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四书概要(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一起来学习儒家的「四书」。四书在儒家乃至在我们整个国学当中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今天开始学习这部宝典,从中去领会中国文化的精华。今天第一讲,我们先给大家分享四书的概要。这是末学茂森读四书非常粗浅的一点体会,这个体会,当然不敢有自己的意思,都是将古圣先贤他们的智慧做一次汇集,向大家报告。我们讲四书的概要,采用天台家分析经典的方法,所谓五重玄义,也就是从五个方面来分析这部经典。这五方面在名称上讲,是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和判教。释名就是解释本经的题目;辨体就是辨明本经所依据的原理,这个体就是讲理体,是依什么原理来讲的;明宗,宗是指修学的方法,我们读这部经,要明了如何去修学,重在去力行,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当中;第四是论用,论用这个用就是用处,也就是说我们学这部经到底有什么用处,得到什么利益;第五个是判教,就是判定教学的课程,四书在整个儒家教学当中它是什么样的一个地位,这是属于判教。我们依照这五个方面来分析、来学习。
第一讲「释名」,就是解释这部典籍的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四书两个字,我们简单的对四书做一个介绍。四书,这是儒家的经典,它是由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汇编的。当时,《论语》、《孟子》已经做为单行本流通很广,但是,「大学」、「中庸」还没有单独成书。朱熹在《礼记》里面选取了「大学」和「中庸」这两篇文章,跟《论语》和《孟子》合起来,就称为「四书」。最开始这四书也叫「四子书」,或者简称「四子」。为什么?因为这四部书,它是出自于儒家四位代表人物之手。《大学》是曾参所作,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子;《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子孔伋所作;《论语》是记录孔子的言行的,都是孔子的弟子们或者是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孟子》是孟子的门人记录、由孟子自己进行删订成为《孟子》这部书。所以这四个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曾子、子思子,他们这四部著作合起来就叫做「四子书」。四书在朱熹之后各个朝代元、明、清都列为科举的考试范围,所以它有非常独特的地位。甚至在宋朝以后,四书已经超过了五经的影响力。所以,有人把四书跟西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四书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这部书对中国人人格心理塑造、影响深刻程度来讲,四书完全可以跟西方的《圣经》媲美了。
四书研读要有次序。朱熹朱夫子本人他认为,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也就是说,先要读《大学》,《大学》为我们定出学习圣贤之道的规模,里面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第二是要读《论语》,《论语》是孔子的言行,这是定其根本,把圣贤的根基奠定下来;然后再读《孟子》,《孟子》是发挥圣贤之道;最后读《中庸》,《中庸》讲的理性,这是古人之微妙处。这种读法确实是很科学的,由浅及深。我们这次的研讨,也就按照朱子所定的这种次序,先学《大学》,再来学《论语》,而后《孟子》,最后来研学《中庸》。当然现在也有很多版本,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次序,这主要因为《中庸》比较短,提到《论语》之前,这也是为了出版的方便。
四书里面,《大学》和《中庸》,朱子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倡了,就是朱夫子私淑的老师「二程」,程颢、程颐两兄弟。朱夫子是跟二程的三传弟子来学习的,虽然没有见过二程,但是是他的私淑弟子。二程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所谓「初学入德之门」关键的一部典籍,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而《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谓「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孟子是跟子思学习的。这是一个传一个,夫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所以这四部书,可以说是孔门师徒四代所作。《论语》和《孟子》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可以说完整的表达出来了,通过孔子、孟子和他们的学生的言论来表达,就像表演一样,把圣贤之道表演出来。这部典籍四书,它的体例,我们师长讲过,很像佛经的《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里面,你看它的体例,有讲详细的理论,有周详的方法,最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带表演。四书,它的体例很相似,《中庸》就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孟子》是表演。朱夫子早年有研读过佛经,对佛法也是相当的明了,是不是他受到了《华严经》的启发?这个很有可能。
朱熹朱夫子本人,不仅结集了四书,而且对四书做了注释。他这一生对四书的批注是用了最多的心力,用了四十多年的功夫。他对《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对《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他引用了前人很多的批注,所以称为《集注》,当然也有他本人的看法。所以这四书的批注合起来叫《四书章句集注》,既是融汇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一般儒家把朱夫子的批注做为四书最好的批注。
我们也简单的介绍一下朱熹朱夫子本人。朱熹,他在南宋时期可以说是我国最伟大的一位学者之一。他字符晦,又字仲晦,号晦庵,他有很多号,也号晦翁,到晚年号遁翁等等。他的祖籍是徽州婺源,就是现在江西的婺源。他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也就是公元一一三0年,出生在福建的现在的尤溪。他在宋宁宗庆元六年,也是公元一二00年逝世。逝世之后,他被封谥号是「文」,所以世人也尊称他是「朱文公」,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早年他有学佛,也有学道,而且对佛和道有浓厚的兴趣。在他十八岁那年参加考试,乡试,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对人说,我这一生所见到的人当中,唯有他所著的这个文章可以是做为朝廷的重要参考,这个人不是普通人。朱熹在十八岁就考上进士,他常常跟佛家的禅师来求教。当时,他是向道谦禅师学习。朱熹考上进士之后,也做过一下官,做官的时间不长。到他三十一岁的时候,在一次上任途中,就拜见了程颐的三传弟子,叫李侗,拜他为师,从此就专心的跟他学儒,最后也成为二程之后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当然后来因为接受了二程的学说,也有排佛的思想,对于佛家、对于道家都有排斥的这些言论。这是由于师承里面有这种狭隘之见,有这种门户之见,受到了这种影响。
当朱子晚年他遇到了不幸。他在朝廷有一位支持者叫赵汝愚,这位赵先生他本来是宰相,可是受到韩侂胄排挤,最后被罢了相位。这位韩某在朝廷当时是盛极一时,因为朱熹曾经参与了赵汝愚攻击这位韩某,所以韩某怀恨在心,等他当权之后,就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而且要把朱熹打倒。这种运动大概有点像「文化大革命」,把整个理学都要除毁。而且当时又有一位监察御史叫做沈继祖,趁这个时候落井下石,诬陷朱夫子勾引两个尼姑做自己的妾,指控了朱熹十大罪状,上书请皇帝问斩;当时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捕。由于这种事件,理学一下子就威风扫地,朝廷斥之为伪学,朱熹也被斥之为伪师、伪君子,他的学生被斥为伪徒,整个就像文化大革命一样。一直到后来,在宋宁宗的时候还下诏,凡是举荐官僚,一律不可以取伪学之士,就是跟朱熹学过的受到朱熹学说影响的人统统不能任用。这是在朱子逝世之前五年发生的事情。朱熹后来躲到了福建的武夷山建阳这个地方,在公元一二00年的时候,农历三月初九,他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
他在晚年,有记载说他居住在小竹轩中,常常也读佛经。他曾经写过一首叫做「斋居诵经诗」,这诗里表现出他对佛法重新的认识。头两句诗文是这么说的,「端居独无事,聊披释氏书。暂息尘累牵,超然与道俱」。这是讲他不得意,独居在家中,没事的时候又拿出佛经来看看,释氏书就是指释迦牟尼佛的书,把佛经拿出来读一读,就有所醒悟,把这个尘劳都放下,超然与道俱,大概那个时候也看破了沧桑。从这里我们也看到,朱熹对佛法,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排斥,他对于自己过去辟佛大概也有忏悔。所以世出世间不外乎因果二字,朱夫子也写过不少诬蔑佛法的这些著作,结果到晚年,你看也被人诬蔑,这都是给我们示现。
我们这次研读四书,主要要参考两部典籍,第一部就是朱夫子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在世间法上来讲,这部批注是相当的好;第二部是《四书蕅益解》,这是佛法里面净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师对四书的一个批注,为我们开示出世的光明,可以说圆融了儒佛的知见,把宇宙人生的真相为我们和盘托出,弥补了朱夫子的批注之不足。所以我们主要参考这两部典籍,当然也会参考其它各家的一些批注。朱夫子的《四书章句集注》是朱子穷其一生所作的,用的功力很深,在四十多年当中,不断的修改,改犹未了,一直到临终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o诚意章》,真是做到了「毕力钻研,死而后已」,这是给我们做出一个苦学不辍的好榜样。这部《集注》的特点是以洗练的文字逐句的来解释四书的难点、要点,它的方法是先注音,再解释典故、人物,包括一些难字难句,然后再解释它的义理。这部批注基本上是以训诂为主,训诂就是解释文字。朱子的学生李性传说这本书是「训释最精」,就是在解释文字方面这部书是最好的。
因此我们依赖这部书主要是解释文字。但是朱夫子对义理的开解,确实受他自己个人思想境界之所限,未必能够处处圆满,而且甚至有一些排斥道家、佛法的门户之见,这种就不可取了。其实儒佛在义理上是相通的,如果说毁佛正法来凸显儒家,这完全是南辕北辙。佛法让人悟明本人的本来佛性,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明德,让我们深信因果轮回,劝善惩恶,使君子得以有所振作,努力行善,使小人也有所忌惮,不敢为恶。所以佛教和儒教相辅相成,如果佛教衰败,儒教也不会有好。儒释道三家都是我们国学当中的主流文化,中国文化的精华。这文化受到了毁灭,就是天下大乱。所以我们对朱夫子这种门户之见不足以采纳。在义理的发挥上,我们这次研习最重要是依赖蕅益大师《四书解》。
在清朝,雍正皇帝曾经写过一篇「上谕」。这位皇帝确实是有学问,对儒释道三家都能贯通,所以「上谕」当中他这样写到,「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雍正皇帝他说,儒释道三教目的都是为了觉悟众生,让四海之民得以能够觉悟,所谓明其明德。所以他们所说的理都是同出于一个源头,而所教授的方法可以并行而不悖,互相不会违背,不会矛盾。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矛盾,甚至会依据自己的派别去攻击其它的派别?就是因为不能豁然贯通,没通。就像人的手,这三支手指表示儒释道三教,如果你在这手指上看,儒不是佛,佛不是道,可是你从这手指往下,贯通到掌心就通了,原来是一体。只有没通达的人才会相互的去对立,甚至互相诋毁。这就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觉悟不同,所以知见也就不一样。当时朱夫子时代正是如此。慕道者,这是学道的(学道家的)说佛不如道之尊,道是最尊贵的;学佛的人又反唇相讥,说道不如佛之大,佛法是广大无边,你这道家不够,互相诋毁;那儒家又说佛和道,这二氏就是老子和释迦牟尼佛,二氏都不如儒,把他们斥为异端。实际上,都是没有真正体会到三教的真实意,而自己又怀挟私心,争名闻利养,立自己的门户,互相纷争角斗,争胜,这就是出现不和谐了。
雍正皇帝在这里他说到,「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雍正皇帝他真的贯通,他摆平了。他说三教这学说要摆平它,要贯通你才能得其平。心平则气和,心一平了就能和谐,平了之后你就能够认识到三教平等。在外表上来看,三教可能有形式上的区别,它的语言、它的文字,它的说法、做法有不同,可是你看它内在的性理、它的本质、它所说的宇宙人生真相完全相同。你才知道,原来儒释道三教本来就没有区别。如果概括起来,三教无非欲人同归于善,都是让人去行善。佛法里讲的五戒十善就是引导人行善的,儒家讲的五常百行,五常跟五戒,其实语言不同,道理是一样的。佛家讲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儒家讲五常,仁、义、礼、智、信。不杀生就是仁,不偷盗就是义,不邪淫就是礼,不妄语就是信,不饮酒就是智。你看,不杀盗淫妄酒跟仁义礼智信,说法不同,其理一也,都是劝人断恶修善而已,哪里有矛盾?
