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论唯识学的修行次第与内容── 一个时代主题的回应

发布时间:2023-02-25 14:09:02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2001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

  论唯识学的修行次第与内容

  ── 一个时代主题的回应

  魏德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提要

  修行问题可能是当代汉传佛教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而次第与圆融的关系问题尤为突出。就中国佛教的发展看,明代以后,禅宗和净土成为主流,但汉传佛教的修行次第反而渐行模糊,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廿世纪佛教在中国社会的边缘化。从世界佛教的发展看,廿世纪佛教在欧美有急速的扩张,但最为博大精深的汉传佛教影响反而最小,落后于藏传和南传,这也与当代汉传佛教在修行上的次第不明有密切关系。本文专从唯识学的修行理论入手,彰显唯识学的唯识五位学说所拥有的严格的修行次第,同时对于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和究竟位的内容予以详细的解析,最后在唯识与禅的比较中,说明唯识学修行理论的独特价值。本文认为,就廿一世纪的中国佛教而言,唯识学的修行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唯识五位的修行学说既有严格的次第,又有丰富的内容,结合时代需要,对这一理论予以总结、提炼,对于汉传佛教的现代开展十分必要。充分发挥唯识学说重视理论思维的长处,并使其与禅宗、净土宗的修行学说紧密结合,应当是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一条思路。这无论对于中国佛教在本土的发展还是其全球化进程,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目次

  一、引言

  二、唯识五位

  三、预备阶段

  四、修证阶段

  五、结语

  关键词:唯识五位修行次第渐修顿悟

  一、引言

  在汉传佛教面临的时代挑战中,实证实修可能是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从世界范围内看,佛教是现代化进程中发展最快的传统宗教之一,表现出很强的时代适应性。但在这样过程中,汉传佛教的表现很不尽如人意。在欧美,最有影响的是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中国,汉传佛教极度的社会边缘化。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汉传佛教的修行,进一步说,就是修行次第的模糊与混沌。在这个科学精神弥漫的时代,明晰的修行次第对任何教派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汉传佛教是否没有系统的修行次第理论呢?回答是否定的。作为一份丰厚的宗教文化遗产,汉传佛教的修行理论需要我们作出适应时代的提炼。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唯识学的修行理论,希望能以此展示中国佛教对修行次第的重视,以及次第与圆顿的关系。

  二、唯识五位

  唯识学解脱论点核心就是转识成智,转舍烦恼障证得涅槃,转舍所知障证得菩提。菩提是正觉,涅槃是解脱。菩提是能证之智,涅槃是所证之果。证得菩提涅槃,即得法身成佛。

  那么,如何才能转识成智呢?在唯识学中,这叫悟入唯识,共分五个阶段,称作唯识五位。五位依次是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和究竟位。《成唯识论》说“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

  唯识五位又被分作五十二个阶段,叫做菩萨五十二阶,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和等觉菩萨、妙觉菩萨。

  唯识修行是次第与圆顿的统一。五十二阶是唯识修行的次第,究竟位是唯识修行的结果。觉悟的前提是严格有序的修行,修行的目标所终级的觉悟。

  三、预备阶段

  由低级到高级,唯识学将修行划分为五个阶位。其中资粮位是唯识修道的初位,是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的准备阶段。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和十回向。

  《成唯识论》卷九描述资粮位的特征是:“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也就是说,它还没有形成把握唯识实性的意识,对于能取与所取的现行,虽然已能断除,但其种子依旧潜伏未除。

  (一)十信

  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依诸经典所举,其名称与顺序略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所列之十种,即:

  1、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

  2、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3、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

  4、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

  5、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

  6、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

  7、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着名相。

  8、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

  9、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

  10、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二)十住

  十住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

  1、初发心住:又作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发意住,谓上进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发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习古佛之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

  2、治地住:又作阿阇浮菩萨法住、持地住,谓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盖以初发之妙心,履治为地,故称之。

  3、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萨法住、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

  4、生贵住:又作阇摩期菩萨法住,谓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

  5、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

  6、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萨法住、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

  7、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萨法住、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

  8、童真住:又作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谓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灵相乃一时具足。

  9、法王子住:又作渝罗阇菩萨法住、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之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此法王子住则相形具足,于焉出胎;犹如从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绍隆佛位。

  10、灌顶住:又作阿惟颜菩萨法住、补处住,谓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为之灌顶;犹如刹帝利王子之受权灌顶。已至灌顶住之菩萨即具有三别相:(1)度众生,谓堪能修行,成就十种智,而能度众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萨亦不能测量其境界。(3)广学十种智,了知一切法。

  (三)十行

  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

  1、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2、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3、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4、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

  5、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6、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着,而亦不舍教化众生。

  7、无着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着。

  8、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9、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10、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修十行之目的有四:(一)厌有为。(二)求菩提、满佛德。(三)欲于现在、未来世中救度众生。(四)求实际、证法如。以是故修诸行。

  (四)十回向

  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指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

  2、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

  3、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着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

  4、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利益。

  5、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即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8、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

  9、无缚无着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着,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

