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佛教对战争的看法-麦莹儿

发布时间:2024-01-29 01:43:52作者:普贤行愿品结缘网
佛教对战争的看法-麦莹儿

前言

“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姐妹、亲族辗转共诤。……复次,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拳杈石掷,或以杖打刀斫。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苦1”。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指出争斗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正如太虚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陀对战争也从教理教证上作出相应的指引,目的是让人们“不要堕入世上种种的束缚;应看透五欲,自证涅盘寂静”。

第一部分 反对战争!

一.教证的例子

我国著名“诗圣”杜甫曾经写过一首关于战争的诗:《兵车行》,写的就是一幅骨肉分离、血流成河、哀鸿遍野、鸡犬不闻、荒芜人烟的战争苦况,其中的“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两句可谓神来之笔,触目惊心。因为在封建时代,民间大部分是重男轻女,但现在由于战争,走投无路,令传统心理发生了这样的变态,仿佛让人看到老百姓在战争中蹒跚的身影,无助的脸容,面对苍天无语的悲愤。 因此,面对战争、暴力、冲突等问题,佛陀曾经有一段语重心长的教诫:

All tremble at violence,
All fear death.
Comparing oneself with others,
One should neither kill nor cause to kill.
All tremble at violence,
Life is dear to all.
Comparing oneself with others,
One should neither kill nor cause to kill.

这说明了:①佛教承认一切众生趋生畏死、趋乐避苦的本能;②佛教反对杀生,是基于尊重这种“求生”本能的原则;③佛教不仅坚持反对杀生的立场,而且还身体力行“护生”实践。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异议:既然要护持生命,那么那种反对不义战争的“正义之战”不就属于可允许之列,正是理所当然吗?!其实,佛陀作为我们人间修行实践的导师,而且本文的论题正是探讨佛教的立场和看法,我们正需要在教理和教证的相互印证,为我们作出行动上的指引,因此让我们先看看佛陀的现身说法吧。

在《琉璃王屠城》的故事中讲述了以静坐来保护国家的佛陀,勇敢而慈悲的摩诃男2,从这段故事可以看出:佛陀没有鼓励人民备战、抗战,而只是以真诚温和的态度,表达了“爱护亲族”的心态,激发起对方的同理心;而他作为佛陀,十力无畏,神通广大,却是以和平的方式,反映自己面对不义战争的明确态度。而在佛陀的影响下,摩诃男和释种王族作为国家的权力机构,面对作战这种“自卫”式的“正当”杀人,却是选择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3的悲壮方式。这充分说明了在处理战争、暴力和冲突上,“以暴易暴,以暴制暴”应当不会是佛陀乐见的方式。

所谓“正义战争”的另一心理动机:“报复”,这似乎也不为佛陀所称许4。国仇,家恨,亡国,灭族,——漫漫的长夜,一灯如豆,只有泠泠的秋雨伴着月影下击起的琴声,难怪李后主慨叹:“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悲愤的心,不甘的情,所以才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的传世名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6的落泊,曾经的王宫贵胄,荣华富贵,要作出今天的舍弃更是千难万难,那种痛楚难道不如如蛆附骨;莫非一介布衣对家产祖业的依恋,那种习惯了就着温温的太阳,送下稀粥咸菜的暖意被打散后,又是怎样的落魄失魂?!但是,昔日的菩萨,今天的佛陀,就是这样身披忍辱铠,手执智慧剑,化干戈于无形,打破了千载万世的金科玉律,在经历了“八千里路云和月”7后,莲目低垂,似乎在告知:纵使是杀父深仇,亡国之恨,报复,并非最好的解决之道。

二.戒律的指引

《华严经》中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可见戒律在佛教修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既然戒律有着如此的重要性,那么如果它对战争这一问题表明立场态度,相信是具有驾驭全局的意义。