矛盾实在讲不在于三教本身,在于人心量狭小、智慧未开,不能贯通三教,才起这些误会。当时最主要的原因,印光大师说过,是「自护门庭」。门户之见,都说自己的门派最高,驳斥、批判其它的门派,希望后学尊己之道,认为自己是最尊贵的,最究竟圆满的,没想到儒释道三教,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排挤别人就是排挤自己,当排挤别人的时候,心量就狭小了,私心作祟,那么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已经没做到,所以这种认识非常重要。
我们这一次讲解四书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儒、佛之道融会贯通起来,给大家做一次报告,希望能够将古圣先贤真正的心法得到几分。所以我们不仅采用朱子的《集注》,还要采用《四书蕅益解》,蕅益大师的批注。
蕅益大师,我们也简单的介绍一下,他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他的法号叫智旭,生于公元一五九九年,殁于一六五五年,也就是他只有五十七岁的寿命,并不长。可是他的道行、他的学说为后世所景仰,他被评为净土宗第九祖,世人称为灵峰蕅益大师。蕅益大师是江苏人,跟我是本家,他是俗姓锺,名际明,这是满亲切的,字蕅益。在小的时候,他就学习儒学,也是学了程朱学说之后,以卫道为使命,捍卫儒家,排斥佛法,曾经年轻的时候就写过「辟佛论」几十篇。你看他是十二岁就能够写这些著作,天资聪颖,确实不是普通人,他的根机,这样一相比,不差过朱熹。到了十七岁,这都讲的虚岁,实际上是十六岁,后来读到莲池大师(这是净土宗的第八祖)他的著作《自知录》和《竹窗随笔》,才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自己发表这些谬论错了,于是就把自己所写的「辟佛论」几十篇统统烧毁。后来二十四岁剃度出家,出家是为了赎罪,要弘扬佛法。
他一生弘扬律宗,弘扬天台宗、净土宗,可以说都是相当之大的成就。他的为人严以律己,厌弃名利,持戒精严,弘扬律藏,三十八年在律藏上下功夫。生平阅藏,就是阅读《大藏经》,有很多的著作。在佛法里的法相、禅宗、律宗、华严、天台、净土等大乘宗派这些教义都能通达明了。他主张佛道儒三教是一体的、一致的。除了对佛法能贯通之外,他也能贯通其它的宗教,他也研究儒家,甚至还研究基督教,当时基督教已经传到中国来了,所以著作的范围甚为广泛。他的著作,一生着了有四十多种、超过几百卷的著作。印光大师讲,「莫不言言见谛,语语超宗」,每一句、每一字都是体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那么为什么蕅益大师要做这部四书的批注?正是因为当时儒佛之间也有不少的误会,主要当然也是因为程朱的学说。那么上根利智之人,他能够贯通儒佛的学说,得到很大的利益;可是也有的对于儒佛经典不能贯通的,得到的利益就不大;还有些下根之人,读了儒书之后,仅注重在辞章文句,不能够深解义理,反而会毁谤佛法,造这个重罪。所以蕅益大师当时很慈悲,他取四书、《周易》做了解释,用佛法之义理跟儒家的真实义贯通起来。
印光大师说,「盖以秉《法华》开权显实之义,以圆顿教理,释治世语言」。他的批注,虽然注的是四书,这是世间的学说,但是所用的义理是《法华经》里面所谓开权显实,以一乘圆教的教理来解释,开显第一义谛。因此印光大师说,「俾灵山泗水之心法,彻底显露,了无余蕴」,使到灵山泗水之心法,灵山是指佛教,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在灵山讲得很多,灵鹫山;泗水在山东,这是指孔子讲学之地,这是指儒教,也就是佛家、儒家之心法彻底的显露出来。在蕅益大师之前,没有人能够这样贯通,可以说是把真正圣人的真传和盘托出,没有保留。这里讲,「其取佛法以自益者,即得究竟实益;即专习词章之流,由兹知佛法广大,不易测度。亦当顿息邪见,渐生正信,知格除物欲,自能明其明德。由是而力求之,当直接孔颜心传,其利益岂能让宋元明诸儒独得也已?」这是讲到,令读者(读者当中通儒、通佛者)读到蕅益《四书解》之后,真正得到利益,体会到圣人的真传。那么那些不能够贯通的人,即使是仅停留在辞章文句这上面的,也知道佛法广大无边,义理之深广没有边际,无法测度,这样也能够息灭他们的邪见,不再毁谤佛法,慢慢能够生起正信。
真正对佛法生起正信之后,才知道原来四书《大学》当中所说的「格物」,而后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根本在于格物。格物就是格除物欲,物欲是障碍我们的真心本性的,让我们这个明德不能显明。明德是性德,自性本有的德能。明是智慧,正如《华严经》释迦牟尼佛所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智慧德相就是明德。那为什么现在不明?就是由于物欲,物欲在佛法里称为妄想分别执着,要把它格除干净,才能够明其明德,恢复吾人本有的自性。明白这个道理,努力的去修行,你才能够真正接到孔子、颜回的心传,儒学的真谛你才能够得到。这种利益,哪里是宋朝、元朝、明朝程朱之后的这些儒者他们能够比得上的?所以学习圣贤之道一定要把心量扩宽,息灭自己的成见,虚心的受教,这才能够豁然贯通。
印光大师给《四书蕅益解》做的序,刚才这一段是他在序言当中所说的。印光大师也不是普通人,他是近代最著名的、最伟大的净土宗的祖师,他是第十三祖,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人。他的遭遇跟蕅益大师也很相似,也是少年时代习儒,对于儒学也是极其的深厚,见地、造诣很深厚。但是也受了程朱学说的影响,也辟佛、辟道。最后果报现前,双目几乎失明,重病缠身。偶尔读到佛书,才知道自己错了,才悟出原来佛法之高深,自己过去辟佛是多么无知,因此就抛弃了理学这些知见,皈依佛门,潜心研修。最后出家、学道,深入经藏,特别弘扬净土法门,一生念佛不辍,最后往生净土。所以蕅益大师、印光大师两位高僧都给我们示现出辟佛果报不好,最后能够放弃不正的知见,圆融来体悟圣人的心法,最后得大成就。那么他们的成就当然远远超过朱熹了。
这里我们给大家简单的做一个「释名」,解释四书这个名题。底下我们给大家讲辨体,这五重玄义第二个方面就是辨明本经所依据的原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下一节课再跟大家进行分享。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刚才一起学习了四书的这个名题,对四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以及四书的汇编者朱子及他的生平和他的批注,以及蕅益大师其人和他的批注,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部分「辨体」。辨体这个体就是指本经所依据的原理,我们要辨明。
在朱熹朱夫子《大学章句》的序文当中,他有一段这样的话,他说:「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这是《大学章句》第一段的序文。朱夫子说,天降生民,也就是人自出生以来,他都有仁义礼智的本性,这就是《三字经》一开端就说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仁义礼智是本善,人人本来就有的。但是这里讲,因为气质之禀或不能齐。这是讲人的天资、他的禀性,这个禀性讲的是习性,由于后天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接受善的教育他就成为善人,接受不良的教育他就成为恶人,所以「性相近,习相远。茍不教,性乃迁」。在天性上、本性上都是本善的,仁义礼智这些道德不用从外面学而得到,而是生来本来就有,就是因为后天受到的污染不同,所以就远离了本性。所以,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就是不能全其本性,让自己的本性圆满的显发出来,这个主要是因为染上不良习性。圣人出现于世,就是教化众生回归本性而已。茍不教,性乃迁,如果不教育他们,他们的本性就不能够彰显,变成了习性。
朱夫子这里讲,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这就讲的圣人,他的智慧高于常人,他能够恢复自己的本性,叫尽其性。那么出生在世间,这种人他是有使命的。天就是上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上天会给他赋予教化众生的使命。这个亿兆是指数量的单位,那是极大的,亿这是万万,兆有讲百万、有讲十亿、有讲万亿,但是这个兆都是指很大的数字,也就是一切苍生。
圣人来到世间,做一切苍生的君,君是领导,师是老师。君是领导众生走向恢复本性之路,师是为众生做个好样子,身教、言教,使众生恢复本性。所以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这个治是治理,做为君,就是领导。周朝文王、武王、周公,这是君、圣王。他治理天下用什么?用圣人之道。他也用教化,教化的人不一定是帝王,孔子、孟子他们是以老师的身分,包括道家的老子,佛家的释迦牟尼佛,他们都是老师,他们不是神,他们所做的是教育的工作。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三十岁成道)就做教育的工作,而且是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孔子还收一点学费,学生有束修之礼,带一条干肉,这束修之礼。释迦牟尼佛连干肉都不要,一点学费都没有,完全是义务教育,教了四十九年。孔老夫子他本来很希望做官,周游列国十四年就是为了能够谋取一官半职,推行他的周公之道。但是最后没有一个诸侯国敢留他,因为他太聪明、太智慧,而且门下的学生很多,都是能文能武,很有才干。他要是在这里做官,这些诸侯国君都担心自己政权不保,所以不敢任用他。结果到后来,晚年回到自己家乡,回到鲁国开始教学,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办了多久?办了五年。这五年的教育,成就非凡。他自己也没想到,后人称他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说明师的职能多么伟大。那释迦牟尼佛是四十九年的教育,这个成就更加了不起。
这些教育,其目的就是这里所说的以复其性,复就是恢复,恢复本善的本性。中国人最懂得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回归本性。所以古来的圣人,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这些古圣先王,所以继天立极。这个继天是继承天命,立极是创立准则,推行教育。他所依据的就是这个教育的原理,古人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圣人所做的工作。这些古圣先王设立了司徒的官职,司徒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教育部长。典乐是乐官,《孝经》所说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是我们现在讲的艺术教育,用礼乐的教育和制度帮助民众恢复本性。这个本性也叫道,说法都不一样,儒家讲本性,《中庸》里面讲的道,老子也说道,佛家讲自性、讲佛性,都是一桩事情,名相虽然不同,讲的都是同一样东西。
