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题解
《四十二章经》,由篇幅较短的四十二篇经文构成,一般公认作是中国最早的佛经译典。但本经的译者译出年代及诸版本文字出入等问题,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以下拟就这些问题逐一作一考察,以期读者对本经有一个梗概的了解。
关于本经的版本
有代表性的三个版本
《四十二章经》,历代均入藏,现存版本不下十种,若以文字出入较大为标准,大致可分为三个系列:即《丽藏》本、宋真宗注本及以江北刻经处本为代表的近代通行本。
三个版本章节开合及经文出入均较大。从历史顺序看,《丽藏》本为北宋初年蜀刻,时代最早,应当是现存异本中最接近于旧写本的一种。但由于近代发现并影印出唐大历十三年(公元七七八年)怀素草书《四十二章经》,同宋真宗注本中经文相同,证明至少在唐代宗时即有本经的两个版本共流于世。
至于近代通行的本子则源自唐《宝林传》卷一所载《四十二章经》残本,后世宋六和塔本,明了童补注宋守遂注本「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庄亲王府重刻」,均同《宝林传》本大体相同。明智旭的《四十二章经解》、清道霈《四十二章经疏钞》,近代的江北刻经处本均依明了童补注宋守遂注本。上述近代诸本,虽间或有文字出入乃至章节开合的不同,有的未有经后「流通分」,有的增加各章四字标题,但从整体上讲,同《丽藏》本和真宗注本差距较大,自成一个系列的版本。我们以江北刻经处本作为这个系列的代表。
三个版本的相互比较
三个皈本的差异比较明显。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经文组织结构的不同。即<经序>和「初序分」、「流通分」的有无;其二,章节开合的差异;其三,文字多寡的差异,而更重要的是由文字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的不同。
下面我们就此三点逐一加以比较。
第一,经文组织结构的不同。
关于<经序>,即经文前汉明帚夜梦金人,遂遣使求法的一段文字,《丽藏》本有之,因之者有宋藏本、元藏本、宫保本等。而无此<经序>,有「初序分」、「流通分」者:宋真宗注本《怀素草书本》、房山石经本、明藏本、清乾隆年间印四体合璧本以及江北刻经处本。就我们做为比较的三个版本而言,有<经序>者为《丽藏》本,无<经序>而有「初序分」和「流通分」者为宋真宗注本和江北刻经处本。
这种经文组织结构的不同,可以反映出译经风格的差异。通常而言,佛经翻译走上正轨之后,「初序分」和「流通分」常为佛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佛经翻译成熟的一个表现。
第二,章节开合的差异。
除了上面所言的经文组织结构的区别而外,三个版本的另外一个较大差异,即在于各章节之间的分别开合上。兹列举如下:(各章节以《丽藏》本为准。)
1宋真宗注本和江北刻经处本在首章之后均加上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一章(均为第二章)
2第六、七两章,宋真宗注本合为一章(为第七章)。
3第八章,江北刻经处本分作两章(第九、十章)。
4第九章,江北刻经处本分为两章(第十一、十二章),将「孝其二亲」独列为第十二章。
5第十七章,为江北刻经处本所无。
6第二十三、二十四章江北刻经处本合为一章(第二十六章)。
7第二十九、三十章江北刻经处本合为一章(第三十一章) 。
8第三十七、三十八两章江北刻经处本倒置(第三十八、三十七章)。
由上述可知,《丽藏》本和宋真宗注本章节开合差异下甚大,除去后者多出第二章,并将前者的六、七两章合为一章而外,其余章节均相吻合。但两者同江北刻经处差异较大,前所述列难以反映章节差异的全貌,请参看「经文和注释」。
第三,文字和思想内容的差异。
三个版本中,最大的差异当属文字及由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和内容的不同。在这里,我们舍弃文字上的微小不同乃至表达同一思想而文字出入极大的地方,着重逐一考察思想倾向全然不同的经文。(比较以《丽藏》本为准。)
一、首章真宗注本和江北刻经处本在「辞亲出家」后均有「识心达本,解无为法」的字句。
二、真宗注本和江北刻经处本之第二章,《丽藏》本所无。特别是「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下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这几句话,同经首所言小乘四果,「断欲去爱」、「除垢」、「得道」这种修行证果思想似不符。
三、第九章,江北刻经处本最后作「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此显系后世禅门之言,并且同《阿含经》中相应经文全然不类。
四、第十章言天下五难,真宗注本和江北刻经处本均言「二十难」,惟文字和顺序稍有不同。所言「二十难」中有大乘思想烙印。
五、第十五章原作「吾何念——念道;吾何行——行道;吾何言——言道。吾念谛道,不忽须臾也。」在江北刻经处本作:「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不但前后意思相违,而且后者言语都是禅门习语,添改痕迹明显。
六、第十六章原作:「观天地,念非常;观山川,念非常;观万物形体丰炽,念非常。执心如此,得道疾矣。」江北刻经处本作:「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后者中「观灵觉,即菩提」,禅味较浓,且同全经修行道果的主调不大符合。
七、第三十六章末言:「既生菩萨家,以心信三尊,随佛世难。」与《阿含经》中相应的经文相符(参看译文和注释)。江北刻经处本作:「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八、在末四十二章中,真宗注本和江北刻经处本均添加如下一段文字:「视大千世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真宗注本作「筏」字)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求」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夜寝,视倒正「者」如六龙舞,视平等「者」如一真地,视兴化「者」如四时木。」(「」内除「门」字为江北刻经处本有,真宗注本所无外,其余均为真宗注本有而江北刻经处本所无者。)
由此可知,《丽藏》本同真宗注本的区别在于文字的增多;而所增多的部分均同江北刻经处本相同。江北刻经处本同前两者的最大差异乃在于增加了许多大乘般若和禅宗的思想。
关于译者和译出年代
本经的译者和译出年代,均同汉明帝夜梦神人、遣使求法有关。这个传说最早见之于汉末的《牟子理惑论》和<四十二章经序>,其余的记载均源出于此二本。由于此二者最早出现,故予以比较,其余关于明帝求法之传说在此不论。
