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三

发布时间:2024-09-12 01:40:46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三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现观庄严论》。整个论典分四个部分,今天是甲三、论义。论义即论典的本体。

丙二、(令智者趋入论典之支分——必要关联):

前面已经讲了顶礼,也可以说是立誓言,同时也讲了一般论典要具备的四种法相。第一,内容。如果没有内容,无法利益众生;第二,必要;第三,必要之必要;第四,关联,它们之间的关联。

内容和必要是暂时要得到的,必要之必要是最终、究竟要得到的。论典属于能诠,它陈述的内容是所诠,所以二者是所诠和能诠的关系。必要和必要之必要,是暂时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它们之间是彼生关系。这叫关联。

一般论典都要具备这四个法相。所以此处讲四个法相,这也是此论典的立宗部分。

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

非余所能领,于十法行性。

经义住正念,具慧者能见。

为令易解故,是造论所为。

“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讲的是这部论典的内容。大师善逝如来正等觉佛陀依次转了三次法轮,其中第二转法轮的内容就是般若,这里说的是《般若经》中所宣讲的内容。

“一切相智之佛道”,就是究竟的智慧,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最究竟的智慧。佛菩萨如实照见了诸法的究竟实相——大空性。道就是方法,能获得究竟佛果的方法。《现观庄严论》里讲了八事——八种现观,它包含了所有的道和果。佛在般若经中直接讲的是对境,即诸法的究竟实相,大空性,同时以隐晦的方式讲了佛菩萨所证的境界。后来,弥勒菩萨开显的八事,都是菩萨所佛、证的境界,都属于有境,不是对境。

八事内容有三种智慧、四加行(四种修行)、法身。为什么是八个数目而不是其他数量——再多一个或再少一个?这是以基道果决定的,基是三种智慧,道是四加行,果是法身。

也可以以对境、方法、结果三者决定。对境是三种智慧,共有一百七十三个道相;方法或者说修行,就是四个加行;果,结果,也叫最究竟的果位——法身,通过这四种不同的修行,最后要到达佛果,自性成佛。

“非余所能领”。般若经的道现观隐晦之义,也就是佛菩萨的境界,除了大乘发菩提心的菩萨,其他外道以及小乘的成就者——内道的声闻缘觉,都无法领会、通达、获得。

“于十法行性,经义住正念,具慧者能见”。这里讲的是必要之必要,最究竟的能见,最究竟的法身。

十法行有不同的说法。按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指发菩提心、十种波罗蜜多。般若经的含义、内容也是十种波罗蜜多——从布施波罗蜜多直到大智波罗蜜多。十地有十个波罗蜜多。

什么样的人才能通达般若经的意义,并最终证得?“诸具慧者能见”。有智慧的人能通达、获得。“住正念”,指了知了经教的含义——般若经的内容,不忘继续修持。精进的人才能通达般若经的内容,获得最终的果位——法身。

此外,还要对大乘佛法、对般若波罗蜜多有意乐和追求。没有意乐,不追求这些甚深的教义也是不行的。有意乐,也追求大乘教义,但是没有慧根,不是大乘种姓,也无法了知般若的甚深含义;有点智慧,却特别懈怠、不精进的人,如果不去护持心态,不精进修持自己所知、所证,也是也不行的。

如果想通达般若经的含义,想获得般若经里讲的境界,尤其是最究竟的法身,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有意乐;第二有慧根;第三精进。

“为令易解故,是造论所为。”为了令人能够轻而易举地解悟难以证达的般若之义——经教中所包含的八事隐义之理的缘故,而以此论加以明示,这是弥勒菩萨造这部论典的必要。

八事——八种现观都是般若经的隐晦之义。在般若经里,以隐晦的方式传讲。这是一般人难以证达的。但是弥勒菩萨通过八事七十义、各种窍诀,加以明示,众生即可轻易了知。这是造此论之必要。弥勒菩萨为了大乘根性的众生,明示了般若经的隐晦之义,这也有立誓的意义。同时,也讲了这部论典所具足的四种法相。

内容是八事,八种现观,也就是佛菩萨的境界。对般若经的含义、佛菩萨的境界,大乘的义理,如果有意乐有兴趣,自然就会对这部论典生起信心。

必要,是通过这部论典能轻而易举地通达难以证达的般若之义,最终也可以证得佛菩萨的境界。必要之必要是通过精进修行,最后能获得法身果位——最究竟断证功德圆满的果位。

关联。因为证悟遍智——佛的智慧,需要依靠通达般若佛母之义(的智慧)。前面已经讲了,般若佛母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为什么将般若波罗蜜多称为 “佛母”?因为四种圣者(声闻、缘觉、菩萨、佛)都从它那里产生,都要依靠般若波罗蜜多而成就。而通达般若佛母之义的智慧,又必须依靠本论。由此可见,能诠所诠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二者是能诠所诠的关系。必要与必要之必要之间也是互相关联的,有彼生关联。所以也间接地宣说了此论的关联。此处虽没有直接讲关联,但间接宣说了。

