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中,世尊介绍无量寿佛土功德庄严,十方诸佛赞叹后,开示了众生往生无量寿佛土乃至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之道的一段话: “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毁正法及谤圣者。阿难。若有众生。于他佛刹发菩提心。专念无量寿佛。及恒种殖众多善根。发心回向愿生彼国。是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比丘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即随如来往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愿生极乐世界欲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阿难。若他国众生发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非恒种众多善根。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阿难。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围绕世尊的这一段开示,可以发现在信心、欢喜心、菩提心、专念心、大悲心、回向心等等用心上,如何更好地与净土相应,净土行人应有一些相当的认识。保持正确良好的心态应该有助于我们对净土法门的修持:相应,相等和合之意。即指法与法相互间有和合不离之关系,特别指心与心的所缘之关系而言。即瑜伽,意译为“相应”,由此可见“相应”当然包括实修的意思;修相应,即从理上明确和行上现证这种和合不离,具体到净土修持,即指使心和净土融合不二,并将此贯穿到修持者所经验的所有相续中,时时刻刻不离净土,乃至临命终时即得往生得不退转。要做到这一点,明析发心和发心的所缘境──净土的丰富内涵,显然是体会和把握净土相应的重要命题。 “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这是《华严经》里讲明了的,这里讲的信字是总摄了归依和发心的,所以经中在这一句偈之前还谈到:“深心净信不可坏,恭敬供养一切佛,尊重正法及圣僧,信敬三宝故发心;深信诸佛及正法,亦信菩萨所行道,正心信向佛菩提,菩萨因是初发心。”对净土教法的最初净心的生起,各凭往昔福德因缘;随着对教法的深入学习,原先认识中模糊迷茫的地方变得逐渐明晰,不准确的变得准确,心中潜藏的惊疑变动逐渐消散,不易为各种顺逆因缘和不当的异说所倾动,则是走向正信乃至实信的标志。我们既不用相信空气是否存在,也不用去设想我们如何能够呼吸,若信力行到这一步,就算是对佛菩萨、对自己,多少有个交代了;所以佛世时有大声闻很明确的对某外道教主表示:“你问我是不是信释迦所说的法?释迦所说的法,我听闻,修习,日如是住,夜如是住,就是这样了!” 增长对净土法门的信仰,从对经典的受学开始,是正确的方式,《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里,有一节是专门讲这个问题的,世尊对弥勒菩萨谈到,“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于汝。应当爱乐修习。乃至经一昼夜。受持读诵生希望心。于大众中为他开示。当令书写执持经卷。于此经中生导师想。阿逸多。是故菩萨摩诃萨。欲令无量诸众生等。速疾安住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欲见彼广大庄严。摄受殊胜佛刹圆满功德者。应当起精进力听此法门。假使经过大千世界满中猛火。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读诵受持书写经卷。乃至于须臾顷为他开示。劝令听闻不生忧恼。设入大火不应疑悔。何以故。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 世尊既然提出“于此经中做导师想”,其后自然也说明了这样考虑的原委所在,佛法难闻,人生难得,诸佛的教法又极深广,能说法人亦难开示,故而希望后来学者对记载如来说法的这些经典能认真修习,如是修,如是住,莫离莫弃。对经典有信心,自然能够对修持的所缘:比如佛号,生起极大的信心;“读诵受持书写经卷”这一行法,同样谈及过的《普贤行愿品》解作:“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转折点应该是背诵。背诵经典,现代不大有人提倡了,却是佛教早期传教中所用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大声闻的经典集结,乃至一些极早期传入中国的大部头经典,都是用背诵来解决持经这一问题的。笔者侥幸蒙一位大德明确提示,对这一要点才引起足够的认识,仔细体会起来,诵读佛教经典对于使心摆脱昧略粗疏的状态,全面精微的体认法义,乃至将来有可能的话依文起观,都有极大的帮助。