近人对《理惑论》和<经序>的文字作了较多的比较研究后,均认为<经序>文字简略、事实较少,故认为《理惑论》中求法传说为晚出,且源自<经序>。然而,我认为前辈诸论均忽略了一个极为微小的细节:细读两段文字之起首,《理惑论》作「昔孝明皇帝……」,而<经序>作「昔汉孝明皇帝……」即<经序>中多了一个「汉」字。从这个微小的区别中,我们可以断定,《理惑论》实出于东汉未年,因述本朝之事,故称「孝明皇帝」;<经序>或为三国时代问世,故言「昔汉孝明皇帝」,此「序」得之于《理惑论》的启发也完全有可能。
<经序>的晚出并不说明经文的晚出。例如东汉安世高所译的小乘禅法诸经,其序文多为东晋著名高僧道安所作,中国佛经译典序文为译者后时代人所作也绝非少数。况在《理惑论》中三引《四十二章经》经文亦说明《四十二章经》在《理惑论》之前已问世。这里需说明的一点是:中国古代作者引典时随文体所需而将典故化解成自己的语言,并非一成不变地照套原文,故将《理惑论》所引《四十二章经》同现存本皆不符而认为先有另译本存在,是不了解古文体所作的武断判断。
实质上,不论是<经序>,抑或是《理惑论》,其格外引人注目和有价值的地方不在于在明帝时佛法始传中土,因为在汉哀帚时就有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佛经的记载(事见《魏略.西戎传》),到明帝时楚王英即黄老,浮屠并祭,并为沙门、居士设盛馔供养,为此还受到明帝的赞赏(事见《后汉书·楚王英传》)。这说明在汉明帝时,佛教已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已有一批信奉佛法的人。退一步讲,即使明帝于佛法一无所知,做为「通人」的傅毅也已所闻,说明在朝廷内部对佛法也略有所知。
因此,<经序>和《理惑论》中关于永平求法的记载的最大价值在于「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于《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更深的意义在于佛法受到了中国王朝的重视和认可。
问题在于:永平求法是否为史实?此次求法是否携《四十二章经》回朝?鉴于年代的久远,正史亦无载(袁宏《后汉纪》晚出,抄袭<经序>和《理惑论》当为无疑),无法予以详细考证。但我们宁愿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理由如下:首先,中外信使相互往来实为正常现象,明帝时通西域的交通亦未完全断绝;其次,汉代历朝君王都有求道术的传统,而在明帝时做为道术出现的佛法已在社会上,特别是在王公贵族中造成了一定的声势;明帝遣使者至佛法盛行之地考察,亦在情理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理惑论》作于汉末,上距永平仅百余年,又属面对儒、道两家攻击,为佛法辩护之文,不可能不顾历史事实,捏造出如此重大的历史事实而授人以柄。所以,求法传说中即便具体过程,求法人物与事实有出入,但求法之事不可断然予以否定。
至于此次求法是否携带回《四十二章经》梵文本,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西域佛教自传入时始,即基本保持印度佛教的原貌,出现这样一部「撮要引俗」的经文的可能性极小。
对于《四十二章经》的译出年代的合理解释是:本经译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至汉桓帝初年安世高大规模译经之前。理由如下:第一,《理惑论》和<经序>均言求得《四十二章经》,但均未言及译者和译出情况;第二,从楚王英奉佛等记载来看,并未提及佛经,说明当时的佛经或许仍停留在口传阶段;第三,未言译者和翻译情况,而其年代又相距不远,说明此经一则在当时流行甚广,且又早于桓帝时安世高译经,二则此经或为集中了佛教初传之后口传经典和异域僧徒传道诸说汇集整理而成:第四,仅管汉代历朝有追求神仟道术的传统,但在汉初「经学」兴盛的情况下,对于贯之以「经」仍必是慎而又慎的。所以在安世高大量译经之先,必定有一部在社会中得以认可的佛经流通,而以此证明《四十二章经》出于明、桓世之间,还是合乎逻辑的。
至于本经的译者,在《理惑论》和<经序>中尚未提起。至《出三藏记集》卷二始说张骞、秦景等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出此经还洛阳,似乎确定此经系竺摩腾译于月支。《历代三宝纪》引《宝唱录》,以为本经系竺法兰译。至《高僧传》卷一则载蔡愔等求法,于西域遇竺摩腾并竺法兰共归,中途法兰受弟子之请即作逗留,后至洛阳。《传》中先言竺摩腾译《四十二章经》于洛阳,后又言蔡愔等在西域获此经,法兰即为译之。似乎此经译人译地均有二。后人便依《高僧传》卷一题为迦叶摩腾并竺法兰共译。
由此可见,在汉末牟子作《理惑论》时,本经的译者即已属疑问,至后世,其说法中多有矛盾。我认为,《四十二章经》乃是安世高译经之前佛法在东土流行的一个总结,其翻译经历了口传、整理到定本的过程,乃是多人乃至几代人的努力而成。其定本约在明帝至桓帝初年的近一个世纪间形成并流传。《理惑论》和<经序>为强调其出自君王并据之有本,遂借明帝求法和西域获梵本之说,而后世更造出译者,反而处处显得牵强矛盾。
前面已经提出:<经序>实为晚出,至早应在三国时代。那么最早的经文形式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大致上应是《丽藏》本中除去<经序>部分的纯粹四十二段经文。那么,「初序分」和「流通分」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历代三宝纪》云此经前后有二译:一、迦叶摩腾译于白马寺,二、吴支谦译。近代有学者认为现存《四十二章经》即为支译,而后汉古译本已佚,或为支译所替代已久。此论断不确,完全忽视了《丽藏》本和真宗注本(唐怀素手书本)中经文组织结构的不同。
《历代三宝纪》又云,支译较汉译「少异」,且「文义允正,辞句可观」。这里,我们须注意的是,前后两译「少异」,即区别并不是很大,而支译优点在于「文义允正,辞句可观」。我认为支译《四十二章经》可能性不大,一则《四十二章经》本无梵本可依,二则至支谦时,安世高所译小乘经典和支娄迦谶所译初期大乘经典已成规模,译经的选择、格式、语言等日趋成熟,没有必要重译这样一部「撮要引俗」的佛经,而更大的可能性是支谦鉴于本经做为中土第一部译经,而对经文做了修证,而最大的修证即在于用「初序分」替代了此时已随经文一起流行的<经序>,并在经末添加「流通分」,使其在经文组织结构上更加成熟化,并且在经文中加入大乘思想的字句。这或许就是《三宝纪》中所谓「文义允正,文辞可观」的含义所在。「初序分」和「流通分」与全经体例不合、用语不类,至为明显。而支译之后,或许仍有佛门弟子以<经序>为正宗,或有以支谦之修证为正统,遂出现两种经文《丽藏》本和宋真宗注本为代表》并行于世的现象。