比丘、比丘尼戒,“由于佛法住世的关系,意义更加重大。”8而佛陀对这两部僧众关于处理与战争的关系作了明文规定。如在《四分律比丘僧戒本》及《四分比丘尼戒本》中[1019b09]、[1019b10]等,其罪相当于波逸提9。佛教把和军队交往都视之为犯戒、妨碍修行的因缘,可见战争在佛教中并不是值得赞同称颂的角色;更何况战争意味着“有暴力的冲突”,常常和“杀生”联系在一起10,在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律中对于杀生有更严格的规定:

若比丘。故自手断人命。持刀授予人。叹誉死快劝死咄男子。用此恶活为。宁死不生。作如是心。思维种种方便叹誉死劝死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11。
此罪比丘尼亦尔。

所谓“波罗夷”,梵语parajika,是叶罪(于佛法之外)罪,是断头罪,是不可救药罪。犯此罪者,不光堕地狱,现生已失去出家人的身份。可见此罪之重。

不光比丘、比丘尼戒有如此规定,其实杀生戒是属于性罪,通于一切佛戒,包括五戒、菩萨戒等。如此看来,佛教不赞成战争可谓昭然若揭了。

三.佛教反对杀生的原因

一行禅师曾经对杀生戒作了如下的解说:觉知到杀害生命所带来的痛苦,我承诺培养悲心,并学习种种方法去保护人、动物、植物,和大自然.我决意在思想和生活不杀生,支持任何杀生的行为12。在这里,禅师所用到的因果关系的句子,“因”是“觉知到杀害生命所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是自他双方面的)”,才有“决意不杀生”的“果”。以下,我们将从佛教的教理来加以论述。

1. 缘起的法理
昔日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降伏魔军,觉悟到的真理就是“缘起法”:
Imasmin sati idam hoti; imasmin asati idam na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pajjati; imassa nirodha idam nifujjhati.
Whenever A is present, B is present; whenever A is absent, B is absent;
From the arising of A, B arises; from the cessation of A, B ceases.
缘起,梵文pratityasamutpady, 意思是“由彼此关涉而生起”,也就是说,现象界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是彼此关涉、对待而生起、存在的。

2. 利己主义
每一众生都有离苦得乐的愿望!在西方,曾经盛行着“马斯洛”理论,提出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就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渴求。但是,根据缘起的法理,要获取清净安乐的生命是必须和清净的因缘一致的。相反,如果和greed(lobha),aversion(dosa) and delusion(moha)等恶法相应,便会出现被称为“unskillful(akusala) or morally unwholesome 的 volitional action, 导致impair the mental health and reduce the mind’s mind13.对此,佛陀作了详细的论述:
What is unskillful? Taking life is unskillful, taking what is not given…sexual misconduct…lying…abusive speech…divisive talebearing…idle chatter is unskillful. Covetousness…ill will…wrong views are unskillful. These things are called unskillful…
毫无疑问,被称为unskillful的杀生,从“因果循环”而言,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清净安乐相应的,而且还会由于和受害者结下恶缘,将来痛苦不堪;即使是现生,哪怕是胜利了,同样毫无利益可言,可谓两败俱伤,因此佛陀才会说:
The victor begets enmity. The vanquished dwells in sorrow. The tranquilled lives happily, abandoning both victory and defeat.
况且,要泯除暴力,只能够从“非暴力”下手,这也是佛教缘起的道理。14

3. 利他主义——“自通之法”
如果说着重“因果报应”是庸俗的利己主义,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人从利他的角度出发,而作出选择,前文所举的长寿王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其实利他主义所运用的方法就是“自通之法”,它并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有着法理依据,和性相吻合的。
《法句经》中的《刀杖品》(dandavaggo)提到“自通之法”:
一切惧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杀教他杀。
一切惧刀杖,一切皆爱生,以自度他情,莫杀教他杀。
所谓“自通之法”并不是故作高深的“圣人之语”,它是建立在缘起的法理上,明了到缘起相的相关性和缘起性的平等性,对众生生起的一份亲切、一份悲悯、一份关怀15;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友善的关系,和谐的社群。
看来,我们都可以从以上的教理和教证,得出“佛教不赞成正义战争(等同于杀生)”的结论。但佛教是讲求圆融的,其中的答案却有相反的一面。

第二部分 支持战争?!