印光大师对于《四书蕅益解》做了一个序文,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到,「道在人心,如水在地。虽高原平地,了不见水。茍穴土而求之,无不得者。水喻吾心固有之明德,土喻吾心幻现之物欲。果能格物致知,无有不能明其明德者」。这一段是讲道,这本性,在哪?在人心,人心中本有道。所谓「道不远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道不是在外面虚无飘渺的东西,就在我们自性当中,一刻都不能离开的。这里用个比喻,说水在地,我们挖井,为什么挖井?因为知道地下有水,这地下有水,所以我们才能把水挖出来。可是你在表面上看,你看到高原,看到平地,地上了不见水,你见不到有水。可是如果你挖土,挖井,一直挖,挖下去,穴土而求之,无不得者,你必定能得到水。
这里的比喻是什么?水比喻我们自心固有之明德。固有是本来就有,这不是从外面得来的,是我们的本性。明是智慧,德是德能、相好,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相好,人人平等,凡圣没有差别。这是讲用水来做比喻。土喻吾心幻现之物欲,凡圣在本心上没有差别,可是在表面上确实有差别。差别在哪里?因为圣人把物欲都格除干净了,让自性德能、相好、智慧圆满现前。那我们凡夫有这个物欲,佛家讲的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些东西盖覆住了我们的本性,令我们的明德不能够显明,这是用土来做比喻。土盖着水,不是说没有水,是我们看不到,我们用不上,不能得到它的受用。本有的智慧、德能、相好,没有办法显出来。那怎么办?圣人教我们「格物致知」。大学之道里面,根本在于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格除物欲,这个物是指凡是障覆我们本性的这一切的东西,格就是要把它格除掉,去掉污染。就像拨云见月,月亮本在天上,现在被乌云挡住了,把云雾拨开,月亮现前。现在把土挖开,水就现前,这叫格物。致知,知是智慧,是我们的良知,我们才能恢复。那么从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有不能明其明德者,自己本性中的光明、德能圆满现前。修身是自利,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利人,自利利人都圆满,就叫做明其明德,止于至善。
印光大师底下又说,「然穴土取水,人无不施功求之,以非水不能生活故也。而道本心具,人多不肯施功,致物欲锢蔽真知。不知希圣希贤,甘心自暴自弃。由兹丧法身以失慧命,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可不哀哉!」前面用水比喻我们的心性、比喻我们的明德,用土比喻物欲。这个物欲,前面说的是幻现之物欲,它本来没有,是幻现出来的。幻是虚幻,它不是真的,本有的才是真的,本来无的那是假的。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去除掉,本来就有的当然能够恢复,这是教育的根本原理。我们要有信心,一定能够恢复本有的良知明德。那要恢复怎么恢复?这明德得靠修德来现,修德是你得下功夫,就好像你要掘土取水,你把土挖出来,挖井,你得要去施工,你得下功夫。人他要喝水,因为水是生活不可缺少的。要取水,人都懂得要下功夫挖井,可是道本来我们心中具足的,为什么人偏偏不肯去施工而求之?不肯下功夫来修行、来格物致知、来明其明德?所以以致于这个物欲禁锢、障蔽了自己的真知,真知是我们所说的良知良能,我们本有的明德被禁锢住。
那么最可悲的是没有学到圣贤的教育,不知道要生起希圣希贤的心,没有作圣作贤的志向,甘心自暴自弃,本来有的明德让自己的物欲给禁锢住,太可悲了!把自己的法身慧命丧失掉了。这种人印光大师很悲叹,生前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但是好像没有灵魂的人一样,死了之后,这尸体跟草木一起腐朽,这种人所谓醉生梦死,生不知从哪里来,死不知到哪里去,太悲哀了!所谓哀莫大于心死,自暴自弃,不能够振作起来格物致知、希圣希贤,这是最令人哀痛的。
所以我们读圣贤书,最重要的是立志,学贵立志。立志做什么?古人说得好,「读书志在圣贤」,「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身外之物可以放下来,但是不能够把道给丢弃掉。所以有人有问过我,说你原来在大学里做教授,工资也挺高的,生活各方面都很舒适,在世间也有点成就,为什么你要舍弃掉来学道?那你读到印光大师这一段话,你就晓得,做人最重要的希圣希贤,怎么能甘心自暴自弃?不仅要自己明其明德,恢复自己的智慧,本性中的智慧、德能,还要帮助大众。明德之后就是亲民,就是止于至善。亲民就是觉悟众生、利益众生,也让众生一起来明其明德。自利利他,自觉觉他,都能圆满了,这叫做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圣贤之道,这种生活有意义,快乐。
夫子在《论语》当中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学了圣贤之道,最关键的「时习之」。时是常常、时常,在日常生活无一时无一刻不在落实圣贤的教诲,这叫习。实习、实践,学了去做,去落实,这才是不亦悦乎。很多人读儒家的书,现在确实大学里面都有这种专业,国学的课程。可是他跟我讲,读这书读得挺苦的,哪里是不亦悦乎,这喜悦哪里来?我就告诉他,你是光学而没有习,你学了这些辞章文句而已,不能够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待人处事接物上,你就得不到这个快乐。你真正去做,学是学文,习是力行。《弟子规》上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所以你光学不行,这个不可以;光自己在干,不肯学,也不行。学文和力行要并重,所谓知行合一,这才是不亦悦乎,学久了你慢慢就能悟道。
四书它所依据的根本原理,所谓理体,就是道。那么四书《中庸》这篇对于理体讲得最透彻,所以我们用《中庸》所讲的理做为四书的体。底下讲明宗,宗是修学的方法,我们采用《大学》,《大学》是方法论,三纲八目,这讲方法,《大学》的方法以此为宗。论用,用是你学了之后有什么用处、得到什么利益。孔子、孟子是给我们做表演的,所以论用,其实《论语》、《孟子》两篇就是把这个用发挥出来了,淋漓尽致。所以你看五重玄义,辨体、明宗、论用,正好跟四书这四篇能够相对应。
我们现在还在讲辨体这一章。辨体,《中庸》里讲的理体讲得很圆满。你看《中庸》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讲得很深。天命,这性就是这个理体。那什么叫天命,什么叫性?这里所说的就是宇宙人生真相,真相是什么?在《华严经》里讲得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心是我们每个众生本有的真心。本有的心叫天命,天就是自然的、固有的这个意思。我们现前一念心性,真心本性,它是遍法界,充满整个宇宙,不生不灭,无有动摇。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三际,是讲过去、现在、未来,十方就是讲空间,在时间空间上,无一处不遍满。六祖惠能大师用五句话来形容这个真心本性,他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中庸》里讲的性。
「率性之谓道」,率性是讲众生有感就能够有应,自性它的大用就是能知能觉,见闻觉知,所以感而遂通,有感就有应。这个感应,佛法里称因果。这个感是什么?起心动念就是感。应,境界现前就是应。因果、感应相续循环这种理,叫做道,率性之谓道。那么因果来讲,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报,这个丝毫都不爽的,没有差错。这是什么?本来就是这样子,自然而然,这叫道。如是因得如是果。
「修道之谓教」,明了了因果,你依循着因果而修,种善因得善果,断恶修善,你的果才能圆满。种圆满的因就有圆满的果。这种修德跟自性性德圆融成一体,所谓性修不二,这叫圣人之教。所以《中庸》讲的理极为深广,正是四书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不仅是四书,乃至整个圣贤的教育,都是以这种吾人本善之本性为体的,所以辨体如果用一句小结的话来讲,四书以什么为体?以吾人本善之本性为体。这是讲到「辨体」。那从这里可以看到,儒家的学问跟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有什么区别?不外乎都是让我们恢复、回归自己本有的佛性、明德而已。
我们明白这个原理之后,该怎么修学?底下讲的「明宗」,第三个玄义的部分,叫明宗,宗是修学的方法,我们要明了。印光大师在《四书蕅益解》的序文当中说到,「四书者,孔门上继往圣,下开来学。俾由格物致知,以自明其明德。然后推而至于家国天下,俾家国天下之人,各皆明其明德之大经大法也」。这是说,四书,儒家孔门之学,孔门之学就是圣贤的学问。它上继往圣,往圣讲什么?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些是过去的圣人。这圣人之道实际上都是讲恢复自性的道理和方法,不是圣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本来就要是这样,这是自性的学问。上古这些圣人如此,未来一切的众生皆如此,所以下开来学。孔老夫子难得的地方是什么?他能够把圣人的学问把它汇集起来,形成文字,形成学说,他自己没有创作,只是做一个整理,所以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子他自己没有创作,现代人才讲创作,讲自己的标新立异、创意,圣贤不搞创作,他只是转述往圣先贤的道理。那往圣先贤的道理就是我们一切众生心性的道理,他也没有创作,也还是述而不作。