《出三藏记集》云本经为《道安录》所不载,遂有学者以为此经为后世汉人所撰,以为晚出伪经。我以为《道安录》所以不载,可能原因有二:其一,道安为历史上著名严谨学者,《四十二章经》经本未现,故不录之;其二,道安亦或以为本经体例与通行佛经不类,故不录之。总之,本经做为中土第一译经的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综上所述,本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译佛经,最初的翻译经历了收集口传经法、整理到翻译的过程,文字翻译的定稿约完成于汉明帝至汉桓帝初年(公元一世纪中后期至二世纪中前期),定稿人不详。后经三国吴支谦做修证,并掺入若干大乘思想。至于近代通行本,则经唐宋禅门人士增添纂改,历历可数,此不赘述(参看隆莲法师《四十二章经》一文)。
关于本经的性质
本经既非中土人士所纂,亦非正统的佛经翻译。若言中土人士所纂,即言此经为早期佛教徒在没有佛经翻译的情况下所创,以此做为有著作的中国佛教史的开端,此说甚谬。若言此经从梵本翻译,据当时西域诸地佛教流传情况,存在这样一部梵本佛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按《历代三宝纪》引《旧录》云:「本是外国经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此《孝经》十八章」,亦难说明此从「外国经抄」译出。因为按我们的考证,本经的原貌是纯四十二段经文,与「外国经抄」体例全然不符。所以这部经只能是据当时外国僧侣讲经说法而加以整理,「撮要引俗」而成的结果。用现代语言来讲,乃是一部「编译」的佛经。正因为是「编译」,方体现出简洁的文字、独特的文体,更突显出小乘佛学的修行纲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十二章经》,日本《大正藏》列入「方等部」,江北刻经处同《八大人觉经》、《佛遗教经》合册称《佛遗教三经》,金陵刻经处依江北刻经处,在目录中将其列入「涅槃部」。而依其性质,实应列入「阿含部」,但又不同于诸阿含别译,因通常的《阿含》别译均为各《阿含》中某卷某品之异译,而此经则为散见于《阿含经》各卷品的集译,且译文较之原文远为简略。本经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译,集中体现了中国翻译的特色,将同《阿含》诸经相对应的冗长重复文字给予简洁、明快的表达,造就出同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相适应的文体,至今读来依然亲切感人。
本经的注释和译文以最接近于汉译原貌的《丽藏》本为底本,除经文中明显的错字、脱文、衍文而外,一般不加校勘。
四十二章经白话文
1出家证果
译文
佛教导说:「辞别亲人,出家修习佛法,这就叫做『沙门』。沙门应当时时遵循二百五十条大戒,以四真谛做为修行的法则。沙门只要坚持精进不懈退,清净修行,最终必得证阿罗汉果。所谓『阿罗汉』,能以神通飞行往来,又能变化形体,凡俗莫测;可以旷久住世,经劫不灭,又能以神通震动天地。较阿罗汉果位次一等级的为阿那含果。所谓『阿那含』,即说获此果位者不再来生欲界,命终将生于色界,上往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在第十九天生,断尽烦恼而得阿罗汉果。其次,为斯陀含果。所谓『斯陀含』,须天上、人间各生一次,方才能得到阿罗汉果。最后,为须陀洹果。所谓『须陀洹』,是指在此果位须七度生死,然后才能断尽烦恼得阿罗汉果。得到圣果位的沙门,爱欲诸漏已经断尽,爱欲已断,就好像人被砍掉四肢,无法再用;断尽爱欲的人,也就不会再生爱欲。」
原典
佛言:「辞亲出家为道,名曰沙门①。常行二百五十戒②,为四真道行③。进志清净,成阿罗汉④。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住寿命,动天地。次为阿那含⑤。阿那含者,寿终魂灵上十九天⑥,于彼得阿罗汉。次为斯陀含⑦。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⑧。次为须陀洹⑨。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得阿罗汉⑩。爱欲断者,譬如四支断,不复用之。」
注释
①沙门:古印度出家修行者的通称。佛教中特指出家修习佛法的男子。又称作比丘,现通称和尚。
②二百五十戒:又称具足戒,出家比丘所应遵循的二百五十条戒律。
③四真道行:即苦、集、灭、道四真谛。
④阿罗汉: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得此果位,不再受生死轮回、业力报应,永入涅槃之地。又证入阿罗汉果之圣者,超出三界,四智已经圆融无碍,已无法可学,故称为无学。
⑤阿那含:小乘修行四果中第三果。得此果位能断尽欲界烦恼,来生将摆脱欲界,受生于色界、无色界。
⑥十九天:指阿那含寿终经色界四禅天之十八天,在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受生为阿罗汉。色界十八天为,初禅天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和无想天、善现天。
⑦斯陀含:小乘修行四果中第二果。
⑧一上……阿罗汉:由于斯陀含思惑尚未断尽,还须在欲界和天界各受生一次,方成阿罗汉,所以说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⑨须陀洹:小乘四果中的初果。即指入见道时,初见四圣谛之理,得无漏清净智慧眼之阶位。
⑩七死……阿罗汉:指须陀洹思惑未除尽,需要七死七生才能断尽烦恼,得阿罗汉果位。所以说七死七生,便得阿罗汉。
2少欲知足
译文
佛教导说:「剃除象徵人生烦恼的须发,才能做沙门,接受佛法。沙门应该舍弃世间凡俗认为赖以生存的多余的财物,仅仅乞求维持自身的物品就足够了;太阳正中时吃顿饭,夜间树下一宿觉,千万莫要贪求更多的了!使人愚痴并受蒙蔽的,正是爱和欲啊!」
原典
佛言:「除须发,为沙门,受道法。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不再矣!使人愚弊者,爱与欲也。」
3十善恶业
译文
佛教导说:「人们因为十件事成为善人,也由于十件事成为恶人。哪十件事呢?其中身体力行的有三,口中所说有四,心理活动有三。身体力行的三件事是:屠杀生灵、偷盗和行奸淫之事;口中所说的四件事是:两舌(挑拨离间)、恶骂(恶语伤人)、妄言(口出狂言)、绮语(华言巧语);心理活动的三件事是:嫉妒、忿怒和愚痴。这十种恶行,都是由于不信奉佛法僧三宝,认邪门外道为真理所致。在家居士坚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丝毫不放松懈退,去除上述十种不善的行为,成就十种善的行为,就能修行证得道果。」
原典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煞①、盗、淫;口四者: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②、痴。不信三尊③,以邪为真。优婆塞④行五事⑤不懈退,至十事必得道也。」
注释
①「煞」,当为「杀」字之误。
②恚:愤怒。
③三尊:即佛、法、僧三宝。
④优婆塞:在家修行之男子。现通称「居士」。
⑤五事:即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灭罪得道
译文