我们可以从《佛说大方便善巧经》中看到菩萨“杀一救百”的故事;而同样在戒律中也有同样的开许。

菩萨,是菩提萨缍的简译,梵文bodhi-sattva, 意思是“觉有情”,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得名,也可解说为求大菩提的有情。菩萨的发心,是值得可尊可敬的,因为世间善法,依佛菩萨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有——所以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16。菩萨依悲心所受持的菩萨戒,正是菩萨“以大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的实践,而菩萨戒中对杀生戒中的开许,对我们的论题便起到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例如《瑜伽菩萨戒》的第九“性罪不共戒”中,就有在某些情况下,对杀人的开许,甚或颠覆某个政权,这都是菩萨以慈悲与智慧所行的方便。在戒文中是说菩萨见恶人造恶业,不忍他恶业成功而最终受地狱果报,因此菩萨杀生,免除恶人造下恶业,采取的是杀少救多,杀坏救好的方法,菩萨因为这份悲心的杀生,反而会成就菩萨的佛道。

杀生,本来是属于恶业;不杀生,才能长养善根功德,直至到达涅盘妙果。为什么在某些教证中出现了相反的表现呢?这是因为佛教“万法唯心”的道理

在The Dhammapada中说:

All (mental) states have mind as their forerunner, mind is their chief, and they are mind-made. If one speaks or acts, with a defiled mind, then suffering follows one even as the wheel follows the hoof of the draught-ox.

All (mental) states have mind as their forerunner, mind is their chief, and they are mind-made. If one speaks or acts, with a pure mine, happiness follows one as one’s shadow that does not leave one.

因此在《地藏经》中才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我们的心如善画的画家,手握着彩笔,能够画出种种图案来。平常一个人的面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态。心中希贤求圣,自然能浮现圣贤的风貌;心如凶神,面貌便如魔鬼罗刹一般的可怕,所谓“相随心转”,正如“画家选模特儿17的故事,说明心的统帅、指导力量。所以可以想见,由于以慈悲心为主导,虽杀生,犯下杀生的业报,但因慈悲为摄导,却产生无量功德;即使在声闻戒中,以杀、盗、淫、妄为性罪,但若没有杀心(即故意部筹——此为道德之恶),同样获得一定的开遮。

第三部分 智慧般若行

在《小品般若经》中有提到菩萨如何先发制人,以智慧免除劫难的故事18。经文中的“勇健”,“端正”,“具足六十四能”,“为人所爱念”等都是形容智慧特质的语句。这就是所谓的“般若波罗蜜多”,在一切无漏功德中,要算是最尊贵、最第一的了,因为它就是佛法的根本。一切无漏功德,一切三乘圣者,都依般若而有。所以《金刚经》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耧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这说明般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在前文中论述介入战争之是否恰当,其实,如果是具足智慧的菩萨,他是能够在“在可见闻觉知的因缘条件下,无私地作相对最好的决择”19。这就是说,一个具足智慧的菩萨,他能够有这样的智慧,这样的般若在生死苦海中来武装自己,积聚自己的福德资粮,感生有利自己成佛的环境,他绝对不会把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这正如经中说:“慈悲与智慧,如鸟之双翼,不能缺一。”也就是说明智慧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 结论

佛陀慈悲地教导了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在面对战争之前,未雨绸缪,自强不息,“经常聚集开会;二、一心一德相会,相尊重及相负责任;三、遵循古昔社会制度;四、尊奉长者忠告;五、尊重妇女;六、正当护持神舍;七、适当护持供养阿罗汉。——这七法是佛曾经教导越只人的兴盛法。 而当发生争斗时,则‘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怀此念,怨恨不能息。‘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舍此念,怨恨自平息。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彼人不了悟:我等将毁灭。若彼等知此,则诤论自息。这是参透无常、苦、空、无我的以德止怨之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