四个法相都具备的论典,有缘众生自然就会生起信心,自然会依此论典而修行。也是科判中说“令智者趋入论典之支分”的原因。

关于十法行,按麦彭仁波切观点,指十种波罗蜜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说法。比如哦巴活佛解释为《辩中边论》中的十法行,指缮写、供养、布施、听闻、朗诵、记忆、演说、默念、思维、修习这十个修持方法。这也是可以的,不矛盾。般若经里也具备这些修持方法。

有些论师有不同的解释,说十法行是指在七支供的基础上,加上皈依、发心,发心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共有十个。这也不矛盾,般若经里肯定具备这些。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是十波罗蜜多。有几种不同的解释,都是不矛盾的。

乙二、(所造正论)可分为三:一、针对欣乐广讲者之八现观分类;二、针对喜爱中讲者之六种分类;三、针对倾慕略讲者之三现观分类。

丙一、(针对欣乐广讲者之八现观分类)可分为二:一、以结语略宣;二、广讲彼等之义。

丁一、(以结语略宣)可分为二:一、略说论题;二、广讲论支。

戊一、(略说论题):

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

前面顶礼的偈颂里,讲了般若波罗蜜多,作者没有顶礼佛菩萨,也没有顶礼其他的,而是顶礼了般若波罗蜜多

。为什么要顶礼般若波罗蜜多呢?因为我们要超脱轮回、战胜自我,要靠般若波罗蜜多。

超越的境界分四个:阿罗汉、独觉佛、菩萨、佛陀,也叫四圣者。他们的境界,都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产生的。阿罗汉、独觉佛、佛菩萨都是从般若波罗蜜多中产生的,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而成就的。这是般若波罗蜜多特有的功德,也可以说是不共同的功德,其他任何事物都没有这个功德。即使钱再多、权力再大、神通再广大,也超脱不了轮回。要超脱轮回,只有依靠般若波罗蜜多。作者忆念这样不共同的功德而做顶礼。

我们不能在无记的状态中做顶礼,什么也不想就跟着别人磕头、赞叹,这是不如法的。有的人磕头、赞叹,还带着贪心、嗔恨心,这也是不如法的。主要是从心里忆念佛的功德,忆念菩萨的功德,忆念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德,由此产生信心,然后赞叹、磕头,才是如法的,才有功德。如果没有发心,没有恭敬心,都是不如法的。作者是忆念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德,生起信心而做的顶礼。

接下来讲,是以何种方式明示、宣讲般若波罗蜜的?这都是般若经的隐晦之义。般若经里不是直接宣讲。般若波罗蜜有时候指境界,有时候指空性。此处般若波罗蜜指的是佛菩萨的境界。佛菩萨境界里的对境和有境是一味不二的,是同一个意思。中观里主要讲本体空性,讲般若的时候主要讲有境,不讲对境,有境就是佛菩萨的境界。应当以所诠八事而进行真实的宣说。

八事是指八种现观。三种智慧展开讲是八事,八种现观展开讲就是七十义,也就是七十个现观。此处讲的般若波罗蜜,很多印藏的论师对此有不同的观点。般若波罗蜜有相似的、真实的。有些论师认为果般若波罗蜜才是真实的般若,其他的都是相似的。比如道般若蜜、文字般若蜜。有些论师认为,道般若——菩萨的修行境界才是真正的般若。能到达彼岸的叫般若,这是菩萨的智慧、现观。这样的道般若蜜多才是真实的般若,果般若是道般若之果,所以也叫般若,但不是真实般若波罗蜜,而是相似的、假立的般若波罗蜜。

道般若波罗蜜是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菩萨的入根本慧定才是真正的道般若蜜多。凡夫地的菩萨,比如处于资粮道和加行道时,他们的境界也叫般若波罗蜜,但它只是般若波罗蜜的因,虽然也可以叫般若波罗蜜,但不是真实般若,是相似般若。文字般若是能诠,所以也叫般若,但不是真实的般若波罗蜜。这是一种观点。