  10、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

  四、修证阶段

  修证阶段包括加行、通达、修习和究竟等四个阶位。

  (一)加行位

  加行位,指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欢喜地),住真如位,称为加行位。即于资粮位所积集之善,更进一步为得无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此位能达“无二我”而“有二无我”之境界,然心中仍变带“如相”现前,故仍非实住之唯识境界,称为大乘顺抉择分。

  《成唯识论》说加行位的特征是:“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修加行位的方法是,通过修四寻思观与四如实智观,得暖、顶、忍、世第一四善根。

  1、四寻思观

  四寻思观,“四如实智”之对称。乃以万法唯识之观点,观察名、义、自性、差别等四法为假有实无之观法。据《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所举,即:

  一)名寻思。名,能诠之义;指色、受等诸法之名。谓菩萨于名唯见名,故称名寻思。

  二)义寻思。义,指依名而诠,为所诠之体事。谓菩萨于事唯见事,故称事寻思。

  三)自性假立寻思。自性,指色、受等各自之体性。谓菩萨于自性假立唯见自性假立,故有此称。

  四)差别假立寻思。差别,指色、受等诸法之相用。谓菩萨于差别假立唯见差别假立,故有此称。

  盖此四法所取之境与能取之识,皆由一己之内心所变,假有不实,故菩萨于加行位先起四寻思观,而予以伏除;此即四善根位中之暖、顶二位所修,由此而悟入依他起性。

  2、四如实智

  四如实智,指于加行位中,由名、事、自性、差别等四寻思观所引发之四种正智。又作四知、四如实知、四如实遍智。

  1)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菩萨如实了知诸法之名言,乃随世间施设,此系为令世间起想、起见、起言说之故;若不立此假名,则无有想,亦无有能起之执,若无有执,则无言说。能如是如实了知之智,称为名寻思所引如实智。

  2)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观见一切色等想事,乃离言说,寂灭不可得者。能如是了知之智,称为事寻思所引如实智。

  3)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如实通达诸法之自性为假非实,其性不可得,如影像水月,乃相似显现而非彼体。能如实了知最甚深义所行境界之智,称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4)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指能引发差别假立寻思作用之如实智;即如实了知诸法差别之可言说性、离言说性。由胜义谛而言,无色等之诸法差别;由世俗谛而言,则有色等之诸法差别。故知真、俗乃相依不二者。能如是如实了知此真俗相依不二之义,称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成唯识论》说:“四寻思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如实遍知此四离识及识非有,名如实智。”

  3、四加行位

  1)在暖位,可以修明得定,寻求思察认识之对象,即名、义、自性、差别等四种为空无。

  2)在顶位,修明增定,以更进一层之观智作观。

  3)在忍位,修印顺定。

  4)在世第一法位,修无间定,确认决定所认识之对象及能观之识皆为空无,即为如实智观。

  (二)通达位

  通达位又作见道位。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称通达位。即证得初无漏智,并体得真如理之位。此系修行第一大劫之成熟阶段,相当于初地之入心,故又称见道位。

  《成唯识论》说:“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三)修习位

  修习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复修习根本智,故称修习位。即于通达位证得真如理,再反覆修习之位。其特征是:“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长养佛智。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

  (一)欢喜地,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二)离垢地,又作无垢地、净地。(三)发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五)难胜地,又作极难胜地。(六)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七)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十)法云地,又作法雨地。

  十地之各地有入、住、出三心;入而未安住时为入心,久止其位之盛时为住心,近终入次位时为出心。

  如何证得二种转依?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证得。

\

  《成唯识论》卷九谓,此十地依次修习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十胜行),依之各除异生性障、邪行障、闇钝障、微细烦恼现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现行障、细相现行障、无相中作加行障、利他门中不欲行障、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等十重障;各获证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等所依真如。依此转烦恼、所知二障,而得菩提、涅槃之果。

  (四)究竟位

  究竟位指妙觉佛证此果位,最极清净,更无有上,故称究竟位,即指佛果之位。“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成唯识论》说:

  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及能安乐一切有情,故二转依俱名安乐。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

  五、结语

  唯识学的修行理论对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认为,唯识宗在中国是短命的一个宗派,但唯识修行的基本义理,实际上渗透到唐以后中国佛教的每个宗派当中。一些与唯识宗表面上十分不同的宗派,比如禅宗,都吸收了唯识修行的精华。

  自六祖惠能开始,禅宗的付法经典发生了变化,改为《金刚经》,思想上由渐悟一跃而为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与以前有了较大的差距。而惠能倡导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道风,表面上与唯识学的繁琐论证恰成水火。惠能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人称不识字。但是,翻开他的天才式的语录《坛经》,我们赫然发现这样的文句: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性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如上转八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这是唯识学着名的转识成智说,唯识学对禅宗的影响由此可见一般。

  通过了解唯识学的修行理论,我们可以看到成佛需要长期的艰苦修行,没有捷径。禅宗的顿悟,也是建立在累世修行的基础上。当代学佛者常常有急功近利的倾向,最关心如何迅速成佛,以至不停地在不同的宗派间犹疑。印顺长老的语录或许是一副良药。他说:

  世间,有限的一生,本就是不了了之的。本着精卫衔石的精神,做到那里,那里就是完成,又何必瞻前顾后呢!

  参考书目

  玄奘:《成唯识论》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

  印顺:《华雨集》5

  佛光山:《佛光大辞典》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