佛家也是如此,你看释迦牟尼佛在经中所说的,他自己无有一法可说,那他为什么说了四十九年的法?这些法都是古佛所说的,他也是述而不作。释迦牟尼佛前,无量的佛他们所说。他们所说的统统都是真心本性里头的道理,也是述而不作。这是圣学。我们继往开来,把这圣学要把它传下去。怎么传?自己要先做到。做了之后才说,这是圣人。那我们现在做不到,先要学,学了要做,这是贤人。那怎么做?这里讲的,由格物致知开始,格除我们的物欲,恢复我们的良知。物欲把良知给覆盖住了,物欲一除,良知就显了,目的是自明其明德。自是自己,自己把自己本有的明德显明出来。然后推而至于家国天下,这是大学之道。自己明其明德了,就自立、自觉了;自己觉悟了,自己得到受用了,然后要齐家,带动一个家族一起明其明德;然后要治国,带动一个国家的民众也明其明德;最后要平天下,平天下是带动一天下整个世界的民众都明其明德。所以俾家国天下之人,各皆明其明德,这是孔门学说所说的大经大法。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这是赞叹,它是心性无上的学问。所以修学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底下印祖一段话,序言当中所说的,「其大纲在于明明德修道。其下手最亲切处,在于格物慎独、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学者果能一言一字皆向自己身心体究,虽一介匹夫,其经天纬地、参赞化育之道,何虽得自本心。俾圣贤垂训一番苦心不成徒设,而为乾坤大父大母增光,不愧与天地并称三才。可不自勉乎哉!」印光大师为我们总结出圣贤之道纲领在什么,明明德修道。《大学》里面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明德是个名词,第一个明字是个动词,就是显明我们固有的明德。怎么去显?要修道。修道怎么修?《大学》里讲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下手之处,就是格物慎独。格物是格除物欲,慎独是自己一人独处的时候也不放肆、也不随便,还是这样的格除自己内心的欲望,止于至善。这种慎独的功夫重要,能够慎独才会有诚意正心。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习气毛病,把自己的恶行、恶语、恶念格除干净。复礼是什么?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古圣先贤的教诲,不是古圣先贤他故意弄出来、制造出来禁锢我们规范我们的,不是的。这些教诲都是讲我们心性中本有的性德,只是我们现在不能恢复性德,就是不能恢复明德,不得不先依靠圣贤教诲,等有一天已经恢复明德,那你所做的无一不跟圣贤教诲相应。那时候圣贤教诲就没有用处了,全是你自己的心行。主敬存诚,就是心中要有诚敬,圣贤学问从诚敬入手。
所以这里讲到的就是修道。学者果然能够一言一字向自己身心体究,把圣贤学问统统落实到自己的言语、造作、起心动念,那么即使你现在是一介匹夫,匹夫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够明其明德,成圣成贤。这里说,经天纬地、参赞化育之道,你也能得到。这是讲什么?跟天地合其德性,参赞化育。这个参叫三,这是三,一二三的三,古人的写法就是参加的参。为什么叫做三?《三字经》上讲「三才者,天地人」。
人如何能够与天地并称为三才?正是因为他能明其明德,恢复本有的德性,这是天地之德,这种人与天地参,就是合称三才,圣人。可以赞助,赞是赞助、帮助的意思,帮助天地化育众生。育是培养,化是教化。这个化比教更好,为什么?它从果上讲,教是因,教了之后他就能够转化,就能产生变化,也能够格除物欲、明其明德,这众生就受到转化了。佛法说,度化了。这叫做参赞化育。自己恢复本性,而且真正让圣贤垂训得以落实,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是圣贤垂训,要靠人去落实,去做出来,这样才能够光复、复兴圣贤教育,使得圣贤垂训,圣贤人一番苦心教诲不会成为徒设,就是他也没有白费功夫。为什么?你也能真正落实了。这叫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乾坤大父大母增光。干为父,坤为母,代表天地。天地是大父大母,你成圣成贤了,跟天地并称三才,这是为天地增光,为圣贤增光。怎么能不勉力修道而成就圣贤之道?所以这里明宗是讲大学之道,修学的方法。
朱熹在他的《大学章句》序文当中第一句话就说,「《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所以《大学》这本书就是古圣先贤伟大的学问。为什么?恢复我们的本性,这个书教导我们如何恢复本性、明其明德的方法。那么这个方法,《大学》归纳起来三纲八目。三纲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来圣人千言万语可以说不出此三纲八目。而三纲八目根本在于修身,所以《大学》里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之本在于正心,端正自己的心。正心之本在于诚意,让自己意念真诚,意念真诚是什么?心中无有一念,没有妄念,这才是真诚。曾国藩先生讲的「一念不生是谓诚」,还有一个念夹杂在心里头,意就不诚。诚意之本在于致知,恢复我们的良知。致知之功在格物,格物,格除物欲,这个格是格斗,好像一个人跟一万个人在格斗。这个物代表我们的烦恼、妄想、人欲,朱夫子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格物。如果我们为欲所转,心随物转,这就不能格物了,所以能格物才能致知。这一番功夫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加以细密的检点省察,特别是境界现前不能够生烦恼、妄想、欲望,这才能够明其明德,止于至善。
所以修学的方法,我们讲「明宗」,《大学》就是讲修学的方法,如果归纳起来,四书以何为宗?是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宗,这四目就是讲修身。修身是什么?就是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你这四目做到了,身就修好了。身修好了,家也能齐了,国也能治了,天下也就和平了。现在我们国家领导人提倡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个不难做到。修学就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里做起,这是修学的方法、要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四书里面讲到的五重玄义这概要部分,只讲了前面三个,释名、辨体、明宗,明天我们再来讲论用和判教。今天讲的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四书研习报告-四书概要(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四书。昨天把四书概要给大家做了一部分的分享,我们用佛家天台宗五重玄义这种分析经典的方法来研究四书,昨天讲到前面三个部分,释名、辨体和明宗,今天要讲论用和判教。我们有必要再复习一下。第一部分释名,就是解释这本书的名题,它是「四书」,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且也介绍了我们所参考、所依据的主要的两部批注,一部是南宋朱熹朱夫子的《四书章句集注》,另外一部是明末清初蕅益大师的《四书解》。辨体是分析这部经典的基本的原理,它是以什么为理体。我们归纳出来,四书是以「吾人本善之本性」为体,《三字经》头一句话就说到,「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就是《中庸》里面开章明义所说的「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本性,也是这个宇宙的本体。佛家用真心、用自性、用真如来说明这同一桩事情。这个自性是性本善,本善它不是善恶相对的那个善,自性里面没有相对,它是绝对的善、纯善、儒家《大学》里面讲的至善。《中庸》讲「率性之谓道」,这个率就是当循字讲,就是你能够随顺自性,这就叫道。「修道之谓教」,这个教是圣人的教导,教导我们什么?随顺自性,回归本善的本性。所以四书是以这个深广无尽的性体做为它的基本的原理。明宗是讲这部经典修学的方法和纲领,四书里面《大学》是讲方法,《中庸》是讲理,所以辨体和明宗我们分别用《中庸》和《大学》来做代表。这个宗我们引用《大学》里面的八目前面四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是我们修学的纲领,这四条就是修身。不管是什么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是要以修身为本,修身而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修身就是讲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是格除物欲,致知是恢复我们的良知。良知被物欲所覆盖,被我们的烦恼、妄想给覆盖了,要恢复它,没有别的,就是去除物欲、烦恼、妄想而已。去除之后,良知也就现前了,我们的意念也就真诚了,我们的心地也纯正了,所以格物它是根本,是下手之处。
讲到「论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要研究的内容,论用就是论述修学本经的利益,这个用就是用处、好处、利益。到底我们学了四书有什么好处?这四书编排的体例很像佛家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有理论、有方法,还带表演,《中庸》讲的是理论,《大学》讲的是方法,《论语》、《孟子》是孔子和孟子给我们做的表演,把这个理论方法给我们演示出来,叫「为人演说」。修学四书的好处都在《论语》、《孟子》里面给我们表演出来了,所以论用我们用《论语》和《孟子》这两部书来做代表。那么这两部书到底讲什么?《三字经》里面讲,「讲道德,说仁义」。所以如果归纳起来,《论语》、《孟子》讲的是什么?就是讲道德仁义,道是本体,德是体之相,仁义是体之用。
所以这里面体、相、用,如果我们用《论语》当中的一句话来做一个总说,可以用夫子的这句话,「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可以说是整个儒学的总纲,不仅是儒学的总纲,而且是整个中国传统圣贤文化的总纲。这里面有讲到体、相、用,志于道,这个道就是体,本体,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本心。宇宙的本体它是寂然不动的,但是它又有见闻觉知的功能,所以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是讲它的寂然不动,六祖惠能大师有所谓的,何期自性本不动摇、本自清净、本不生灭,这是讲到寂。照是什么?它起作用,起作用的时候,就是能生万法,能现整个宇宙。这个性,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中庸》上所讲的天命之谓性,这个天命就是讲天然而有的意思。所以性人人本有,六祖惠能大师讲本自具足,你有、我有、他也有,每一个众生都有。不仅是有灵魂、有血气的众生,像人、动物这些有,就连植物、矿物,无情众生也有。所以这个性,古德称为是遍一切处,无处不是性。所以看到真正明心见性之人,你去问他,性在哪里?他随便从树上摘一片树叶给你看看,这就是。百草头上,郁郁黄花,青青翠竹,无一不是自性。这是讲到道,性是本体,随顺自性就叫道。这是讲到圣人,圣人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一不是随顺自性。所以就随顺自性而言,道也就是性,性也是道。所以孔子说志于道,这个志怎么说法?《说文解字》里讲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你的心的投向、去向,这是你的志向。所以志向在哪里?在于道,在于明心,在于见性,恢复我们纯净纯善的本性,《大学》里讲的明其明德、止于至善,这是学圣学贤的目标,我们必须要以这个为志向,这是讲的道。