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净土宗修行者,在念持佛号之余,多有念持乃至背诵小本阿弥陀经以为助缘的习惯,可见世尊当年之累嘱,至今仍有依教奉行者在。 学佛首先要信佛,对于佛弟子来说无疑是不须议论的话题,那么众生呢,我们对他们应该报以什么态度?其中最不恰当的态度,莫过于在心中常存这样的念头:“哈哈,我要去好地方了,你们继续蹲苦窑吧!”,这种窃笑若从口中发将出来,绝对容易引人侧目,自己也容易发现其中的毛病,所以当然不容易看到有人明说;但是不这么说,未必不这么想,仅仅是一闪而过,理论上对于修大乘者来说也是足够麻烦了。我们“信”的出发点,往往带有两种难以觉察的味道,即一:我们所信仰的“佛”,和我“人”,在我们看来是差别明显,少有共同之处的。其次的问题在于,不谈众生,即使是“别人”,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环流里竟然是难以找到位置的,若勉强说有,能想上一句“我成佛以后再来度你们噢!”也是难能可贵的了。如何使我们的信心渐趋于如阿弥陀佛因地闻法所生起的信心一般无异无别? 净土法门的大修行者曾这样建议持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蕅益大师提出“由能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精修念佛三昧,不作无佛无众生想……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心即佛故。上求无厌,与大智相应,以生同佛故。下化无疲,与大悲相应,念念悲智随四悉檀,善自护,亦善护他,是名真实中行。(《灵峰宗论》)”以持念佛号为例,常说一句佛号与阿弥陀佛无二别,即此能显能持万德洪名之心,当亦与阿弥陀佛无二别,以诸佛体性平等故,与法界诸佛无二别,以诸佛不舍一众生,此心含摄一切众生,以众生亦堪能持此一句佛号堪能成佛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究竟不二。是以《观无量寿佛经》中世尊开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正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为烦恼无明覆着,诸佛的德相暂未自内显发,至心信乐专心修学,除灭烦恼便得解脱。《大方等如来藏经》云:“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善男子。若有菩萨信乐此法。专心修学便得解脱。成等正觉普为世间施作佛事。” 此信云何修习?《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但诸菩萨众“能持一切如来法藏。安住不断一切佛种。哀愍有情能开法眼。闭诸恶趣开善趣门。普观有情能作父母兄弟之想。又观众生如己身想。”,有样学样,我们渐渐向菩萨去靠拢就是了。蕅益大师开示,由信自(心中本具极乐),信他(随顺诸佛真实教诲),信因(称名为成佛种子),信果(净土上善皆从念佛三昧得生),信事(实有极乐国土),信理(实不出我今现前一念心外)而即理入深信心:“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佛心遍故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其文俱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有意修习者大可展而读之,则心自渐渐离秽趋净,乃至因大悲故,于世间恒无所取而普遍予以救度。 人常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确也是颠扑不破的硬道理。基本人人都会写写字,知有此事;当然如今电脑发达,渐渐的都用电脑敲字,像我这般敲惯了的提笔倒还真往往有几个字得想一阵子;写得好的大致也就都该练过;这“好”字大致有两个含义,首先是肯定,其次是对之有一定的兴趣,这样就对写字下工夫去钻研;若到了以之为乐的程度,对写字的认识就肯定能逐渐深广起来,渐成一家,渐成一体,大多是这么来的,若当这个是苦差,则肯定不易成功。 这里面就有两重问题,即知而信阿弥陀佛,乃至最初的欢喜,这是往昔生中非同一般的善业所显现的,所以《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中云:“若有能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然而已知爱乐固然极善,若能爱乐于数数修习,自然更胜于仅乐于闻知,《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问明品》中,文殊菩萨与法首菩萨的问答,即明确了实修对于菩萨行人之重要,其中曰:“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所以,既已闻法,便当自修。 其次的问题是,于自所爱乐行法,于数数修习时,有一个极重要的关系到修行成效的要点,就是止恶!心在初习的阶段,矛盾对立重重,有喜,自然有不喜,乃至有忿恨,甚至这一不欢喜的所缘,移至与自己所修所见不同的学佛同门身上。