菩萨“观其音声”。其依据是,《法华经》普门品云:“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其实,这两种解读并不矛盾,也都符合文意。因为,观世音菩萨“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菩萨不是“亲自”来观声救苦,而是以“同悲仰”之妙观性,借着众生之“观其音声”来观声救苦。正因为如此,才堪称“无作妙力”啊。

其中大有深意,请大家仔细体会。要知道,所谓“圣者”,无论其如何大慈大悲观声救苦,都是无作而无为的。圣者,绝无刻意之心,只有随缘之自在妙用。十方如来与诸大菩萨,都是如此。

问:既然如此,那么,当咱大家遇到苦难之时,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祈求菩萨观声救苦。此时,咱该如何“观其音声”呢?

答:所谓“观其音声”,对咱来说,就是“观己音声”。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并把自己称名之声音听清楚,就已经是“观己音声”了。当然,需要“一心”,需要至诚恳切才可以。您这样“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恳切地祈求菩萨观声救苦,此时,您的心与菩萨心无二无别,那就是“同悲仰”之心。

于是,如前文所说,菩萨便因与您“同悲仰故”,让您从菩萨的身心当中“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在您足够专注称念菩萨名号的那一刻,您,就获得了菩萨的功德,因而无所畏惧也。

这“十四种无畏”之第一,其实是菩萨自己解读了“观声救苦”的内在因缘,无非是让大家“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帮助大家树立对于菩萨“观声救苦”之信心,也告诉大家如何做,才能够解脱苦难。

如何做呢?那就是《法华经》所说的“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个法门,就应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同时,如本经所说“观其音声,皆得解脱”,遇到困境不要慌乱,至诚恳切地祈求观世音菩萨,专注在自己称念菩萨名号的那个声音上面,您如此专注,观世音菩萨就会与您同悲仰,给予您无畏解脱。

下面,是“十四种无畏”的具体内容: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第二,由于我六根之觉、闻、知、见,已经反尘入流而归于诸佛之本觉妙心。于是,能够让一切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假使陷入大火当中,大火也烧不到他们。”

【知见旋复】就是指观世音菩萨所成就的“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其中,“知见”指六根之“觉、闻、知、见”;“旋复”指随着“反闻闻自性”,“觉、闻、知、见”一同归于自性,最终寂灭现前,合于诸佛之本觉妙心。

总之,菩萨反攀缘,归心源,修证已经圆通,无尽功德自然现前。

问:“知见旋复”了,为何大火就烧不到了呢?

答:首先,观世音菩萨“知见旋复”,因同悲仰的缘故,就会让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人同样“知见旋复”,于是呢,此人那刻已在诸佛“本觉妙心”当中了。

其次,大火从哪里来的?如《楞严经》前文之学习可知,都来自于诸佛“本觉妙心”,所谓“皆是妙明真心中物”是也。不仅大火,连虚空都在此“本觉妙心”当中,都是“本觉妙心”之显现。

那么,请问:大火能够烧到虚空吗?显然,虚空不可能被大火烧到一丝一毫。既然如此,更何况是“本觉妙心”呢!它比虚空更本质,更离相,因此,它更不可能被大火烧到。而已经在菩萨的加持下,回入了“本觉妙心”的您,身心都已含容在“本觉妙心”当中,又怎会被大火所烧呢。

佛法之不可思议,都在此处,因“本觉妙心”离一切相的缘故,终究不可破坏,超越水、火、刀兵、病痛等等一切灾难。不理解没关系,有朝一日,您找到了“本觉妙心”,那时,古人说,方才有个入处。

这叫做“逢大火无畏”。

这段经文明白之后,下文法理基本一致,都可以如理疏通: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第三,由于我六根之觉、闻、知、见,已经反尘入流而归于诸佛之本觉妙心。于是,能够让一切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假使漂流在大水当中,大水也淹不到他们。”

【观听旋复】与前文“知见旋复”含义相同,行文需要,取舍有别而已。

另外,据历代大德注解,“知见”与“火大”相关,“眼见”属火的缘故;“观听”与“水大”相关,“耳闻”属水的缘故。“知见旋复”则超越“火大”,故不被火烧;“观听旋复”则超越“水大”,故不被水溺。给大家参考。

这叫做“遇大水无畏”。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第四,由于我六根已经反尘入流,断灭了妄想攀缘,没有了杀害之心。于是,能够让一切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假使误入罗刹鬼国当中,罗刹鬼也害不到他们。”

