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宏圆法师: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两位菩萨吗?

发布时间:2024-11-30 01:40:37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宏圆法师: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两位菩萨吗?

观自在菩萨,可能有人会问了,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两位菩萨吗?不是的,观世音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因为表法不同,所以这里用的名号不同,但是都是一位菩萨。观世音菩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因中自利的修行功夫,第二是果上利他度生的大用。

我们先来解释因中自利。这位大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从耳根圆通修起。他在海岛上,听闻海潮涨落的声音,追问能听到声音的是谁?那这个听不到声音的又是谁?这就是用耳根来听海潮音,因而证圆满菩提的这种修证方法。人们往往认为,听到了这个声音就是有闻,就是听到了,而没有听到声音的时候就是无闻,没有听到。其实有声音的时候你听到了声音,没有声音的时候也是听到了声音,听到的是寂静,听到的是没有声音。如果你没有听到,那怎么会知道没有声音呢?怎么会知道是一片寂静呢?就像我们大家在看东西,我们的眼睛看见东西了,就说是见到了,那如果眼睛不好的、有眼疾的,他们看不见这个东西,就说是看不见,其实不是不见,还是见了,他见到的是黑暗,见到了黑暗也是见,这就是我们见性和闻性的作用。它是永远不坏的,至于有光还是无光、有声音还是没有声音,那是色尘和声尘,与见性和闻性无关。尘是有生灭的,它是因缘法,光也是有生灭的,有声音是生,没有声音是灭,是因缘法。因缘合和了,就产生了,没有因缘了,就灭了。声尘、我们所见的色法,还有光、六尘都是生灭的,而性是不生不灭的,是不增不减的。我们的眼睛能见色,如果眼球坏了,虽然不能见色,但是我们的性,我们的见性还在。就像电灯,如果电灯的灯丝断了,灯不亮,但是还是有电的,如果你换了一个好的灯泡,那它还是亮的,你不能说没有电,而是电灯坏了。所以不能住在相上,见光是见,见黑也是见,听到声音是听到,听到没有声音也是听到。我们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性和尘它是怎么来的,我们所闻到的声尘,都是我们的性一直在起作用。所以我们的自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永远没有生灭的。就像我们用镜子来做的一个比喻一样,镜子你把它正面来照,它能照到我们,你把它翻过来,其实它还是在起作用的,放到桌子上它照到的就是桌面,只不过我们看不见,不能因为我们看不见我们就去否认它,所以这就是见性。

观世音菩萨就是从耳根听闻上悟了道,海水涨潮落潮,潮声有生有灭,但是能听闻的自性无生无灭。正因为它不灭,所以才能听到有声和无声,能听声音的闻性是不生不灭的,它是亘古长存的。我们凡夫都是耳根对声尘而起耳识,随着声境流转,因而生起贪嗔痴的心。听到悦耳的声音心里欢喜,听到烦燥的声音,不对自己心的声音,生起嗔恨烦恼之心,生厌恶心,这就叫妄闻。我们都是活在妄识当中的,没有反闻去闻自性。不管是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它的根在哪里?反闻闻自性,它是闻性的作用。而观世音菩萨称性起智,闻一切音声,不起妄识来分别所闻之声,只是观照能闻之性,这就是反闻闻自性,也叫做回光返照。参究听见声音的是谁,听不见声音的又是谁,究竟是谁呢?就是自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性。一切处它都是在起作用的,所以经中说不生不灭。没有灭的时候,也没有生,它一直都在起着作用。就像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性在何处?婆罗提尊者说,性在作用。在眼,眼能看见是性的作用;耳能闻到是性的作用;在鼻,辨香,鼻子能闻到这种味道,也是性的作用;像师父在谈话,也是性的作用;在手,执提能够起作用;在足,运奔也能够起作用;这些都是佛性的妙用。所以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这一切作用就是我们的灵明觉性,就是佛性。我们要保护这个佛性,时时刻刻观照,来除尽我们的妄执、我们的习气,才能究竟成佛。

观世音菩萨在因行当中,由反闻自性,从耳根下手来用功,圆成了无上道。《楞严经》中说:“我从耳门圆照三昧,得三摩提,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这是观世音的第一个方面的含义,因中自利的修行功夫。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千万不要忘了,这是我们的自性在起着作用,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你非常高兴的,修行会非常快速的。我们说,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是我们的性在起作用,不过凡夫去执着外境,把这个尘、把这个我,认为是真的了,而我们背后清净本性的这种性的作用,我们没有看到。如果你看到了,你的一举一动都是我们的性在起作用,不管你是乐于布施还是杀人放火,都是你的性在起作用。我们看不到,我们所见到的都是我执了,是我见、我执了,是错误的。

第二方面是果上利他的度生大用。凡世间一切众生,遇有灾难之时,能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菩萨寻声赴感,无求不应,无苦不拔,所以称为观世音菩萨。《法华经·普门品》中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千手千眼来帮助我们解脱苦难,这是在果上利他度生的大用。由上可知,观世音菩萨这个圣号,是根据因中自利、果上利他这两种事实来建立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观自在这个圣号,根据本经,观自在这个圣号,是因菩萨修证的功夫来建立的。菩萨行深般若,照见五蕴身心空寂,了达五蕴虚妄不实,所以不生执着,不被所转,因而得解脱自在,所以本经称为观自在菩萨,这是解释名号的建立。那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个观自在呢?我们要时时刻刻,观照我们自己本来的面目,这个自,就是自性、佛性,一切现象都是佛性的作用。我们刚才讲了,一切的现象、一切的事物,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假的、不可得的。我们要时时刻刻观照佛性、这个本来不被客观环境所左右、不被物境所牵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佛性。要勤除习气,等习气消除,我执法执都尽了,分段、变易二死也就没有了,就得到了大自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