底下讲的德,「据于德」。刚刚讲的道就是自性,它不动。这一动这就叫心,这个心正直,它没有污染,这叫德。套个佛法的概念来讲,自性是常寂光,寂然不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但是一动,那就现出实报庄严,这是讲的德。据于德,这个据,《说文解字》里面讲是「杖持也」,像一个拐杖,你把持着拐杖,要靠它来支撑着身体。我们要恢复纯净纯善的本性,要见性、要入道,靠什么?靠德,所以我们要把持住德。道没有办法见到,连老子他也说「大道无形」,但是它能生养万物,它是指能生的本体。不仅说它无形,你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道可道,非常道」。不仅不能用语言表达,连用思惟想象都达不到。佛家有所谓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境界。那怎么办?看不见、摸不着,连想都想不到的这个东西,那我们的志向朝着这个方向好像有点无法拿捏了。孔子叫我们据于德,你能拿捏住的是德,因为德就有相,有相你就能拿捏了。所以要修德才能证道,不修德永远不能证道,所以德是道之相,道是德之体。
讲到「依于仁,游于艺」,这是讲到它的作用。这个仁,人字边一个二,就是两个人,什么意思?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就要立人,己欲达就要达人,想到自己必须想到别人,这是爱,仁者爱人。依于仁,这个依是当作倚字讲,这个倚是因也,就是有因才会有果,仁是我们所修的因,这样才能够修德证道。游于艺,艺是指才能,所谓六艺,儒家讲的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才能是儒家学者(古代的学者)都要掌握的。礼用于治身,乐用于养心,射是指射箭,御是指驾车,驾驭马车,书是写字、作文章,数就是我们讲的数学、计数,这些是基本的一个学者所具备的才能,这都叫艺。艺当然也包括所有的技术、技能。那孟子说「是乃仁术也」,所以这个艺,这种才能是帮助我们去行仁的、去修德、去证道的,这是我们应该从事的工作。这里讲的游于艺这个游是游刃有余的游,就像游水,你在水里潜行、深入。所以这是代表什么?你对技能的掌握要深入,用它来帮助你行仁、修德、证道,这是孔老夫子为我们归纳出儒家圣学的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为体,德为相,仁和艺是用。仁的用,一半是内,一半是外,对自己和对别人都包括在内,艺全部是外在的用。所以讲到仁,我们修学四书要得到什么样的用处,可以用这一个字代表,行仁。
这个仁字,在《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当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孔、孟都注重行仁,仁义之道。那么行仁的方法是什么?《论语.述而篇第七》有句话,是夫子讲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是讲到仁之方,行仁的方法。那什么叫仁?首先夫子给我们下了定义,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叫立?立就是前面讲到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这叫立。那么自己这样立起来了,志道、据德、依仁了,然后要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别人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自己跟别人都立起来了,才能讲到达,达是通达,通达是讲到游于艺这部分,凡是这个世间一切的技能,六艺百工统统需要通达。那么通达的目的是自己和别人一同证入圣贤境界,实现道、德、仁。所以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不容易,在佛法里面讲,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成佛的境界。
如何入手?这确实一般人即使懂得这个道理,他不知道怎么入手,所以夫子给我们讲能近取譬,这是仁之方,你要下手处,就是就近下手,从最贴近的地方开始做去。譬如说在《礼记.中庸篇》里面讲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就给我们讲到下手处,要行仁从哪里行起?亲亲为大。亲亲,第一个亲是动词,第二个亲是名词,就是对我们的父母亲要尽孝道。所以行孝这就是下手处,从自家的父母开始行起,这就是行仁。渐渐推广,《孟子》里头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推展出去了,从孝敬自己家的父母推展到孝敬天下所有的父母长辈;从爱护自己的儿女,推展出去爱护天下所有的儿女。圣贤之道不外乎就是这个爱心的发扬光大,这个爱心就是仁。所以行仁是由近及远,这叫做能近取譬。
最近的是什么?刚才讲的,自己家的父母,那是一家。那还不是最近的,最近是什么?自己一身。《论语.子罕篇》,孔子的学生颜回赞叹夫子,他这样说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就是讲到能近取譬。孔老夫子非常懂得教育,教育人循循善诱,根据学生的根性因材施教,慢慢把他引导到圣贤的境界当中。颜回这里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我以文是指学文,约我以礼是指力行,力行跟学文同时并重。学文是讲学习这些圣贤之道,这些道理一定要通达明了,这是需要深入、博学、多闻。把道理都能够穷尽、通达了,但是如果不做、不落实也没有用。落实怎么做?儒家讲要循礼,依礼行事,克己复礼,这个礼就是我们的规矩,做人、做事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威仪、礼貌等等。这些礼不能多,约我以礼这个约是博的相对,你要搞得太多,记都记不住,你怎么去做?儒家童蒙教育《弟子规》这是最好的礼,这个教材很简单,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三百六十句,一句三个字,孩童读了之后,朗朗上口。你照着《弟子规》去做,全都做到了,你这个圣贤的根基就奠定了。不用搞太多,一部《弟子规》足够用了。这是讲的约我以礼,这不能再约了,少到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但是真能做到,你便是君子。你就能够近似的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行仁。
我们看到师长在他的家乡庐江汤池镇,这安徽省的,做了一个和谐社会的示范点,建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他们就是用《弟子规》来进行全民的推广教学。大家一起来学《弟子规》,就学这一千零八十个字,结果效果比我们预想的好得太多。中心的老师们他们自己落实《弟子规》,做出好榜样,把儒家的礼表演出来,用身教;然后又用言教来教化这汤池镇的四万八千人口,全民教育。整个镇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民风就有很大的好转,两年下来,真正看到了和谐社会,让全世界的学者专家惊叹,纷纷都来参观学习。我当时还陪同了几个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团,包括现任澳洲总理的哥哥也参加过,还有剑桥大学的一位著名的汉学教授,他们都来,我当时还协助做接待。他们看了之后没有不赞叹的。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真正把儒家的礼落实,和谐社会是完全能实现的。这是个很好的示范,我们师长只是希望这个示范点做出的成绩给大家来参考、来模仿,这桩事情必须要国家来推动。所以约我以礼,真的不需要很多的。我们学四书,这四书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受持的,但是一部《弟子规》却是人人能做到。自己先落实《弟子规》,这是能近取譬,这是仁之方。而后向外推广,正己而后化人,让大家都来学习《弟子规》,落实传统圣贤教育,这一条路线不会难。学仁,直接学仁很难,学德、学道更难,可是学礼就比较容易。而学礼当中学《弟子规》更容易,真的是就近取材,从最简单的入手,学《弟子规》,学礼,而后就是近似于仁了。近仁则近德,近德则近道,这由近而远,由低而高,这叫做可谓仁之方也,这是学习的层次。
讲到仁,仁之体就是道,仁之相就是德。道,一般人无法理解,因为刚才讲的,它是不能用语言表达,不能用思惟去达到的。那是不是很高远,好像虚无缥缈,高处不胜寒?也不是。夫子生怕我们学仁看到这些道理这样的高深就生起了畏惧心,所以他在《论语》当中又说了一句话,这是在「述而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学仁,这是不是高不可及的东西,是不是很遥远的东西?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我们希望能够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是治国平天下,这是行仁,很遥远吗?夫子告诉我们,一点都不远,这能近取譬,实际上这个仁也就在眼前。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行仁,这仁已经体现在我身上。念头一转,你就入仁的境界。为什么我们现在觉得行仁道这么困难?难就是难在我们道理不明白,所以那个志向生不起来。夫子告诉我们,我欲仁,我有志于行仁道,最重要是这个志向,佛家讲发愿,你真的把大愿发起来了,我要成圣成贤,那你就已经跟成圣成贤不远了。说得究竟处,你就是圣贤。这是佛家讲的,一发心即成正觉。但是你要真发心,我欲仁,你真有这个志向。就是我们一般人没有真志向,念头不肯转,不肯放弃自己的物欲、烦恼、习气,其实圣贤之道没有别的,就是转念头而已。过去李炳南老先生说,改心而已。把凡夫的心改成圣贤的心,成圣成贤是一念之间,你修德证道也是一念之间,明心见性也是一念之间,问题是我们肯不肯转。