【鬼国】据历代大德注解,指“罗刹鬼国”。“罗刹鬼”居住在偏远无人之处,属于一种阴气,它可以吸食人的阳气,致人死亡。

据说,航行在大海当中,偶尔会被罗刹鬼兴起的黑风吹走,飘进罗刹鬼的境界当中,于是,船和人就从人间消失了。可船上的人们看来,只是航行到了一个奇异的国度,而且,有许多美女(罗刹女所变化)正在岸边迎接他们呢。

此时,有智慧的人应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祈求菩萨解救,否则,他们都将遇害。

须知吃人的“罗刹鬼”并不在大家心外,它们只是借着人们的妄想分别,尤其是杀害之心而“循业发现”的。此时,只要大家一心称念观音名号,便会与观音菩萨“同悲仰”,心地清净而远离妄想分别及杀害之心,于是,“罗刹鬼”在您的清净心当中便没有了显现之因缘,自然就消失了。

这叫做“遇罗刹鬼无畏”。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第五,由于我反熏‘听闻’而成‘闻性’,六根也都和‘听闻’一样,一同消尽而归复于心性。于是,能够让一切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到了将要被害之时,刀等凶器损坏成一段一段;或者,使对方的兵器就好比刀割水,以及风吹光一样,对身心之性丝毫无损。”

刀割水,水丝毫无损伤;风吹光,光丝毫不摇动。水和光尚且如此,更何况如如心性与如如色性呢,根本不会被刀枪所伤害。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竟然获得了犹如圣者一般的不思议境界,这对修行人来说,真是莫大的宽慰。

这叫做“遇刀兵无畏”。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

“第六,由于我反闻内熏,归于精明心性,此心性光明遍照法界,则使一切幽暗属性之非人等,难以自保。于是,能够让一切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即使那些药叉、罗刹、鸠槃茶,以及毗舍遮、富单那等鬼类,靠近了身旁,也无法直视,甚至视而不见,更无法伤害。”

这些都属于“八部鬼神”,也通称为“非人”,属四大天王所统辖。其中有些皈依三宝,发了护法心的,就是护法善神;其它未发心的,即是世间鬼神,有时会危害人类,也执行一些善恶因果之事。其中,“药叉”为男鬼,行动迅疾;“罗刹”为女鬼,形相丑恶而富于变化,这两种鬼食人肉,或吸食人的阳气,属北方多闻天王统辖。“鸠槃茶”译为“甕形鬼”,能够魇魅、惊吓人类,属南方增长天王统辖。“毗舍遮”是啖精气鬼,能够吸食人的精气,令人生病或死亡,属东方持国天王统辖。“富单那”是热病鬼,能够让人生多种疾病,属西方广目天王统辖。

总之,一切非人之鬼类,都以阴暗、幽隐为属性,可谓是见不得光明。一旦修行人心性光明透彻显露,就可以不受非人侵扰。或者,大家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也可以与菩萨同悲仰,而免于非人之难。

问:如何是光明,如何是阴暗呢?

答:心地坦荡,不落思虑分别,直显当前明了,即是光明。内心曲折,事事分别计较,被情识所覆盖,名为阴暗。简要言之,智慧觉察为光明,情绪扰动为阴暗。以比喻来说,光明之心,如水无形而清澈晶莹;阴暗之心,如波有纹而扰动浑浊。

在实修方面,心能离相,不被境界所左右,不被念头所动摇,那就是本来光明之心性;其它,都是阴暗之心念。心性如如现前,则处处光明;心念起灭纷纷,则时时阴暗。以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来说,攀缘声尘,妄生感受与分别,就是阴暗;收敛攀缘,返照闻性,觉其动静本一如,则现光明。

光明是无处不在的,阴暗的人不认识而已。

此光明非太阳之光明,因其非形相可及的缘故,远胜过太阳之光明。

这叫做“遇诸非人无畏”。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第七,由于我反闻内照,声音的动静二性随之圆融消落,便从向外的观听返入于如如自性,得以超越一切六尘虚妄境界。于是,能够让一切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即使被捆绑系缚,身带枷锁,也困不住他。”

【音性圆销】声音的动静二性随之圆融消落。就是指心不攀缘声尘,到达了动静一如。

正如后文文殊菩萨所说:“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一旦证入如如自性,则一切都将解脱,自性本来非虚妄六尘可及,也不会被任何东西所束缚的缘故。

