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这段文是在解释《观无量寿经》的。《观无量寿经》“显义”是在谈定善跟散善,“隐义”是在谈执持名号,所以善导大师就说:此经(“此经”就是《观无量寿经》)定善、散善的经文中,都旨在标出专念名号必定往生。
定善文中,哪一段文标示念佛往生呢?“定”就是十三种定观,十三种定观最明显的在第九种观,第九观说阿弥陀佛的光明: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所以,十三种定观文中,也谈到念佛。
这里“念佛众生”的“念佛”,是心中观想的念佛,还是口中称名的念佛呢?如果从《观无量寿经》最后流通文,释迦牟尼佛殷勤恳切地要阿难尊者弘传下去的那段经文来看,就是称名念佛。也就是: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也就是“持佛名”,不是“观佛像”。
所以说,十三种定观也谈到称名念佛必定往生。
那么,散善就是九品,九品之中有哪段经文在谈称名念佛呢?在下三品,也就是说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都谈到称名念佛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善导大师就说:《观无量寿经》不管定善也好、散善也好,虽然说到十三种定观,说到三福九品,但目的在于导归“专念名号得生”,也可以说旨在标举“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不是在标举十三种定观,也不是在标举三福九品。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费那么多的时间、讲那么长的经文,来介绍十三种定观和三福九品呢?目的在何处?目的就在“唯标专念名号得生”,目的就是导引修定善、修散善的众生归入专称名号。也就是导引圣道法门的修行者,归投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
这段法语是善导大师引用净土三经来说明诸善万行不能跟念佛相比(虽然只是引用净土三经,其实涵盖了一切世界、十方诸佛,以及所有的经典、法门。也就是不仅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在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当中,念佛都是诸善万行所无法相比的。为什么?因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大愿,是在考察了十方一切世界之后,经过五劫思惟所发超越十方诸佛的大愿,当中独独选取念佛为往生的方法,而诸行是选舍的)。由此也可以知道,这三部经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三部经都在说一件事情:只要念佛,必定往生。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