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06 20:53:07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整理

修行禅法并不容易,禅法当中隐含着很深的道理,只要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在修行时就会有很大帮助。而且在修禅法时,师兄也需了解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是什么,这样师兄对禅法会有更深的了解。那接下来一起了解了解吧!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是什么

一、以五位君臣和五相偈为核心的偏正回互说

曹山发展并完善了由洞山开创的曹洞宗理论,他著有《五位君臣旨诀》、《解释洞山五位显诀》、《注释洞山五位颂》等,“排五位以铨量区域,无不尽其分齐”,使五位之说更加系统。

曹山指出,虽言五位,其实以三位为本,一者色界,为事,为用,二者空界,为理,为体,三者兼带,理事双融,体用无滞,君臣道合,最妙最玄。三者既有分别,又无分别。从境界来论,兼带最高,空界其次,色界最低,然而虽然空界高于色界,臣从于君,子顺于父,却不能重体轻用,有理无事,若有空无色,有体无用,则落顽空,反成陷堕。故对于理事、体用、本末、空色,既不可昧其分别,又不可执其尊卑,迷其分殊则父子不分,宾主不辨,执其尊卑则有取有舍,陷于边见。故兼带最是难得,先德推尊,上贤莫识,欲得兼带,须不昧因果,不落有无。

曹洞宗从有分别到无分别,不昧两边,不立两边,与中观派从性空、假有到中道实相的理论相应,但中观派的性空是说自性空,并非实有空界,而且是从否定意义上立说,而曹洞宗则以本来无物为空界,是从肯定方面立论。曹山认为,己宗的宗要是直显真际,不落顽空。妙明之体,尽而非尽,无而非无,虽然无形无象,无思无为,却是不可毁伤,不得触犯,譬如君王,虽不离宫门,玉殿苔生,不治事,不受礼,却不敢不朝,有违则斩。力用是有,不离因缘,却又不借外缘,借亦不得,逢而不借,故有而不执,有而不执,故有而非有。不欲犯中,故不犯虚玄,回互旁参,虽非无语,却不得犯讳,不可说破,凡有所说,皆是回互,故有句而无句,有说而非说。潜行密用,如愚如鲁,修行为本分事,须脚踏实地,深深海底行,不可虚浮,不必外眩,但自潜修即得。无身有事,即体无用有,体无即空界,本来无物,五蕴非有,用有即色界,有修有证,有位有功,体性空寂,而有弘法利生之用,此乃正理,若舍凡取圣,沉空守寂,直是好无,非但无身,亦言无事,以为如此方可悟道,其实转入顽空,陷于始终。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是什么

二、以三种堕说明执于分别之害

曹洞宗一方面强调分别说,注重宾主、偏正,反对无原则的盲目尚同的所谓平等,一方面又主张无分别,反对执著于宾主、偏正之说而而落于分别二见。故而曹山又立三种堕。

所谓类堕,指发初心者,发初心,即《起信论》所说之始觉,虽觉非觉,悟同未悟,知凡俗之可厌,明圣位之可期,故舍凡执圣,二见炽盛,有等级类别之心,故堕于类见,本意莲台宝座,反成披毛带角。故厌凡求圣是初发心者易生之病,此种人执著于凡圣异类的差别,故分别心重,欲求圣位,反生陷堕,落入畜生一道。

所谓随堕,指发初心,得始觉,了悟自性非干六尘,故回光返照自身,摈却六尘外境,从而心神安宁,修证悟道,然得悟成功之后,却不能了却六尘等事,随之则昧理,任之则碍物,故外道六师即六尘为汝之师,彼有所堕,汝即随堕。随堕是说发初心者由离世独修而悟道,但悟道之后,唯知净法,不解染法,只知体,不解用,故一入尘世,便被外境六尘所染,随之而堕。此虽胜于初心,却仍然未得大悟,只是小乘独觉而已,故于声色等事不能了断。

所谓尊贵堕,指明了自性,悟得自家主人公,于是自尊自贵,不出门户,不涉外境,不受食,不取物,不知食者为本分事。此食其实是正命食,虽是就六根门头见闻觉知,却不受染污,将此见闻觉知为堕,以为其与向前均同,不知己事一明,万法皆从,山河大地总成净境,见闻觉知无非妙用,故欲免染堕,反生净障,落尊贵堕。尊贵堕自尊自重,本分事尚不取,何况他事,故一尘不染,高于独觉及初心。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是什么

以上就是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师兄有帮助。关于曹山本寂禅师,师兄可以多去了解有关他的内容,这样对他会有更多的认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