因此,所谓的“修行”,首先要反观而见性,见性之后安住于“自性”,就是修行。修行到身心消融,皆归宿于“自性”之时,就是成就,得证无漏圣果,于一切境界得自在,捆绑枷锁不能束缚,刀枪凶器无法伤害。

在此之前呢,大家多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祈求菩萨加倍,化解自己修行当中的种种障缘。在危难之际,尤其如此,一心称念,便与菩萨同悲仰故,必会感应道交,心愿成就。

这叫做“遇枷锁无畏”。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第八,由于我反闻内照,灭除音声相之攀缘,闻性圆满现前,得以遍生慈悲之力。于是,能够让一切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在途经险路之时,即使遇到劫贼,也不会被伤害。”

其实,“闻性”本来圆满,只因为向外攀缘“声尘”的缘故,发生了取舍分别,“闻性”反而被遗忘了。如今,菩萨借反闻内照之力,使得“闻性”圆满显现,此圆满当中,本具有广大慈悲之力,“闻性”即是心性,心性即是法界平等性的缘故。

因此,当大家遇到劫贼之时,不需要慌乱,应当一心称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便会与菩萨同悲仰,而圆满显现“闻性”与广大慈悲之力。在此广大慈悲之力当中,劫贼也会在无形当中被感化,而不予伤害。《普门品》所谓“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是也。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列举了一个感应故事,大意如下:

过去有一位尼僧,名宗本,高平金乡人,自幼便食素信佛,日常持诵《普门品》,为众人所称赞,后出家为尼。一次被劫贼掳去,急忙心诵《普门品》,很快便被释放了。沿路返回冀州的途中,再次遇到劫贼追逐,匆忙之间,攀上了一棵枯树,在树上诚心称念观音名号,劫贼追到以后,竟然视而不见,遍寻不得,便退走了。

问:劫贼乃是恶人,咋会轻易“起慈心”呢?

答:所谓“劫贼”,一者劫财,二者劫色,三者劫命,都是些欺负人的恶行。然而“劫贼”也是人,人欺负人,其内心深处终究是隐隐不安的,那就叫做“良心”,人人都有。只是,有人做事凭良心,有人不凭良心,恣意胡为。

一旦遇到劫贼,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时,菩萨便会与当前众生同悲仰,既与称名之人同悲仰,也与劫贼同悲仰。于是,劫贼那埋没已久的良心,便可能会在观世音菩萨加持下忽然发现,而停止加害于人。如其不然,菩萨的大慈悲心也会令劫贼六神无主,而莫名其妙地释放人质,或者发生其它各类感应。

如今时代,乃是色欲横流之时,大家需要注意自身保护,尤其是各位女士,请多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越是在危难之际,越要不慌不忙地念,自然会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发生,而免于伤害。

这叫做“遇劫贼无畏”。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第九,由于我反闻内熏,回入闻性之流,脱开了声尘的束缚,而达于心性,此心性不会被六尘所动摇,也不会被美色所吸引与迷惑。于是,能够让一切多贪淫欲之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得以远离贪欲。”

【色所不劫】不会被美色所吸引与迷惑。

需要说明的是,被美色所吸引,甚至迷惑于其中的,那不是诸位同修的“心性”,而仅仅是您因习气所发生的“心念”。众生习惯了以“心念”为我,却遗忘了“心念”之母——“心性”。一旦大家通过反闻闻自性,觉悟“心性”之时,才发现,原来,它根本就不会被六尘境界所迷惑,也不曾被六尘境界所迷惑。

问:如何是“心性”?

答:离念之心是也。马鸣菩萨《起信论》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菩萨直指“心体离念”即是本觉法身。

再问:如何找到“心性”?