还有其它的观点,认为自性般若、果般若是真实般若波罗蜜。现在讲般若的时候主要讲第二转法轮的内容,所以不讲自性般若。藏地的他空派讲般若时也讲自性般若。自性般若指我们本具的光明,它也是真实般若。还有佛获得的境界、智慧,这叫果般若,也是真实的般若,其他都是相似的般若。

自宗麦彭仁波切在讲般若(现观)时,不讲自性般若。还有小乘的境界也不是真实的般若。此处讲的文字般若、道般若、果般若,只有果般若才是真正的般若,其他两个是相似的般若。

依据是:印度有一位著名的狮子贤论师,后学者讲《现观庄严论》时以他的观点为主。在他所著的《八千颂大疏》 中也云:“出有坏善逝佛陀的如幻无二之智,即为真实之般若。能获得该智并与其相顺同的,由言词、语句汇集而成的论典,以及具有见道等法相之道,道般若,也称之为‘般若波罗蜜多’,但彼等仅为假立之般若。”这都是相似般若不是真实般若。

陈那论师在《般若八千颂略义》当中也说道:“智慧度无二,彼慧即善逝。”佛的智慧、境界才是真实的般若。“修彼具义故,论道立彼名。”文字般若是能诠,所以叫般若,道般若是它的因,所以也叫般若。这二者都是相似的般若,不是真实的般若。以此依据,可以认定果般若才是真实的般若,其他的都是相似的。

但是华智仁波切和宗喀巴大师有不同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道般若和果般若都是真实般若,其他的是相似般若。道般若也是一地到十地菩萨的境界,果般若是佛的智慧、境界。这些才是真实的般若,其他都是相似的般若。

由此可见,只有果般若才是真正的般若,道般若是以果法之名而命名为因法之般若的;经典般若则是以所诠之名而命名为能诠般若的。这两个都是假立、相似的般若。

这里主要讲顶礼句里的般若波罗蜜多,是以八事,即通过八种不同的现观而宣讲的。

戊二、(广讲论支):

前面是略讲论题,现在是展开讲八事,但也是简单地讲。以八事的方式讲般若波罗蜜多。何谓八事?

遍相智道智 次一切智性

一切相现观 至顶及渐次

刹那证菩提 及法身为八

讲三种智慧:遍智、道智、基智。顶礼句讲三种智慧的时候,与论题中讲的三智的顺序不同。顶礼偈是先讲基智、道智、果智。论题讲先讲遍智、道智、基智。这也是有辩论的。其实,先讲基智、道智、果智也是合理的。般若经里有这样讲的,佛教里也有。

《般若经》中说的“须菩提,圆满彻底之遍智智慧”,此处的遍智智慧是基智。或者是“须菩提,圆满彻底之基智智慧”,是针对声闻缘觉而言。这里先讲的是基智。基于道者,是针对大菩萨而言,为了大菩萨讲的是道智。做为种者,一切种者就是遍智,是佛具备的智慧,是针对善逝正等觉诸佛而言。

这是般若经里讲的,先讲的是基智,然后讲道智、果智。这样的顺序也是合理的。

论题讲的三种智慧的顺序是,先讲遍智——佛的智慧;再讲道智——菩萨的智慧;再讲基智——声闻缘觉的智慧。般若经里也有这样讲的,这个顺序也是如法、合理的。

现在在讲八事,即八种现观,八种不同的境界。

第一,八现观的法相包括:

(一)遍智:对普遍无余的所知之相在一刹那间现前的智慧。

这是佛具备的智慧,就是轮涅一切法——所有的事物、所有的法,刹那间普遍无余之所知,没有过程。菩萨是有过程的。

没有过程为何还说一刹那,还说个时间呢?一刹那是没有、不存在的。佛照见一切法离戏、无我空性,是不可思议的。其实,万法分析到最后,都是不离缘起性空,都是不可思议的。刹那间,这个“刹那”是超越时空、超越时间的。刹那间照见一切法,照见无我空性,都是空性的、无我的,法和人都不存在。

无我——法无我、人无我,一切都不是实有的。空性也不是实有的。不是实有但是也有,有也不是实有。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所讲,都是超越的。说有也不是,说没有也不是。

一刹那当中照见一切法皆空,对境是轮涅一切法,一刹那是没有过程的。佛没有出定和入定的区别,一直在定中,但在定中什么也不耽误,一切显现仍然可以存在,这是佛的境界。

(二)道智:通达三道为无生。菩萨修行的时候,对境是三道,即声闻缘觉的境界以及属于他们的道,还有佛、菩萨的道和境界。一切道相,在胜义谛上皆空,都是空性。空性就是无缘的状态。

