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所教化之法门,各适机宜,有契上根,有契中根,有契下根,随其根性,各适其适;唯净土宗之念佛法门,接引众生,不尚一格,乃是三根普被,万类均沾,不论僧俗智愚、男女贵贱、家庭寺院、动静闲忙,不分种族,皆可学习,只要自己能一心念佛,执持名号,无不达到由念佛而成佛的目的。
有人说:念佛法门只适合愚夫愚妇修学,不适合知识阶层修学。这是不理解念佛真义的人,把念佛法门低估了!他们将所谓的知识阶层看得太高贵而把愚夫愚妇看得太低贱了!
属于知识阶层人物的大论师、大学者修习念佛法门的,撇开中国净土宗的十三代祖师不算,如西天的文殊、普贤、势至、天亲、马鸣、龙树等诸大师,皆为智德高明的知识份子,他们都是提倡念佛,归宗净土的。
如文殊有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烦恼,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势至圆通章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华严普贤菩萨,在善财童子遍参诸善知识证悟后,为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并令善财及华藏海众,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圆满佛果。
天亲菩萨撰往生论,开示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门,劝修成就,得生安乐国,见彼阿弥陀。
龙树十住毗婆沙论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马鸣大乘起信论说:“最胜方便,专意念佛,即得往生,终无退转。”
足见念佛法门,不专是属于愚夫愚妇的。
有人说:念佛是老年人的事,青年不必学得太早。意思是老年的人,快要离开这个世界,应该及早念佛,将来才可往生西方;年轻人则不必学念佛,早生净土。
谁能预料,世事无常,寿夭不定,大限之期,不论年老年少,一样要去。老的固然要去,少的也一样要去,或甚至死得比老的还要早一点。所谓:“莫谓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昔贤诗云:“奉劝诸贤及早修,光阴如箭去难留,寒来暑往催人老,不觉青年白了头!”
有一个叫做“诿过阎王”的故事,十分有趣。
其内容是说昔有一个老人死后被阎王召去审判。因老人在生多作恶事,不修善行,所以阎王就咬牙切齿地呵责他:“为人在世应多修善,为何你却作恶多端?”
老人硬嘴反诘阎王,怪阎王为何不先写信通知他止恶行善,使他好做个准备。阎王谓早已写四封信通知他了。老人问是哪四封信?
阎王说:“有一日你吃饭时,自觉牙齿摇动,有这回事吗?”
老人答:“有。”
阎王谓这是第一封信。接著,阎王又说:“又有一日,你对著镜子,发现头发忽有斑白,这是第二封信。你有没有收到呢?”
老人点了点头。
阎王扫了老人一眼,又继续说道:“接著我又送了两封信给你:几年后的某一天,你发觉面有绉纹,这就是第三封信。最后,你自觉头痛晕倒,那是第四封信,通知你死讯快到了,你自执迷,不肯检点,反诿过于我,怪我没有寄信给你!”
老人至此无言以对。当时旁边跪审的一个年轻小鬼,忽对阎王提出抗议:“他不理会你那四封信,年老而死,被你呵责,尚有道理,而我则年纪轻轻就死了,为何你不来信先通知我呢?”
阎王道:“我也寄过四封信通知你:一次你从单车上跌倒,一次你从马上跌下,一次你在花园打球晕去,一次你游泳溺水昏迷。四次的讯息,都是警告你虽年轻,也会死亡的,你不醒觉,却来怪我!”
小鬼听了,哑口无言,深悔来不及修善,已赴黄泉。现在各人自己省察,究竟寄来几封信了?赶快修行,莫待老来,被阎王呵责,悔之晚矣。
有人说:念佛是你们闲人的事情,我们工作忙的人,哪有工夫来念佛?
这也是推托之词,不足为不念佛的理由,真正有心念佛的人,行住坐卧,什么时候都可以念佛,身手虽因工作忙,而口却是空著无事,为何不可念佛呢?
唐代大诗人白乐天,年到古稀,始悟念佛的好处;作诗云:“我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身眼,一句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使忙似箭,不废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又怎么生,不达复如何?日暮而途远,此生已蹉跎,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古德也有用心良苦,咏成行卧二诗,勉人念佛。诗云: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可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离娑婆。旁花随柳休回顾,临水登山莫放过!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
“卧时念佛莫闻声,鼻息之中好系名。一枕清风秋万里,半床明月夜三更。无如尘累心难断,唯有莲花梦见成,睡眼朦胧诸佛现,觉来追记尚分明。”
如梦中忘记念佛,醒时叩头流血,生大惭愧,如此精进,佛无不成。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