这种事情恒恒常常,可大可小,旋灭旋生,如烟雾缭绕不去。须知此乃恶分别,应及时改掉,否则于自他皆非善利,应善加随喜他人善业,忏悔往昔所起恶分别,则环绕自身之三毒等流障碍,必日见消散!对此梁皇忏中有几句话讲得很明白: “若见人之善。莫论成与不成久与不久。但使一念一顷一时一刻一日一月半年一岁。已自胜于不作者矣。所以法华经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而况有人能发如是大心勤于福善。不随喜者。圣所悲念。(某甲)等自惟。无始生死以来至于今日。已应有无量恶心阻人。胜善何以故然。若无是事。云何今日于诸善法多有留难。禅定不能习。智慧不能修。少时礼拜已言大苦。暂执经卷复生厌怠。终日劳扰起诸恶业。使此身形不得解脱。如蚕作茧自萦自缚。如蛾赴火长夜燋然。如是等障无量无边。障菩提心。障菩提愿。障菩提行。皆由恶心诽谤他善。今始觉悟生大惭愧。稽颡求哀忏悔此罪。唯愿诸佛请大菩萨。以慈悲心同加神力。令(某甲)等所忏除灭所悔清净。所有障碍无量罪业。因今忏悔净尽无余。相与人人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忏悔归依之后,当发大心,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是谓发菩提心。极乐教主阿弥陀佛于因地发心时,且作种种殊胜之愿。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无论是着眼于往生还是菩萨道,都广为大众所随喜,阿弥陀佛的金刚誓愿,亦尤为令人钦慕;故尔释尊在解说此愿时,亦对发愿受学此愿当来成佛的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予以相当的鼓励: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索得是二十四愿。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迦罗越子。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所。前为作礼佛。以头面着佛足。皆持金华盖。前上佛已。悉却坐一面听经。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闻阿弥陀佛二十四愿。皆大欢喜踊跃。心中俱愿言。令我等后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比丘僧。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数劫。皆当作佛如阿弥陀佛。佛言。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住菩萨道已来。无央数劫。皆各供养四百亿佛已。今复来供养我。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皆前世迦叶佛时。为我作弟子。今皆复会是共相值也。则诸比丘僧。闻佛言皆踊跃。莫不代之欢喜者。”(《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随学大愿的同时,于阿弥陀佛发菩提心的所缘,亦当明析之,于此,可从净土之常随众菩萨的修习中有相当的了解,这些段落即悄然点出了于极乐国中修菩提心的所缘相。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中,释尊开示: “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有柔软无障碍心……舍离一切执着心。断一切众生烦恼心。闭一切恶趣心故。行智慧行已成就无量功德。于禅定觉分善能演说。而常游戏无上菩提勤修敷演。肉眼发生能有简择。天眼出现鉴诸佛土。法眼清净能离诸着。慧眼通达到于彼岸。佛眼成就觉悟开示。生无碍慧为他广说。于三界中平等勤修。既自调伏亦能调伏一切有情。” 这一段经文所指出的发菩提心的方向,与《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的表述相仿佛,其云:“为令如来种性不断故,为充遍一切世界故,为度脱一切世界众生故,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故,为悉知一切世界中众生垢净故,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净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乐烦恼习气故,为悉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为悉知一切众生诸根方便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故,为悉知一切众生三世智故,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发于无上菩提之心。”