答:当前即是。

您当前放下念头,心也不会死,它不曾落入任何概念与情绪当中,那么,您的心就是“心性”本身,不需要怀疑,也不需要再额外寻找,寻找是徒劳的。

为何大家总是怀疑“即心即佛”?又为何有如此多的疑问呢?呵呵,因为,您的“心念”纷纷然不由自主,就是它在做怪啊。

当您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时,纷然杂念当即平息,此刻,菩萨与您同悲仰,同处于“心体离念”之心性,尚且不被任何外境所吸引,又怎会贪婪于淫欲呢。

众生以淫欲为乐,若是曾经“心体离念”而识得“心性”之人,方才晓得如如最是妙乐,其乃非苦非乐之乐,实非妄想贪欲可及。这样的人,固然还有宿世以来的淫欲等种种习气,不过,正如达摩祖师《血脉论》所言:“纵有余习,不能为害”矣。习气,已经无法扰动其如如之心了。

这叫做“离淫欲习气无畏”。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第十,由于我反闻内照,如如闻性现前,其中,纯一闻音妙性,别无声尘可得;此时,根性与外境圆融不二,没有了‘能对’与‘所对’之差别。于是,能够让一切容易忿恨之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远离一切嗔恚。”

问:如何是“纯音无尘”?

答:“自性”闻“自音”,本无“外尘”可言。

再问:前文“灭音圆闻”,此处“纯音无尘”,似乎矛盾了,该如何取舍与理解呢?

答:灭却“音声”之相,纯一“闻音”之性,此性本来圆满,故名“圆闻”;闻性本具妙音,只是不在闻性之外,故名“无尘”。

所谓“灭音”与“纯音”,恰如手心和手背,看似不同,原本是一回事儿。

“忿恨”也罢,“嗔怒”也罢,都有一个“对象”,否则,便无从谈起。可是,观世音菩萨圆证如如根性之时,却发现,此“根性”周遍法界,其中,绝无丝毫“外尘”可得。一切所谓的“六尘”境界呢,原来都是“根性”本身,随心、随业显现而已。

于是,“能对”的“根性”,与“所对”的“尘境”,两者不再是两者,原本是“根尘一如”。既然如此,那么,到底是谁在忿恨谁呢?谁在嗔怒谁呢?

——罢,本是一家人,内斗可免。

对立没有了,忿恨与嗔怒自然也就化解了,此乃人之常情,也是法界妙理。观世音菩萨亲证于此,故菩萨早已彻底远离“嗔恚”之心。

当大家一心称念菩萨名号之时,菩萨便会与大家同悲仰,加持大家一同超越“嗔恚”习气。

这叫做“离嗔恚习气无畏”。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第十一,由于我反闻内照,消落虚妄尘相而回归自性光明;此光明外达无边法界,内照自身自心,都如同琉璃宝一样,明朗透彻了无障碍。于是,能够让一切不信因果的‘阿颠迦’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彻底远离愚痴昏暗。”

【阿颠迦】汉译“无善心”,指不信因果,邪知邪见的众生。

众生为何不信因果?只因为缺少智慧观察,目光短浅的缘故。这,就叫做“愚痴”;这类人,就叫做“阿颠迦”。如今时代,特别盛产此类宝贝。

问:为何说不信因果,就是“不善心”呢?

答:不信凡事有前因后果,就可以为了私欲而不择手段,他们会说,哎,反正将来一死百了,抓紧吃喝玩乐呀,要不就迟啦!

正因为不信因果业报,那我干啥都行,啥坏事儿都可以干,只要不被抓到,只要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我可以尽情地贪污、受贿、行骗、强奸、杀人,乃至于大肆报复社会,发泄自己的不满,等等。

可以说,没有了因果,也就没有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假如没有了“天谴”、“报应”、“阴德”等等内容的话,“良心”之类也就无从谈起了。西方文化当中要是没有了“原罪”、“救赎”等等内容的话,其道德体系也将无从建立。

这些都在“因果”的大范畴当中,所谓的“人在做,天在看”,便是人们对于“公理”和“天理”的一种认知和向往。而“公理”和“天理”的存在,恰恰就是因果,虽然只是粗浅的因果。

要系统学习因果,必须得学佛,不认识因果业报,就接近于“阿颠迦”之类,可谓是无知者无畏,“善心”难发呀。

观世音菩萨成就了遍照法界的智慧光明,因此,只要那些“阿颠迦”众生认识到了自己的愚痴,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缘故,菩萨便会与众生同悲仰,帮助他们远离“愚痴”之心,逐渐开显心性光明。

这叫做“离愚痴习气无畏”。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第十二,由于我反闻内照,消融尘境幻形而归复于寂灭闻性,于寂灭现前之不动道场当中,得以自在涉入一切世间而不损坏世界之一丝一毫,能够遍往十方世界供养微尘数诸佛如来,并在各位佛陀身边成为法王子。于是,能够让法界当中的无子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想要求得男孩,就可以诞生有福德、有智慧的男孩。”

