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翻译中的“四例五不翻’( 转帖)
发布者按——了解佛经翻译中的“四例五不翻”不仅是了解当年高僧大德翻译佛经的情况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佛经,故转帖
自佛法传入中国以来,历代高僧大德在翻译佛经方面,耗费了非常多的心血。因为要正确表述佛陀的意思,要看翻译者的佛学造诣,以及翻译水平和文字功力。为了恰当地翻译佛经,古时的译经者,在翻译佛经时,形成“四例五不翻”的共同守则。
四例是
:一、翻字不翻音:如‘般若’二字,与诸佛菩萨所说的‘咒语’,虽然已经将梵字译成中国文字,但却保留原来的梵音,不按中国文字发音。
二、翻音不翻字:如佛胸前的“万”字相,字体虽然仍然是梵文,却译成中国的语音“万”。
三、音字俱翻:如大藏经中的大小乘经典,全部译成中国的语言文字。
四、音字俱不翻:如梵文版本的佛经,全部保存梵文与梵音。
五不翻是:
一、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含有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自在等六义;又如阿罗汉,比丘等,一个名词含有多种意义,故不翻含义
版权所有:普贤行愿品结缘网