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包含哲理,哲学家可以搜集研究,但不能把佛法视为哲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了解一下佛学研究的兴盛
。佛界旧派对佛学的研究:具体而言,是指禅、天台、华严、净土、律诸宗人士及其团体对传统佛学的研究。他们研究成果颇丰,出版了一批专著。研究范围涉及《大乘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地藏经》、《梵网经》、《心经》、《四十二章经》和《大乘起信论》等。太虚新派的佛学研究:太虚的弟子中,法舫研究小乘佛教,大勇研究密宗,至于印顺,在印度大小乘佛学的澄清疏解方面,当时少有人能与之并驾齐驱。他把大乘佛教分为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三系,认为性空唯名系最权威、最究竟,这就与其师太虚的观点有根本的不同。印顺的观点得到了世界佛教研究界的认同。印顺著述颇多,有《般若经讲记》《大乘起信论讲记)、《佛法概论》等40余部佛学、佛学史著作。居士的佛学研究:这又以欧阳渐、吕微、王恩洋、韩清净等人为代表。吕激精通日、英、梵、藏、法、德等多种外语,对印度古佛学、中国传统佛学、藏学等都有深人的研究。
著有《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因明纲要》、《西藏佛学原理》、《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等。王恩洋研究唯识学,著有《佛法概论》、《八识规矩颂释论》等书。韩清净是北京三时学会的主持人,也是唯识学大师,撰有《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丛编》等。另外,梁漱溟年轻时笃信佛教,曾以居士的身份对佛教进行过研究,我们在这里顺便加以介绍。梁漱溟认为佛学即佛教、佛法,都是指“释迦牟尼佛( Sakyamuni)一代所说之教法”。而佛的意思是觉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
他觉得“佛法”的称呼最合适,因为佛的教法既有别于通常宗教,又不属于学术一类,因此“称之为佛教或佛学皆觉未适,故余恒称之为佛法。然佛法实宗教也”。对于有人提出的佛法即哲学的看法,梁提出反对,认为佛法不是哲学,但佛法中确实包含有哲理,哲学家可以搜集、研究之,但不能把佛法视为哲学,佛法是一种最高级的宗教,也即“圆满的出世法”。梁漱溟接下来就对“宗教”的意思进行了解释,“所谓宗教的,都是以超绝于知识的事物,谋情志方面之安慰勖勉的”。
梁的话用通俗一些的语言来讲,就是:宗教,就是用人类现有的知识以外的事物,谋求使人类的情感、心灵获得安慰勉励的东西。“超绝”的意思,是“在现有的世界之外”。梁漱溟认为,宗教对于人类“是有他的必要,并且还是永有他的必要”,“宗教无疑是人类在其文明史上所有的一伟大作品……宗教殆且与人类命运同其终始”。梁这样讲,是因为他觉着人类的生活多是靠着希望来维持的,而宗教可以维持人类的希望。而且,宗教对于人类社会还起着“统摄团结”、“统摄驯服”的作用,使人们因一个共同的信仰而凝聚在一起。
而佛教这种宗教,在梁漱溟看来,除具有一般宗教的上述特点外,还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出世间”,二是“救拔众生”。梁漱溟讲,其他宗教倡言救世,都是为了谋求人类的生存发达,其范围只限于人类,而佛教倡言救世,则不限于人类,而是遍及众生。佛不以人间为乐土,而倡导“涅槃”出世,进入圣界,且六道众生皆拔脱轮回之苦,同入极乐世界。他强调说:“佛教者,以出世间法救拔一切从生者也。(众生或称有情,一切含生者之谓也)故主出世间法而不救众生者非佛教,或主救众生而不以出世间法者非佛教”。
这里又引申出一个问题,即梁漱溟对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看法。因为他不止一次说过:小乘讲出世,只重个人修得“涅槃正果”,因此“偏而未圆”;而大乘提倡出世又入世,“不舍众生”,“利济群生”,因此“圆满圆融”。按照他所讲的佛教的两个独特而重要的特征,小乘教显然与“救拔众生”这一条不符,梁倒没有因此否定小乘教是佛教,而只讲它是“原始佛教”,但大小乘佛教在他心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很显然,他是推崇大乘佛教的。
他认为佛教教义中的“阿赖耶识”说,是“证觉本原”之说,它能使人“究”出世间诸苦的根源;使人明白“无性”也即真实自性是人的本心本性,是人一切痛苦快乐和世间万物的“元”,也即产生的根源。而“阿赖耶识”说不能靠推理、常识得知,它是不可思议的,“不原于见闻觉知”,而只能靠人的觉性直接感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阿赖耶识”说是世界的“元始问题而究竟问题也”。
那么,在梁漱溟的眼中,“阿赖耶识”到底指什么呢?他讲,“阿赖耶识”,即“《起信论》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能摄切法生一切法’者是也”。这也就是说,在梁看来,“阿赖耶识”是《大乘起信论》上所说的一切众生都有的同一种东西,这种东西不生不灭,集生灭于一体,能够统摄万物生成万物。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