观世音菩萨能够成为十方诸佛之法王子,因此,当想要求子的众生一心称念菩萨名号之时,菩萨便与众生同悲仰,加持众生满足心愿,为众生“送来”有福德、有智慧的男孩。

据圆瑛法师自述,法师就是其父母向观世音菩萨求来的。法师祖籍福建古田县,他父亲姓吴,是一位木材商人,在三十五岁那年,已经有了两个女儿,独缺一子。由于家中本来就供奉着观音大士圣像,于是,夫妻俩便向大士求子,其母亲每天都虔诚礼拜,有了身孕以后,仍旧礼拜不断。一天夜梦当中,见大士抱一男孩递给自己,说:“此孩与汝作子。”法师的母亲高兴地接过来,梦就醒了

圆瑛法师出生以后,父母非常疼爱,可惜好景不长,五岁那年,不幸父母双双病逝,后由祖母和叔父抚养长大。十七岁那年,祖母逝世。又过了两年,法师出家为僧,次年受戒,便外出参学。因听通智老法师讲《楞严经》,便发愿要成为法师,终生弘扬首楞严大法。法师晚年完成的《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乃是近代《楞严经》注解的最佳版本,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此次《楞严经》轻松学,在闻思修与写作过程当中,前四卷主要参考书是蕅益大师《楞严文句》,辅助白话版本是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进入第五卷以后,才得到圆瑛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对照之下,发现宣化上人浅释的主要内容都继承于圆瑛法师的讲义,因此,后面的写作,将主要参考蕅益大师的文句和圆瑛法师的讲义。

这叫做“求男孩无畏”。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第十三,由于我从耳根圆通,成就了六根圆通,以根性之光明照彻尘境,根尘圆融无二,含纳十方世界,其中,得以安立大圆镜智和空如来藏,能够承受顺应于十方世界微尘数如来的秘密法门,完全领受无有缺失。于是,能够让法界当中的无女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想要求得女孩,就可以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令众人爱敬的相貌姣好之女孩。”

问:为何菩萨以“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之功德,就可以加持求女众生得生女孩呢?

答:因为,包含、空性、柔顺等等,这些都是女孩之美德,菩萨成就了空性等等之功德,也就具足了“女德”,故能加持求女众生得生女孩。

再问:那如何是“男德”呢?

答:智慧、方便、勇敢,是也。亦如前文“求男孩无畏”所说之“福德、智慧”。

这叫做“求女孩无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第十四,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当中,百亿日月国土之内,现前常住世间行菩萨道的法王子们,共有六十二恒河沙数那么多,他们亲身做修法之示范,来教化众生,其随顺众生之方便智慧各有不同。”

【百亿日月】一个小世界,有一个大地和一太阳一月亮。一个“小千世界”则有一千个太阳和月亮,一个“中千世界”由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故有一百万个太阳和月亮;一个“大千世界”由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共有十亿个太阳和月亮。

不过,古印度由许多小国家组成,各个国家的度量衡单位并不一致,有的以“亿”为“亿”,有的则以“千万”为“亿”,于是,十亿日月就变成了“百亿日月”。

【垂范】为众生做示范。

问:有六十二恒河沙数的菩萨在行菩萨道,我咋一个都没看到呢?

答:因为,贵眼甚高也。

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由于我所证得之圆通,其本根在于耳根,发自于微妙耳门,然后遍及身心皆成微妙含容之功德,直至周全遍满整个法界。于是,能够让众生一心称我名号的缘故,与那些总持六十二恒河沙数法王子之名号的人,两者所获之福德,平等无差别。”

【本根】在修习圆通时,“六根”当中最根本的那一根。对于观世音菩萨,以及咱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说,正是“耳根”。

其中原因何在呢,观世音菩萨继续说道:

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世尊,我一人的名号,与那众多菩萨之名号本无差别。因为我修行,已经证得真实圆通的缘故。”

正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位大菩萨,其圆通功德遍满法界;无数大菩萨,其圆通功德仍旧是遍满法界。故等无差别,法界性无二的缘故。

这叫做“持名功德无畏”。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这就叫做十四种无畏布施之功德力,能够全面福佑众生。”

以上是观世音菩萨,因“二种殊胜”所成就的“三十二应身”和“十四种无畏”之妙功德。

下面,菩萨从“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即耳根圆通当中,还获得了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菩萨继续说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