佛教诲说:「有的人有各种过错,却不知道懺悔,立刻停息那纷乱受染的心,罪业就会很快找上门来。这就像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不觉中加深加宽。身上有了恶业而能够知道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过错而从善业,罪业就会日渐消灭,今后定会证得道果。」
原典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止其心,罪来归身。犹水归海,自成深广矣。有恶知非,改过得善,罪日消灭,后会得道也。」
5以善待恶
译文
佛说:「对于那些不怀善意者,我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回应他。如果他再以恶意待我,我仍待之以善。福德之气,常常就表现在这里。而那种由恶意所导致的大灾祸,反而落到那不怀善意的人身上。」
原典
佛言:「人愚吾以为不善,吾以四等慈①护济之。重以恶来者,吾重以善往。福德②之气,常在此也。害气重殃,反在于彼。」
注释
①四等慈:四等,又称四无量心,即以慈、悲、喜、舍四心平等对待众生。
②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
6为恶祸己
译文
有个愚蠢的人听说佛道以慈悲为本怀,对心怀恶意而来的人反待之以善,此人不大相信,便来当面辱骂佛。佛保持沉默而不言语,对他深怀怜愍,认为是愚痴、迷闇和狂妄导致他如此无礼。骂佛的人自感无趣,便停止了辱骂。佛启发性地问他道:「你携带着礼物去送人,对方却不接受你的礼,那么你将这礼物怎么处理呢?」那人回答说:「我只好将它带回。」佛说:「你今天跑来辱骂我,我也不接受你的辱骂,你不是只好自己带着辱骂回去吗?遭受辱骂祸殃的正是你自己啊!作恶和报应就好比是回响和着声音,影子追随物体,永远无法将它们分离开来。人们可千万不能做恶事呀!」
原典
有人闻佛道守大仁慈,以恶来,以善往,故来骂。佛默然不答,愍之痴冥狂愚使然。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实礼如之乎?」曰:「持归。」 「今子骂我,我亦不纳,子自持归,祸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追形,终无免离。惧为恶也!」
7害贤殃身
译文
佛告诫说:「邪恶之人想要伤害贤德之上,就好比蠢人仰天而唾,唾沫星子不会弄污苍天,反而会落得自家满脸满身:又好像是逆风扬土撒人,尘土不会弄脏对方衣服,相反会落到自己身上,迷乱自己的双眼。有贤德的人是不能诋毁的,一意孤行将致杀身之祸。」
原典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坋人,尘不污彼,还坋于身。贤者不毁,祸必灭己也。」
8博施福大
译文
佛教诲说:「致力于佛道的人必须具备博爱的胸怀,以博大哀愍之心施舍与人。最高的德性没有大过施舍的行为的。坚持精进,奉守佛法的人,得到的福报极大。看见他人遵佛法行布施,随缘欢喜赞叹,也会相应地得到福报。」有人问佛:「这样所得到的福报难道不会减少施舍所得到的福报吗?」佛回答说:「这就好比只有一把点燃的火炬,有几百几千的人各自手持火把而来,从那火炬上引火而去,用来煮食饭米、消除黑闇,而那先前的火炬依然如旧,毫无减损。行布施所得到的福报也同那火炬一样不会减少。」
原典
佛言:「夫人为道务博爱,博哀施。德莫大施。守志奉道,其福甚大。覩人施道,助之欢喜,亦得福报。」质曰:「彼福不当减乎?」佛言:「犹若炬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取其火去,热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如之。」
9较量功德
译文
佛教导说:「供养一百个世俗凡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供养一千个善人,不如供养一个持五戒的人;供养一万个持五戒的人,不如供养一个须陀洹;供养百万个须陀洹,不如供养一个斯陀含;供养千万个斯陀含,不如供养一个阿那含;供养一亿个阿那含,不如供养一个阿罗汉;供养十亿个阿罗汉,不如供养一个辟支佛;供养一百亿个辟支佛,不如用佛法的教义,救度自己今生的双亲;以佛法教诲亲人一千亿,不如供养一个佛陀。修习佛法的人,只愿修得作佛,为的是救济众生。供养善人,在施舍福报中属最深重。世俗凡人祭祀天地鬼神,不如孝顺他们的双亲。双亲是凡世中最神圣的。」
原典
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饭一须陀洹;饭须陀洹百万,不如饭一斯陀含;饭斯陀含千万,不如饭一阿那含;饭阿那含一亿,不如饭一阿罗汉;饭阿罗汉十亿,不如饭辟支佛①一人;饭辟支佛百亿,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亲;教亲千亿,不如饭一佛。学愿求佛,欲济众生也。饭善人。福最深重。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
注释
①辟支佛:无师友教诲,因观十二因缘之教而悟佛法之人。通常称做缘觉。
10天下五难
译文
佛说:「天下有五种难以做到的事情,它们分别是:自身贫寒,饥寒交迫,而能布施救济他人难;豪门权贵,恣意放纵,而能舍弃尘累,专心致志于佛道难;知因果报应,当舍生施为,以死殉道难;人不信三宝,生死轮回,得见佛经难;人不修善因,能生逢诸佛出世难。」
原典
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难,得覩佛经难,生值佛世难。」
11得道知命
译文
有个沙门问佛:「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得道而证果?怎样才能知晓自己过去世的命运?」佛陀告诉他:「佛法的真如本性犹如虚空,没有形相可言。即便知道了却不去修证,也丝毫没有益处。重要的是应当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修行。这就好比是人磨铜镜,镜上的污垢磨掉之后,镜上原本就有的明亮便显现出来,人便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沙门修行,断除欲望,志守万法俱空,便能去掉自身污垢,明了佛法真谛所在,知晓自己过去世的命运。」
原典
有沙门问佛:「以何缘得道?奈何知宿命①?」佛言:「道无形,知之无益,要当守志行。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即自见形。断欲守空,即见道真,知宿命矣。」
注释
①宿命:过去世之命运。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
12人生四问
译文