可以想见,在极乐世界的条件之下,种种障碍俱已舍离,则不但具有这种全面发心且串习纯熟的行人之易于成就,而亦有种种便利引导行者自然生起此种发心,往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云“发是心已,能知前际一切诸佛始成正觉及般涅槃,能信后际一切诸佛所有善根,能知现在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彼诸佛所有功德,此菩萨能信、能受、能修、能得、能知、能证、能成就,能与诸佛平等一性。”。 值得一提的是,网上关于净土的讨论中,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即什么是往生净土的最低标准,必要条件。笔者觉得非常痛心的是,讨论者中的一方往往忽略了菩提心的重要意义,或者先将发菩提心排除在外,或者仅仅是为了将发菩提心排除在外,而提出这一话题。若是大乘佛弟子,这种舍菩提心的想法根本就不当有,若是为众生求方便计,应念及佛国净土,毕竟不离菩提心。弥陀大慈大悲,确为尚未明确显发菩提心的众生,予以持名接引的法门,乃至一个人即使这一世未尝受学佛法,乃至未曾听闻佛号,临终时中阴现起,诸尊救度时,仍有可能因为往昔业力的关系,当阿弥陀佛现起时认取而得救度。 所有的类似说法中比较取中的是临终十念必生,这既是经中明言的,也是往生传中多有记载的,信得及,这样就能往生。大部分的净土修行者善根深厚,是在寿量未尽前很久就得闻净土法门的,这种情形的借鉴意义是在于,若心念用得紧,时时视当下如临终,持这种十念必生的见,就是极高明的实修。然而这其中没有菩提心的成分么?只怕未必。如果是想:反正十念必生,我到时候再念吧,然后就躲懒儿去了,且往往是在闻法时这样打断自他的因缘,请注意,这就是业障来了,或许应该加以特别的小心!一切相待而成,康健时尚如此,临终时会如何?若不抖擞精神,勉力修持,前途十分可虑是明显的。所以,在各种可能性和因缘变化万端的情况下,讨论最低标准并无太大的必要,且作为大乘佛弟子,随喜诸菩萨行将能极大的增上自他修持乃至成为往生的相当助力,所以与其讨论什么是往生净土的最低标准,在意识中作损减法,不如取法乎上,转变心念为随喜心,老老实实地念佛。 《观无量寿佛经》里,世尊讲了:“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
。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涉及净土的经典中大多都有相当的篇幅,世尊谈到了许多此土的情况,于观经中,更是以慈悲地为一个惨遭家庭破碎人伦惨变的韦提希夫人说法为缘起,介绍净土教法之中,先说净业三福。而魏译《佛说无量寿经》中,亦在在宣说了市民生活中的菩萨道,广泛地谈到人伦问题,对善恶大加剖白导引,是为人间净土思想之开端;既为前往净土修行前所应注意的事先准备,亦广为净土行人继承下来,而将敦伦尽分作为修菩萨行的主要切入角度,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观于斯之体现。释尊在《佛说阿弥陀经》对舍利弗谈到:“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行者的大悲心应不择净土秽土,普加护持观照,念念不离众生,如阿弥陀佛之于众生普加救度,如此则能顺逆皆得增上,念念与净土相应。 最后,谈相应,谈修持,专念是不可少的,无论是持佛号,密咒,观想,都应专心于所缘,如此则成就可期。这其中有许多反复是正常的,有一个比喻给我以极大的信心:“譬如伊兰俱与栴檀。生末利山。牛头栴檀生伊兰丛中。未及长大。在地下时芽茎枝叶。如阎浮提竹笋。众人不知。言此山中纯是伊兰无有栴檀。而伊兰臭。臭若膖尸薰四十由旬。其华红色甚可爱乐。若有食者发狂而死。牛头栴檀虽生此林未成就故。不能发香。仲秋月满卒从地出成栴檀树。众人皆闻牛头栴檀上妙之香。永无伊兰臭恶之气。佛告父王。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以是心故能得三种菩提之根(《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六譬品第一》)”。 心犹如一片长满了腥臭芜杂植物的山,当念佛修持时,犹如播下了香树的种子,地下原有的旃檀树根亦因为合适的气候开始复苏,香木的根已经开始在地下滋长了,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这时候山的表面虽然还是和原来差不多,但是实质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香树开始纷纷抽芽生长的时候,一片旃檀香树林就自然取代了原来的环境。以一个具足功德的所缘——或持佛号,或持密咒,或观庄严宝像,或持经藏,专一贯穿所有的发心而修持,将心力用在与净土相应的方向上,以之念念回向净土,回向于大乘修法的核心:菩提心;由是次第修习,以归敬故得必生彼国,以赞叹修习故得欲见佛闻法,以一心专念故心得遍入极乐世界,以专念观察依正庄严故得恒受法乐,依这样的道路修持,净业必能有相当正面地展开,乃至自斯而后行化于诸刹土速成正觉,无量诸等功德,皆将由此而生矣!作者:善惠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