那怎么个转法?底下我们又引用《论语.颜渊篇》当中的一段话,这是夫子的高足颜回向夫子请教,夫子给他回答的。颜回问仁,因为夫子老是说仁,他问到底什么是仁,他很想行仁。夫子告诉他,「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是夫子的话。底下,「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一段是颜渊问仁,说什么是仁?夫子讲得很简单,四个字,克己复礼,这就是仁。克己复礼这个克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能,当能字讲,就是能自己复礼这是仁。这斩钉截铁,你能不能?能!为什么能?因为仁是我们本性中具有的性德,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能。第二个意思,克是当作克服、克除这个意思,这个己是当自己的习气讲,克服自己的习气,把那些障碍我们本性本善的烦恼、妄想、物欲,统统格除干净,你就恢复仁了,你就证道,你就见性。这两种说法古德都有说,都非常的好。
那么仁之体,刚才讲的是道,这个道就是我们的自性,遍法界虚空界整个宇宙都是。宇宙怎么来的?我们的自性变现出来的,无尽的时间、空间都是我们自性所变现的。所以这里讲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个天下讲得小了,实在讲是什么?克实而论,天下是指宇宙、十方三世虚空法界。重重无尽的法界都是我们自性所变现的,都没有离开仁之体。所以仁体之外没有天下,没有宇宙,所谓心外无法。佛家有一句话说,尽大地是一个自己,尽宇宙是一个自己。
在南宋时期,跟朱熹朱夫子同一个时代的,有一位很有名的学者叫陆九渊,他们两个人还曾经在鹅湖辩论,就是很有名的一次辩论。陆九渊先生也是大儒,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说「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吾心是我的心,这心是真心,我们的自性,这就是宇宙的本体,所以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心,心外没有别的宇宙了。所以这里讲的天下归仁,天下当然本来是归仁,仁之外没有天下。所以你一日克己复礼,这里讲的一日是哪一日?不是昨日也不是明日,就是今日,这讲的当下。当下你能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妄想分别执着全部都克除掉,你恢复礼,这个礼也是你本性中具足的性德,你回归本性本善,这个天下、这个宇宙当然也归仁了。你是这样的一个心,就有这样的宇宙。你纯净纯善的心,所变现的宇宙就是纯净纯善,这叫极乐世界,这叫华藏世界。夫子这里讲的是天下归仁,统统是一个道理。
所以底下他还怕我们听不懂,再给我们补充一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就是你行仁,你去做仁、行仁道,这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整个宇宙就是自己,自己以外无有一物,当然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哪里跟外面境界有什么相干的?所以夫子这一段话对颜回说的,颜回是夫子最得意的门生,真正得到夫子的真传。所以《论语》当中夫子只有对颜回赞叹到极点,没有对其他的学生有像颜回那样赞叹。所以颜回是上根利智之人,当他听到夫子讲这一段话,言下大悟,顿开妙悟,他听明白了。说老实话,如果他听不明白,夫子也不会跟他讲这段话,这是对上根人讲的。你看《论语》当中,很多弟子问仁,夫子讲的都不一样,为什么?因材施教。你不是那个根性,跟你讲这个话你听不懂,那叫闲言语。所以说法、教学要懂得契理契机。契理是符合宇宙人生真相,契机是契合这个学生的根机,你说了他听得懂,他能够领悟,他能够证入。所以夫子跟他一讲,原来宇宙就是自己,就是我们自性所变现之物,自己而外没有天下,天下和自己是一体,宇宙跟我心是一体,那你懂得怎么行仁了。
颜回开悟了,底下讨个方便,如何下手,请问其目?这个道理明白了,可是从哪儿做起,仁之方,怎么做法?孔子告诉他四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非礼的事情不看、不听、不说、不做。这个非礼勿动,广义的,不仅是说身体不造作,也包括言语不说,包括心里面不想,身、口、意的动作都不动,所以这个非礼勿动是总结前面的,涵盖所有。这里讲的是非礼的事情才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不是说你什么都不看、不听、不说、不做了,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你什么都不动,那就一块石头、一个槁木了,怎么叫开悟,怎么叫圣人?这里讲到,你这个视、听、言、动,把非礼的剔除出去,剩下的就是礼,这叫复礼。所以克己就是把那些非礼的坏毛病、坏习气克将出去,自然你就复礼了。克己复礼,你仁之体全现,本性本善完全彰显。这个时候,你就四围一看,原来真的天下归仁。你的境界里面就是仁的境界,所以就这么快。所以能近取譬,近到什么地方呢?你的念头起动处,从那里修,那是仁之方。
《论语》里面也讲到仁之根本,这是讲德行的根本。《论语.学而篇第一》里面,有子说过一段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讲到仁之本,刚才讲仁之方,现在讲仁之本。所以君子抓住根本,从根本修,这个根本是什么?德行的根本。本立而道生,这个德行之本立起来,道就生了,也就是说,你修德抓住根本,你就能证道。前面讲的道、德、仁,修德而后证道,这个德之本是什么?孝悌。《孝经》里也是这么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孝悌这是仁之本。行仁从哪里行起?对自己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尽悌,慢慢推展,《弟子规》讲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你就是实现仁了。仁实现了,德就圆满,道就全显了。所以夫子所谓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你都能做圆满了。这是修学四书所得到的无方大用,妙用无穷。刚才讲到的游于艺,这个艺特别是指你的这些技术,技术不一定要很多,有一条两条精良的,你就能够用来行仁、修德、证道,实现你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理想。所以底下会讲仁之术,就是我们的艺术、技能,用这些事相上的技能来实现仁。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一会。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四书概要,刚才讲到五重玄义第四个部分论用,学习四书有什么用处。从刚才的分析当中我们看到,圣贤的学问讲究的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体,德是相,仁和艺是大用。所以用《论语》当中的话,修学的好处在哪里?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通过自己克己复礼,使天下归仁。不仅是天下归仁,宇宙都归仁,这是无方大用。讲到仁,这是核心。《论语》和《孟子》两篇著作都是以道德仁义做核心的。仁,我们刚才讲到有「仁之方」,就是行仁的方法,有「仁之本」,根本在于孝悌,有「仁之术」,还有「仁之事」。
我们现在来讲「仁之术」。这个术也就是讲到的游于艺这方面,艺是艺术,是帮助我们行仁的,所以孟子说是仁术,仁之术。这个艺术、技能,儒家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乃至百工技能,都是仁之术,用它来帮助我们实现仁的理想、进入仁的境界。我们这六艺讲前面的三条,看看这六艺当中,这些技艺如何帮助我们行仁。在《论语.泰伯篇》当中,孔子说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以孔老夫子教导我们要修身,首先先学诗,诗是《诗经》。然后学礼以立身,学乐,乐是音乐,以成性。《诗》,这是孔老夫子编辑的,他是采用中国古代那些诗歌,把它编辑整理。搜集诗歌的标准,夫子讲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以思无邪这三个字,就是夫子搜集三百首诗歌会集成《诗经》所用的标准。思是思想,思想不能有邪,邪念,所以这些诗歌统统是帮助我们进德修业、行仁证道的。《尚书.舜典》当中说「诗言志」,《诗经》是讲志向的,志向是什么?志于道。刚才我们讲的这个道是极深极广,微妙难思,但是落实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就是伦常大道、五伦关系。所谓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是伦常大道。这也是道,人之道,人之道也是天之道。天是天然,也就是说,这个五伦的关系不是人为自己制造出来的,天然就是这样的,自然而然。
人一出生,他就要面对着这五伦的关系。他一出来就有父子关系,父母跟自己,这父子。这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父子有亲,亲是亲爱,父母对儿女慈爱,儿女对父母孝顺,父慈子孝,这是正常的关系。随顺着这种关系去行,这叫德。所以道德,道是什么?就是指这个伦常关系,随顺伦常的关系就是德。君臣的关系,君臣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的德是什么?是君臣有义。夫妇之间的这个道德,就是夫妇有别,别是讲分工不同,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个是负担家庭的经济来源,一个是负责养儿育女、培养后代。而两个工作相比之下,哪个更重要?决定是培养后代更重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这是需要夫妇分工合作,大家是同一个目标,传承家道。这是有别,别是讲分工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志同道合。兄弟这个道,这种关系是讲长幼有序,讲兄友弟恭。这个序是指顺序,「长者先,幼者后」,这是顺序,这是天然的次序。所以兄长对弟弟就要爱护,弟弟对兄长就要恭敬,这是悌道。朋友之间这个道讲究的有信就是德。所以五伦里头含有十义,这十义就是德。所谓父子之间是父慈子孝,君臣之间是君仁臣忠,夫妇之间是夫义妇听,兄弟之间是长惠幼顺,朋友之间是朋友有信。这是伦常大道。