佛教导说:「什么叫做善的行为?只有精进修行佛法,渐成圣果才叫做善的行为。什么东西最大?精进学佛,断灭诸惑得无漏智,志向与佛道相吻合最大。什么是有最大力者?忍辱的人下怀雠怨,能以勇健之力拒强敌,能忍辱的人内心不怀恶意,必将为世人所尊崇。什么样的人心最明亮?除掉内心污垢,灭息一切恶行,犹如白玉清净无暇。天地创生之前,直至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没有他所认识不到的,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所不闻,得到了佛教的最高智慧,这可以说他的心是最明亮的了吧!」
原典
佛言:「何者为善?唯行道善。何者最大?志与道合大。何者多力①?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何者最明?心垢除,恶行灭,内清净无瑕。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未见之萌,得无不知、无不见、无不闻,得一切智②,可谓明乎!」
注释
①多力:能动他法,不为他法所动,有大力者能由自力转一切法。
②一切智:佛教中的最高智慧,能知晓一切佛法。又称「佛智」。
13舍爱得道
译文
佛说:「人如果怀着爱欲之心,就无法明了佛法的光辉、没有办法明辨、见到真理。这就好比是将五彩锦帛投入污浊水中,并用力搅拌,大家虽然靠近浊水边上也看不到自己的影像。浊水就像人已被染污的心,五彩锦帛就好比色、声、香、味、触之五尘,染心与爱欲交错,所以越发浑浊,无法见到佛法的真如本性。如果人们逐渐明了了其中的道理,内心忏悔,并接近深明佛理的有识之上,专心修习佛法,便能除掉自身的污垢,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见到自身的清净本性了。
「心着爱欲,不明了佛法真理的人,又好比铜锅下面架起猛火,锅中开水沸腾,锅上又覆盖着五层厚布。人们即便靠近锅旁,也根本无法看到水中自己的影像。以铜锅作比喻已染外尘、本不清净的心,内盛喻贪、瞋、痴三毒的水,外加喻贪欲、瞋恚、睡眠、浮躁忧恼和多疑的「五盖」覆于其外,更有世俗及外道的猛火催烧,自然见不到佛法的真谛。只有除尽心中所怀的污垢,精进学佛,渐证果位,才能知晓自身的魂灵从何处来,来生又向何处去。这是所有佛国净土的道德所在。」
原典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譬如浊水①以五彩②投其中,致力搅之。众人共临水上,无能覩其影者。爱欲交错,心中为浊故,不见道。水澄秽除,清净无垢,即自见形。
「猛火着釜③下,中水踊跃④,以布覆上⑤。众人照临,亦无覩其影者。心中本有三毒⑥,涌沸在内,五盖⑦覆外,终不见道要。心垢尽,乃知魂灵所从来,生死所趣向,诸佛国土道德所在耳。」
注释
①浊水:喻受染之心。
②五彩:喻色、声、香、味、触等五欲。
③釜:喻染心。
④中水踊跃:喻心中贪、瞋、痴三毒扰乱。
⑤以布覆上:喻人被「五盖」遮蔽,无法得见真理。
⑥三毒:贪、瞋、痴。
⑦五盖:遮蔽清净心性的五种心理和行为:贪欲、瞋恚、睡眠、浮躁忧恼和多疑。
14明来暗灭
译文
佛说:「修持佛法的人,就好比是手握火炬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房屋之中:黑闇立即消失而唯有光明照耀。修习佛法,明了佛法真理的人,愚痴均已灭尽,人的心灵被佛法的真理之光所照明。」
原典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持炬火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犹在。学道见谛,愚痴都灭,得无不见。」
15以道为念
译文
佛告诉众弟子:「我从早到晚思虑什么?思虑佛法;我坐卧住行都做些什么?实践佛法;我同弟子们日常谈些什么?宣讲佛法。我日日夜夜思虑佛法的至高真理,从来没有瞬间的疏忽啊!」
原典
佛言:「吾何念?念道;吾何行?行道;吾何言?言道。吾念谛道,不忽须臾也!」
16恒念无常
译文
佛教诲说:「观察天地,虽然表面上恒久永存,但它仍是有生有灭,终归无常;观察大山江河,要想到它们随时变化,没有常形;观察世间万物,必须想到仅管看起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但都是虚伪假象,随时都会因为因缘的聚散而变化消失。修行佛法的人如果经常以这种诸行无常的态度去思考问题,就能迅速证得道果。」
原典
佛言:「覩天地,念非常;覩山川,念非常;覩万物形体丰炽,念非常①。执心如此,得道疾矣。」
注释
①非常:万法无常,均是因缘造作,假象欺人。非常,即「诸法无常」之意。
17念道行道
译文
佛教导说:「人在一天当中,应当时时思虑佛法,实践佛法,积年累月,便能树立坚固的信念,这样所得的福报是难以估量的。」
原典
佛言:「一日行,常念道、行道,遂得信根①,其福无量。」
注释
①信根:信为入理之根本,根者坚固不动之义;信根是指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智慧。
18四大无我
译文
佛告诫弟子:「要清醒地意识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均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虽然它们各自有其名称,但都仅是假名,从本质上都是空无。那个被称作『我』的东西,也不过是『四大』暂时聚合寄居之地,不会长久。人生不过是场梦幻而已。」
原典
佛言:「孰自念身中四大①,各②自有名,都为无③。吾我者,寄生生亦不久,其事如幻耳。」
注释
①身中四大:四大,指地、水、火、风。身中四大,佛教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均由四大和合而成:地大,地以坚碍为性,如人的骨肉毛发;水大,水以润湿为性,如人身中之血液、精液和唾液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上的暖气;风大,风以动转为性,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动转属之。
②各,原作「名」。随诸本校改。
③都为无:身中四大组成人体各部分,各自有自己的名称,但都是四大因缘和合而成的假象、假名;因缘散尽,身体也随之消失。所以说「都为无」。
19贪名遭祸
译文
佛告诫说:「有的人被情欲牵着鼻子走,进而追求所谓的传世名誉。这就好像是那燃烧的香:大家闻到的是扑鼻的香味,但那香味却是以焚烧毁灭自身为代价才发出的。愚蠢的人贪图世俗的名誉,不遵守佛法的敦义,所谓流传后世的名誉将危害自身的性命。他们后悔的日子在后头呢。」
原典
佛言:「人随情欲求华名,譬如烧香:众人闻其香,然香以熏自烧。愚者贪流俗之名誉,不守道真。华名危己之祸,其悔在后时。」
20财色苦本
译文
佛说:「财物和美色对于人来讲,就像小孩子贪图刀刃上粘着的丁点儿蜂蜜:它吸引人的那点甜味,根本不够一餐的美食,相反倒有被割断舌头的危险。」
原典
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21爱患甚狱苦
译文
佛告诫说:「人们被妻子儿女和宝物田宅牢牢地系缚,这种祸患较之戴镣着铐、投进大牢更为可怕。牢狱之苦,尚有赦免之时;而对妻子儿女、宝物田宅的欲望,明知有被吞进虎口的大祸,却依然心甘情愿地投进去。这样的罪过永无赦免之日。」
原典