菩萨入定的时候,也能了达、通达三种智慧的因、本体、果,是一种空性、无缘的状态,并以圆满、成熟和修炼的方式,来现前真实边际。现前真实边际指最究竟的果位——佛的果位。究竟的果位就是涅槃。寂灭有两种,佛的境界,叫大寂灭,菩萨最后进入大寂灭的状态——成佛。

成佛之前要完成三种事业。

第一是圆满,即自己断证的功德要圆满。因为众生都是自性清净的佛,但不能说是成佛了。虽然都有佛性,但没有成佛,断证功德圆满了才叫成佛。如果断证功德不圆满不能入大寂灭,若是入寂灭了就会堕入寂灭边,跟小乘阿罗汉一样了,所以自己的断证功德要圆满。

第二是成熟,即让所化众生的相续成熟。成佛之后要有自己的所化众生,这是菩萨在因地时就要做的,在因地时跟众生结善缘,让众生相续成熟。等他示现成佛后,他的所化众生,比如第一批弟子都要见性,都要成就。实际上他之前就已经把这个基础打好了,尤其是让第一批弟子的相续成熟。成熟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这些众生相续中尚未产生见道的功德,但是即将要产生见道之功德,也可以说见道之现观——智慧。还有这些众生在见道、修道时,见道有其所断,这些所断即将要断除,相续中产生见道之智慧,这才叫成熟。

第三是修道。是要修成自己的清净刹土。成佛的时候,是在自己的清净刹土中示现成佛。清净刹土的标准,对自己来说是清净的就行,心净则土净,自己的心彻底清净了,土就清净了。比如释迦牟尼佛已经修炼圆满了,我们看他的刹土是不清净的,但对他自己来说是清净的。这是要修炼刹土,这个事业是要完成的。

这样,菩萨入大寂灭就不会堕入寂灭边,如果断证功德没有圆满,所化众生相续没有成熟,自己的刹土没有修成清净,这样入寂灭就要堕入寂灭边。但是菩萨成佛之前已经完成了这三个事业,所以他还是要示现成佛。度化众生时,还是在自己的清净刹土,对自己来说还是清净的。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莲花长在淤泥里,但是没有被染污,同理,他的断证功德已经圆满了,对自己来说是清净的。这是道智,是有学,无学是佛的境界。

道智可分为声闻道智、缘觉道智以及大乘道智三种。声闻道智和缘觉道智不是真正的道智。真正的道智是大乘道智。

(三)基智:按麦彭仁波切的观点,蕴界处——蕴是五蕴,界是十八界,处是十二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即五蕴包含一切法,十八界包含一切法,十二处也包含一切法。一切万法以补特伽罗人我空的声闻基智——声闻的智慧。能取意识还没有证得无我,但是了知所取外境无我,这是缘觉基智。以及通达二我皆空——菩萨远离戏论的大乘基智。共有三个。但是声闻和缘觉的基智,对大乘修行人来说是要舍弃、要远离的。大乘的基智,才真正属于菩萨的基智。

以上讲的是三种智慧,接下来是四种加行。加行可分为四种加行或二十种加行。正等加行、顶位加行、次第加行、刹那加行,都包含在正等加行里,所以叫四种加行。也可分二十种阶段,所以叫二十种加行。正等加行的界限小资粮道至到无学道。

(四)正等加行:加行的时候证得了三种智慧,但是还要继续修行。修行的时候,三种智慧共有一百七十三种道相,正等加行时都以集中的方式,同时、全面地去修行。

(五)顶加行:也叫顶位加行,即修行的时候,已经修到极点,这个时候叫顶位加行。正等加行每次修到最极点时都有一个叫顶位加行,总共有九个顶位加行。

(六)次第加行(渐次加行):前面是全面、集中修的,现在也是全面的,并且是次第、分开修的。即更进一步、更深入地修行。比如修布施时,三道之相都具足在一个布施波罗蜜中。以此例子说明,所有的都这样修。

为了成就有学到究竟的刹那加行,而以具有确定的道相、数量以及次第,互相之间以一种修法而牵动所有修法的方式,以这种方式所进行的修持,便称之为渐次加行。可分为十三种加行。这也是从大乘小资粮道,一直到无学道都有。

(七)刹那加行:在次第加行圆满成就之后,以一刹那间修习所有无漏之法,便能现证圆满菩提的加行。是在十地的末尾。

这四种加行,本体是一个,没有分别,以反体分有四种。

(八)法身:修习四加行所获得的究竟清净之果,即为法身。本体是一个,反体可分为四身——法身、报身、化身和自性身。

以上是大概讲八事。这是大概讲的,详细的内容在后面会通过七十义宣讲。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8年6月2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