由人的伦常大道而推展,推至极处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率性之道,「率性之谓道」,这个道是讲到宇宙的本体。所以志于道,这里面讲得是很深的,但是也有由浅及深这个顺序,这是《诗经》所言之志。所以由学诗来立志。学最贵立志,志要是不立,学就很难成就。学习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所以立于礼。《礼记.曲礼篇》里面也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道德仁义这些都是讲的道理,但是要落实在礼上。所以刚才讲的「颜回问仁」,夫子给他讲了一大篇道理之后,他听明白了,还要问一个如何下手,夫子告诉他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说明什么?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没有礼,那些道德仁义都是空的。而礼最根本的在哪里?《弟子规》里所讲的,这根本的礼。所以要学道德仁义,要得到四书所说的无方大用,还得从《弟子规》学起。这个得按部就班,不能躐等。《弟子规》是圣学的根基。
「成于乐」,是讲成性,我们的性情、修养通过音乐来陶冶。《乐记》里面说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是通天地的,天地是自然,通自性。所以夫子这里讲到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仁之术,通过学习这些、落实这些来行仁。这里就是讲的礼、乐,六艺当中头两条。
射,我们也可以举出「中庸篇」里头一句话,夫子讲,「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射箭,君子射箭跟一般凡夫射箭不一样,凡夫一箭射过去,射不到靶心,失诸正鹄,就是射不到靶心的时候,他会埋怨,这个箭是哪个厂家生产的?质量这么差!怎么今天这么大风?本来我能射中的,这风一吹就射不中了。那个靶好像没安正地方,没安到我要射的地方去……你看看,全埋怨这外面,没有想到自己技术不行。君子射箭,他通过这射箭就能够领悟到道理,这一箭射过去没射中靶心,谁的问题?自己的问题,反求诸己,错在自己,不在外面。箭也没错,靶心也没有说安不到地方,也不能埋怨风,得反求诸己,这是做君子。通过射箭我们就能领悟到,做任何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假如遇到有困难、有挫折,遇到逆境,要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找过失,改过自新,进德修业,为什么自己事情不能成功?因为德没有修,所以感没有通。要想感通,自己要行仁修德,这是君子,绝对不能埋怨别人,不能埋怨境界。
商朝开国的皇帝汤王说过一句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万方是指十方的老百姓,他国家里统治的这些人民,有人犯了罪,汤王看到了说什么?他们没罪,罪只在我一个人,我没有教导好他们,我没有领导好他们,我没有足够的关怀爱护他们,致使他们犯罪,所以罪在朕躬。朕是皇帝自己自称,躬是自己的身,反求诸其身。这是圣人的心境,学圣学贤就从这里学,这是行仁。所以礼乐射御书数,乃至百工技能,把这个道理明了之后,你做什么事情都是帮助你行仁的。所以,你会吗?如果你不会,念头转不过来,你就在这些事相上面生烦恼,你会埋怨外面的境界。其实外面有没有错?没有错。古德用一个比喻说,如果自己鼻子上有墨点,你去照镜子,看到镜子里的人鼻子上有一个墨点,愚痴的人就会埋怨那个镜子,怎么你这么难看,你鼻子上有个墨点都不知道,批评它,毁谤它,跟它生气,生烦恼,还拿着这个布要去镜子上把它的墨点擦掉,那是愚人。能擦得掉吗?擦不掉。怎么才能擦掉?反求诸己,你在自己鼻子上擦一擦,再去看那个镜子,里面的人就干净了。
所以刚才我们讲到颜回问仁那一段,夫子给我们揭示的真相,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自己而外,哪有天下?自己跟天下是一体。那天下的人有错误,你怎么能埋怨天下人?你只能埋怨自己,反求诸己。自己行仁,则天下归仁;自己不行仁,天下怎么可能归仁?这个道理很深,只有圣贤人才能把这个道理完全通达明了。所以他能做到心平气和,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障碍,绝对不会埋怨别人,能够做到逆来顺受,永远是欢欢喜喜接受外面境界的考验。考验什么?考验你会不会,你的念头能不能转过来,你能转过来,烦恼就变成智慧,转不过来,原来的智慧都变成烦恼。这是讲仁之术,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行仁,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做什么样的事情,都不会妨碍你行仁的,只要你会。这个会,就是《大学》里讲的,你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中庸》里面讲的,你能反求诸己,你就会了。
下来我们讲「仁之事」,这事相上如何行仁?这个很多,很广泛。在《大学》里面讲到的,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都是行仁之事。行仁之事,关键在哪里?朱夫子在他的《孟子集注》当中有一篇序文,引用了古代一位学者杨时的话说,「《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就是《大学》讲的正心。又说,「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心得其正,然后知性之善」。这事上来讲,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事实是事相上是无量无边的。但是你要抓住纲领,你如何行仁?都是从正心上来行仁。心地端正、纯正,做什么事都是行仁。
《大学》里面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就是正心、诚意,这八目就给我们揭示得很清楚。正心、诚意还有根本,就是格物、致知。心地为什么不端正?意念为什么不真诚?要找原因,原因不外乎就是心里有欲望、有烦恼、有妄想,有贪瞋痴。你有贪瞋痴,就心不得其正,意念也不能真诚。为什么不能真诚?有私心作祟。人有私心,他就不能真诚。所以要想正心诚意,必须要格除物欲,格除烦恼邪思,格除自私自利,格除贪瞋痴慢,那你自性的良知良能才能现前,这是致知。然后才能够意诚、心正。心得其正了,你就能够知性之善。知是你知道,这个知道不是你听说的,听孔老夫子这么讲、孟夫子这么讲,说是性善,本性本善,我就这么承认,那不是你的真知。真知是什么?你完全入境界了,你真正恢复本性本善、纯净纯善,你能明明德,你能止至善,这个时候你真的知了,孔老夫子所讲的完全就是你的境界,你跟圣人无二无别。那个知才是真正的知,不是道听涂说的,是你现前证得的境界,你证明了孔老夫子讲的话没错。
孟夫子《孟子》这七篇文里头,有一个很突出的观点就是讲性善。《孟子.告子章句下》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人,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为什么能成为圣人?因为性本善,因为尧舜之性跟我们自己的自性无二无别,一个样子。他能证得,他做圣人,我也能证得,所以我也可以为尧舜。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核心的原理。因为我们承认、我们相信人性本善,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所以我们才去教育他,通过教育把他真正转变成圣人,转凡成圣。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转变,把他从凡夫转变成圣人。四书就是一部很好的教材。转变,不外乎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已。所以性善你怎么样才能真正证得?那是你下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这个功夫不下去,你即使是明白这个道理也不能证得。像《三字经》里讲的「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本来是藏在石头里头,你得去磨它,磨出真正的美玉。所以《诗经》讲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要转凡成圣,必须要切磋琢磨,也就是说要断恶修善,要放下烦恼习气,要做跟物欲格斗的功夫,磨掉习气,你才能成圣成贤。
《孟子》里头为我们揭示出来为什么我们本性本善,因为我们本有仁义礼智之心,这个心就是性德,自性的德,这是本性里头的本善。何以见得?孟夫子在「告子章句上」为我们说出来,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这一段讲得就非常明白了,仁义礼智是我们的性德、我们的本善。你怎么见得我有?这个仁是我们的恻隐之心,譬如说我们见到一个孩子在一个井边玩,马上可能就要掉下去了,你这个时候看到了,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箭步冲上去,就把那个小孩抓住,不让他掉到井里,那时候你没有思索。这是你的什么心?恻隐之心。恻隐心就是同情心,你的慈爱心。当时你这么做,出于自然,不是经过你周密思考之后下的决定。你没有想:这个小孩是谁家的小孩?他干嘛要在这儿玩?他掉到井里会不会死掉?他是不是我朋友的孩子?是朋友的孩子我才救他。还是我的仇人的孩子?仇人的孩子我就不救他。你没有这样想,你没有去分别他,你没有去执着他是谁家的孩子就上前去救他,恻隐之心使然。这说明什么?你有。即使是可能事后你后悔了,这孩子是我仇人家的孩子,我早知不救他就好了。那没用,那是什么?你后来的不良的习气现行,你起这种爱憎、起执着、起分别,那是烦恼。那是什么?不是本性本善,那是习性,这是荀子所说的性恶,这个性是习性。所以,第一念的时候体现出仁这个性德,恻隐之心是仁的发露。
羞恶之心是义,作恶都觉得羞耻。为什么?因为人本性当中有义这种良知。哪怕是一个很恶的人,你去说他,你怎么造了这么多恶?你十恶不赦!你骂他,他都觉得恼羞成怒,羞恶之心他也有。过去王阳明先生讲到性善论,有一次遇到强盗,这强盗也知道他是一位很著名的学者,也不想伤害他,只是要去质问一下他,说王先生,你说性本善,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是做强盗的,无恶不作,你看我们会有羞恶之心吗?他让王阳明证实。王先生就跟他讲你只要听我的话,我就可以给你证明。好,我听你的话,你来证明给我看看。王先生说,你现在把衣服脱掉,上衣先脱掉。脱掉了。把裤子也脱掉。穿着内衣内裤。再脱。不行了,不能再脱了。你看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不证实了吗?强盗也有。这就说明孟子说得对,仁义礼智,那是性德本善,人皆有之。他为什么现在作恶?因为习性不善,后天受到了不良的教育,才胡涂做了恶事。但是这不影响他的本善,通过教育还是能够让他回归本善。所以夫子是有教无类,不会辨别你是善人恶人再教你,善人恶人都可以教好。