佛言:「人系于妻子、宝宅之患,甚于牢狱桎梏锒铛。牢狱有原赦。妻子情欲虽有虎口之祸。己犹甘心投焉。其罪无赦
22色欲障道
译文
佛说:「人世间所有缠缚难解的欲望,没有比追求色欲的欲望更为强烈的了。追求色欲的欲望之大,没有能与之匹敌的了。假如已有色欲缠绕在身,再加上任何其它欲望掺杂,普天之下所有的人们,就根本不可能修行佛法了。」
原典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假其二,普天之民,无能为道者。」
23远离爱欲
译文
佛教导说:「爱欲对于人来讲,就好比是手举火把逆风而行。愚蠢的人舍不得扔掉火把,必定会有烧手的祸患。贪婪、淫欲、怨恨、忿怒、愚痴等毒瘤积聚在人身之中,如果不早早修习佛法,铲除这些祸患,必定会殃及自身。这就好比是愚蠢而又贪婪的人不肯舍弃火把,在逆风中烧到自己的手一样。」
原典
佛言:「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愚者不释炬,必有烧手之患。贪、淫、恚、怒、愚痴之毒处在人身,不早以道除斯祸者,必有危殃。犹愚贪执炬,自烧其手也。」
24天女娆佛
译文
帝释天神想试探佛陀成正觉的心和道行,便将一位美貌绝伦的天女献往佛所。佛对天女说道:「由众多污秽之物聚集而成的臭皮囊,你来这里做什么?欺骗、缠缚凡夫俗子还凑合,却难哄瞒身具六神通的圣贤大德。去吧!我这里没有你的立足之地。」帝释天神由此愈发敬重佛陀,并向佛陀请教佛法的真意所在。佛就为他讲解,帝释天神当下就证得须陀洹果位。
原典
天神①献玉女②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斯俗,难动六通③。去!吾不用尔。」天神踰敬佛,因问道意。佛为解释,即得须陀洹。
注释
①天神:梵天、帝释等一切天界众的总称。此处指帝释天而言。
②玉女:即天女。
③六通:修习禅定所得到的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25无为保身
译文
佛说:「修行佛法的人,就好比圆木在江水之中顺流而下,既不触左岸,也不触右岸,不会被人捞取,也不会被鬼神所阻挠,不会被江中洄流留住,更不会自身腐败。我敢担保此木可以顺利人海。修习佛法的人坚持遵循净戒,不被情欲所迷惑,不被各种邪见外道所欺骗,对佛法的信仰不存疑心,勇猛精进,我保证此人可以证得道果 。」
原典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左触岸,亦不右触岸①,不为人所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其人海矣。人为道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诳,精进无疑。吾保其得道矣。」
注释
①左触岸、右触岸:左右两岸,喻两重障碍:一凡夫爱物,二外道邪见,此亦即断常二见,凡夫计断,外道计常,亦或指有空二见,凡夫情爱之见是执有,外道虚无之见是执空。
26谨慎心意
译文
佛告诫诸位弟子:「千万不要轻易地相信你们自身的意识,你们的意识当中还存在着各种烦恼和邪见,所以最终不可相信。你们千万不要追逐女色,女色为惑乱之根本,所以追逐女色便会招致大祸。等你们断尽烦恼,证得阿罗汉果,方可相信你们自己的意识。」
原典
佛告沙门:「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道,乃可信汝意耳。」
27正观女色。
译文
佛告诫诸弟子:「千万不要顾视女人,如果碰见了女人,也要予以回避,更不可与她们交谈;如果环境所迫,必须同她们交谈的话,必须使自己心行端正,在内心中默默告诫自己:我处在此爱欲横流的污浊世界中,出家修习佛法,应当像那莲华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见到女人,要将老者看做是自己的母亲,年长者当做自己的姐姐,年少者认做是自己的妹妹,年幼者当做自己的女儿,对她们一概以礼待之。如此默默告诫自己之后,如果仍存有非分之想的话,就应当审视思维,观想自己从头到脚,这身体内部能有什么东西,除了盛满秽恶露泄等不净之物外,别无其它。女人也不过是如此。由此便可舍弃心中的非分之想。」
原典
佛告诸沙门:「慎无视女人,若见无视。慎无与言,若与言者,勑心正行,曰:吾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所污。老者以为母,长者以为姊,少者为妹,幼者子敬之以礼。意殊当谛惟:观自头至足,自视内,彼身何有,唯盛恶露诸不净种。以释其意矣。」
28远离欲火
译文
佛说:「修行佛法的人,应当去除情欲,就像草地上燃起大火,枯草已被火焚烧,挡住去路。修行的人见到爱欲,就像枯草遇火,应当尽快远离。」
原典
佛言:「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见火,火来已却道。人见爱欲,必当远之。」
29心寂欲息
译文
佛说:「有个人被情欲所困,不能自止,于是便手持利斧,想断除自己的阴根。我就对他讲:『断除阴根不如断除淫心,心为主宰,如果将主宰控制平息住,其余的也就自然不在话下了。如果淫欲之心不止息,断除阴根又有什么益处?那人不听从我的敦诲,一意孤行地断除阴根,然后很快就死去了。』」佛说:「世俗凡夫经常持有各种颠倒的见解,就像那个愚痴的人一样。」
原典
佛言:「人有患淫情不止,踞斧刃上以自除其阴。佛谓之曰:『若断阴,不如断心。心为功曹①,若止功曹,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斯须即死。』」佛言:「世俗倒见,如斯痴人。」
注释
①功曹:汉代郡守下有功曹史,简称功曹,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除掌人心外,并得与闻一郡的政务。与县令不同。这里的「功曹」为主宰之意。
30心灭意灭
译文
有个淫荡的少女同她的男友约会,到相约的时候,他却没有如期赴约,少女自己后悔,而念一句偈曰:「我想知晓你的根本,意欲却是从思想意识中产生,我不再从意念中思念你,而你就因此等于不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佛陀在游行讲经的路途中听说此事,便对弟子们说:「记住吧!这是流传到俗世间的迦叶佛所作的偈。」
原典
有淫童女与彼男誓,至期不来,而自悔曰:「欲吾知尔本,意以思想生;吾不思想尔,即尔而不生。」佛行道闻之,谓沙门曰:「记之,此迦叶佛①偈,流在俗闲。」
注释
①迦叶佛:古七佛之一。
31不爱忧畏无
译文
佛教导说:「人由于执着于爱欲,而产生烦恼和忧愁;从烦恼和忧愁而产生恐惧。没有爱欲就没有忧愁和烦恼,没有忧愁和烦恼也就没有恐惧。」
原典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畏。无爱即无忧,不忧即无畏。」
32精进得道
译文
佛说:「修行佛法的人,就好像在万名敌众中孤军作战,被铠甲、持兵器,准备上阵厮杀一场。有的人未出战即吓得魂飞魄散,狼狈逃窜;有的人在厮杀中途逃回本营;有的人搏斗死在疆场:更有的人大胜而归,封地赐爵。修行佛法的人如能坚定信念,勇猛向前毫不退却,在凡夫俗子、狂妄愚痴的强大敌众的流言蜚语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将爱欲等诸恶消灭殆尽,就必定能证得正果。」
