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浅议放生以及佛教慈悲心的培养-佛教

发布时间:2024-08-14 01:41:32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放生是一件好事情,它承载着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优秀传统。以前很多寺院,都有自己的放生池、放生园。好的放生活动,可以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力。

悲心切切,天理昭昭。

其次,放生是菩萨慈悲的思想,也是大乘佛教中比较重视的一个思想。通过放生这种形式,让人生起慈悲心,由物及人,从而对人的生命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切身感受,这是菩萨慈悲精神的一种体现。

此外,放生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生生相息的和谐。如:泰国的峦陀博寺收养老虎,是为了缓解珍稀动物濒于灭种的危机。因为以现在的生态环境,那些老虎离开了寺院,根本没有办法生存,这时候就只能依靠人的慈悲心来维系它们的繁衍。

但是,目前放生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一、片面追求规模,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太强的功利心导致违背佛教的根本精神;

三、方法不当引起不良后果。

例如,有人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做容易引起一些世人(特别是商贩们)的觊觎之心,使他们闻讯捕捞,往往是前面放,后面捞,甚至是这边放,那边捞,变成了一种放与捞的循环。有些小贩专门为放生的人养一些鸟,放完以后,鸟又回去了,使放生成为了一种无任何意义的形式,也违背了施无畏的基本定义。

如法放生,如法修行

一、放生一定要注重慈悲心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对待动物的慈悲心,还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理解、真诚对待等心灵方面慈悲心的培养。平时放生再多,倘若对人总是怀有嗔恨心,不把心量放开,很难有什么功德。

我们慈悲心的培养要随时随地进行,从人开始到动物,然后是一切生命,包括植物都要去爱护。放生的精义在于当下放生的念头,放生要放掉的是自己的贪心,嗔心,痴心,以及一切不好的念头。平常待人接物,处事,要结善缘,要多用心。

二、放生要随缘。不要追求那种大规模的、大效应的,甚至是计量式,按功德计算的放生,而且要选择生态环境适合放生的地方。

三、除了放生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慈悲心的培养。如:动物认养、植树造林、改善环境、水质净化、垃圾清理等社会公益活动。同时,我觉得有必要做一点放生普及性的小册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出去,以便于大众听闻修学正法。

四、目前佛教界的慈善行为应该更多地转移到对人类的关怀。如助残、养老、助孤、助学等方面,这样意义会更大。这些善事不仅出家人可以做,居士也可以做,没有师父带领同样可以做。福建的普法法师开办了一个很大的家庭式养老院,让老人们不仅能够精通佛法、安养晚年,还让他们的子女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做这样的事情比单纯的放生意义更大。

五、不要想着通过放生会长命百岁,这种想法不符合佛教的教理教义。人生是无常的,正因为无常,所以要做些符合众生利益的事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