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曾经跟海南省的海口监狱做过合作,用《弟子规》教导监狱里的服刑人员。本来这监狱里的囚犯,这是一般讲的社会当中比较恶的一类人,监狱的几个教育的长官都觉得很头痛,为什么?因为要把这些服刑人员教好是很不容易的,一般进了监狱,服刑刑满,他出去之后还会继续犯罪,而且犯罪这技术更高明,他的行为更恶劣。为什么?到了监狱里面,那些囚犯们互相交流经验,没事就说以前犯过什么罪、手段,等于互相研讨,都学到了,出去之后造得更重。结果后来用《弟子规》进行教育,用孝悌仁义这种本善的教育,这些服刑人员都转化了。当自己认识到犯罪是大不孝,对不起在堂白发的老母亲,都痛哭流涕,忏悔,立志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些取得令人惊叹的效果。证明什么?孟子所说的没错,仁义礼智,人皆有之。
所以下面也说到是非之心,这是指智慧,这种智慧,还有恭敬之心,是讲礼,都是人本来具有的。这种德行是自性中的性德,不是外来的,非由外铄我也。这个铄是渗入的意思,不是从外面渗进到我的心里头,不是从外而得,是我内心固有。既不是学来的,也不是自己后天的培养而得来的,本来就有,这天性。只是我们平时没想到要恢复它,弗思耳矣,就是没想到要恢复它。圣人就是给我们揭示出这个道理,让我们恢复本善。这个恢复,你要去求,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就是要去修身、去修行,你才能够恢复;不修身、不修行,等于舍掉了恢复本善的教育,你就失去了。这个失去,也不是真的失掉、没有了,是迷失,迷失了自性的性德,它不起作用,就像美玉被封在石块里头,外面看不出来,外面看出是一块顽石,必须通过雕琢才能得之,使美玉彰显。
所以孟子劝导人,一定要努力的修行,养护自己本善之性。养护的方法,《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说到,「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养自己浩然正气,这就是讲正心诚意,这是养护本善本性的方法。自己心正了,身就修了,身修好了,自然能够齐家,自然能治国、平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讲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近及远来行仁之事,亲亲是从孝敬自己父母亲开始,为什么我们能孝敬父母亲?因为我们有孝心,孝心就是我们的天性,我们的本善。所以通过孝敬父母,彰显我们的本善,开发我们自性性德的宝藏。然后把这个孝心推广对一切的人,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把任何人都当作自己父母,用孝心、敬心对他们,这是仁民。由对老百姓、一切人民的仁爱,再推广到爱物,这个物范围就更广大了,包括一切的众生,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都包括在内,一切动物、植物、矿物,也就是整个天下、整个宇宙都是我们所爱的对象。这个爱,它的原点就是孝心。从亲亲开始,这就是前面讲的能近取譬,由近而远,由小而大,由浅而深,由小范围至无限的范围,把这种爱心扩展至虚空法界,保持永恒不变,这个人就成圣人了。所以孟子所给我们讲到的这个道理,可以说把仁义的理发挥到极处。
具体而言,在治理国家天下来讲,就是推行仁政,这是把仁落实到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上来,要实行仁政。孟子当年也像孔老夫子一样周游列国,劝导这些诸侯、这些国君去行仁义,不要贪利。你看《孟子》第一篇就讲到「孟子见梁惠王」这段,梁惠王问他,「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这个梁惠王处处想到利,他问孟子,孟子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所以称他叟,就是您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那来我们这个国家,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给他回答的话是什么?把他的这个观念给扭过来,他想的就是利,孟子告诉他,王何必曰利?你为什么要说利?你只要去行仁义,你这个国家就得最大的利,仁义最重要。一个国家,如果你这个国君整天想着利,争利、贪利,你的臣民、大夫整天想着利,百姓也整天想着利,那就是「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这个国家就危险了,会出现祸乱。所以争利反而受害,去推行仁义才是最大的利。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如何去做?推行仁义而已,施行仁政而已。
《孟子.尽心章句下》有一句话说得好,「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这个国家的领导能够爱好仁义、施行仁政,这个国家就天下无敌。所以我们这个国家假如受到邻国的侵害、挑衅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来对治?更要推行仁政,把仁义发扬光大,真正落实。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我们这个国家是仁义之邦,是好德好礼的,不会跟人战争、争利的。全国人民都是共同的理念,这要通过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你通过教育统一国民的思想,全国上下都行仁义而不争利,天下无敌,谁敢来碰你?故意来挑衅,那是什么?那是非礼非义,天下人都会骂他。他不得人心,他就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成功,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而仁义对国君而言,就是现在我们国家领导人提倡的以人为本,孟子说是以民为本。他在「尽心章句下」讲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讲得很明显,国家以什么最贵?老百姓,以民为本。社稷是代表国家,君是代表国家领导人,那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百姓的福祉,所以国家领导、政府机构都以民为本。这就是推行仁政,实现仁义,这个国家一定是天下最富强、最受人尊敬的国家,真的是天下无敌。所以这里是讲到学习四书之用,我们从《论语》、从《孟子》当中看到,是以仁为核心的用。所以我们要是做一个小结,归纳出修学四书之用是什么?是以「己立立人,天下归仁」为用。这是《论语》的话,己欲立而立人;能己立、能立人,就能己达、达人;最后达到圆满,是天下归仁、宇宙归仁。下功夫就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下手,你就能够得到这个大用。「论用」我们就讲到此地。
最后第五个方面,「判教」,这是判定修学四书这个课程,在教学当中是属于什么样的地位。四书,朱夫子朱熹他讲得很明确,是为大学编订的教材。他在「大学章句序」里面讲到,「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所以这里是讲到,孩子八岁,不管你是王公贵族的子弟,还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弟,都要入小学,学什么?洒扫、应对、进退,学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基本的基础教育。到了十五岁之后,不管你是天子的太子还是一般王子,还是公卿、大夫、士人的适(同嫡)子,还是一般老百姓当中比较聪明智慧的孩子,这些人小学圆满了之后要入大学。大学学什么?学穷理、正心、修己(就是修身)、治人这些方法、这些理论。所以古时候学校分为小学和大学,从这里分的。
四书是大学里面的教材,那是要小学圆满之后才学的。《三字经》里讲得很清楚,「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小学学圆满了,这个基础教育做好了,你才能够读四书,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弟子规》、《孝经》。「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然后你学四书,学六经,你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儒者,这是大学的课程。而且,「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还要通读经典,通达了之后,你要读诸子百家。「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这是你把经典都弄通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也都明了了,你就读史,那你最后能成为大儒。这种是大学里的课程。诸子百家,中国古代有讲到三教九流,三教是儒、释、道,九流是九种不同的学派,古德讲的,「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它是同体同源的,不能够互相排斥。所以我们学习,入大学怎么学法?我们的师长讲,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在儒释道里头选择任何一个门派、任何一部经典下功夫,十年用功,解行并重,学了要力行,那么你最后能成为大师。
所以我现在在师长的教导下,先是扎根教育,补小学基础课程,要用三年的时间扎根。然后要用十年的时间专学一部经典,在这个经典上下功夫。在儒释道里面,我这将近三年,我是二00六年底辞掉大学教授的工作,跟我们师长学习,这三年当中认真的学习了十三部儒释道的典籍,但是还没有完全完成,现在最后两部是《五种遗规》和四书,这是儒家的。这两部都学习完了,儒释道这三家总共学了十三部。完了之后,师长给我的一门深入的课程是学习佛家的《华严经》,至少用十年时间专攻。希望能真正像《大学》里讲的,能明其明德,止于至善,恢复自己本性本善,能够真正希望这一生成圣成贤。夫子讲志于道,我们立这个志向,现在刚刚开始起步。
这是讲到「判教」,用一句小结的话讲,四书乃古人大学之首要课程,先要学习这个,儒家四书是大学的首要课程,也是儒释道一切传统圣学的首要课程,我们认真的学习。四书的概要我们就讲解 到此地,从下一次开始,就正式进入「大学篇」的学习。今天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