原典
佛言:「人为道,譬如一人与万人战,被钾操兵,出门欲战。意怯瞻弱,乃自退走;或半道还;或格闘而死;或得大胜,还国高迁。夫人能牢持其心,精锐进行,不惑于流俗狂愚之言者,欲灭恶尽,必得道矣。」
33学道调心
译文
有个沙门深夜挑灯诵读佛经,其声非常悲切,心神俱累,于是就有些后悔,想半途而退。佛陀看到这种情形,便招呼这个沙门来到身边,问他道:「你当年在家的时候,经常做些什么呢?」沙门回答说:「我在家的时候喜欢弹琴。」佛陀就问他:「弹琴时弦要是太松会怎么样呢?」沙门回答说:「琴就弹不响了。」佛陀又问:「如果上得太紧了呢?」沙门答道:「那样的话,琴弦就会被绷断,更谈不上弹出优美的音乐了。」「那么松紧适中又会怎么样呢?」沙门回答说:「就能弹出各种动听的曲调了。」佛陀于是就启发沙门说:「修习佛道与你弹琴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将身心调适到恰当的节奏上,就一定能证得道果。」
原典
有沙门夜诵经甚悲,意有悔疑,欲生思归。佛呼沙门问之:「汝处于家,将何修为?」对曰:「恒弹琴。」佛言:「弦缓何如?」曰:「不鸣矣。」「弦急何如?」曰:「声绝矣。」「急缓得中何如?」「诸音普调①。」佛告沙门:「学道犹然,执心调适,道可得矣。」
注释
①「调」,原本作「悲」,不可解。依南藏本校改。
34垢除行净
译文
佛教导说:「人修习佛法,就好比那铁匠锻铁,在高温中除去铁矿中的杂质,这样必能锻造出好的铁器。修行达到一定的火候,便能去除心中的杂质污垢,再加努力便能证得道果。但修行不可过度,过度便会导致身体疲倦:身体疲倦,便会产生烦恼;烦恼一旦产生,修行的意志便会减退:修行一旦减退,便会增加罪恶的意识和行为原典
佛言:「夫人为道,犹所锻铁。渐深弃去垢①,成器必好。学道以渐深去心垢,精进就道。暴即身疲,身疲即意恼,意恼即行退,行退即修罪。」
注释
①垢:铁中残渣,废渣。
35人生皆苦
译文
佛说:「人修习佛法亦苦,不修习佛法也苦。但惟有后一种苦,使得人们从生到老、从老到病、从病到死充满苦痛,贯穿人生的始终,是一种难以度量的苦。不修佛法的人,由各种烦恼积成罪业,辗转于生死轮回之中,这种苦才是难以述说的啊!」
原典
佛言:「人为道亦苦;不为道亦苦。惟人自生至老,自老至病,自病至死,其苦无量;心恼积罪,生死不息,其苦难说。」
36人有八难
译文
佛感叹道:「人们脱离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轮回而生为人身难;已经得了人身而转女身为男身难;既已得了男身而身体各个器官健全、没有疾病难;身体器官健全、没有疾病的侵扰,却又生在佛法流布的中心国度难;已经生在佛法流布的中心国度,能够供奉、修行佛法也难;既已供佛、修行佛法,而能碰上护佑佛法的昌明君主难;时值有道君主、昌明之世,生在信奉三宝、有德之家难;既已生在信奉三宝有德之家,诚信佛法僧三宝、有聿与佛同世更难。」
原典
佛言:「夫人离三恶道①,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情②完具难;六情已具,生中国③难;既处中国,值奉佛道难;既奉佛道,值有道之君难;﹝既值有道之君,﹞④生菩萨家难;既生菩萨家,以心信三尊、值佛世难。」
注释
①三恶道:六道轮回中之地狱、饿鬼、畜生三道。
②六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
③中国:指佛法流行之中心地区。非指华夏之地。
④「既值有道之君」 ,依意并据明本补。
37人命呼吸间
译文
佛问身边的诸位弟子:「人的寿命有多长的时间?」一个弟子答道:「有数日长。」佛说:「你还没有进入法门。」又问另一位弟子:「你说人的寿命有多长?」这位弟子回答说:「在一顿饭之间。」「你还不算懂得佛法。」又问第三个弟子:「你说,人的寿命有多长时间?」这位弟子回答道:「只在人的一呼一吸之间。」佛称赞道:「说得好啊!你可以说是窥得了佛法的奥秘了。」
原典
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闲?」对曰:「在数日闲。」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闲?」对曰:「在饭食闲。」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闲?」对日:「呼吸之闲。」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
38念戒得道
译文
佛教导说:「我的弟子即便远在我数千里之外,如果时时意念、遵守我的戒法,也必能证得正果。如果弟子们日夜厮守在我身边,而仍意念纷乱,最终也不会证道果。关键在于实践修行。即使随我左右,日夜听我说教,而不实践修之,较之那些离我千里之远,忆念我教法证果的弟子,又怎能比得上人家的万分之一?」
原典
佛言:「弟子去离吾数千里,意念吾戒,必得道;在吾左侧,意在邪,终不得道。其实在行。近而不行,何益万分耶?」
39佛经如蜜
译文
佛说:「人们修习佛法,就好像在吃一钵蜂蜜,中间外边都是甜味:读诵我的经典也是如此,经义使人身心快乐。修行的人如果理解了我的经旨并认真予以遵循,便能迅速证得果位。」
原典
佛言:「人为道,犹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其义皆陕,行者得道矣。」
40恶尽得道
译文
佛教导说:「修习佛法,能够拔掉人心中爱欲的根本,就好比摘高处悬挂的许多珠子:只要心无懈怠,一颗一颗地耐心采摘,终将会有摘完的时候。修行佛法的人只要坚持精进,断尽各种恶习,终将证得正果。」
原典
佛言:「人为道能拔爱欲之根,譬如摘悬珠一一摘之,会有尽时,恶尽得道也。
41直心念道
译文
佛教导说:「沙门们奋力修行的时候,正好像那负重的牛儿行进在深泥水中,尽管疲惫到了极点,仍然不敢左顾右视,只是想尽快向前,逃离深坑,以获得喘息的快乐。沙门应当把情欲之苦看得重于那泥坑,只是一往直前地修行佛法,以仅快逃离出那甚于泥坑的人生苦海。」
原典
佛言:「诸沙门行道,当如牛负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趣欲离泥,以自苏息。沙门视情欲甚于彼泥,直心念道,可免众苦。」
42富贵如幻
译文
佛向世人宣告:「我把世人眼中尊贵的王侯之位看做是尘土间隙,将人们视做财宝的金玉之类看做是破石碎瓦,将华美的服饰看做是破衣烂袄。」
原典
佛言:「吾视诸侯之位如过客,视金玉之宝如砾石,视氈素之好如弊帛。」
源流
佛教之东渐,乃是经过中土及天竺、西域诸国僧人涉冒流沙、跋山淌水才将这一博大精深的教理逐渐介绍、移植、扎根过来的。自此以往,以西域为中介,黄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东方两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传统开始了正面的交锋。那么,其结果将会如何?佛教置于新的文化背景会否患上水上不服症而消声遁迹——抑或,向来注重夷夏之辨的中国传统文化会否患上消化下良症而拒佛陀于千里之外?
所幸的是,两种情形都没有彻底发生;同时,两种情形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作用。从而也就产生了汉魏佛法初传之际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情形。
《四十二章经》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部汉译佛典,便集中体现了佛法初传之际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面貌。
<四十二章经序>虽较经文为晚出,但很好地表现出当时中国各个阶层,包括本土佛教界的佛陀观。在<经序>中,佛教的传入本身就以传统的帝王感梦形式出现,且对佛陀的描述带有明显的两汉之际黄老道术和神仟家者流的痕迹。<经序>言:「佛轻举能飞,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同黄老、神仟家对神仟真人的描述极为类似。同时,在明帝和傅毅的问答中,直呼佛陀为「神」,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佛教也是流行于世的各种道术之一种,而意识下到它是同传统文化全然不同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对于阿罗汉的描述也是如此:「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住寿命,动天地。」在印度佛教中,阿罗汉的本义为杀烦恼贼、受人天供养、脱生死轮回之意,而在《四十二章经》中也成了神仟的一种。
这种视佛法为道术之一的思想,在《四十二章经》中往往直言表现,通篇皆言学佛修行为「为道」、「行道」、「学道」。现今通行本依旧沿用旧语,但绝不会有人再做其初译时那样的理解了。
六道轮回、因果报应本为印度佛教的根本教义。因「诸法无我」,故无报应之主体。而《四十二章经》对六道轮回仅第三十六章言「人离三恶道,得为人难」而外,第十三章言「心垢尽,乃知魂灵所从来。生死所趣向,诸佛国土道德所在耳」。这里的「魂灵」实为中土「灵魂下死」的魂灵,故后言「生死所趣向」。第十七章虽言「无我」,但细考基百,其言则在四大为空,人生短暂如幻。如是,印度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在此成为本土的善恶鬼神报应。此种误解根深蒂固,至梁武帝时终于爆发了旷日持久的神灭、神不灭之争。实质上,当时的梁武帝及其门下均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鬼神观念所辩,只是不自知打着佛法旗号而已。
《四十二章经》一个突出的思想和显著的特徵就是去欲除奢、鼓励梵行。此中特别突出了爱欲之为愚痴之祸根。经首言小乘四果,次言沙门特徵,只因当时汉人尚未有出家者,故未引起社会特大的关注,却被时人看做是达清净无为的有效手段。至若去欲除奢,则须戒律、禅定两行。从《四十二章经》始,汉地始知沙门有二百五十戒,而优婆塞之五戒经中已明言。至东晋道安时,始知戒法不止二百五十条。《四十二章经》的译出,已经为后世戒律的翻译提供了前提条件。至于禅定,《四十二章经》尚无此词,但经文中多处的「行道」、「为道」似禅定之早译。做为佛法修行特征之一的「禅定」在早期予以介绍,恐怕才合乎情理。
仁慈乐施,在《四十二章经》中也是一个重要内容。第二章言:「去世资财,乞求取足」,第六章言:「佛道守大仁慈,以恶来,以善往」,第八章言:「为道务博爱,博哀施。德莫大施。」更有第九章专言行施福报。由此,即有楚王英设优婆塞、沙门之盛馔,汉末笮融每逢浴佛,设酒饭布于路,经数十里,任人就食,足见其施饭规模之大。此为中国饭僧之制的最初流行,由此知在汉代布施功德首在施食。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种施食同黄老、浮屠共祭一样,笮融之布施乃用酒食,是同佛理相违的。
《四十二章经》另一格外引人注目之处是第九章,在比较各种布施福报之后,经言「饭辟支佛百亿,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亲……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矣,二亲最神也。」不独诸《阿含》中无与此相应的文字及思想,而且印度佛教也很少有此类思想内容。更值得注意的是,至江北刻经处本,虽历经增改,后半段文字非但没有消失,反而独成一章(十二尊亲显孝章)。这说明佛经在翻译的初期,不仅受当时黄老、道家的影响,而且受到了传统儒学的影响,并且随历史的前行,这种影响愈益深刻——似乎在佛法初传之日,就已经暗示了中国佛教将走向同儒道合流的道路。
本经注疏甚早,当于唐代宗之前就有,早已亡佚。明显的例证在第五章「吾以四等慈护济之」一句。察《一切经音义》及诸释教辞典,均言慈、悲、喜、舍为「四等」,又称「四无量心」,而无「四等慈」一条,宋真宗注本和各版本均依之。因真宗注本和怀素草书手写本经文相同,书于代宗年间,而「慈」字必为注疏掺入无疑,故言最早的注疏在唐代宗之前就曾有过,只是注疏年代和注疏者以及注疏所用版本均无从考证。
本经注疏者较多,现存的有:《四十二章经御注》一卷,宋真宗皇帝注。《四十二章经注》一卷,明守遂注、了童补注。《四十二章经解》一卷,明智旭著。《四十二章经指南》一卷,明道霈述。《四十二章经疏钞》五卷,清续法述。近人则有丁福保《四十二章经笺注》、宣化上人《四十二章经浅释》等。
此外,还有依汉文转译成别种(国)文字的《四十二章经》: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一七八一年)敕依《明藏》本转译为满、蒙、藏文,连同汉文本合印,称「四体合璧本」。日文译本有山上曹源译《四十二章经》(日本《国译大藏经》经部第十一),高岛宽我译《现代意译四十二章经》(《现代意译佛教圣典丛书》第六)等。一八七一年有英人的译本,一八七八年法国校印了汉、蒙、藏文的《四十二章经》。一九○六年日本人铃木大拙又出版英译本,一九四七年伦敦出版了《四十二章经》同其他两经的合译本。
解说
《四十二章经》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译佛典,从其问世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岁月了,至今依然光彩夺目,而它本身也就成为中国佛教历史发展的见证。
本经的核心思想是去奢除欲,修行得道。修行并非摧残身体、希冀苦行方才得到。释迦牟尼佛正是在历经雪山六年苦行之后,方悟纯粹苦行不能求得根本解脱;况在本经中,佛陀以调琴为喻,指出诵经、修行均须松紧适中,身心调适即可得道。佛法本是向人间的,佛法也只有在人间方可寻到。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所指出的解脱之道,是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人道主义。
做为人道主义的佛法,必须面对整个人类,面对人类的现实和未来。在人类、地球面临各种危机的今天,我们愈发清醒地意识到:人类需要佛法,佛法能够拯救人类。
人欲横流,在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已经成为一切祸害的根源:国家间为财富、土地而战,人们贪婪地聚敛财富,相互间为财富、遗产而明争暗斗,乃至相互残杀、谋杀;爱滋病已经威胁到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凡此种种,都十分需要悲智双运的佛法加以救治。佛祖所处时代,尚不具备将佛法推向世界的条件,这个条件在我们这个世纪具备了。只要我们始终不沦地以大乘精神为指针,用科学的佛法分析人和人类社会,以前辈弘法大师为榜样,未来的世界必定是佛法的世界。
附录
四十二章经序
译文
后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在一夜晚梦见一个前所未见的神人。但见此神人周身金光闪耀,项颈间有光辉环绕,在宫殿前纵意翱翔。
明帝只觉心中适意,对此神人格外向往。次日清晨在殿堂上就迫不及待地向群臣讲述前夜奇妙的梦境,并诏问群臣:「谁能告诉我梦见的是何方神仟?」有位学识渊博、道贯古今的大臣,名叫傅毅,即时向前禀报道:「臣下听说天竺国有位修行得道的神仟,人们称他为『佛』,他的道术很了不得,能轻而易举地飞空翱翔。陛下所梦见的恐怕就是这尊神吧!」
皇上听了傅毅的话,顿时醒悟梦境的含义。随即派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为首的十二人组成的求法团,到当时佛法盛行的大月氏国抄写佛经四十二章,将之藏于皇家书室第十四间中,并在此地修塔建立寺庙。从此以后,佛法开始大为传布,华夏大地寺院林立。边远之地群氓慑于佛法,愿做佛弟子的人数也数不清。由此,国家清平宁泰,一切众生,至此蒙受佛法恩典,依赖佛陀庇护。此种情形,至今承续不绝。
原典
昔汉孝明皇帝①,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
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②傅毅日:「臣闻天竺③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④秦景、博士弟子⑤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⑥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第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立佛寺。远人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称数。国内清宁,含识⑦之类,蒙恩受赖,于今不绝也。
注释:
①汉孝明皇帝:东汉明帝刘庄,公元五十六年至七十五年在位。
②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之人。
③天竺:古印度国。
④羽林中郎将:汉代皇帝的护卫长官。
⑤博士弟子:汉代博士所教授的学生。
⑥大月支国:月支,又名月氏,为古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前元三至四年间遭匈奴攻击,大部分人西迁塞种地区(今西疆西部依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月氏人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
⑦含识:一切具有心灵活动的生物,即通常所说的「有情」。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